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 被引量:7
1
作者 金雅 聂振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19、20世纪之交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在融中西古今而直面民族现实的理论探索中,创化了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理论美学又区别于中国古典伦理美学的人生论美学传统。这一民族化传统以审美艺术人生之统一为标志,突出了艺术品鉴与人生品... 19、20世纪之交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在融中西古今而直面民族现实的理论探索中,创化了既不同于西方经典理论美学又区别于中国古典伦理美学的人生论美学传统。这一民族化传统以审美艺术人生之统一为标志,突出了艺术品鉴与人生品鉴的统一、真善美的贯通、远功利而入世的诗性价值指向,建构起审美活动、艺术实践、人生践履三维交融的大审美大艺术大人生的诗性情致。这一民族审美传统的确立为中国美学民族思想体系的建设和民族审美精神的化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学 人生论传统 民族审美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实主义文艺中的心性论传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一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6,共13页
在百余年中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古代心性论传统经历了曲折的沉浮过程。这大体可以分为5个时段:启蒙式现实主义与心性论传统有着复调式对话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实践诚然没有给予心性论传统以合适的显性地,但还是在传奇式叙事范... 在百余年中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中,古代心性论传统经历了曲折的沉浮过程。这大体可以分为5个时段:启蒙式现实主义与心性论传统有着复调式对话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实践诚然没有给予心性论传统以合适的显性地,但还是在传奇式叙事范式中为它提供了隐性舞台;“伤痕”式现实主义文艺有着对于心性论传统的隐归,但限于当时认识条件而只能作迂回式别解;“新写实”现实主义中已出现心性论传统的描绘,但有关理性评判依然处在模糊状态或者被归结为负面的东西;过去十年间心性论传统与现实主义融合为心性现实主义范式。这个中国现代文艺史案例表明,外来现实主义文艺与中国心性论传统终究可以找到融合生长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心性论传统 复调式对话关系 心性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文化的自我——论传统与现代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渭渠 《日本研究》 CSSCI 1990年第4期50-55,共6页
(一)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重要的是变革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全面实现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确立合理主义的思维方式、实证主义的科学态度、自由平等的思想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也就是在实现由自由主义、个... (一)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重要的是变革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全面实现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确立合理主义的思维方式、实证主义的科学态度、自由平等的思想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也就是在实现由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育成的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促进近代自我的觉醒,将人从皇权、教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基本关系,取得对现代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传统 文化价值观念 集团意识 主体性 文化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 人从 社会结构 文化启蒙 近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艺境界论传统的文化精神与现代裂变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相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0,共5页
传统与现代在 20世纪中国有着持续百年的长期冲突,20世纪文艺境界论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冲突,可以作为反思百年文化冲突的切入点。“治心以有内心”是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传统的“传统性”,它所体现的是“以心体天地之心”、“赞天地之化... 传统与现代在 20世纪中国有着持续百年的长期冲突,20世纪文艺境界论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冲突,可以作为反思百年文化冲突的切入点。“治心以有内心”是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传统的“传统性”,它所体现的是“以心体天地之心”、“赞天地之化育”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西方现代性在线性时间观主导下,凭借科学技术力量控制自然而打破了自然节奏;同时,资本逻辑成为整个生活的支配性逻辑,其力量渗透到世界各地区。面对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境界论传统发生了现代裂变,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经历了一个“蜕变”、“断裂”与“复归”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境界论传统 文化精神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小说的三种表现形态:论传统、现代、后现代历史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继海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6年第0期1-15,共15页
在过去的30年中,后现代主义已经从最初给文学分期的一个概念衍变为极为时髦、无所不包的术语,在其衍变过程中引发无数的争论。今天,不仅文学批评家,而且作家、艺术家、建筑家、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形成了自己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体系... 在过去的30年中,后现代主义已经从最初给文学分期的一个概念衍变为极为时髦、无所不包的术语,在其衍变过程中引发无数的争论。今天,不仅文学批评家,而且作家、艺术家、建筑家、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形成了自己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体系。在这里,我们把后现代主义狭义地理解为其最初的概念,即代表了当代文学的某些基本的共同特征。本文重点讨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分支,即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通过比较它与传统历史小说和现代主义历史小说的差异,得出关于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的若干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后现代 小说情节 衍变过程 文学批评家 论传统 文学传统 托马斯·曼 科幻小说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一个理论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栋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2期21-29,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与和解决了近代中国"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论传统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密切相关。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从气论宇宙观到进化论宇宙观再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尤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与和解决了近代中国"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论传统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密切相关。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从气论宇宙观到进化论宇宙观再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尤其是李大钊"调和的进化论"及"调和之美"等思想,为辩证分析气论传统提供了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前后,张岱年、冯契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推进气论传统的现代化。目前,全面深入推进气论传统及其宇宙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研究,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古今中西之争" 张岱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
