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场址危险一致性的中国完备条件目标谱与记录选取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维依 冀昆 +1 位作者 温瑞智 任叶飞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2,共12页
即使所处地区的宏观抗震设防烈度相同,不同城市的地震地质构造与活动性背景仍然存在差异。为使地震动输入与所在场址的地震危险性水平保持一致,该研究衔接我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给出了完备条件目标谱的构建方... 即使所处地区的宏观抗震设防烈度相同,不同城市的地震地质构造与活动性背景仍然存在差异。为使地震动输入与所在场址的地震危险性水平保持一致,该研究衔接我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给出了完备条件目标谱的构建方法。采用与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相同的三级潜源分布和地震动预测方程,进行目标场址的危险性分析与设定地震解耦,衔接三维(震级-经纬度)设定地震解耦结果,给出了考虑所有潜源走向与位置相对贡献的“完备”条件谱。以北京近郊某城市作为算例,结果表明,完备条件谱的均值介于使用长轴和短轴衰减关系的粗略条件谱之间,条件标准差高于粗略条件谱。研究给出的完备条件谱适用于我国区划图的长短轴类型衰减关系,可以很好体现潜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背景地震危险性差异。基于我国强震动记录数据库拟合的加速度反应谱相关系数得到的条件谱要略高于基于国外数据库的计算结果。为了实现加速度反应谱均值和标准差的高效匹配,该研究采取多元高斯分布的协方差矩阵近似替换完备条件谱高斯混合分布的协方差矩阵,结合贪心优化算法,选取得到满足目标完备条件谱分布的强震动记录数据集。研究结果系统给出了我国条件目标谱进行记录选取的构建思路与选波方案,可为后续全概率结构性态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记录选取 条件目标谱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动输入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震规范强震记录选取的初选条件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冀昆 温瑞智 任叶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9,共6页
合理的强震记录选取对于结构时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地震动特性是否符合要求是判断选取结果是否合理的先决条件。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地震分组与设防烈度的概念并无清晰对应的地震动参数指标,故工程及研究人员在实际选波过程... 合理的强震记录选取对于结构时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地震动特性是否符合要求是判断选取结果是否合理的先决条件。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地震分组与设防烈度的概念并无清晰对应的地震动参数指标,故工程及研究人员在实际选波过程中往往模糊了上述要求。利用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的衰减关系,首先给出了各设防烈度下震级的初选范围,进而针对远场的高烈度设防地区给出了距离初选范围,最后结合目前常用的国内外强震记录数据现状给出了场地类别筛选的建议。结论可为工程建筑依据抗震规范进行强震记录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记录选取 初选条件 设计地震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天然强震记录选取 被引量:10
3
作者 冀昆 温瑞智 任叶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188,共6页
为解决目前中国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天然强震记录选取的问题,基于条件均值目标谱的概念,从中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已有结果出发,同时考虑震级、距离和地震动离散性,对危险性分析结果进行设定地震解耦,构建了反映结构特征和地震动特征的条件... 为解决目前中国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天然强震记录选取的问题,基于条件均值目标谱的概念,从中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已有结果出发,同时考虑震级、距离和地震动离散性,对危险性分析结果进行设定地震解耦,构建了反映结构特征和地震动特征的条件均值目标谱,为天然强震记录的选取提供匹配依据.安全性评价实例的强震记录结果表明,本文建议方法在保证选取物理意义与设定地震相符的前提下较好兼顾了全周期段的谱形匹配,均值偏差和离散性水平均较低.最后给出适用于中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天然强震记录选取建议流程,所得结果可为结构时程分析与抗震验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评价 天然强震记录 设定地震 条件均值谱 强震记录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地震动参数与地震动记录选取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大刚 王丛 +1 位作者 伊广丽 乔卓琦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32,共11页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整,是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的地震动参数选取存在不协调,对地震动记录选取和调幅的规定也较笼统。针对有效峰值加速度(EPA)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和调整,是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的地震动参数选取存在不协调,对地震动记录选取和调幅的规定也较笼统。针对有效峰值加速度(EPA)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各场地条件下二者的回归关系,分析了EPA的两种定义,发现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目标EPA和PGA值相差不大,可直接将EPA目标值作为PGA的目标值,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线性调幅。给出了将抗规设计谱作为目标谱挑选地震动记录的流程,分析了不同调幅方法对选波结果的影响,给出了选波和调幅建议。分析了三种场地相关谱,给出了目标谱的选择建议,为《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T/CECA 20024—2022)中的相关条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化设计 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记录选取 地震动记录调幅 有效峰值加速度 峰值地面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时程分析中强震记录选取研究综述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锐 李宏男 +1 位作者 王东升 成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共16页
