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传播机构评论体系的建构及价值
1
作者 唐培兰 李宇明 文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5,共11页
语言传播机构评论指对特定语言传播机构的评说和议论,体现评论主体的主观意图。评论形成了语言机构发展的舆论环境,对语言传播机构评论进行系统研究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从理论上可构建评论影响因素、语言传播机构评论、评... 语言传播机构评论指对特定语言传播机构的评说和议论,体现评论主体的主观意图。评论形成了语言机构发展的舆论环境,对语言传播机构评论进行系统研究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从理论上可构建评论影响因素、语言传播机构评论、评论后效应三阶段模型,评论体系包含评论影响因素、评论主体、评论对象、评论内容、评论烈度、评论渠道、评论意图、评论后效应等8个维度。评论体系的构建可使语言传播机构加强研究,建立评论监测和预警机制,根据语言传播机构在不同国家的评论隶属度制定合适的应对方案有利于语言传播机构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传播机构 机构评论 语言传播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发展特点、政策导向与价值生态建设
2
作者 刘晶晶 杨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价值生态建设,是推动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发展,实现语言国际传播价值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不同语言传播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反映了国际社会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其发展进程体现了共时...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价值生态建设,是推动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发展,实现语言国际传播价值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不同语言传播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反映了国际社会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其发展进程体现了共时趋同性和历时差异性特征。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对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宏观政策导向不仅是对全球一体化和多元世界格局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文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时代主题的有力践行,推动了语言国际传播价值生态体系建设的步伐。进入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需要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具有共生共享互利互通的价值生态属性,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价值生态建设应遵循价值创造路径、价值转化路径和价值共享路径。在价值生态体系建构中,各种利益相关者通过三大路径共同创造、转化和分享价值,推动语言国际传播系统内部互联互通、共生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 发展特点 政策导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传播机构推进语言共同体构建的路径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亭 单子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语言传播机构享有跨地域融合、系统性运作、交流经验丰富等独特优势,是推进语言共同体构建的关键主体。考察中国、日本、韩国等语言传播机构发现,现已初步形成“个人-国家-世界”的语言共同体三重构建路径。一是基于人际交往的共情路径... 语言传播机构享有跨地域融合、系统性运作、交流经验丰富等独特优势,是推进语言共同体构建的关键主体。考察中国、日本、韩国等语言传播机构发现,现已初步形成“个人-国家-世界”的语言共同体三重构建路径。一是基于人际交往的共情路径,依托学习者、从业者的自我成长,形成生活世界的语言共同体;二是基于组织交往的传播路径,借助全球流通的公共产品,形成媒介世界的语言共同体;三是基于全球交往的合作路径,明确人类发展使命,呼吁形成信任世界的语言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语言基石。然而,当前的语言传播、文明交往依旧深受国际局势影响,语言传播机构所推崇的加强理解、信任的使命愿景仍是理想倡议。未来还需兼顾国家利益与人类使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基础上,融合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形成借力政策支持、数字技术赋能、语言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相辅相成的语言共同体构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传播机构 语言共同体 构建路径 优化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培兰 徐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在海外传播本国语言文化,具有国家性和跨国经营的两大特点。在经营管理与日常运作中,国际语言传播机构需要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与本国政府的上层关系,二是与海外分支的下层关系。研究将上下层关系具化为管理模式和经营...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在海外传播本国语言文化,具有国家性和跨国经营的两大特点。在经营管理与日常运作中,国际语言传播机构需要处理好两层关系,一是与本国政府的上层关系,二是与海外分支的下层关系。研究将上下层关系具化为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来构建、解释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发展模式:A.民管-商业化经营模式,B.民管-非商业化经营模式,C.国管-非商业化经营模式,以及D.国管-商业化经营模式。并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法语联盟等16个机构为案例,分析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以上四类模式的机构数量分布呈现C>D>A>B的特点;国家管理、非商业化经营是大部分机构的共性;商业化经营是语言机构改革的方向。作为语言传播的使者,国际语言传播机构不仅需要在自身管理和运营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发展模式更需要与政府语言意识、语言地位、语言传播趋势等背景相契合,选择当前最适合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 经营管理 发展模式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参与:文化意义跨语言传播的实践理路——以“草原情结”在内蒙古混合语言家庭中的传播为例
5
作者 乌日罕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跨语言情境下的情感参与对文化意义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聚焦情感参与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机理,以“草原情结”在内蒙古自治区混合语言家庭中的传播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察混合语言家庭成员间的跨语言交往。研究发现:基... 跨语言情境下的情感参与对文化意义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聚焦情感参与的实践路径与理论机理,以“草原情结”在内蒙古自治区混合语言家庭中的传播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察混合语言家庭成员间的跨语言交往。研究发现:基于生活事件、媒介实践的跨语言情感参与是文化意义跨语言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情感包含着关于文化的认知和文化中的价值,这让情感参与不仅适用于家庭,也适用于更广泛的跨语言交往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参与 文化意义 语言传播 草原情结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转型:角色重塑与策略调整
6
作者 方小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5期63-73,共11页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正经历角色重塑与传播策略调整的系列转型,反映出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定位及其对新技术、新市场需求的响应。具体而言,在角色定位方面,机构正逐步从单一的语言标准推广者演变为多元化的语言服务提供者,从传统的语言...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正经历角色重塑与传播策略调整的系列转型,反映出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定位及其对新技术、新市场需求的响应。具体而言,在角色定位方面,机构正逐步从单一的语言标准推广者演变为多元化的语言服务提供者,从传统的语言教育者拓展为文化阐释者,以及从话语权争夺者转型为国际合作推动者。在传播策略上,机构开始从域外传播调整为注重本地化传播,从非营利性传播转向商业化传播,从单渠道传播调整为多渠道传播。这些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全球化导致的跨文化交际需求激增、数字技术快速迭代催生的传播模式转型、商业化运作带来的机构效益提升和自主性增强。展望未来,此类机构将朝着融媒体、数字化、精准化和公司化传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 角色定位 传播策略 数字化 精准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环境下有声语言传播存在的问题和格局重构
