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5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简易评分系统的建立
1
作者 丁珊珊 蒋鹏 +1 位作者 袁瑞 胡琢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构建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简易评分系统为临床提供参考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1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患者复发及死亡相关的影... 目的:构建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简易评分系统为临床提供参考工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21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患者复发及死亡相关的影响因子。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简易评分系统,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评分系统和单一预测因子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准确度。利用X-title软件确定评分系统的截值点并对患者进行风险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预后分布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复发:Waldχ^(2)=4.482,P=0.034;死亡:Waldχ^(2)=8.401,P=0.004)、病理分型(复发:Waldχ^(2)=6.692,P=0.010;死亡:Waldχ^(2)=4.222,P=0.040)、肌层浸润情况(复发:Waldχ^(2)=6.372,P=0.034;死亡:Waldχ^(2)=7.183,P=0.007)、淋巴脉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复发:Waldχ^(2)=13.396,P<0.001;死亡:Waldχ^(2)=8.449,P=0.00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复发:Waldχ^(2)=7.679,P=0.006;死亡:Waldχ^(2)=8.532,P=0.003)及P53表达(复发:Waldχ^(2)=7.886,P=0.005;死亡:Waldχ^(2)=7.174,P=0.007)均是患者复发及死亡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6个因素成功构建评估患者预后的简易评分系统,ROC曲线显示评分系统的AUC值大于单一预测因子。X-title软件确定了评分系统的截值点并自动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0~1分)、中风险组(2~3分)及高风险组(4~6分),3组患者之间总体预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简易评分系统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 子宫内膜癌 预后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分系统对复杂性急性阑尾炎诊断预测的研究
2
作者 石磊 张俊松 刘玉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49-054,共6页
复杂性急性阑尾炎被认为是一种必须手术治疗的疾病。然而,其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基于临床和超声的评分系统,区分复杂性急性阑尾炎和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我们评估了2... 复杂性急性阑尾炎被认为是一种必须手术治疗的疾病。然而,其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基于临床和超声的评分系统,区分复杂性急性阑尾炎和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我们评估了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科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所有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记录并分析了年龄、性别、体温、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症状持续时间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共31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单因素分析,除白细胞计数、阑尾粪石和淋巴结炎外其余参数均对诊断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有一定意义。最终的评分系统包括7个参数,共计9分。其诊断性能为AUC 0.867(95%CI, 0.817-0.917),敏感性73.3%,特异性84.8%,准确性82.6%,PPV53.7%,NPV93.0%。结论 通过该评分系统可简单且准确的鉴别出复杂性急性阑尾炎,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评分系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影像学特征评分系统对评估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准确度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徐宇翔 叶涛生 +3 位作者 刘伟坚 李金沛 曾旋 黄河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究影响支气管镜肺活检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基于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评分系统在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构建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准确率的预测模型及简易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 目的探究影响支气管镜肺活检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基于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评分系统在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构建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准确率的预测模型及简易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肺部病变查因、行薄层CT及行经支气管镜活检成功的454例患者,根据患者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是否吻合分为阳性组(323例)和阴性组(131例),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及胸部CT征象。基于胸部CT影像征象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评估经支气管镜活检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454例患者中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相吻合即阳性组323例,经支气管镜活检准确率总体为71.15%。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病灶大小、支气管分级、有无支气管充气征及病灶形态特征等胸部CT影像学特征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支气管分级和有无支气管充气征是预测活检准确度的影响因素;根据支气管分级及有无支气管充气征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0.787(95%CI 0.737~0.836,P<0.001),最后建立的简易评分公式ROC曲线下面积0.735(95%CI 0.684~0.786,P<0.001)。结论支气管分级和支气管充气征是预测经支气管镜活检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基于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评分系统在经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学特征 支气管镜活检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的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姜鑫 周慧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构建早期子宫内膜癌(EC)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475例,其中良性组355例,早期EC组120例,依据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33例)和验证集(142例),记录... 