7
作者 李红霞 《人文天下》 2016年第11期42-44,共3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发展,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可作为科技、商业、法治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原则指导和创新支撑。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十三五"规划提出把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发展,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可作为科技、商业、法治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原则指导和创新支撑。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十三五"规划提出把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构建中国梦的情况下,弘扬传统文化更需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国家战略 支柱性产业 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积淀 论传统 中国梦 文化自信 加快现代化 对外开放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8
作者 王鹏 《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7Z期9-10,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产生影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民族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产生影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党的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概念的提出,更是把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突出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样,文化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灵魂和基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引领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论传统 贵和尚中 精神家园 沃特曼 彼得斯 顾客需要 人格塑造 刚健有为 道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挑战,更是机遇——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林修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4-55,共2页
眼下,高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为媒体的传播提供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同时也对传统媒体乃至主流媒体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面前,主流媒体只有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挑战,寻找对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新兴媒体... 眼下,高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为媒体的传播提供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同时也对传统媒体乃至主流媒体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面前,主流媒体只有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挑战,寻找对策,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给传统媒体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传统 广播电视 受众市场 新媒体传播 传播体系 正确舆论导向 思想舆论 应用创新 战略部署 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论传统纸质媒体的未来——以《河南日报》系列报道《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
10
《新闻爱好者》 2014年第10期13-16,共4页
网络媒体的快捷、迅速、海量、互动,似乎一剑封喉,不少人认为已置传统媒体于死地。唱衰传统纸媒的不是大有人在,而是风起云涌,几乎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并且,唱衰纸媒的,大多是纸媒从业者自己。传统纸媒真的是穷途末路吗?... 网络媒体的快捷、迅速、海量、互动,似乎一剑封喉,不少人认为已置传统媒体于死地。唱衰传统纸媒的不是大有人在,而是风起云涌,几乎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并且,唱衰纸媒的,大多是纸媒从业者自己。传统纸媒真的是穷途末路吗?真的到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地步了吗?我们的答案是:未必。传统纸媒中的主流媒体[1]无法替代。传统纸媒中的以街谈巷议、小道传闻、家长里短、心灵鸡汤、娱乐八卦为内容的媒体将可能被同类同质的网络微媒体、自媒体所吞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日报》 心灵鸡汤 论传统 中原经济区 国家战略 一切如 大吕 生生地 分众传播 要闻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心理对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光辉 赵秀霞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34,共4页
对于现实人际关系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探究,目前虽有人触及到我们民族传统心理这一层面,但究竟是我们民族哪些传统心理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不正常?如何克服这些传统心理?这方面迄今尚未有人进行深入具体分析.故本文试图对此做一点努力.
关键词 论传统 原因探究 社会主义道德 人际交往 文化素质 传统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原理 道德宣传 宣传教育工作 意识形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正兵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5年第8期33-33,共1页
在识字教学中,不应把汉字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而应充分利用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理解和牢记汉字的发音、字形以及字义,也通过汉字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和情趣,从而培养... 在识字教学中,不应把汉字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而应充分利用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理解和牢记汉字的发音、字形以及字义,也通过汉字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神和情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和语文素养。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可行性首先,能提高识字教学课堂效率。在识字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会认为汉字难记、难认、难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学语文 文化特征 论传统 造字方法 学习规律 独体字 中所 文字符号 文化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碰撞
13
作者 李欣 费宏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第6X期124-124,共1页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人们在教育领域提出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有些地区完全抛弃了传统教学,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和理念,这就在教育界出现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碰撞。那么,是否传统教学的方式和理念完全抛弃呢?笔者认为不应...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人们在教育领域提出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有些地区完全抛弃了传统教学,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和理念,这就在教育界出现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碰撞。那么,是否传统教学的方式和理念完全抛弃呢?笔者认为不应该。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区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这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传统 现代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发展 历史课堂 生活水平 教育模式 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 主动探究 可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发展趋势
