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设计教学团队建设——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为例
1
作者 赵阳 周茂 +2 位作者 夏大为 邹煜凯 席明波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筑设计行业下行成为新常态。文章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即增强设计课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以开拓创意思维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能力为抓手...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筑设计行业下行成为新常态。文章以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创新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和措施,即增强设计课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以开拓创意思维能力和加强个性化能力为抓手,提高学生未来应对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增强团队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度;建设更加合理的开放性教学团队,做到有效衔接、双师并重。经过持续的团队建设探索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上取得优良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建筑设计教学团队 个性化培养 科研转化教学 教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TPACK理论模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欢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不断深入,设计教育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开放。AI-TPACK(整合人工智能的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理论模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整合了技术、教学和学科知识,而且引入了人工... 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不断深入,设计教育面临着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开放。AI-TPACK(整合人工智能的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理论模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整合了技术、教学和学科知识,而且引入了人工智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AI-TPACK理论模型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框架,将AI-TPACK理论模型应用于艺术设计教学,有助于建构师、机、生三元协同的智慧学习新样态,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技术与教学实践,同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TPACK理论模型 艺术设计教学 人工智能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怎样设计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与思考
3
作者 贲友林 《教育视界》 2025年第5期21-28,共8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9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积累操作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69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积累操作经验,形成量感、初步的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应用公式 几何直观 操作经验 教学内容 推理意识 教学目标 正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小组在设计教学共创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林朝铨 王星河 张洁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探索在线学习小组在设计教学共创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采用定性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多方访谈、参与观察和分析,首先论述共创设计、在线学习小组和设计教学的关系,然后在设计教学中使用并研究其效果。研究发现应用在线学习小组在共创过程中... 探索在线学习小组在设计教学共创过程中的应用,主要采用定性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多方访谈、参与观察和分析,首先论述共创设计、在线学习小组和设计教学的关系,然后在设计教学中使用并研究其效果。研究发现应用在线学习小组在共创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深度,合适的小组规模和良好团队协作可取得更好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小组 设计教学 共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共享居住的研究型设计教学——天津大学研究生住宅教学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王凯铭 张昕楠 +1 位作者 郭岱 宋祎琳 《住区》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共享促成宜居社区的设计策略正成为未来社区提升的可能方向。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共享居住”的教学实践,从功能复合型共享住宅、代际共居型共享住宅、基于开放建筑论的共享住宅等不...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以共享促成宜居社区的设计策略正成为未来社区提升的可能方向。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共享居住”的教学实践,从功能复合型共享住宅、代际共居型共享住宅、基于开放建筑论的共享住宅等不同专题展开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从理论梳理、案例研究、设计策略、方案设计等层面,指导学生对各专题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与应用,完成以共享居住为主题的课程方案设计。通过对住宅设计教学进行更新和完善,满足了未来住宅建筑发展中的设计需求;引导学生在复杂城市和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对“共居”新模式进行理解和思考,实现其研究和设计能力的多维提升,并为未来的建筑住宅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住宅设计 设计策略 共享住宅 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研究
6
作者 林思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209-211,共3页
民族传统文化是彰显民族活力、助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能,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建筑室内设计中,可以创新室内设计形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范式。为此,学校教师应从专业教学、人才培育等维度出发,深入... 民族传统文化是彰显民族活力、助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能,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建筑室内设计中,可以创新室内设计形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范式。为此,学校教师应从专业教学、人才培育等维度出发,深入分析文化元素赋能室内设计的价值意蕴,明确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及特点,探索出涵盖“收集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室内设计教学方式”“加强校企合作”等策略,进一步推进建筑室内设计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室内设计教学 民族 传统文化元素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纸艺术在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邢程 《造纸信息》 202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随着社会对空间设计需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性设计理念与方法逐渐成为了空间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设计不仅要具备功能性设计思维,还需在审美、文化表达和情感传递方面有所突破。而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拥有独特的... 随着社会对空间设计需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性设计理念与方法逐渐成为了空间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设计不仅要具备功能性设计思维,还需在审美、文化表达和情感传递方面有所突破。而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拥有独特的表现技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图案、结构和色彩语言赋予了设计师无限的创意可能。文章探讨了剪纸艺术在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空间结构、室内装饰、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通过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与创意思维,提出将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技术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创作中实现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从而实现设计思维的创新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艺术 空间设计 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
8
作者 栾橙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生态环境在当下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所在,对于环境设计教师而言,将生态设计理念传授给学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该理念虽然不能改善生态环境,但能促使人们提升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简要阐述生态设计理念及其融... 生态环境在当下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所在,对于环境设计教师而言,将生态设计理念传授给学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该理念虽然不能改善生态环境,但能促使人们提升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简要阐述生态设计理念及其融入高校环境设计教学的重要性,研究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旨在为社会各界输送有生态责任感与专业功底的环境设计师,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理念 高校 环境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元素在文创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9
作者 陈莹嬴 《天工》 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随着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赋予文创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对教学模块、设计流程与学生作品评价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一套适应性强的非遗文创设... 随着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赋予文创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通过对教学模块、设计流程与学生作品评价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一套适应性强的非遗文创设计教学框架。研究表明,将非遗元素融入设计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同时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此框架下,学生能够通过文化赋能创作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设计作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文创设计教学策略,推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文创设计教学 传统艺术 教学改革 文化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神形象融入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四川绵竹年画为例
10
作者 谭晶 《天工》 202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立足于四川绵竹年画门神形象融入设计训练的再应用过程,从造型、色彩与受众心理情感联系等方向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四川绵竹年画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围绕设计思维训练与受众心理情感使门神形象在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融合... 立足于四川绵竹年画门神形象融入设计训练的再应用过程,从造型、色彩与受众心理情感联系等方向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四川绵竹年画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围绕设计思维训练与受众心理情感使门神形象在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融合等方面得到拓展。将课程教学与区域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设计研发,使高校教育与四川绵竹年画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绵竹年画 门神形象 设计思维 设计教学 巴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