该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结构抗震时程分析中输入强震记录选取的各种方法,对评判指标的选取及样本容量的确定进行了分类梳理和评述。震级、震中距、场地等地震信息常作为选波的第一评判指标,而目标谱及其他地震动强度指标则作为第二评... 该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结构抗震时程分析中输入强震记录选取的各种方法,对评判指标的选取及样本容量的确定进行了分类梳理和评述。震级、震中距、场地等地震信息常作为选波的第一评判指标,而目标谱及其他地震动强度指标则作为第二评判指标。地震动强度指标已总结出数十种,它们与结构反应的相关性及其在选波研究中的优越性认识不一。以反应谱为目标进行匹配、缩放及选择的方法(目标谱选波法),成为目前最主流的方法。目标谱的种类较多,最广泛采用的是规范设计谱,工程应用比较方便;条件均值谱方法精度较高,但如何将条件均值谱与我国规范接轨,仍需深入研究。结构反应均值估计中,反映强震记录反应谱与目标谱匹配程度的误差指标及缩放方法的取用,应力求能够选出谱形匹配较优的强震记录。随着基于性能抗震理念的深入及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的逐渐完善,结构反应的估计也从均值发展到概率分布,其所需的样本容量及所采用的评判指标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时程分析 强震记录选取 综述 目标谱 地震动强度指标 样本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抗震规范地震记录选取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朝阳 温瑞智 +3 位作者 任叶飞 冀昆 王宏伟 徐培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70,共10页
为研究国内外强震动记录选取方案存在的差异,以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美国建筑与其他结构的最小设计荷载和相关标准(ASCE/SEI 7-16)为例,对比其记录选取结果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设计谱参数转换,在中国同一设防... 为研究国内外强震动记录选取方案存在的差异,以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美国建筑与其他结构的最小设计荷载和相关标准(ASCE/SEI 7-16)为例,对比其记录选取结果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设计谱参数转换,在中国同一设防水准的两个工况下分别按照两国规范的方法进行地震动记录选取,并分别输入到4层和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对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规范基于单一方向选取和调幅,可能导致另一方向的地震动与目标谱匹配度不高,计算结果离散度偏大;美国规范采用最大方向谱选取,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此外,中国规范仅规定了记录反应谱的相对误差,而美国规范规定了反应谱的下限.虽然中国做法避免了结果的保守,但是可能导致一条或几条记录与目标谱差距过大,容易造成结果存在离散性不可控;建议结合二者的优点,在控制相对误差的同时,也引入下限限制的遴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选取 美国规范 中国规范 记录调幅 谱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记录选取及其对网架屋盖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风龙 乐风江 王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8,共9页
地震动记录的合理选取对预测结构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风雨操场建筑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对水平及竖向地震动频谱特性均进行控制的改进选波方法。为了评价不同选波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根据初选条件选取55组三... 地震动记录的合理选取对预测结构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风雨操场建筑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对水平及竖向地震动频谱特性均进行控制的改进选波方法。为了评价不同选波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根据初选条件选取55组三向地震动记录,并以55组地震动的统计反应谱作为目标反应谱,以55组记录计算的结构响应均值作为"预测值",通过与单周期点和双频段选波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改进选波方法计算的结构基底剪力、柱顶位移、支座位移和网架竖向位移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均小于前两种选波方法,其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记录选取 反应谱 风雨操场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结构等效周期的强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宋亚澜 周颖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7,共8页
普通的基于设计反应谱的地震波选取方法并未考虑结构的弹塑性发展,难以适应罕遇地震下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的地震动记录选取。引入结构等效周期的概念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选波方法做了改进,针对罕遇地震下进入弹塑性状态的结构,通过能力谱... 普通的基于设计反应谱的地震波选取方法并未考虑结构的弹塑性发展,难以适应罕遇地震下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的地震动记录选取。引入结构等效周期的概念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选波方法做了改进,针对罕遇地震下进入弹塑性状态的结构,通过能力谱法估算其等效周期Teq,再控制Teq附近周期段内反应谱的偏差选取地震波。基于样本丰富的地震波数据库编制程序,分别通过普通选波方法与改进的选波方法进行地震波选取,并对一个框架结构做了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方法对强地震动记录选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记录选取 ATC-40能力谱法 等效周期Teq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五代地震动区划图的强震动记录选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颖楚 温瑞智 冀昆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8-33,共6页
随着国内外强震动记录的积累,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搜集整理了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NSMONS)2007—2015年强震记录数据和美国PEER的NGA-West2项目强震记录数据,作为强震记录... 随着国内外强震动记录的积累,结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搜集整理了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NSMONS)2007—2015年强震记录数据和美国PEER的NGA-West2项目强震记录数据,作为强震记录备选数据库。然后结合我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提出了兼顾特征周期参数的分周期段最小二乘匹配方法。最后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强震记录分布的显著差异,以优先使用国内记录为原则,按照能否在省内,国内,国内及NGA-West2记录中选出符合要求记录的优先次序,将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分为三类,并各选取一个典型城市,给出了对应的短,中,长周期段的强震记录选取结果,可供工程科研人员用于不同自振周期结构的抗震时程分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记录选取 区划图 强震记录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选取及其敏感性分析
