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分析及文化解析
1
作者 许瀚文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6期0166-0168,共3页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巧妙地融合了中外传统修辞手法,在适应互联网规则的基础上迅速演化。如今,它们通过新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革。“矛盾式”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的产物,巧妙地融合了中外传统修辞手法,在适应互联网规则的基础上迅速演化。如今,它们通过新的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革。“矛盾式”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心理动因,这些特征和动因为其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为了规避不良影响,需要对这些流行语的传播进行引导。文章将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试图揭示“矛盾式”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式”网络流行语 语言分析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分组语言分析能力差异分析
2
作者 吴丽林 姚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本研究采用量性问卷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沙、武汉4所高校的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分析高/低分组学生语言分析能力是否有差异,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研究中,首先通过量性问卷的方式,发现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词义理解/运用... 本研究采用量性问卷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沙、武汉4所高校的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分析高/低分组学生语言分析能力是否有差异,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研究中,首先通过量性问卷的方式,发现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词义理解/运用维度、词汇形态维度、句义理解/运用维度和句法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语言分析能力总值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词义理解/应用和词汇形态这两个维度上高/低分组学生的差异尤为显著;然后,研究人员通过质性访谈的方式对量性问卷中出现的差异进行验证,结论与量性问卷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语言分析能力上有不同的倾向,因此,教师和语言学习者应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分析能力 高/低分组 语言分析能力差异 质/量性结合 词义理解/应用 词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DL语言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振东 徐嵩杰 刘明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77-785,共9页
VHDL高级综合系统是逻辑设计领域的热点,作为其前端的VHDL语言分析器是综合系统中其它各子系统(如综合,模拟等)的支撑,它生成VHDL源描述的中间格式并将此结果存入数据库供其它子系统引用.本文重点介绍基于VHDLI... VHDL高级综合系统是逻辑设计领域的热点,作为其前端的VHDL语言分析器是综合系统中其它各子系统(如综合,模拟等)的支撑,它生成VHDL源描述的中间格式并将此结果存入数据库供其它子系统引用.本文重点介绍基于VHDLIEEE1076-1987全集的VHDL语言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并给出了有关结果,该分析器通过了许多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DL语言 语言分析 逻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随机域模型及在语言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广路 王晓龙 +1 位作者 郎非 刘远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分析了判别式模型的标记偏置问题对序列化标记的影响,利用条件随机域模型的全序列概率归一思想解决标记偏置问题。在条件随机域模型和特征选择的基础上,将语言分析任务转化成序列化标记问题进行求解,建立了由分词、词性标注和组块分析... 分析了判别式模型的标记偏置问题对序列化标记的影响,利用条件随机域模型的全序列概率归一思想解决标记偏置问题。在条件随机域模型和特征选择的基础上,将语言分析任务转化成序列化标记问题进行求解,建立了由分词、词性标注和组块分析组成的语言分析系统。实验表明,条件随机域模型有效地克服了标记偏置问题,在语言分析系统中取得的性能优于其他判别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随机域 语言分析 标记偏置 判别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的语言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郭锦桴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31,共6页
地名多如牛毛。每条街道,每条巷或胡同都各有名称;每条河、每个湖、每座山也都有地名。乡有乡名、村有村名,有人住的地方便有地名,没人住的地方也有地名。地理学家认为地名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家也认为地名属于语言学的研究内... 地名多如牛毛。每条街道,每条巷或胡同都各有名称;每条河、每个湖、每座山也都有地名。乡有乡名、村有村名,有人住的地方便有地名,没人住的地方也有地名。地理学家认为地名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家也认为地名属于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实际上,地名是与地理、历史、语言、民族、文化都有密切联系的名称。研究地名只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才有可能深入。 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它借助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词组,以表示一个地理部位,如城市、农村、河流或山脉。考察地名,我们首先必须重视地名的语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同 语言分析 双音节 偏正式 劈柴 三音节 台湾地名 墨水 方言成分 汉语地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闭环系统的语言分析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睢刚 陈来九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19-726,共8页
本文基于被控对象的规则模型,推导出了模糊闭环控制系统的语言关系模型,并用语言关系矩阵讨论了模糊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模糊系统语言稳定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模糊闭环系统 模糊控制 语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Agent的理论、体系结构和语言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强 詹磊 冯健翔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4年第4期90-94,共5页
从理论、体系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对Agent的主要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介绍,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Agent的设计实现作分析说明.