目的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构建早期子宫内膜癌(EC)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475例,其中良性组355例,早期EC组120例,依据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33例)和验证集(142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二维超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训练集中良性组与早期EC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早期EC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赋值构建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和评分系统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预测模型的校准度,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训练集中良性组与早期EC组阴道流血、阴道流液、绝经、糖尿病、高血压占比,以及内膜厚度、宫腔积液、内膜与肌层分界、血流情况、血清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流血、绝经、内膜厚度、宫腔积液、内膜与肌层分界、血流情况均为预测早期EC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此构建早期EC的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评分系统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区分度均良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95%可信区间:0.903~0.966)、0.914(95%可信区间:0.874~0.954)和0.909(95%可信区间:0.848~0.969)、0.830(95%可信区间:0.750~0.91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度均良好(χ^(2)=3.876、2.849,P=0.868、0.943)。预测模型与评分系统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对早期EC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二维 子宫内膜癌 LOGISTIC回归模型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1101的无线评分系统设计
5
作者 韦宁燕 韦洪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了解决各类竞赛活动评分数据收集困难、比赛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CC1101射频模块的无线评分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将CC1101射频模块作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整个系统由界面端软... 为了解决各类竞赛活动评分数据收集困难、比赛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CC1101射频模块的无线评分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将CC1101射频模块作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整个系统由界面端软件、控制端软件、主机和多个从机构成,界面端用于显示评分结果,控制端用于设置和统计评分数据,主机用于转发从机发送的评分数据,从机用于评委输入评分数据。所设计系统电路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界面简洁,具有制作成本低、操作便捷、维护难度低等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评分系统 CC1101射频模块 STC89C52单片机 无线通信 数据传输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
6
作者 刘跃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内科院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落实后(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和落实前(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内科院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落实后(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和落实前(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危重症患者,分别纳入MEWS组和常规组,各60例,对比两组转运相关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急诊抢救时间和院内转运时间。结果 MEWS组转运相关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常规组(21.67%,13/60)(P <0.05)。MEWS组急诊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 <0.05)。结论 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与处理,可有效提升转运交接效率,降低转运相关意外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 内科 危重症 院内转运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7
作者 席静静 李龙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基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基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36例)以及应用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的观察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血脂肪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加快患者恢复进程,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我护理能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BISAP评分系统 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王莉 郑少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12例急诊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6例。试验组开展常规干预联合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12例急诊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6例。试验组开展常规干预联合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干预,对照组开展常规诊治工作,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急救、预检分诊、转运情况、治疗配合度、医疗恐惧情况、干预质量、干预满意度、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相较对照组,试验组预检分诊准确率、急救成功率更高,转运期间意外的发生率、转运中与接收科室交接不完整率更低(χ^(2)=6.385、6.558、4.698、7.738,P=0.012、0.010、0.030、0.005);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PS)(医疗环境恐惧、医疗操作恐惧、自我恐惧)评分更低(t=18.966、20.249、20.776,均P<0.001);Frankl、Houpt、文书书写、人员管理、仪器与药物管理、风险防范、危急重症管理、分诊与绿色通道管理、隔离消毒灭菌的评分更高(t=11.912、36.705、39.965、43.550、9.013、20.792、18.711、29.918、7.840,均P<0.001),对预检分诊、健康教育、基础干预、照护指导的满意率更高(χ^(2)=6.071、10.821、10.808、4.327,P=0.014、0.001、0.001、0.038)。干预期间,试验组不良事件(休克、急性心律失常、意识改变、急性呼吸困难)发生率在较对照组更低(χ^(2)=6.717、7.648、5.653、7.738,P=0.010、0.006、0.017、0.005)。