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琐碎与日常:社交媒体中涉外文化争端的情感符号与语言伦理 |
彭华新
李海敏
|
《新闻爱好者》
|
2025 |
0 |
|
2
|
“网络亚文化”归因视角下的语言伦理失范现象与规范化治理研究 |
楼小龙
庄欣然
樊雪儿
|
《科技传播》
|
2025 |
0 |
|
3
|
技术善治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伦理建构 |
方艳
谭相格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严复的古文书写与语言伦理 |
文贵良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语言伦理理论 |
陈汝东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6
|
语言伦理观念的转变:英语原声影视中脏话的作用 |
邵长忠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7
|
论日语暧昧性及其语言伦理原则 |
张志海
|
《社科纵横》
|
2004 |
4
|
|
8
|
论课堂教学语言伦理的涵义和意义 |
王兆娣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2 |
2
|
|
9
|
从《论语》看孔子的语言伦理思想 |
彭小球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3 |
2
|
|
10
|
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 |
方艳
刘兵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1
|
论自我与他者语言伦理机制的构建 |
范武邱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中的语言伦理 |
黄鸣奋
|
《福建艺术》
|
2017 |
0 |
|
13
|
试论黄宗羲的语言伦理观及其准则 |
黄敦兵
|
《关东学刊》
|
2016 |
0 |
|
14
|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语言伦理探讨 |
杨安翔
|
《唯实》
|
2006 |
0 |
|
15
|
网络语言伦理建设的地域性作为 |
方艳
李恬蕊
|
《新闻前哨》
|
2023 |
0 |
|
16
|
国际交往中的语言伦理的话语权平等分析 |
吴彬宇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7 |
0 |
|
17
|
从称谓语视角对比中西方语言伦理观 |
方菊华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0 |
0 |
|
18
|
从语言伦理学角度谈《医古文》中谦语的运用——对《医古文》教材注释的商榷 |
贾成祥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9
|
医学术语命名及使用中的语言伦理考量 |
赵浩
|
《江苏预防医学》
CAS
|
2020 |
1
|
|
20
|
汉语生人交际和语言伦理观念的变化 |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