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句子级的唇读语料库及其切分算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洪晓鹏 姚鸿勋 徐铭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7,190,共5页
论文对适合唇读研究的连续音节双模态语料库及其语料切分算法的设计和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句子级的双模态语料库HITBi-CAVDatabaseII的设计和建立,形式化地讨论了该库的主要特点及基于语音能量的语料切分算法的可行性。该切... 论文对适合唇读研究的连续音节双模态语料库及其语料切分算法的设计和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句子级的双模态语料库HITBi-CAVDatabaseII的设计和建立,形式化地讨论了该库的主要特点及基于语音能量的语料切分算法的可行性。该切分算法在基于能量的语音切分算法基础上,结合了双模态语料库的一些特征,实现了对语料的自动切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读 双模态语料 语料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语料的基本单位及其在汉语中的切分方法——以T单位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亚琼 冯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基本单位的切分是第二语言语料处理时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来说,切分基本单位时还需要结合汉语的特点。本文以T单位为例,结合切分标准与切分目的,制定了在汉语的单句、复句、多重复句中切分T单位的方法,重点讨论了紧缩... 基本单位的切分是第二语言语料处理时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汉语二语习得研究来说,切分基本单位时还需要结合汉语的特点。本文以T单位为例,结合切分标准与切分目的,制定了在汉语的单句、复句、多重复句中切分T单位的方法,重点讨论了紧缩句、流水句及内嵌结构的切分情况。本文的结论是:单句、紧缩句可划为一个T单位,划分复句时应采用"分句判断法",多重复句可结合分句判断法和层次分析法,流水句需根据分句类型划分,内嵌结构应根据语块化程度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单位 语料切分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语语料基本单位切分方法
3
作者 景艳燕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19期184-185,共2页
在二语发展研究中,语料基本单位的切分不可避免。但对德语语料基本单位切分的说明尚不清晰。教学中,以T单位为例,结合其对语料的概念及切分标准,探讨德语T单位的切分方法,很有必要。
关键词 语料切分 德语 T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型语料库的维吾尔语名词构形语素统计分析
4
作者 拜佳宁 王静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135-144,共10页
维吾尔语作为一种形态结构复杂的语言,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常常需要采用附加词尾的构形语法手段来表达,名词是维吾尔语中的一种重要词类,因此分析维吾尔语中的名词构形语素非常重要。文章主要通过切分统计基于YiCorpus平台所建立的法律... 维吾尔语作为一种形态结构复杂的语言,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常常需要采用附加词尾的构形语法手段来表达,名词是维吾尔语中的一种重要词类,因此分析维吾尔语中的名词构形语素非常重要。文章主要通过切分统计基于YiCorpus平台所建立的法律法规小型语料库中出现的名词构形语素来分析不同构形语素出现频率不同的原因,为维吾尔语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对计算机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给予支持,也为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提供更加可靠的统计数据。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以及语料分析法对语料库内的语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出了维吾尔语名词构形语素的使用特点及规律,通过此次研究发现,针对法律 + 维吾尔语双学位学生的语言教学和面向司法干部的语言教学有一些不同于普通的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教学人员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Uyghur, as a language with a complex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ten uses morphological grammatical methods, such as suffixe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ds. Nouns ar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Uyghur language;hence, analyzing the noun morphological morphemes in Uyghur is crucial. This article primarily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noun morphological morphemes within a specialized legal corpus developed on the YiCorpus platform, investigating the varying frequencies of different noun morphological morphemes. This analysis aims to aid Uyghu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support further research i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provide more reliable statistical data for both language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study employs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rpus analysis to collect, organize, and scrutinize the corpus. It summarizes the usage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noun morphological morphemes in Uyghur, revealing specific distinctions and conven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 students dual-majoring in law and Uyghur, as well as for judicial officials, compared to general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educators should adopt var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ailored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语料 构形语素 词尾 语料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