关键词 智能AGENT 体系结构 设计实现 语言分析 应用实例 理论 主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假装的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对中国后语言哲学的一个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杜世洪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3,共7页
如何从事中国后语言哲学研究,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以汉语假装为例来说明中国后语言哲学应该走"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相结合的道路。基于这一认识,就假装而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关于&q... 如何从事中国后语言哲学研究,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以汉语假装为例来说明中国后语言哲学应该走"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相结合的道路。基于这一认识,就假装而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关于"假装摇头"是否可能的语言问题和关于"假装假装"是否可能的概念问题。我们发现:当"假装"作为语词使用时,它所构成的"v1+v2"双动词结构如"假装摇头"会在语言形式上出现逻辑张力,从而说明语言的可能与事实的可能二者的界限并不统一;而作为概念的假装所引发的概念问题,如"假装假装"是否可能这一问题,折射出的道理是语言使用和概念认知并不对等。由此可知,语言问题和概念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对一个个类似于假装问题的语言问题和概念问题的澄清是后语言哲学的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 语言分析 概念考察 中国后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基于测试语义的VB语言分析器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建军 陈卫东 +1 位作者 叶澄清 潘云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16,28,共5页
1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理念的日益普及,软件开发作为一个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用户需求的频繁变更使得软件功能越来越复杂;软件功能越来越复杂又导致程序代码量增大,... 1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理念的日益普及,软件开发作为一个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用户需求的频繁变更使得软件功能越来越复杂;软件功能越来越复杂又导致程序代码量增大,结构异常;而开发人员的频繁更替又使得程序维护甚是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导致软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增加,产品稳定性差,质量低劣。为了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 VB语言分析 测试语义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观与语言分析--重温图根德哈特对胡塞尔的批判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辟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0,共7页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分野与融合,这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倪梁康先生的文章"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对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争论的追思"重新挑起了这个话题,并且将争论的焦点放在方法论之争上。当代德国哲学家图根...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分野与融合,这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倪梁康先生的文章"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对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争论的追思"重新挑起了这个话题,并且将争论的焦点放在方法论之争上。当代德国哲学家图根德哈特以现象学研究而成名,之后又以语言分析对抗现象学的直观,通过回顾他对胡塞尔的批判,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意识哲学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观 语言分析 意识 自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经》的语言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仲棠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5-101,共7页
在《墨经》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语言分析诠释为逻辑规则或逻辑推理,这是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混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墨经》的语言分析及其与逻辑学的关系,澄清这种混淆。
关键词 语言分析 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混淆 分析命题 综合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分析哲学理解图像的三种向度:论罗素的图像意识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全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99,190,191,共11页
罗素作为西方语言分析哲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逻辑原子论"等哲学思想,为理解图像意识提供了全新的向度。罗素从语言分析哲学的逻辑理解图像意识,主要有三种向度:一是从经验出发,逻辑在图像意识中必然有所体现,但逻... 罗素作为西方语言分析哲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逻辑原子论"等哲学思想,为理解图像意识提供了全新的向度。罗素从语言分析哲学的逻辑理解图像意识,主要有三种向度:一是从经验出发,逻辑在图像意识中必然有所体现,但逻辑并不是图像之所以成立的唯一法则,而是为图像的成立与理解提供多种可能性;二是从共相与殊相出发,逻辑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差异为人们理解图像中的最小视觉单元提供了帮助;三是从意义出发,语词意义与意象意义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了语词意义产生中图像意识的作用,为人们理解语言表意与图像表意之间的区别提供了帮助。罗素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一起,共同形成了西方关于图像意识的语言分析哲学传统,对学界探究图像艺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 语言分析哲学 逻辑原子论 视觉单元 语词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分析与概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怡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语言分析的根本是对语言背后的逻辑推理的分析。弗雷格开创了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的先河,通过分析语言中的量词变元揭示了句子的逻辑结构,进而说明了命题的性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则是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方法处理句子结构的典范。但与此不... 语言分析的根本是对语言背后的逻辑推理的分析。弗雷格开创了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的先河,通过分析语言中的量词变元揭示了句子的逻辑结构,进而说明了命题的性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则是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方法处理句子结构的典范。但与此不同,概念分析则是通过概念联系突出命题的概念内容。这种分析的重点不是语言表达式本身,而是语词或句子所表达的概念。概念分析的方法并不是追问概念本身的意义,而是寻求正确使用概念的条件,这在摩尔、后期维特根斯坦和斯特劳森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分析 逻辑结构 概念分析 概念的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琍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86,共2页
