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意叙事视域下英模电影的诗意化表达
1
作者 刘子涵 郭玉真 《视听》 2024年第6期48-52,共5页
新时代英模电影摆脱以往固有程式化,结合现实主义与诗意叙事,形成极具艺术气息的影像画面。从诗意叙事角度来看,英模电影体现出独特的叙事艺术和诗意叙事主义美学风格,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时代特征与诗意的叙事风格交融于一体,形成极具艺... 新时代英模电影摆脱以往固有程式化,结合现实主义与诗意叙事,形成极具艺术气息的影像画面。从诗意叙事角度来看,英模电影体现出独特的叙事艺术和诗意叙事主义美学风格,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时代特征与诗意的叙事风格交融于一体,形成极具艺术气息的影像画面。《秀美人生》等影片探索了电影创作的全新表达形式,丰富和拓展了英模电影的艺术内涵和价值意义,提升了英模电影叙事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模电影 英模形象 诗意叙事 诗意 新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叙事与意境建构:国产治愈题材影视剧的创新实践与审美重塑
2
作者 付韵诗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15期114-117,共4页
近年来,国内影视创作中有关田园、都市、生态治愈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无论是网络种田文改编的影视剧,还是原创性的影视作品,有关治愈题材的书写从未停止。治愈题材的影视创作借助生活流叙事方式,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在叙事中... 近年来,国内影视创作中有关田园、都市、生态治愈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无论是网络种田文改编的影视剧,还是原创性的影视作品,有关治愈题材的书写从未停止。治愈题材的影视创作借助生活流叙事方式,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在叙事中注重诗意与温情的呈现,捕获人们日常生活中细腻的情感体验,展现出诗意的叙事表达与独特的审美意境。本文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从国产治愈题材影视剧的诗意叙事与意境建构维度,深入探讨其创新实践,以期促进治愈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愈题材 影视创作 诗意叙事 审美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安与是枝裕和:家庭伦理电影的诗意叙事之旅
3
作者 于金筱 胡丹 《艺术家》 2024年第7期136-138,共3页
在电影领域,家庭伦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其对家庭关系、情感纠葛、道德伦理等主题的深入挖掘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其中,李安与是枝裕和两位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赋予了家庭伦理电影全新的内涵和思考。他们以各自的方... 在电影领域,家庭伦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其对家庭关系、情感纠葛、道德伦理等主题的深入挖掘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其中,李安与是枝裕和两位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赋予了家庭伦理电影全新的内涵和思考。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了家庭、亲情、人性等主题,呈现出了风格迥异的电影世界。李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叙事技巧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电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伦理电影 叙事技巧 情感纠葛 李安 诗意叙事 道德伦理 电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小说诗意叙事的悖论镜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爱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日记体、书信体和诗意体小说为代表的诗化小说依然存在。然而,这类文本的内聚焦叙述方式必须服从于特殊时期的外倾型叙事诉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放逐了抒情文体固有的诗性自觉,从而彰显了某种合理性内容,即日记体小...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日记体、书信体和诗意体小说为代表的诗化小说依然存在。然而,这类文本的内聚焦叙述方式必须服从于特殊时期的外倾型叙事诉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放逐了抒情文体固有的诗性自觉,从而彰显了某种合理性内容,即日记体小说文体形式凸显的是时代价值,书信体小说文体形式昭示的是群体意识,诗意体小说文体形式表征的是教化功能。抒情文体一时难以承受时代内容之重,显现了文本形式与叙事内容的悖论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抒情文体 诗意叙事 诗性放逐 悖论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承志、张炜及阿来小说的诗意叙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诗和小说在叙述上是相通的。“二张”和阿来以诗人的气质进行小说创作,让诗和小说达到了灵与肉的真正统一。