7
作者 华军 《武汉广播影视》 2024年第10期0004-0006,共3页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有声语言传播的创新不仅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还深刻影响了社会文化、信息传播规律和审美标准。分析当前有声语言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发现在信息传播规律、文化核心内涵、审美趣味标准等方面,这...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有声语言传播的创新不仅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还深刻影响了社会文化、信息传播规律和审美标准。分析当前有声语言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发现在信息传播规律、文化核心内涵、审美趣味标准等方面,这种智能传播的新趋势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环境下有声语言传播的创新趋势,指出当前传播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格局重构提出发展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有声语言传播 趋向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言传播创新路径
8
作者 张婷婷 《新闻传播》 2024年第12期46-48,共3页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媒体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电视虽然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但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的竞争压力。因此,电视语言传播必须进行创新和...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媒体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电视虽然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但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的竞争压力。因此,电视语言传播必须进行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和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语言传播的创新路径,为电视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电视语言传播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特征
9
作者 张文珠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19期85-87,共3页
融媒体时代,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了解更多社会文化和与时俱进地改变语言传播特征,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 融媒体时代,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了解更多社会文化和与时俱进地改变语言传播特征,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将分析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特征,结合现阶段播音主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创新发展建议,促进播音主持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播音主持 语言传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传播视域下高校葡萄牙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10
作者 冉滟方 陈宇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8期197-200,共4页
葡萄牙语是横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全球主要语言之一,目前国内对葡萄牙语传播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简要分析语言传播视域下葡萄牙语学习与推广传播意义,重点强调语言传播视域下葡萄牙语学习与推广现状,并以语言传播视域下葡... 葡萄牙语是横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全球主要语言之一,目前国内对葡萄牙语传播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简要分析语言传播视域下葡萄牙语学习与推广传播意义,重点强调语言传播视域下葡萄牙语学习与推广现状,并以语言传播视域下葡萄牙语学习与推广对策作为切入点,对制定整体学习与推广策略、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加大资源投入以及拓展宣传渠道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此来在语言传播视域下加强葡萄牙语学习与推广,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为汉语传播学习与推广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传播 葡萄牙语 学习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国际语言传播机构产生的要素考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培兰 王春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2年第3期3-13,共11页
从法语联盟成立至今,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已有近140年历史,至少45个国家/地区设立(过)相关机构260余个。设立国际语言传播机构是一个群体现象,对外传播语言和文化成为各国建设长期文化关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 从法语联盟成立至今,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已有近140年历史,至少45个国家/地区设立(过)相关机构260余个。设立国际语言传播机构是一个群体现象,对外传播语言和文化成为各国建设长期文化关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机构本身,研究其理念、体制和运营等,但“机构群”的意识不足。作为一个涉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群体性现象,较为系统地阐述驱动机构产生要素的研究还较少。通过考察多个机构的历史可以发现,驱动国际语言传播机构产生的要素至少包含三方面:危机情形、潜在利益、国家竞争,其根本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设立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往往不是单一要素起作用,而是多种要素复合动态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 语言传播 文化机构 驱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召唤大众中传递主流媒体正能量——论微博版《人民日报》语言传播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梓轩 雷建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36,共3页
语言的使用方式对于政治传播而言十分重要。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于2012年7月22日凌晨在新浪网开通的法人微博,在2013年的第一天已拥有360万粉丝。其与网民群体成功对接的一个重要桥梁,便是在语言传播方面做出的改变。随... 语言的使用方式对于政治传播而言十分重要。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于2012年7月22日凌晨在新浪网开通的法人微博,在2013年的第一天已拥有360万粉丝。其与网民群体成功对接的一个重要桥梁,便是在语言传播方面做出的改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依托自党和政府的党报党刊与市场化媒体依据各自的生存法则,逐渐导致出两个不同生态的舆论场。前者囿于政治包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语言传播 主流媒体 传播方式 中共中央机关报 市场化改革 能量 大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助力提升本国国际传播能力: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晶晶 关英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2年第4期17-25,共9页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作为一个国家语言国际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本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立规模化、具有影响力的分支机构,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成区域化、体系化的传播媒介集群,具有双重价值意蕴,一是...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作为一个国家语言国际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本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立规模化、具有影响力的分支机构,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成区域化、体系化的传播媒介集群,具有双重价值意蕴,一是发挥表层传播力,以传播本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任务,体现语言的国际传播价值;二是发挥深层传播力,助力提升本国语言的国际话语权,体现语言国际传播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价值。