教师话语在语言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师话语的误解;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导致教师话语过多;教师本身的口语水平较低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英... 教师话语在语言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师话语的误解;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导致教师话语过多;教师本身的口语水平较低等。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英语教师要重视对教师话语的研究,转变课堂角色,对课堂话语进行设计,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堂 教师话语 大学英语教师 课堂教学 语言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 以教师为中心 口语水平 课堂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时尚类杂志的栏目设置及标题语言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项国雄 李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时尚类杂志 白领女性 语言分析 栏目设置 标题 消费文化 文明消费 现代旅游 时尚杂志 《瑞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语言分析视角下的学术英语研究——发展、理据和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中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4,共7页
功能语言分析方法从语域出发,通过梳理语篇中的词汇语法结构来探讨语篇内容、风格和组织特点,对学科读写教育和依托内容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功能语言分析视角下的学术英语研究,重点阐述功能语言分析路径的发展及其在学术英语... 功能语言分析方法从语域出发,通过梳理语篇中的词汇语法结构来探讨语篇内容、风格和组织特点,对学科读写教育和依托内容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功能语言分析视角下的学术英语研究,重点阐述功能语言分析路径的发展及其在学术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理据,进而讨论它在学术英语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功能语言分析与学术英语系出同源,具有相同的语言学思想。功能语言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大纲设计、教材开发、课堂活动组织和学生成绩评估等多个领域提供依据,对国内大学的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语言分析 学术英语 语言描写 系统功能语言
原文传递
语言分析与批评的中国诗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8,共6页
为了反驳西方关于汉语"象形化"的偏见,并使中国诗学摆脱印象式、评点式的形态而形成客观严肃的面目,刘若愚借鉴西方新批评等文论话语,细致入微地展开中国诗歌语言的形式分析。在借鉴、运用燕卜荪等人的语义分析方法的过程中,... 为了反驳西方关于汉语"象形化"的偏见,并使中国诗学摆脱印象式、评点式的形态而形成客观严肃的面目,刘若愚借鉴西方新批评等文论话语,细致入微地展开中国诗歌语言的形式分析。在借鉴、运用燕卜荪等人的语义分析方法的过程中,刘若愚没有拘守于现成的理论模式,而是将语言问题同社会背景、文化传统联系起来,从而充分凸显了中国诗歌语言的特色。他认为,语言分析与中国诗学的观念性探讨一道,正可以为中国诗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基础。而他在批评的视野中结合中国传统语言资源及西方语言分析方法的努力,也必然有助于我们在更根本的层面上,思考中国文论研究的方式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形化 语言分析 批评 诗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分析美学何为?——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对美学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95,共12页
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基础的语言分析美学是一种有待开掘的美学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防御性美学,对形而上美学式的、普遍性的美学论断持怀疑态度,并运用语言分析方法对形而上美学的大概念进行彻底质疑和否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消解美学... 以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为基础的语言分析美学是一种有待开掘的美学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防御性美学,对形而上美学式的、普遍性的美学论断持怀疑态度,并运用语言分析方法对形而上美学的大概念进行彻底质疑和否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消解美学,其实不然。语言分析所破解的是普遍式美学论断,它并不走向彻底的解构主义;相反,通过语言分析,美学重新在语言使用的基础上获得重生,在美与艺术的分析上提出新的建设性方向,构建出新的美学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分析 语言转向 语法治疗 美学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效果”:论施文林(Wayne Schlepp)的元散曲语言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安光 黄娟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15,共7页
作为英语世界最早研究元散曲的知名学者,施文林在其《散曲的技巧和意象》一书中,以元散曲作为中国诗歌的典型代表,从元散曲的韵律、节奏、元辅音、平对与重复关系和比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语言学分析与研究,力图揭示他所谓的&qu... 作为英语世界最早研究元散曲的知名学者,施文林在其《散曲的技巧和意象》一书中,以元散曲作为中国诗歌的典型代表,从元散曲的韵律、节奏、元辅音、平对与重复关系和比喻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语言学分析与研究,力图揭示他所谓的"中国语言创造诗性效果的方式"。诗人学者施文林从纯粹语言学(特别是元辅音声音效果)分析的角度、以他者的眼光为我们呈现了元散曲新异而独特的艺术特征,但也存在着元散曲文本分析中过于依赖语言分析、忽视语义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文林 元散曲 语言分析 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概念的语言分析及五种相关学科概念的界分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乃乔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8-81,共14页
把“比较文学”在字面的意义上误读为“文学比较” ,这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 ,即使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是一种由来以久的现象。为了准确地定义比较文学 ,我们还可以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四种相关学科概念进行参照从而明确这一点... 把“比较文学”在字面的意义上误读为“文学比较” ,这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 ,即使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是一种由来以久的现象。为了准确地定义比较文学 ,我们还可以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四种相关学科概念进行参照从而明确这一点。讨论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四个学科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这对于进一步明确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学科意识和学科界限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语言分析 汉语语境 印欧语系 误读 修辞 文学 纯文学 民族文学 国别文学 总体文学 世界文学 普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