14
作者 孙正 《记者摇篮》 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
一、网络媒体在受众竞争中的优势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各国各界都将视线越来越多地放在了对互联网的应用上。早在1995年,发达国家就已经把互联网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要务,西方七国集团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信息... 一、网络媒体在受众竞争中的优势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各国各界都将视线越来越多地放在了对互联网的应用上。早在1995年,发达国家就已经把互联网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要务,西方七国集团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信息技术部长级会议,更是第一次从政治上确定了全球信息社会的构想和方向。自此之后,互联网的价值就开始逐渐被发现在商业、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而作为媒介出现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产业 论传统 七国集团 众喜 信息技术 传播主体 美国在线 传受 个人传播 白热化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媒体在新时代如何改变发展——以惠州电视台《午间新闻》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裘蓓蓓 《视听》 2015年第8期99-100,共2页
传播媒体广播、报纸、电视在过去具有三足鼎立之势,但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介互联网的出现,对电视的广告投放逐渐偏重于影响力范围广的主流卫视、广播和纸媒,部分地市级媒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而随着汽车保有率上升、用车时间延长,且具... 传播媒体广播、报纸、电视在过去具有三足鼎立之势,但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介互联网的出现,对电视的广告投放逐渐偏重于影响力范围广的主流卫视、广播和纸媒,部分地市级媒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而随着汽车保有率上升、用车时间延长,且具有实时回传消息的便利性,广播电台的受众数量有回升的趋势;报纸,虽然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但其有字可考的高可信度、灵活便捷的可修改方式和丰富的信息饱含量,加之与新媒体融合后电子报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间新闻 受众数量 三足鼎立之势 论传统 灵活便捷 新兴媒介 电子报 视觉冲击 回传 访谈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烹饪与健康饮食的关系
16
作者 黄忠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9X期76-77,共2页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饮食烹饪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对饮食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对传统烹饪的原料属性、烹饪方法以及菜品味道这三点与健康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传统烹饪...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饮食烹饪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对饮食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对传统烹饪的原料属性、烹饪方法以及菜品味道这三点与健康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传统烹饪与健康的饮食理念相结合,让人们能够追求合理、健康的饮食。正确认识烹饪原料的属性有助于提升健康饮食的理念烹饪是一门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做饭菜,从理论上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技术 烹饪原料 论传统 生活水平 饮食观念 营养价值 人体健康 营养成分 洋快餐 麻辣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胄有种笔墨情——论传统文人画家吴湖帆 被引量:1
17
作者 了庐 《中国书画》 2016年第3期42-82,共41页
一直以来,对于吴湖帆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各种艺术评论不绝于耳。作为传统文人画的当代传人,画家了庐在他的《了庐画论》里对吴湖帆就有这样的评价:"吴潮帆先生不仅属于时代的,更属于历史的。"文化意蕴是任何艺术作品中审美的... 一直以来,对于吴湖帆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各种艺术评论不绝于耳。作为传统文人画的当代传人,画家了庐在他的《了庐画论》里对吴湖帆就有这样的评价:"吴潮帆先生不仅属于时代的,更属于历史的。"文化意蕴是任何艺术作品中审美的其体体现,它的高下雅僭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在传统中国画中,在论述中国画概念的时候,我认为,冠于国名的"中国画"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它要求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湖帆 中国画艺术 文人画家 艺术作品 传统文人画 论传统 梅景书屋 画论 潘静淑 石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女式韩服的东方美——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
18
作者 郭怡萱 《流行色》 2011年第4期72-80,共9页
韩国传统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作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遗留至今。韩国传统服饰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韩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下的传统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它以其特有的纯真、质朴、平淡的本质特征,向世人展现了一种美... 韩国传统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作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遗留至今。韩国传统服饰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韩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下的传统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它以其特有的纯真、质朴、平淡的本质特征,向世人展现了一种美,一种具有东方神韵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服饰文化 民族服饰 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神韵 古代服饰 华服 论传统 民族生活 审美理念 服饰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结合
19
作者 王建平 《现代视听》 2010年第S1期70-70,共1页
一、《武林风》节目形态及特征《武林风》是河南电视台主办的一档以武术比赛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其以武术、竞技、娱乐真人秀为主要内容。开播几年来,收视率一路攀升。
关键词 现代媒介 论传统 武术比赛 电视节目 河南电视台 栏目定位 受众分析 武学 央视体育频道 《梨园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燕 《福建教育》 2016年第35期60-61,共2页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构建的意义 200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文),其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其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产生... 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构建的意义 200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文),其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其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产生催化剂的效果,让广大中职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2014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再次强调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 学生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 教育指导纲要 论传统 民族优秀传统 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