10
作者 徐朝阳 冀昆 温瑞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131,共10页
为研究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选取中不同地震动参数间的差异性,以中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对比选取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线性调幅和全周期谱匹配法,在两种工况下按照误差排序分别进行记录选取,... 为研究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选取中不同地震动参数间的差异性,以中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对比选取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线性调幅和全周期谱匹配法,在两种工况下按照误差排序分别进行记录选取,并输入到4层和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对比研究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同时对比选取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并分析其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均方根谱和几何平均谱相比,最大方向谱选取记录的结构响应、放缩系数、地震动特性离散性更小;与目标谱相比,最大方向谱选取的记录在中短周期偏保守,均方根谱和几何平均选取的记录在中长周期偏保守;采用最大方向谱选波时,选取结果的有效加速度和有效速度的敏感性偏高,而均方根谱和几何平均谱的敏感性偏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应以偏概全,在保证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建议依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采用不同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地震动 记录选取 中国规范 谱匹配 地震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区超高层结构的强震记录选取方法研究
11
作者 宋亚澜 王承佑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针对一幢位于高烈度地区的超高层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情况的地震波选取,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了控制周期延长段加速度谱偏差的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控制主要周期处反应谱偏差的方法的选波效果。控制周期延长段反应谱偏差的方法反映了结构... 针对一幢位于高烈度地区的超高层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情况的地震波选取,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了控制周期延长段加速度谱偏差的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控制主要周期处反应谱偏差的方法的选波效果。控制周期延长段反应谱偏差的方法反映了结构的弹塑性发展,理论上更适用于高烈度地区超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情况下的地震波选取。时程分析结果也表明,控制周期延长段反应谱偏差的方法较好的控制了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离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强震记录选取 周期延长段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天然强震记录选取 被引量:23
12
作者 冀昆 温瑞智 任叶飞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7-67,共11页
随着国内外强震记录的积累和结构时程分析的广泛应用,抗震设计中强震记录的选取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以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天然强震记录选取为研究对象,基于美国PEER的NGA-West1数据库和我国数字强震台网2007—... 随着国内外强震记录的积累和结构时程分析的广泛应用,抗震设计中强震记录的选取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以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天然强震记录选取为研究对象,基于美国PEER的NGA-West1数据库和我国数字强震台网2007—2015年强震记录数据建立备选数据库,对地震信息筛选条件以及调幅系数区间做了分别研究,提出了利用全周期段匹配结果进行权重函数优化,整理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包含地震信息筛选、调幅匹配以及筛选验证的完整强震记录选取流程,并选用12层和3层典型平面混凝土框架对不同记录选取方案做了数值模拟验证,采用ATC-63推荐的远场数据集(44条)拟合了该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预测模型,对比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设计目标谱工况下不同强震记录选取方案的数值分析结果,证明全周期段优化权重匹配记录选取方案数值模拟结果与预测响应具有较好一致性,且离散性要优于传统记录选取方案。最后针对常用的7度、8度以及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Ⅱ类场地,对应于我国抗震规范目标谱给出了供工程、科研人员参考选用的记录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记录选取 地震信息 全周期匹配 权重函数优化 抗震规范目标谱
原文传递
结构时程分析中多层次强震动记录输入选取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3
作者 温瑞智 冀昆 任叶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共18页
随着国内外天然强震动记录的积累和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广泛应用,地震动记录输入选取作为结构抗震分析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到日益关注。本文从结构时程分析的三个不同应用层次出发,针对面向抗震规范,面向场址设定地震,以及面向新一代... 随着国内外天然强震动记录的积累和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广泛应用,地震动记录输入选取作为结构抗震分析中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受到日益关注。本文从结构时程分析的三个不同应用层次出发,针对面向抗震规范,面向场址设定地震,以及面向新一代性态地震工程的国内外记录选取工作做了系统梳理。