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S模式的英语语感训练学习网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勇为 黄烟波 陈桂成 《惠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基于语感训练模式英语学习网站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ASP+MicrosoftAccess开发工具,通过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和专题知识展示,实现基于专题网站的远程学习模式。
关键词 语感训练 英语学习 B/S模式 ASP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习得语感训练模式的假设 被引量:39
2
作者 汤富华 《惠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作者假设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语汇 (Vocabulary)和语篇 (Text)之间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Gap) ,提出通过量化了的听读、模仿朗诵等来获取语感作为支持材料 (SupportingMaterial) ,并以此作为撑杆跳越语汇通往语篇的障碍。作者从... 作者假设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语汇 (Vocabulary)和语篇 (Text)之间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Gap) ,提出通过量化了的听读、模仿朗诵等来获取语感作为支持材料 (SupportingMaterial) ,并以此作为撑杆跳越语汇通往语篇的障碍。作者从语言学行为主义 (behaviorism)和心智主义 (mentalism)交叉理解试图建立一个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语感训练模式。文中 ,作者对“语感”范畴进行了尝试性的定义 ,并提出“工作英语”WorkingEnglish、“语言公差”LinguisticTolerance、“语言智商”LinguisticIQ、“语言习得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汇 篇章 障碍 支持材料 语感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感与英语语感训练 被引量:22
3
作者 宋梅梅 《洛阳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语感是语言界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术语。在英语教学界 ,人们常把语感当作衡量语言水平的标准。因此 ,对语感的深层意义 ,语感在语言学习 ,尤其是在英语训练方面的作用进行探索 。
关键词 语感训练 英语教学 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 语感能力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科普说明文语感训练要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祖庆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5年第1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科普说明文 语感训练 科学知识 说明方法 教学目的 学生阅读 语言形式 《冬眠》 《太阳》 夸父逐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感、语感训练与英语教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冬纯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47-152,共6页
语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语言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感能力与人的交际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而实际能力又是语言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感训练是语言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图界定语感的定义,分... 语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语言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感能力与人的交际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而实际能力又是语言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感训练是语言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图界定语感的定义,分析语感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强调语感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交际能力 语感训练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语感能力 定义 语言材料 训练方法
全文增补中
修辞效果与语感训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大文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经过诸多修辞手段加工润色的语言文字,一定能更有效果地表达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而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因此,阅读这样的语言文字,是考验语感能力的机遇,也是熟悉语文教学规律的机遇。这里所谓"诸多修辞手段",广义地说。
关键词 语感训练 修辞效果 语言文字 修辞手段 思想感情 语感能力 教学规律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本体论——语文语感训练漫谈之三 被引量:1
7
作者 洪镇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道派生出法,语文教育本体论派生出语感教学法;语感教学法服从和服务于语文教育本体论。语感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可概括如下:一、立足文本。
关键词 教育本体论 语文 语感训练 语感教学法 法的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语感训练三题
8
作者 徐观之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21,共2页
阅读语感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层感知与把握。阅读语感训练的目的在于使作者与读者对语言感知趋向一致,形成感情“共鸣”,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本文拟对阅读语感训练的基本性质、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感训练 阅读实践 语言感知 语言文字 课文内容 黄河象 怀丙 《草原》 范读 感知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感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一)
9
作者 杨金林 黄桂林 《辽宁教育》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强化语感训练"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课标>)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语课标>在"基本理念"的第一款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强化语感训练"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课标>)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语课标>在"基本理念"的第一款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第二款中又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又把"形成良好的语感"列为重要一条,并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最后,<语课标>还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训练 学生 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与语言哲学——谈汤富华的语感训练模式
10