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熟稔加强了这种融合,其小说的诗意叙事使小说拥有了一种精神,换言之,诗人的梦想在小说中得以实现。3位作家通... 诗和小说在叙述上是相通的。“二张”和阿来以诗人的气质进行小说创作,让诗和小说达到了灵与肉的真正统一。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熟稔加强了这种融合,其小说的诗意叙事使小说拥有了一种精神,换言之,诗人的梦想在小说中得以实现。3位作家通过不同的意象进行艺术构思,让小说的叙事空间在诗意氛围里得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张炜 阿来 小说 诗意叙事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厢记》的诗意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晓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4-49,共6页
元杂剧《西厢记》叙事充分利用古典诗词意境、意象和诗意化语言等要素,形成独有的"诗剧化"叙事风格。意境上着力利用诗词独有的叙事功能透视人物心境,节省叙事笔墨并促进叙事转折;意象上以意象潜在叙事功能推动抽象情感具体... 元杂剧《西厢记》叙事充分利用古典诗词意境、意象和诗意化语言等要素,形成独有的"诗剧化"叙事风格。意境上着力利用诗词独有的叙事功能透视人物心境,节省叙事笔墨并促进叙事转折;意象上以意象潜在叙事功能推动抽象情感具体化与具体意象个性化;语言上对古典诗词直接化用与间接借用相结合,在由抒情向叙事的文体渗透过程中以异化求同化,建构出《西厢记》高雅幽美的语言风格,使其更具文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诗意叙事 意境叙事 意象叙事 雅言叙事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叙事对岁月苦难的消解——李春平长篇新作《盐道》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文霞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9-21,52,共4页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以陕南小镇为写作对象,描绘了一幅靠背盐为生的山民们艰辛生活的图卷。本文以小说诗意叙事的视角切入,从"传奇质朴的恋爱婚姻"、"情味浓郁的农家生活"、"恩义并重的为人之道"三...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以陕南小镇为写作对象,描绘了一幅靠背盐为生的山民们艰辛生活的图卷。本文以小说诗意叙事的视角切入,从"传奇质朴的恋爱婚姻"、"情味浓郁的农家生活"、"恩义并重的为人之道"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探寻纯真宝贵的亲情、友情、爱情和重恩尚义的为人处世之道如何消解岁月的苦难而使人坚强的活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春平 《盐道》 诗意叙事 岁月苦难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文化浸润下的诗意叙事——郝斯力汗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祁晓冰 齐雪艳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14,共3页
郝斯力汗是当代中国哈萨克族著名小说家,出生、学习、劳动、生活在哈萨克草原,热衷于从草原生活和哈萨克民间文学中去寻找创作的资源,其小说的诗性思维、意境化的景物描写、"故事套故事"的叙事模式均显示出浓郁的草原文学诗... 郝斯力汗是当代中国哈萨克族著名小说家,出生、学习、劳动、生活在哈萨克草原,热衷于从草原生活和哈萨克民间文学中去寻找创作的资源,其小说的诗性思维、意境化的景物描写、"故事套故事"的叙事模式均显示出浓郁的草原文学诗意叙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斯力汗 诗意叙事 草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花》的诗意叙事和民间资源运用
9
作者 李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68,共3页
名为《鲜花》的哈萨克族电影,除了承载着基本的符号学的意义之外,还象征着哈萨克民族文化传承之花开遍山野,寄寓着电影创制人员对阿依特斯这一文化现象的美好期许。电影通过独特的地域空间的建构,用诗意的语言完成了对"鲜花"... 名为《鲜花》的哈萨克族电影,除了承载着基本的符号学的意义之外,还象征着哈萨克民族文化传承之花开遍山野,寄寓着电影创制人员对阿依特斯这一文化现象的美好期许。电影通过独特的地域空间的建构,用诗意的语言完成了对"鲜花"这一人物形象的讲述,电影画面、叙事风格呈现完美化特征。电影对大量民俗文化和礼乐文化的展示,既是对自然或者说是草原文明的眷恋,也是对民族发展根基的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 哈萨克族 阿依特斯 诗意叙事 民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的言说 知识分子世俗人生的诗意叙事
10
作者 王泉 《华文文学》 2003年第4期26-28,共3页
著名旅美作家於梨华的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在《钟山》杂志 2 0 0 3年长篇小说专号 (春夏卷 )发表以来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这一新作究竟应如何解读 ?应如何看待华人知识分子在海外的现实处境 ?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 著名旅美作家於梨华的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在《钟山》杂志 2 0 0 3年长篇小说专号 (春夏卷 )发表以来 ,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这一新作究竟应如何解读 ?应如何看待华人知识分子在海外的现实处境 ?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华文文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为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下面便是他们的一组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叙事 世俗人生 知识分子 於梨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天人合一之境中敞开——《红楼梦》的诗意叙事开场艺术
