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计史学刊》与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
1
作者 汪燕翎 冯钰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设计史学刊》致力于推动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特别千禧年后,通过对“设计史全球未来”“跨国设计史”“全球设计史”及“全球化设计史”等议题的讨论,很大程度重构了设计史的地理视界、理论框架和评判体系。文章围绕学刊部分专刊与... 《设计史学刊》致力于推动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特别千禧年后,通过对“设计史全球未来”“跨国设计史”“全球设计史”及“全球化设计史”等议题的讨论,很大程度重构了设计史的地理视界、理论框架和评判体系。文章围绕学刊部分专刊与论文回顾了国际设计史学界的这一全球化历程,思考从中国出发的设计史全球篇章应有的方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学刊》 设计史学科 全球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
作者 杜粉霞 李丽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历史文化认知、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历史文化认知、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为推动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改革,教师应认知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明确案例选择标准,从多个方面探索案例教学法在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现代设计史 案例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史的本质直观与逻辑建构
3
作者 代福平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126-134,共9页
设计史的研究,需要对设计史有一种本质直观,在此基础上建构设计史的逻辑,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从瓦萨里对disegno(design)的阐释中,可以直观“设计”一词的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可以看出设计的本质就是美好理念的赋形,因而设计史的... 设计史的研究,需要对设计史有一种本质直观,在此基础上建构设计史的逻辑,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从瓦萨里对disegno(design)的阐释中,可以直观“设计”一词的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可以看出设计的本质就是美好理念的赋形,因而设计史的本质就是人把心中的美好理念显现为形象的造物史。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目前设计史的分期、内容等方面的逻辑进行重新理解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设计的本质 设计史的本质 设计史的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工业设计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4
作者 张新新 钱可心 杨冬梅 《工业设计》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数智时代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已难以有效应对新问题。文章研究旨在探索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的“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知识图谱手段应用的可视化方式引导学... 数智时代下,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已难以有效应对新问题。文章研究旨在探索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的“工业设计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知识图谱手段应用的可视化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设计发展的脉络,激发专业学习动力,提升教学品质,从而培养新时代工业设计创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蓄势赋能。基于OBE理念,通过提取时间线、分类知识点的方式,构建知识图谱,以更加灵活、有趣、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对设计历史的内化理解,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丰富课堂的交互体验,为国内其他高校开展相关课程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工业设计史 知识图谱 混合式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产品之于设计史写作的价值探析——以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电水壶为例
5
作者 王靖善 张文波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5年第1期89-93,共5页
历史书写都是后人对过去进行的选择性建构,设计史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设计史学者在观点上各有偏向,对设计产品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设计产品之于设计史写作的价值,文章首先对这种差异性的形... 历史书写都是后人对过去进行的选择性建构,设计史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设计史学者在观点上各有偏向,对设计产品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设计产品之于设计史写作的价值,文章首先对这种差异性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而后以彼得·贝伦斯设计的通用电气公司电水壶为例,通过比较不同学者对该产品的论述,提取出各学者在写作时的关注重心,并借此引出对设计产品本质属性的界定,从而揭示了其中客观信息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产品 设计史 客观价值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史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永恒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补充艺术设计史类的常识、理论和知识,将历史知识融入学生的实践过程,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并使他们在实践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 艺术设计史 高职教育 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计史课程双线教学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孔祥富 《绿色包装》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将工业设计史教学内容结构化为史料和设计发展规律两部分,并按照时空明线和逻辑暗线进行贯穿,以适应学生认知规律,这有利于将课程内容完整、有序传达,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同时对学生系统化、结构化思维的建立起到一定示范效应。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 双线教学 料研究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设计史研究中的跨文化视野与方法探析
8
作者 袁艺珂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
仅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全球设计史”在兴起后不久后便于2010年前后被学者引入中国,但关于如何写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设计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设计史前辈学者们目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学界的全球史研究的发展,探讨全球设... 仅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全球设计史”在兴起后不久后便于2010年前后被学者引入中国,但关于如何写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设计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设计史前辈学者们目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学界的全球史研究的发展,探讨全球设计史的概念、发展与主要议题;同时参考在全球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跨文化理论,并借鉴近期国内兴起的“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动态,进一步探析跨文化视野与方法为中国学者的全球设计史书写提供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设计史 全球 跨文化 设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设计史观与中国设计主体性的建构——兼谈“世界设计史”研究的学科意义及学术启示 被引量:13
9
作者 祝帅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61-66,共6页
在国际范围内,设计史研究已经蔚成风气,尤其是一种建立在全球化理论基础上的全球设计史,或世界设计史写作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的部分代表性设计史著作,探讨设计史/设计的历史、世界设计史/... 在国际范围内,设计史研究已经蔚成风气,尤其是一种建立在全球化理论基础上的全球设计史,或世界设计史写作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的部分代表性设计史著作,探讨设计史/设计的历史、世界设计史/全球设计史,中国设计/设计在中国等该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全球设计史 世界设计史 中国设计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肖亮 黄林芳 《价值工程》 2015年第8期159-162,共4页
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及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出发,简要阐析了园林设计史、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它们三者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近年来园林设计... 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及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出发,简要阐析了园林设计史、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它们三者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近年来园林设计史的研究由于借鉴了其它学科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使其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景观设计史和环境艺术设计史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影响颇为密切,这样使得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变得更加丰富和宽广,其学术研究的广度、目的和意义也更为多样化。景观设计史及环境艺术设计史两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须以传统园林设计史的研究为背景,但要有所区别又要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参考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并融合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史 环境艺术设计史 园林设计史 现代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传达设计史与包装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丁宜 谷会敏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视觉传达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传统史论课程的被动灌输式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包装设计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弊端,包括上课方式单一、课程中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佳等。... 视觉传达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传统史论课程的被动灌输式教学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包装设计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些弊端,包括上课方式单一、课程中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佳等。本文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史与包装设计课程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建议。通过对改革实践的反思,笔者认为,视觉传达设计史与包装设计课程教育改革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史 包装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阔视野与微观视角——“大历史观”线索下的设计史教学及人才培养
