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研究方向分析
1
作者 肖芬妮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1087-1093,共7页
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增加,记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记忆研究方向进行梳理,文章旨在分析梳理当前记忆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当前记忆研究主要形成了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记忆研究的应用化、模型化... 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增加,记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记忆研究方向进行梳理,文章旨在分析梳理当前记忆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当前记忆研究主要形成了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记忆研究的应用化、模型化、脑理化和生活化。目前记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缺乏理论框架、缺乏实证研究和研究脱离现实生活等。未来研究应该注意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加强对各种记忆类型的模型和脑神经机制的实证研究,将心理学传统研究方法和范式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到现实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应用化 模型化 脑理化 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方向分析
2
作者 肖芬妮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1087-1093,共7页
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增加,记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记忆研究方向进行梳理,文章旨在分析梳理当前记忆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当前记忆研究主要形成了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记忆研究的应用化、模型化... 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增加,记忆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记忆研究方向进行梳理,文章旨在分析梳理当前记忆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当前记忆研究主要形成了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记忆研究的应用化、模型化、脑理化和生活化。目前记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缺乏理论框架、缺乏实证研究和研究脱离现实生活等。未来研究应该注意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加强对各种记忆类型的模型和脑神经机制的实证研究,将心理学传统研究方法和范式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到现实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应用化 模型化 脑理化 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90岁成人的短时记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淑莲 孙长华 +2 位作者 吴振云 宋慕玲 阎希威 《心理学报》 1981年第4期440-445,共6页
本工作研究了102例50—90岁成人的短时记忆,其中85例进行了较详细的体格检查。以22例20—25岁青年的记忆检查作为对照,结果看到: 1.在图片自由回忆、逻辑故事识记、数字广度识记三个项目上,记忆都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退的明显趋势; 2.... 本工作研究了102例50—90岁成人的短时记忆,其中85例进行了较详细的体格检查。以22例20—25岁青年的记忆检查作为对照,结果看到: 1.在图片自由回忆、逻辑故事识记、数字广度识记三个项目上,记忆都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减退的明显趋势; 2.识记逻辑故事时,对中心意义的记忆减退较分节记忆减退缓慢,顺背数字的记忆广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较其他项目都要缓慢,表明老年记忆减退有其特点; 3.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性或老年性变化与记忆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老年记忆减退 成人 心血管系统 老年性变化 短时记忆 自由回忆 中心意义 记忆广度 工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域的集体记忆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汪新建 艾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集体记忆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近几年来,研究者不断强调人类记忆的社会性特征,重视吸收来自于社会学的记忆研究成果;深刻反思个体心理学对于记忆研究的弊端,积极促进记忆研究的文化转向;主张采纳后现代... 集体记忆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近几年来,研究者不断强调人类记忆的社会性特征,重视吸收来自于社会学的记忆研究成果;深刻反思个体心理学对于记忆研究的弊端,积极促进记忆研究的文化转向;主张采纳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建构与叙事性观点,勇于借鉴后现代式的研究路径,这些做法促使集体记忆成为心理学界不可忽略的研究主题。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内,与集体记忆相关的诸多研究已经逐渐展开,但心理学研究集体记忆也存在着概念解释、方法选择以及具体操作等多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研究 后现代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元记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桑标 缪小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关键词 儿童 记忆研究 元认知 认知能力 记忆监控能力 记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宏英 隋光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2-514,518,共4页
1 引言 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
关键词 错误记忆研究 综述 集中联想程序范型 类别联想程序范型 意识过程 自动化过程 学习 测验 图片刺激材料 信号检测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 模糊痕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遗忘:媒介记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42
7
作者 周颖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对记忆的关注不仅为了对抗遗忘,还为更好地理解现在并正确处理过去与现在、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当前媒介记忆研究作为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正方兴未艾。鉴于此,文章作为一篇综述,梳理了海内外媒介记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总结... 对记忆的关注不仅为了对抗遗忘,还为更好地理解现在并正确处理过去与现在、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当前媒介记忆研究作为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正方兴未艾。鉴于此,文章作为一篇综述,梳理了海内外媒介记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总结了国内媒介记忆研究面临的困境与局限;最后提出了中国媒介记忆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记忆 记忆研究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和记忆研究中常用的脑区功能损毁和失活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芳 李葆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记忆研究 不同脑区 学习 失活 高级功能 常用方法 新信息 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记忆研究中再认指标的述评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治良 郭力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4-80,共7页
再认作为记忆的测量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记忆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再认测验技术及再认指标的选择,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拟对再认指标的发展作一简要的回顾,以期对理论和实践工作有一些帮助。 作为记忆研究的再认测验有许多种,采用得... 再认作为记忆的测量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记忆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再认测验技术及再认指标的选择,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拟对再认指标的发展作一简要的回顾,以期对理论和实践工作有一些帮助。 作为记忆研究的再认测验有许多种,采用得最频繁的是“新旧”再认测验。就一个标准的“新旧”再认测验而言,其程序分两阶段进行:先呈现一系列项目(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认测验 熟悉性 反应偏向 记忆研究 意识性提取 信号检测模型 组项 概率 干扰词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的新取向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建政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传统的记忆心理学实验研究,其理念是数量取向的,将记忆隐喻为储藏室;而在近期,记忆研究的理念正朝着准确取向转变,关注记忆是否与实际对应符合。文章对准确取向记忆研究的基本特征予以归纳和分析,并对其涉及的现象、问题和理论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记忆研究 记忆错觉 数量取向 准确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记忆研究概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红武 胡鸿保 《学习月刊》 2011年第12期36-37,共2页