首先对国内外代表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选波流程进行对比,对其中地震信息初选,调幅,选取数量,强度指标选择和匹配等多个方面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做了系统总结,评述了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在记录选取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系统介绍了考虑场址危险性和地震参数完备性的(广义)条件均值目标谱/分布选波理论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在该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该方法与我国重大工程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产出的衔接以及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最后以最新一代性态地震工程的全概率理论框架为基础,探讨了更好衔接场址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建筑物易损性分析的地震动选取思路。未来我国强震动记录选取工作应当充分结合国情和实际工程需求,同时重视国内强震动记录的开发利用,推进理论成果的规范标准化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记录选取 地震动输入 目标谱匹配 设定地震 条件均值谱 性态地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谱记录选取的工程需求概率危险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冀昆 温瑞智 任叶飞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57,共8页
传统云图法和条带法计算工程需求概率危险性曲线(EDHC)时,存在地震危险性水平不可控、理想假设过多和计算成本较大等弊端。在第三代性态地震工程的框架思路下,对现有条带法进行改进,以条件目标谱作为记录选取依据,得到了考虑场址地震危... 传统云图法和条带法计算工程需求概率危险性曲线(EDHC)时,存在地震危险性水平不可控、理想假设过多和计算成本较大等弊端。在第三代性态地震工程的框架思路下,对现有条带法进行改进,以条件目标谱作为记录选取依据,得到了考虑场址地震危险性特征的EDHC改进计算方法。采用自振周期约为1.0 s的10层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作为结构算例进行验证。以中国某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实例为设定地震解耦依据,构建不同场址地震动危险性水平下条件周期T=1.0 s的条件目标谱簇。在进行多危险性水平下的记录选取后,采用改进条带法计算目标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顶层位移的EDHC曲线。与传统云图法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云图法的诸多假设在高地震动输入水平下并不严格成立,最终导致EDHC曲线在年超越概率不大于2%时被显著高估。而采用改进条带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即使采用与结构自振周期相关性较弱的0.01 s作为条件周期进行后续调幅和选波,与基于S_a(T=1.0 s)的EDHC计算结果依然可以保持较好一致性。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控制各调幅条带下记录的地震危险性水平一致,且与选择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无关,可以在计算工程需求概率危险性时合理考虑目标场址的地震危险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态地震工程 概率地震危险性需求 记录选取 条件目标谱 危险一致性
原文传递
条件均值谱选取记录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尹建华 冀昆 +1 位作者 任叶飞 温瑞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以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中的强震记录选取环节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体现不同场址的地震动危险性差异,利用目标地区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的设定地震解耦结果构建条件均值谱(CMS),进而将其进行多次调幅得到对应的目标谱,将匹配选波结果作为... 以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中的强震记录选取环节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体现不同场址的地震动危险性差异,利用目标地区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的设定地震解耦结果构建条件均值谱(CMS),进而将其进行多次调幅得到对应的目标谱,将匹配选波结果作为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的输入.以自振周期为0.5、1.0和1.5 s的3个平面框架为算例,在中国两个城市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构建CMS谱,进行IDA分析,并将与当地一致概率谱、罕遇地震规范谱以及ATC63数据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结果表明基于规范目标谱得到的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最陡峭,基于一致概率谱与ATC63数据集得到的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次之,CMS对应的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最平缓.同时,对于较长周期的1.5 s结构,本文建议采用包络CMS谱来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否则采用单点周期CMS谱会使得倒塌易损性计算结果显著低估实际的倒塌超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记录选取 IDA 地震危险性 条件均值谱 抗倒塌易损性概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动选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天妮 杜永峰 马守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3,共8页
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时,地震记录的选择是关键。提出基于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动力放大系数谱进行地震记录选取的方法:首先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的两自由度简化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 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时,地震记录的选择是关键。提出基于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动力放大系数谱进行地震记录选取的方法:首先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的两自由度简化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谱;然后采用谱匹配的方法选取地震记录,对一8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倒塌能力分析;最后,从分析结果的精度和离散性方面对规范谱匹配选波和动力放大系数谱匹配选波两种地震记录选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动力放大系数谱进行谱匹配选取地震记录时,其计算精度与传统选波方法相差不大,但在减小结构地震响应离散性和地震记录数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动力放大系数谱 易损性分析 地震记录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区划图及抗震规范对强震动选取影响分析