12
作者 陈晶 何振纪 何晓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设计史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承担着传授设计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任务。当下设计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世界设计史... 设计史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承担着传授设计历史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任务。当下设计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设计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世界设计史》课堂教学作为案例切入,深入探讨大历史观引导下的教学设计,经由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实现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 世界整体观 设计史教学 理论实践并举 剧目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重构教学法的“设计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13
作者 林道佳 利江 杨栋友 《工业设计》 2024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为了解决当前学生学习“设计史”课程动机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设计史的积极性。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了我国高校“设计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 为了解决当前学生学习“设计史”课程动机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设计史的积极性。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分析了我国高校“设计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逆向重构教学法的“设计史”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基于“时间轴史论分析模型”在“设计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发现TMRR逆向重构教学法及其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求学热情和主动参与度。TMRR逆向重构法“设计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方式,打破传统“设计史”课程学生参与度低的困境,从而提高“设计史”课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重构 教学方法 设计史 混合式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现代设计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佳 李晓旭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204-206,共3页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常态,混合式教学是对知识体系合理的拆分和对学习体系的重新构建。概述了西方现代设计史课程和混合式教学的内容,分析了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方法,探讨了课程教学优化路径,以期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方现代设计史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课程挑战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本源与教学实践
15
作者 周月 王圆圆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旨在探讨“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本源及教学实践,以“文献查阅+文物考察+历史情景”为教学方法,以“物是+创物+物感”为学科理论构建,采取“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对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的深入剖析,结合教学... 旨在探讨“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本源及教学实践,以“文献查阅+文物考察+历史情景”为教学方法,以“物是+创物+物感”为学科理论构建,采取“网络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对工业设计史课程思政价值的深入剖析,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充分挖掘工业设计历史内容与当代社会价值的内在联系,既从宏观层面构建“工业设计史”的价值体系,又从微观层面揭示历史事件与工业设计的深层关联,深化学生对工业设计本质与思想的理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 思政价值 教学实践 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目标到评价:设计史类课程的思政整合及思路框架分析
16
作者 梁思聪 《设计》 2024年第15期80-83,共4页
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下,思政成为了设计史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内容,然而如何开展设计史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如何较全面地挖掘思政元素、整合思政资源是目前设计史类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家国情怀、中华美育、创新精... 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下,思政成为了设计史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内容,然而如何开展设计史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如何较全面地挖掘思政元素、整合思政资源是目前设计史类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家国情怀、中华美育、创新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的挖掘是思政育人的重要前提;完整的课程思政建设框架包含了思政目标建立、思政资源整合、思政育人实践和思政成效评价4个环节。此思路框架可以推进和完善设计史类课程的思政建设,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大思政 思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思政元素在室内设计史课程中的表达
17
作者 陈雷音 杜博宇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7期79-81,共3页
该文探讨思政元素在室内设计史课程中的表达,从学情分析和培养目标入手,确定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向,通过诗词歌赋、造物哲学、文化创新、重大事件等教学案例,实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伦理、家国情怀等的目标。
关键词 室内设计史 课程思政 元素探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读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对今日设计史研究之价值
18
作者 何振纪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6期81-86,共6页
德裔英国设计史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名著《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首次出版于1936年。尽管该书出版至今已逾80多年,但其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趋势的精致分析与演绎仍然一直影响直至今日... 德裔英国设计史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名著《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首次出版于1936年。尽管该书出版至今已逾80多年,但其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趋势的精致分析与演绎仍然一直影响直至今日。该书作为现代设计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对于今天的设计史研究而言,不仅是其对推动设计史成为学科的历史作用。该书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从其早期的创新性乃至日后所产生的各种反思性,对当前的世界设计史乃至中国的设计史研究和发展依然具有有益的带动作用与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的先驱者》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 现代设计史 研究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设计史开端的几种写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月琴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厘清设计史叙述的多元性成因,其中包括学者们对现代设计史开端的不同理解与写法。方法以西方设计史著作对现代设计史开端的描写进行论述与分析,得出现代设计史开端每种写法的影响与成因。结论由于设计史的叙述方式受到了历史学、社... 目的厘清设计史叙述的多元性成因,其中包括学者们对现代设计史开端的不同理解与写法。方法以西方设计史著作对现代设计史开端的描写进行论述与分析,得出现代设计史开端每种写法的影响与成因。结论由于设计史的叙述方式受到了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和技术等的影响,设计史学家们对不同方面的侧重,结合不同的著作目的进行设计史写作,形成了现代设计史开端的多种叙述,最后对中国现代设计史的构建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史 设计史 开端 设计史叙事 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代设计史研究中阐释学的价值与路径
20
作者 刘霖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设计史作为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学术位置。但中国设计史研究始终存在话语体系混沌、古代工艺美术史与现代设计脱节、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代主义设计缺位、西方话语体系主导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国现代设计... 设计史作为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学术位置。但中国设计史研究始终存在话语体系混沌、古代工艺美术史与现代设计脱节、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代主义设计缺位、西方话语体系主导等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国现代设计实践与史论文献展开研究,提出阐释学在设计史领域的引入与交叉路径,探寻建构中国现代设计史文本的科学方法,发现阐释学在设计史论研究中规避偏误的重要价值,为设计史论的知识生产与教育传播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阐释学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