11
作者 张岳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8-100,共3页
在叙事层面,通过设立"石头"这一意象化的叙事者,而把红楼开场回溯至女娲补天的苍茫时刻:史前之时的不确定性,实现了时间向空间的敞开;石头开口说话(叙事),实现了话语向诗语的敞开;情节淡化,实现了故事向情的敞开。如此《红楼... 在叙事层面,通过设立"石头"这一意象化的叙事者,而把红楼开场回溯至女娲补天的苍茫时刻:史前之时的不确定性,实现了时间向空间的敞开;石头开口说话(叙事),实现了话语向诗语的敞开;情节淡化,实现了故事向情的敞开。如此《红楼梦》的叙事开场呈现出天人合一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化的叙事 天人之境 诗意叙事开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童小说的诗意叙事与姑苏文化
12
作者 黄志刚 黄瓅 《华夏文化》 2009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苏童小说 诗意叙事 文化背景 先锋派小说 江南水乡 代表作家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子敬 王铁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129,共3页
作为导演张艺谋回归文艺片之作,影片《归来》得益于严歌苓小说原著的叙事结构与文学内蕴,将一段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爱情悲歌阐释得唯美且诗意。该片的电影改编虽只截取了小说原著中的一部分,却完整地继承了小说蕴含的文学性与艺术性,... 作为导演张艺谋回归文艺片之作,影片《归来》得益于严歌苓小说原著的叙事结构与文学内蕴,将一段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爱情悲歌阐释得唯美且诗意。该片的电影改编虽只截取了小说原著中的一部分,却完整地继承了小说蕴含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故事的删减伴随着情感的放大。影片的诗意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革"时代背景,将时代给予人们的肉体上的疼痛化作精神上无法愈合的伤疤,在爱情悲剧的裹挟下呈现在观众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归来》 诗意叙事 美学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诗意叙事 被引量:9
14
作者 焦朦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76-82,共7页
电影海报是设计者运用视觉符号体系对电影故事和主题予以阐释升华的视觉传达艺术。黄海是近年来国内电影海报设计师的代表人物,其设计作品极具识别性,呈现出一种饱含中国美学思想的“诗意叙事”风格。本文将着重分析黄海电影海报的风格... 电影海报是设计者运用视觉符号体系对电影故事和主题予以阐释升华的视觉传达艺术。黄海是近年来国内电影海报设计师的代表人物,其设计作品极具识别性,呈现出一种饱含中国美学思想的“诗意叙事”风格。本文将着重分析黄海电影海报的风格化设计特征:结构上通过人物、情节和场景的叙事设计实现与电影故事的呼应与暗合,手法上将海报叙事诗意化,营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运用形变、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实现美与情感的传达。同时,也将阐释在国际化语境下,这种“诗意叙事”的设计风格如何成为本土文化的转译和国际输出时的策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电影海报 诗意叙事 视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组合:中国电影诗意叙事的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意象组合是视觉思维与电影叙事结合的修辞形式。意象组合一方面是指由一系列表现物象的连续镜头所构成的整体意象;另一方面则指意象之间通过连续组合成为"视觉和弦",产生新的意象。意象组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度参与了... 意象组合是视觉思维与电影叙事结合的修辞形式。意象组合一方面是指由一系列表现物象的连续镜头所构成的整体意象;另一方面则指意象之间通过连续组合成为"视觉和弦",产生新的意象。意象组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度参与了中国电影的空间、时间、视点的构造,创造出"象外之象"的诗意审美体验,体现出中国电影人对民族化电影语言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意象组合 诗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青》:诗意叙事、写意影像与平民英雄书写的新维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开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2-46,共5页