作者 伍世文 《惠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汤富华语感训练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二语教学实践中的优势。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语感训练模式 语言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感训练是寓教于练的主体所在——当前语文教学亟须注意的三个“所在”之二
11
作者 张大文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好语文。“教是为了不教”,是指教到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自学这种学习的最高形式达到教学的终极目的了,就可以不教了。为了达到这个理想境界,我们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改革中不断努力,在学习方法的促成、改进中... 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好语文。“教是为了不教”,是指教到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自学这种学习的最高形式达到教学的终极目的了,就可以不教了。为了达到这个理想境界,我们必须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改革中不断努力,在学习方法的促成、改进中再接再厉,直到教师把学习语文、钻研课文、复习总结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化为己有,这时,才可以说比较接近“不教”的境界了。而在此之前,为了缩短教法与学法之间的距离,“寓教于练”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感训练 学生 语文教师 学法 教法 课文 习语 钻研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语感训练成为教学的核心——让语文课弥漫语文味(四)
12
作者 黄桂林 《湖北教育》 2008年第10期9-11,共3页
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的、核心的地位。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语文味的缺失虽表现众多,但... 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的、核心的地位。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语文味的缺失虽表现众多,但共同点是教学中缺失了语文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语感训练。研究表明.人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能力上,而语感能力又主要表现在语感品质上。因此,要使语文课弥漫语文味,须以语感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并把教学的重点指向于学生语感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 语文课 能力结构 语感能力 语言训练 语言运用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本体论——语文语感训练漫谈之二
13
作者 洪镇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一、语文教育本体论是针对现代语文教育历年来本体不明的历史状况提出来的 语文教育的本体是什么?两干多年的传统语文教育和百年来的现代语文教育,都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甚至是这样的追问也是罕见的。
关键词 现代语文教育 教育本体论 语感训练 传统语文教育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本体论——语文语感训练漫谈之四
14
作者 洪镇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3年第4期19-23,共5页
语感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读”是第一教学法。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育本体论 语感训练 语感教学 教学法 “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15
作者 韩李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语言能力的获得、掌握与应用,应该是高校汉语口语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角度出发,论述分析了朗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语感教学为核心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语感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朗读教学 目标 语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点效用与语感训练
16
作者 张大文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标点符号作为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样可以唤起我们对语感的追求,并且深入思考行文至此,用这样的标点符号而不用那样的标点符号来辅助表情达意的道理,从一个侧面体验语文教学规律对于每一篇课文的每一个角落的渗... 标点符号作为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样可以唤起我们对语感的追求,并且深入思考行文至此,用这样的标点符号而不用那样的标点符号来辅助表情达意的道理,从一个侧面体验语文教学规律对于每一篇课文的每一个角落的渗透力,并且选择典型并牢记于心,从而终生受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 语感训练 有机组成部分 表情达意 语言文字 教学规律 渗透力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感训练
17
作者 张大文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11期69-79,共11页
笔者在《论文体沟通》一文(见《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9期)中提出:在依循“语言——思想——语言”即“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条语文教... 笔者在《论文体沟通》一文(见《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9期)中提出:在依循“语言——思想——语言”即“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一条语文教学规律的时候,势必需要用“那样的语言”来诠释、补充、发挥“这样的语言”。为此,“那样的语言”一方面要力求层次化、条理化、周密化、系统化、操作化,使之既最优化地接近“这样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研究 语言文字 思想感情 文字表达 教学规律 层次化 条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口语教学的语感训练研究
18
作者 郑凌茜 《科技信息》 2012年第8期192-192,194,共2页
语感是语言的综合感知能力。针对性的语感训练对英语口语能力,尤其对口语交际中听话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应用听说并重、加强词块训练、量化口语语感实践三个语感训练策略,进一步提... 语感是语言的综合感知能力。针对性的语感训练对英语口语能力,尤其对口语交际中听话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应用听说并重、加强词块训练、量化口语语感实践三个语感训练策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英语口语教学 语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文写作语感训练的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继东 江海瑶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2期74-75,共2页
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往往下意识地使用不恰当的文艺语体、议论语体和口语体,而写不出规范的应用文。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以审美的视角,发现并创造应用文语言的美感,从而形成丰富而敏锐... 高职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往往下意识地使用不恰当的文艺语体、议论语体和口语体,而写不出规范的应用文。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以审美的视角,发现并创造应用文语言的美感,从而形成丰富而敏锐的应用文语感,写出规范、纯正、精美的应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语感训练 公文语体语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