作者 贾旭坤 宁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文章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论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离不开创新思维这一核心能力,文章从跨界融合,多维思维,创客空间和设计挑战比赛几个角度入手,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探析。另外... 文章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进行论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离不开创新思维这一核心能力,文章从跨界融合,多维思维,创客空间和设计挑战比赛几个角度入手,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探析。另外,本文还将VR/AR技术与行业需求对接这一新兴技术与实践方式相结合,为创新思维的培育提供创新路径。通过实施这些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拥有迎接设计行业未来挑战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教学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赛促教在高职数字化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宋春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以赛促教”已成为高职数字化设计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数字化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深入剖析了竞赛驱动下的教学价值。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培养、成效评估与反馈,提出了如... “以赛促教”已成为高职数字化设计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数字化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深入剖析了竞赛驱动下的教学价值。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培养、成效评估与反馈,提出了如何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潜力,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具体思路。研究表明,竞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赛促教 高职数字化设计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装饰技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拓展
13
作者 韩飞月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5年第2期42-43,共2页
陶瓷装饰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陶瓷装饰技艺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本文就陶瓷装饰技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从技术的传授、创意的激发、文化的... 陶瓷装饰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陶瓷装饰技艺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本文就陶瓷装饰技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从技术的传授、创意的激发、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陶瓷装饰技艺在艺术设计中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将其有效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进行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陶瓷装饰技艺的作用,才能培养出一批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动手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装饰技艺 艺术设计教学 技能教学 创造力激发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融合路径研究
14
作者 王佳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87-190,共4页
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虽然一直都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很好地弥补当前职业院校艺... 在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虽然一直都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很好地弥补当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将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与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更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传统文化元素与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融合的意义,然后对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传统文化元素 职业院校 艺术设计教学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红色文化融入设计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岩 赵鑫鑫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红色文化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体,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特色。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地区的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把河南红色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中,对于促进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理... 红色文化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体,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特色。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地区的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把河南红色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中,对于促进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接受其熏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理想信念,并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这就必须运用好教学的主渠道,结合专业实践,生动而真实地融河南红色精神于课程实践中。本文尝试从红色文化的内涵、河南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融入设计教学的策略和实施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将河南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红色文化 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设计教学
16
作者 屈勇 《小学科学》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本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知识割裂、评价单一等问题,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对于学生自我认知、个性化教学、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目标制定、教学设计、评价改进等方面,... 本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知识割裂、评价单一等问题,阐述了“教学评”一致性对于学生自我认知、个性化教学、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目标制定、教学设计、评价改进等方面,就如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精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立足认知规律设计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采取多元评价模式,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设计 多元评价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17
作者 王丽洁 聂蕊 侯薇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转型时期要求建筑教育必须采用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是对转型时期建筑教育的很好回应。它突出研究的重要性,教与学的关系从知识和技能的单向传输转向基于研究的双向交流和共同探索,... 转型时期要求建筑教育必须采用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是对转型时期建筑教育的很好回应。它突出研究的重要性,教与学的关系从知识和技能的单向传输转向基于研究的双向交流和共同探索,实现“在研究中学”。教学中问题成为研究主题,设计则成为研究载体。提出问题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研究问题、研究过程、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试图探索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 建筑设计教学 研究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导向下风热环境仿真模拟技术在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琨 薛思寒 袁旭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68-71,共4页
文章探究了风热环境仿真模拟技术在空间设计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评价方法。空间设计教学应结合数字孪生新技术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块,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性教学氛围,同时运用多元主体共同评价方法,从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两... 文章探究了风热环境仿真模拟技术在空间设计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评价方法。空间设计教学应结合数字孪生新技术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块,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性教学氛围,同时运用多元主体共同评价方法,从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两方面综合评价教学成果,建立多因子、多层级的协同评价体系,最终达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研究思维相互促进的产学研联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热环境仿真模拟技术 空间设计教学 运用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文化视角下非遗嵌入高校设计教学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闫静莉 郭秀娟 《语文学刊》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文化背景、实践性和创新性为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嵌入性理论,深挖非遗本土化特色,有机融入设计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文化背景、实践性和创新性为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嵌入性理论,深挖非遗本土化特色,有机融入设计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非遗的跨学科特性和实践创新价值为设计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支持。本文在推动高校课堂精细型教学与田野粗放型教学的互补,建立知行合一的设计教学路径,为地方高校设计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文化 在地非遗 高校设计教学 高位引领 有机互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流”原理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以二年级小住宅设计为例
20
作者 高宏波 张巍 张哲浩 《四川建筑》 2024年第6期288-290,295,共4页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持续时间长、目标模糊、有效反馈不足甚至缺失,易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尝试运用“心流”原理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教学阶段的划分、设计目标的梳理,以及评价机制的调整与强化...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持续时间长、目标模糊、有效反馈不足甚至缺失,易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尝试运用“心流”原理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教学阶段的划分、设计目标的梳理,以及评价机制的调整与强化,形成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及时反馈”与积极干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 教学模式 建筑设计教学 及时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