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在急诊患儿中,可改善急救、预检分诊、转运情况,提高治疗配合度,降低医疗恐惧情况,改善干预质量,降低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获得患儿家属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儿童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预检分诊 转运 治疗配合度 医疗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分系统联合MRI对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李西娜 窦盼 李令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评估超声评分系统联合磁共振成像(MRI)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共180例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评估超声评分系统联合磁共振成像(MRI)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共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建立的胎盘植入超声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产前超声评分,且所有患者产前均接受MRI并纳入5项MRI征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术中子宫破裂、术中出血量≥1500 ml、子宫切除或产后严重感染为不良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正常结局组(99例)及不良结局组(8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预测模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结局组年龄(33.57±3.82)岁,不良结局组年龄(34.56±3.68)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孕次、产次分别为4(3,5)、1(1,2),多于正常结局组的3(2,4)、1(1,1);不良结局组分娩孕周为(35.12±2.54)周,短于正常结局组的(36.68±2.31)周;不良结局组超声评分为(11.05±1.15)分,高于正常结局组的(7.00±1.00)分;不良结局组胎盘内增生血管征象(血窦)、T2相胎盘内黑带、子宫外突、子宫颈受侵、子宫膀胱交界面增生血管例数分别为64、67、62、18、63,均多于正常结局组的37、36、32、4、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孕周为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OR<1,P<0.05),孕次、产次、超声评分、胎盘内增生血管征象(血窦)、T2相胎盘内黑带、子宫外突、子宫颈受侵、子宫膀胱交界面增生血管为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对列线图模型进行ROC分析,灵敏度为97.50%,特异度为94.90%,约登指数为0.924,曲线下面积(AUC)为0.980(0.961~0.999)。结论超声评分系统联合MRI可以有效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通过适当的评分和成像标准,能够更准确地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列线图模型的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进一步证实了这种预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高风险妊娠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评分系统 胎盘植入性疾病 不良妊娠结局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ICU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邹崇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的护理干预对ICU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均在ICU开展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 目的:探究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的护理干预对ICU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均在ICU开展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5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入住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较对照组的23.1%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90.8%)(P<0.05)。结论:在ICU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基于ICNSS的护理干预可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满意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评分系统的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夏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系统的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5例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 目的:观察基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系统的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5例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GRACE评分系统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RACE评分系统的护理应用于PCI术后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系统 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住院时间 负性情绪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N.E.评分系统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结石清除率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周佳伟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究S.T.O.N.E.评分系统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后结石清除率(SF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3年6月于新余袁河医院行RIRS治疗的8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将其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究S.T.O.N.E.评分系统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后结石清除率(SF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3年6月于新余袁河医院行RIRS治疗的8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术后结石残留情况将其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S.T.O.N.E.评分系统预测RIRS后SFR的价值,并依据改良Clavien分级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SFR的关系。结果:术后复查结果显示,80例肾结石患者中66例(82.50%)结石清除,14例(17.50%)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组与结石残留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石侧别及估计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清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结石残留组,S.T.O.N.E.评分、ClavienⅠ、Ⅱ级占比及ClavienⅢa~Ⅴ级占比均低于结石残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S.T.O.N.E.评分系统预测RIRS后SFR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P<0.05)。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分级与RIRS后SFR呈正相关(P<0.05)。轻度并发症组与严重并发症组间的S.T.O.N.E.