如果从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ficeHalbwachs)提出“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一词算起.社会记忆作为一种理论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记忆研究 国外 集体记忆 社会学家 莫里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天舒 龙宇晓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共1页
公共记忆(Public Memory)的研究是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受到全球学术界关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应与公共记忆在社会整合和国家认同建设乃至国际关系及区域安全发展中能起到的... 公共记忆(Public Memory)的研究是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受到全球学术界关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应与公共记忆在社会整合和国家认同建设乃至国际关系及区域安全发展中能起到的特殊作用有关。目前,公共记忆不仅成了人文社科领域的热门关键词,而且也正在成为多元社会语境中民族-国家交互认同过程的一种重要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国家认同 认同过程 话语实践 区域安全 国际关系 社会整合 人文社科领域 文化多样性 人文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英语多义词词义的猜测和记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雅萍 《经济师》 2005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英语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猜测和记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给学生提供核心意义有利于他们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猜测和记忆,从而为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英语 多义词词义 猜测 记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记忆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万伦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10,99,共6页
记忆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短时记忆是记忆研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综述短时记忆的广度、编码方式、加工策略、提取方式、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进行短时记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 记忆研究 综述 记忆广度 编码方式 加工策略 提取方式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培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5-68,共4页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从信息处理模型的角度看,记忆在语言学习中占有中心的地位。本文从记忆效应和机制等方面讨论了一些语言教学的技巧和策略:通过组块法优化词汇教学;通过建立自我联系激发学习兴...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从信息处理模型的角度看,记忆在语言学习中占有中心的地位。本文从记忆效应和机制等方面讨论了一些语言教学的技巧和策略:通过组块法优化词汇教学;通过建立自我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记忆机制实行整体语言教学法;并根据遗忘规律、间隔效应多组织教学复习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记忆机制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档案记忆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静 《档案时空》 2016年第10期15-18,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进入档案学研究视野,到“权力因素”、“身份认同”研究要素的融入,直到“档案记忆理论范式”的提出,以及大量学术文献的发表,推动档案记忆研究不断发展。
关键词 档案学研究 记忆研究 20世纪80年代 《论集体记忆 综述 国外 权力因素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记忆研究的三种重要范式对教学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呈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85-88,共4页
在记忆研究中,形成了三种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范式并对教学产生了不同影响。联想研究为建立科学教学论的最初努力提供了心理学支持,并为教学中组织教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艾宾浩斯研究范式不仅为控制教学条件提供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依据,... 在记忆研究中,形成了三种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范式并对教学产生了不同影响。联想研究为建立科学教学论的最初努力提供了心理学支持,并为教学中组织教学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艾宾浩斯研究范式不仅为控制教学条件提供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依据,而且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形式,促进了教学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学研究由经验范式向科学范式的飞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记忆研究、教学论构建、教学实践三者之间的融合。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教学理论必须对记忆内容、记忆过程和影响记忆因素三方面的资料做出更为全面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联想心理学 艾宾浩斯 认知心理学 研究范式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逻辑学对记忆研究的分析及其反响
18
作者 陈天勇 韩布新 赵燕京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心理逻辑学(psychologic)源于大众心理学(common sense psychology),由挪威心理学家Smedslund创建。它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传统的经验主义心理学进行了批判,思路独特,可供借鉴。该文简要介绍了心理逻辑学的理论框架,并着重阐述了... 心理逻辑学(psychologic)源于大众心理学(common sense psychology),由挪威心理学家Smedslund创建。它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传统的经验主义心理学进行了批判,思路独特,可供借鉴。该文简要介绍了心理逻辑学的理论框架,并着重阐述了心理逻辑学对记忆研究的分析及其反响,对存在的争论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逻辑学 记忆研究 大众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新领域——内隐记忆介绍
19
作者 杨治良 钟毅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41-46,共6页
本文介绍了记忆研究领域中的新内容——内隐记忆,并对内隐记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了评述。认为内隐记忆的特点是:内隐记忆与刺激的表面特征有很突出的关系;内隐记忆有持久性;内隐记忆成绩不受学习加工的水平和类型影响;内隐记忆与外显... 本文介绍了记忆研究领域中的新内容——内隐记忆,并对内隐记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了评述。认为内隐记忆的特点是:内隐记忆与刺激的表面特征有很突出的关系;内隐记忆有持久性;内隐记忆成绩不受学习加工的水平和类型影响;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在功能上是独立的。同时认为,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成绩不受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启动效应 记忆研究 内隐学习 遗忘症 新领域 词干 精细加工 呈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及其当代超越
20
作者 杨庆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5,共9页
从现象学史上看,胡塞尔将批判反思心理主义作为自身逻辑研究的开端,并构建起经典现象学体系。当代记忆研究也可以按照这一路径展开,即对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然而,不同于现象学,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指向心理学与... 从现象学史上看,胡塞尔将批判反思心理主义作为自身逻辑研究的开端,并构建起经典现象学体系。当代记忆研究也可以按照这一路径展开,即对当代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然而,不同于现象学,记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指向心理学与记忆问题的关系,指向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中的起点地位。对心理主义的传统超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反思路径:自然科学式的路径和现象学式的路径。自然科学式的路径即将心理学还原为生物—物理层面现象,从而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解决;现象学式的方法即将心理学从现象学角度加以批判。这两种超越路径各有缺陷,前者存在重新陷入到逻辑实证主义的局限中,而后者容易忽视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反思心理主义的根本所在是指出实验心理学的记忆研究开始远离了记忆原初的规定性,需要做的是回到记忆本身并将记忆看做是人类生存现象的主要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研究 心理主义 现象学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