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传播实践体现使命感、服务观、供给性、合作式和市场化等五大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着力提升本国国际传播的感染力、公信力、存续力、内聚力和原动力。国际语言传播机构的五种发展特征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五力”融合并举的实践进路,共同推进本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言传播机构 国际传播能力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改革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亚铭 朱晓彧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1,共2页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是国家教育部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2000年开始,却遍布全国不少高校。这股“热”的背后所隐藏的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学生报考的投机性,未来就业方向的不确定性,已使众多业内人士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如何对现有的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是国家教育部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2000年开始,却遍布全国不少高校。这股“热”的背后所隐藏的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学生报考的投机性,未来就业方向的不确定性,已使众多业内人士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如何对现有的播音主持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播音主持专业未来将向何处去?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世界领域内方兴未艾的语言传播教育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极为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专业 教育改革 语言传播 专业设置 国家教育部 一般控制 艺术专业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传播的本质规律探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潘巍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5,共6页
语言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的发展与变化,其现状分布体现了各种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语言传播的动态本质、二维路径及其普遍模式,不仅有利于探索语言传播的本质规律,更对我国汉文化的的推广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 语言传播 本质 路径 模式 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语言传播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宝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8,共8页
语言传播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一直深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新时代为汉语国际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亟须新的语言传播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习近平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语言功能“钥匙论”、语言传播新方位、语... 语言传播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一直深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新时代为汉语国际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亟须新的语言传播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习近平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语言功能“钥匙论”、语言传播新方位、语言传播“五观说”等关于语言传播的重要论述,其具有鲜明特点:是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主体供给与受众需求、传播“时、效、度”的高度统一,对汉语国际传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新发展具有指导价值,为新时代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语言传播 重要论述 汉语国际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 孔子学院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语言传播的政策、法律及其措施刍议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梦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2,共11页
本文通过对英国、日本等八国语言传播政策、法律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传播工作新动态)的把握,指出相关的政策法律既包括柔性的专题报告、对外援助项目,也包括刚性的法律、法规。各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有二:一是对内加强管理和监督,如在本国... 本文通过对英国、日本等八国语言传播政策、法律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传播工作新动态)的把握,指出相关的政策法律既包括柔性的专题报告、对外援助项目,也包括刚性的法律、法规。各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有二:一是对内加强管理和监督,如在本国语言传播机构的人事任免和财务审计方面掌握一定的决定权;二是对外扩大交流,如建立海外基础教育机构,加强与国际或区域性组织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划 语言传播 政策 法律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声胜有声:论节目主持人的非语言传播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亚铭 武彤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71,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视语言以其特殊性成为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媒介。本文试图以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符号作为基点,对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进行剖析,从非语言符号的角度对节目主持人如何塑造独特个性进行解析。探讨节目主持人如何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视语言以其特殊性成为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媒介。本文试图以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符号作为基点,对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进行剖析,从非语言符号的角度对节目主持人如何塑造独特个性进行解析。探讨节目主持人如何把握非语言符号使节目保持持久生命力的策略,旨在对电视节目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提供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 口语传播 语言传播 语言特点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家的语言传播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石窗 谢清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10,共10页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术流派,道家学派向来重视语言传播。老子率先提出"正言若反"的命题。从最终效果看,"正言"是能给人带来益处的,是有价值的。因此,说话要讲究效用性,不说空话、假话、大话。为了保证...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术流派,道家学派向来重视语言传播。老子率先提出"正言若反"的命题。从最终效果看,"正言"是能给人带来益处的,是有价值的。因此,说话要讲究效用性,不说空话、假话、大话。为了保证正言能够成为信言,道家提出了"希言守中、言必有宗、善言无迹、名止于实、得言必察"的传播原则。道家除了注重语言传播的真实性之外,还关注传者与受者间的顺利沟通的方式方法,坚持"通畅性"原则,即"善"的原则,因此采用了一套道家独有的话语系统,这就是庄子学派所概括的"寓言""重言""卮言"。道家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语言传播方式,以期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而更为重要的是,道家特别注重语言传播的价值理性和审美意境,那就是沉浸于"道"的体悟之中,忘我、忘言,这实际上生成了悟性之境,也就是语言传播的大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语言传播 求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