2021年5月21日上映的《柳青》是一部由田波执导,成泰燊领衔主演的小众作家传记电影。电影以1952年为叙述起点,讲述陕西作家柳青为了能写出触碰时代脉搏、反映农民真实生活的作品,放弃在北京的安逸生活,扎根皇甫村14年,最终成功创作出《... 2021年5月21日上映的《柳青》是一部由田波执导,成泰燊领衔主演的小众作家传记电影。电影以1952年为叙述起点,讲述陕西作家柳青为了能写出触碰时代脉搏、反映农民真实生活的作品,放弃在北京的安逸生活,扎根皇甫村14年,最终成功创作出《创业史》的故事。因而电影必然涉及对柳青这一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实在的审美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史》 皇甫村 英雄书写 审美叙事 柳青 陕西作家 领衔主演 诗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英雄祛魅与诗意叙事: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创作手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媛 《视听》 2022年第8期104-106,共3页
通过构建影视“记忆之场”,塑造“去神性化”的历史人物,运用隐喻、象征等诗意影像修辞手法以及通俗的日常生活细节描绘,《觉醒年代》条清缕晰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艺术地讲述了革命先辈们那段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完成了对家... 通过构建影视“记忆之场”,塑造“去神性化”的历史人物,运用隐喻、象征等诗意影像修辞手法以及通俗的日常生活细节描绘,《觉醒年代》条清缕晰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艺术地讲述了革命先辈们那段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完成了对家国情感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年代》 集体记忆 英雄祛魅 诗意叙事 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的诗学审视——论郁达夫《迟桂花》的风景书写与诗意叙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泽岚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9-23,共5页
风景书写是郁达夫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命题,诗意叙事模式亦是郁达夫创作小说的一种美学风格,以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为研究中心,对其笔下的“风景”进行探究,从自然风景中解读以人作为隐喻风景的存在,并将人与自然放置在同一文化空... 风景书写是郁达夫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命题,诗意叙事模式亦是郁达夫创作小说的一种美学风格,以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为研究中心,对其笔下的“风景”进行探究,从自然风景中解读以人作为隐喻风景的存在,并将人与自然放置在同一文化空间里相互凝视,而郁达夫诗意的叙事审美也在对现实的消解中,将风景与个体生命作形而上的对话联结,进而表达出他对人与自然高度追求的精神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迟桂花 风景书写 诗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长篇儿童小说《野云船》中的诗意叙事
19
作者 吕辛福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94-96,共3页
《野云船》中的诗意以及诗意叙事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故事层面,还体现在小说的意象塑造层面。飞来鹤意象是作者塑造比较成功、充满诗意的重要意象,在表达作品主题、体现作者初衷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具有美好寓意和别... 《野云船》中的诗意以及诗意叙事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故事层面,还体现在小说的意象塑造层面。飞来鹤意象是作者塑造比较成功、充满诗意的重要意象,在表达作品主题、体现作者初衷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具有美好寓意和别样内涵,是理解小说诗意成长叙事特征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叙事 《野云船》 飞来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叙事及其“碎片化”效果——《试论疲倦》的后现代叙事结构探索
20
作者 林娟 曾永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28-135,共8页
“诗意叙事”即按照诗歌的机制进行叙事。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以这种机制进行各类叙事,进而形成了碎片化的叙事效果。这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结构最突出的特点。他的叙事作品《试论疲倦》就是一个鲜明范例。这部作品所呈现的叙... “诗意叙事”即按照诗歌的机制进行叙事。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以这种机制进行各类叙事,进而形成了碎片化的叙事效果。这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结构最突出的特点。他的叙事作品《试论疲倦》就是一个鲜明范例。这部作品所呈现的叙事机制超脱于一般的叙事程式,又呈现了在这个记忆普遍碎片化的时代下,每个人记忆形态的现状,在文类与叙事的革新上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从文学史上看,汉德克延续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又接纳了后现代主义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论疲倦 诗意叙事 碎片化 后现代主义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