17
作者 张颖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49-753,共5页
地震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地震动参数对强震动选取有着关键影响。因此从强震动选取的角度,对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四代、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地震动参数的差异进行提取总结和对比分析。差异主要表现为放大系数平台值... 地震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地震动参数对强震动选取有着关键影响。因此从强震动选取的角度,对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四代、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地震动参数的差异进行提取总结和对比分析。差异主要表现为放大系数平台值、场地条件对特征周期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表明,第五代区划图能更真实的表现出地震动的谱型特点,使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出现的长周期谱值过高造成的选波困难问题有了较合理的改进;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加入对地震动峰值的调整,可以较为全面的覆盖场地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使得目标谱更具合理性,也使得强震动选取结果更能针对我国不同场地的特定性条件,并能提供较为针对性的进行抗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特征周期 地震动输入 强震动记录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谱的地震动备选库建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红梅 刘文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52,共9页
时程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至关重要。以地震动反应谱与抗震设计反应谱相一致为评价原则,比较反应谱一致性控制参数均方差和均值相对差值,提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的方法;按设防烈度和场地特征周期分组,在反应谱全周期范围... 时程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记录至关重要。以地震动反应谱与抗震设计反应谱相一致为评价原则,比较反应谱一致性控制参数均方差和均值相对差值,提出分周期段—双频段选择地震动的方法;按设防烈度和场地特征周期分组,在反应谱全周期范围内,采用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当结构基本周期确定后,可直接使用备选库中相应周期段内的地震动记录进行时程分析,省去因结构周期变化需重新选择地震动的繁琐工作。研究表明: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在各周期段内选取的地震动记录效果较好;分周期段—双频段方法建构地震动备选库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记录选取 反应谱 地震动备选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图法地下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地震动记录规模选取
19
作者 蒋家卫 程祖俊 +3 位作者 许成顺 杜修力 陈国兴 赵凯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8-215,共8页
为了研究基于云图法的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集容量的选取,以浅埋两层双跨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动力分析方法,获取了结构在不同天然地震动记录样本容量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地... 为了研究基于云图法的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集容量的选取,以浅埋两层双跨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动力分析方法,获取了结构在不同天然地震动记录样本容量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地面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基于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不同工况输入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工况的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基于不同工况的结构震后失效概率与标准值的误差分析发现,地震动样本容量会显著影响地下结构基于云图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相比于评估结构的高等级性能水准,地震动样本容量对评估结构低等级性能水准的影响更小;地下结构的失效概率评估结果会随着地震动样本容量的增加而逐渐接近标准值,其最佳地震动样本容量为30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抗震 地铁车站 云图法 地震动记录选取 地震易损性
原文传递
我国条件均值谱及条件谱选波方法应用实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冀昆 温瑞智 任叶飞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91-298,共8页
以我国重大建设工程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强震记录选取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安全性评价一致概率谱的各周期点危险性不一致和偏于保守的缺点,从条件均值谱(CMS)概念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工作,给出以我国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基础的条件均值... 以我国重大建设工程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强震记录选取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安全性评价一致概率谱的各周期点危险性不一致和偏于保守的缺点,从条件均值谱(CMS)概念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工作,给出以我国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基础的条件均值谱(CMS)与条件谱(CS)分布的完整计算流程与计算实例,以0. 2s和2.0s作为假想目标周期进行设定地震解耦和目标谱构建,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对CMS的均值匹配,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的两步筛选法实现同时匹配均值和方差的条件谱CS匹配,并且从地震危险一致性的角度来对CS选波结果进行了多个周期点的交叉验算。结果表明,基于任意目标周期的CS选波结果均可以计算得到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一致的超越概率危险曲线,较好的危险一致性验证了中国条件均值谱选波的优越性和匹配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选取 条件均值谱 危险一致性 地震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