系统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O.N.E.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RIRS后SFR,且术后并发症分级与SFR呈正相关,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结石清除率 S.T.O.N.E.评分系统 改良Clavien分级法 并发症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内镜后Rockall评分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蓉 张玲娟 +5 位作者 刘昕丹 段天娇 郭雪艳 刘贵生 朱云清 王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内镜后Rockall评分(RS)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NVUGIB患者549例,计算GBS、RS和AIMS65评分。绘制受试者工...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评分(GBS)、内镜后Rockall评分(RS)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NVUGIB患者549例,计算GBS、RS和AIMS65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BS、RS及AIMS65评分对患者输血、临床干预和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GBS、RS及AIMS65评分预测NVUGIB患者输血的AUC分别为0.751、0.568、0.720,且GBS和AIMS65评分的AUC高于RS的AUC(均P<0.05)。GBS评分、RS评分及AIMS65评分预测NVUGIB患者临床干预的AUC分别为0.598、0.766、0.617,且RS评分AUC高于GBS评分和AIMS65评分AUC(均P<0.05)。GBS评分、RS评分及AIMS65评分预测NVUGIB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AUC分别为0.844、0.786、0.853,且GBS评分和AIMS65评分AUC高于RS评分AUC(均P<0.05)。结论:GBS、RS和AIMS65评分系统对患者输血、临床干预及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具有预测价值。GBS和AIMS65评分对患者输血及住院期间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RS对患者临床干预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评分系统 输血 临床干预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Banto评分系统对儿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张双红 廖玉萍 +5 位作者 段亚群 万盛华 许增华 刘云 吴蔚 肖珍君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DeBanto评分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将AP患者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计算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比较各评分系统对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结果在122例AP中,MAP组90例,MSAP组10例,SAP组22例。DeBanto、Ranson’s、BISAP和MCTSI评分与SAP有显著相关性(P<0.001)。DeBanto评分预测SAP的cut-off为3,特异度与Ranson’s评分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全身并发症的特异度与BISAP评分特异度一致,比其他两种评分高(P<0.05),阳性预测值比其他三种评分高(P<0.05)。DeBanto评分预测局部并发症,DeBanto及Ranson’s评分AUC较低,但MCTSI比BISAP评分AUC高(P<0.05)。结论DeBanto评分对儿童AP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Ranson’s、BISAP和MCTS评分更高;但是对局部并发症的预测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胰腺炎 DeBanto评分系统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和验证
15
作者 王浩 王晨潮 +3 位作者 董阳 李东朋 李红伟 杨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32-336,共5页
目的建立脑底异常血管网症(MMD)合并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并评估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91例MMD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队列(142例)和验证队列(49例)。基于建模队列资料,采用... 目的建立脑底异常血管网症(MMD)合并动脉瘤破裂风险评分并评估其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91例MMD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队列(142例)和验证队列(49例)。基于建模队列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再根据危险因素β值建立预测评分(烟雾病合并动脉瘤评分),ROC曲线评价预测能力,并与PHASES评分、ELAPSS评分、日本动脉瘤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建模队列142例中,动脉瘤破裂51例,未破裂91例;验证队列49例中,动脉瘤破裂17例,未破裂3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和动脉瘤较大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评分,ROC曲线显示,预测动脉瘤破裂的AUC为0.782(95%CI0.700~0.856),敏感度为0.686,特异度为0.780,约登指数为0.466;其AUC明显优于ELAPSS评分、PHASES评分和日本动脉瘤评分(P<0.05)。结论根据外周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和动脉瘤大小3个因素构建的烟雾病合并动脉瘤评分对MMD合并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 烟雾病 颅内动脉瘤 破裂风险 预测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系统对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ICU病死率评估的比较
16
作者 宋雪峰 董彪 张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评价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Ⅱ)、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 目的评价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Ⅱ)、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比较符合入选标准的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数据库中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评分系统对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效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SAPS-Ⅱ≤49分和SAPS-Ⅱ>49分患者,以及APS-Ⅲ≤68分和APS-Ⅲ>68分患者存活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400例患者,其中ICU存活1233例,死亡167例。ROC曲线分析显示:SAPS-Ⅱ、APS-Ⅲ、OASIS、SOFA、LODS、MELD评分系统对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ICU预后均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35、0.831、0.816、0.797、0.788、0.729,其中SAPS-Ⅱ评分的AUC最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APS-Ⅱ≤49分患者的ICU存活率明显高于SAPS-Ⅱ>49分者(Log-Rank检验:χ^(2)=122.87,P=0.001);APS-Ⅲ≤68分患者的ICU存活率明显高于APS-Ⅲ>68分者(Log-Rank检验:χ^(2)=146.37,P=0.001)。对于消化道和腹壁肿瘤合并脓毒症患者,SAPS-Ⅱ评分对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评分系统。结论SPAS-Ⅱ对消化道和腹壁肿瘤患者ICU病死率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和腹壁肿瘤 评分系统 病死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SOFA、APACHE-Ⅱ和OEWS三种预测评分系统在产科ICU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彭兰 吴晓 王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626-1630,共5页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产科早期预警评分(OEWS)三种预测评分系统在入产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孕产妇中对孕产妇严重结局(SMO)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入...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产科早期预警评分(OEWS)三种预测评分系统在入产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孕产妇中对孕产妇严重结局(SMO)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科ICU的孕产妇共363例,采集孕产妇入住ICU 24 h内指标的最终用于计算SOFA、APACHE-Ⅱ和OEWS的评分,评估3种预测评分系统预测发生SMO的准确性、区分度(discrimination)和校准度(calibration)。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63例孕产妇入住产科ICU,152例发生SMO,其中2例孕产妇死亡,ICU中孕产妇SMO发生率为41.87%,孕产妇病死率为0.55%。在全体入住ICU孕产妇中,SOFA评分预测SMO的区分度(AUC=0.87;95%CI:083~0.91)和准确性(当截断值为2.5时,LR>10)最优,其次是APACHE-Ⅱ评分(AUC=0.804;95%CI:0.757~0.85),OEWS评分最差(AUC=0.701;95%CI:0.646~0.757)。当根据入ICU原因分亚组比较时,三种评分系统表现与在全体人群一致,APACHE-Ⅱ和OEWS在直接产科原因组显著低估了SMO,尤其在产后出血组。结论SOFA可作为首选适用于所有产科危重症患者以预测SMO,APACHE-Ⅱ可作为次选,但不适用于直接产科原因入住ICU的孕产妇,OEWS并不适用于入产科ICU孕妇。关于进一步对产科危重症患者专用的预测预后评分系统的研究开发和验证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严重结局 产科ICU 预测评分系统 SOFA APACHE-Ⅱ OE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的分级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ANVUGIB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范月波 叶莉 卢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BRS)的分级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6例ANVUGIB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1... 目的:探讨基于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BRS)的分级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6例ANVUGIB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收治的62例ANVUGIB患者设为观察组,接受基于BRS的分级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心理弹性[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BRS积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GAD-7、PHQ-9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BRS积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RS的分级干预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ANVUGIB患者心理弹性有积极影响,能减少BRS积分,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正念减压疗法 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 分级干预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系统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濮怀芳 王海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933-193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院前合并症、意识水平、年龄和神经功能缺损(PLAN)评分及洛桑卒中量表(ASTRAL)评分在神经内科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SAP患者... 目的探讨院前合并症、意识水平、年龄和神经功能缺损(PLAN)评分及洛桑卒中量表(ASTRAL)评分在神经内科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SAP患者210例,其中男102例、女108例,年龄(70.85±8.32)岁。根据患者3个月后的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68例)和预后不良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PLAN、ASTRAL评分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AN、ASTRAL评分对老年SAP患者预后价值。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低于预后不良组[(68.58±5.70)岁比(73.33±10.3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2,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PLAN及ASTRAL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11.2(8.3,13.1)分比16.3(14.4,20.6)分、20.0(17.2,23.1)分比28.1(25.2,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36、-5.57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AN及ASTRAL评分越高,年龄越大是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采用ROC评估PLAN及ASTRAL评分单独使用与二者联合使用在预测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方面的价值,发现AUC值分别为0.728、0.680、0.800,结果表明,PLAN及ASTRAL评分以及联合应用在预测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方面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均P<0.05)。结论PLAN及ASTRAL评分对老年SAP患者预后不良方面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评分系统 老年人 护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节律紊乱评分系统在发育性癫痫性脑病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杜雅坤 陈芳 +3 位作者 吴文娟 孙晨博 赵顺峰 孙素真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03-307,共5页
高度节律紊乱(HP)是婴幼儿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常见的一种脑电图模式。研究者很难对HP不同的脑电模式进行客观量化,并将其量化结果与癫痫的严重程度和婴幼儿发育过程联系起来。为了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个体化... 高度节律紊乱(HP)是婴幼儿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常见的一种脑电图模式。研究者很难对HP不同的脑电模式进行客观量化,并将其量化结果与癫痫的严重程度和婴幼儿发育过程联系起来。为了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个体化治疗是DEE治疗的关键。本文综述了6种临床常用的脑电图评分系统,分析其在评估HP及指导DEE个体化治疗方面的优缺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不同阶段DEE治疗的可靠依据,以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节律紊乱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 脑电图评分系统 癫痫 婴幼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