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母语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得的特征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1
作者 王峥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0期170-170,172,共2页
克拉申(StephenD.Krashen,1988)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习得—学习差异假设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习得(ac-quisition),其二是学得(learning)。一般来说,母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学得,因为学习... 克拉申(StephenD.Krashen,1988)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习得—学习差异假设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习得(ac-quisition),其二是学得(learning)。一般来说,母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而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学得,因为学习第二语言缺少必需的语言环境,必须采用系统学习的方法来掌握。正确认识母语习得与二语学得的特征,并积极研究有利于二语学习的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母语习得 第二语言学得 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哪里挑战了语言学?
2
作者 石锋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人工智能教父”辛顿对乔姆斯基的批评,值得语言学者思考:大语言模型究竟在哪里挑战了语言学?本文讨论以下问题:(1)搞大语言学还是小语言学?这一问题涉及语言学研究对象拓展和研究范式转换。当前特别需要把小语言学观念转变为大语言学... “人工智能教父”辛顿对乔姆斯基的批评,值得语言学者思考:大语言模型究竟在哪里挑战了语言学?本文讨论以下问题:(1)搞大语言学还是小语言学?这一问题涉及语言学研究对象拓展和研究范式转换。当前特别需要把小语言学观念转变为大语言学观念,建立基于数据和概率统计的多学科、跨领域的科学观。大语言学向外融合文、理、医、工等多学科,向内跨越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多领域,海阔天空,大有作为。(2)语言和思维可分还是不可分?人类的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语言不可离开思维。思维是为了交流,没有新信息,思维会失去活力而枯竭。不能人为地把思维和交际分离开。(3)语言习得是先天的,还是经验的?人工智能弃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论,转而基于语言经验论,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4)人工智能会不会有思维,甚至有生命?人工智能不会具有生命。人工智能的语言是离开思维的语言。流利的语言并不等于自主的思维。离开人类智能的主宰操控,人工智能将一事无成。我们要学会驾驭人工智能,适应这个有了人工智能的世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学 自主思维 概率匹配 复杂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宏观结构和体验人本观——基于体认语言学反思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
3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奎因在半个多世纪前批判了经验论者的两个教条(分析vs综合之分、还原论),提出了“整体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基于“整体论”的优点和不足,体认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可对其进行修补。依据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以及体... 奎因在半个多世纪前批判了经验论者的两个教条(分析vs综合之分、还原论),提出了“整体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基于“整体论”的优点和不足,体认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可对其进行修补。依据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以及体认哲学建构“多元宏观结构、体验人本观”(简称体认观),以反思奎因的自然化认知论,希冀能更好地解释语言这一“自然性兼人本性,客观性兼主观性”的辩证结合体,同时也为语言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因 自然化认识论 体认语言学 多元宏观结构 体验人本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语言学概论”教材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反思
4
作者 胡晓研 胡雪婵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存有相当大的问题,并且亟待解决。该文提出了五个基本问题: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二是应用语言学的理论问题;三是普通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的关系问题;四是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问题;五是“语言学概... 目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存有相当大的问题,并且亟待解决。该文提出了五个基本问题: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二是应用语言学的理论问题;三是普通语言学与理论语言学的关系问题;四是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问题;五是“语言学概论”的学科性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教材 基本问题 元理论 普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雷科夫和约翰逊——建构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和体认语言学
5
作者 王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03,F0003,共7页
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乔治·雷科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哲学,并据此建构了认知语言学,使其所涉哲学内容超过了以往学派,将语言学研究带入后现代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但毋庸讳言... 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乔治·雷科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哲学,并据此建构了认知语言学,使其所涉哲学内容超过了以往学派,将语言学研究带入后现代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但毋庸讳言,认知语言学的哲学阐述还有待深入,视野仍需拓宽。本文一方面简析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另一方面继承乔治·雷科夫和马克·约翰逊的研究思路,并尝试将其研究成果发展为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和体认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体认哲学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6
作者 杨延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5,共13页
本研究旨在综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研究以353名985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作业互评报告为信息源,运用“扎根理论”呈现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涉及语篇结构解析、语篇建构手段、词汇语法差异和语... 本研究旨在综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研究以353名985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作业互评报告为信息源,运用“扎根理论”呈现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涉及语篇结构解析、语篇建构手段、词汇语法差异和语义表达方式四个方面。本研究基于语类、衔接、语域和语法隐喻理论设计教学方法,融入教学各环节,经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该教学思路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也有参考价值,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学术写作教学 综合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日本学界历史认识论的新探索——以“语言学转向”问题为中心
7
作者 赵轶峰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4-24,M0003,共1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历史学者在历史认识论领域推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成果。以其中关涉历史学“语言学转向”的著述为中心所做的初步梳理显示,当代日本学术界对西方史学理论动态密切关注,并做出了总体而言积极的、争鸣性的回应。其中既...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历史学者在历史认识论领域推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成果。以其中关涉历史学“语言学转向”的著述为中心所做的初步梳理显示,当代日本学术界对西方史学理论动态密切关注,并做出了总体而言积极的、争鸣性的回应。其中既有大体依循爱德华·卡尔、海登·怀特论说并进一步发抒的言论,也有对历史学“语言学转向”说进行批评的看法,还有一些尝试超越“语言学转向”的历史认识论、方法论主张。这些论说和动态值得学术界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历史认识论 语言学转向 相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腮(cheek)”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考辨
8
作者 林玲 孙毅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4-52,124,共20页
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靶域”的单向系统投射,是人类认知世界万象的主要工具。身体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进而把握世界的起点和基础,是隐喻映射的常备源域,... 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靶域”的单向系统投射,是人类认知世界万象的主要工具。身体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进而把握世界的起点和基础,是隐喻映射的常备源域,由此产生的身体隐喻贯穿人类认知构建之始终。腮是人体至关重要的面部组织单位,以其为源域生发的腮隐喻在汉英语言中均广泛存在。为探讨分析腮隐喻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研究者诉诸CCL、BNC和COCA语料库收集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腮/cheek”隐喻词簇,结合字典释义对比分析所有的表达后发现,汉英“腮/cheek”基于原型器官意象生发了容貌、情绪、关系、疾病、能力与品质共计六大隐喻意象,其中前四种为共有意象,后两种为不同意象,汉英“腮/cheek”隐喻词簇在语言形式、语义范围以及隐喻强度方面体现跨语言差异。该研究结合体认语言学和文化脚本理论探讨这些异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希冀为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腮/cheek隐喻 汉英对比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语言学中压制研究综述
9
作者 王艳金 《海外英语》 2025年第1期50-52,56,共4页
语言学中的压制概念源自计算语言学,最初用于解释英语中的时体转变现象,在被构式语法理论借鉴后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近20年来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对国内压制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归纳研究要点,... 语言学中的压制概念源自计算语言学,最初用于解释英语中的时体转变现象,在被构式语法理论借鉴后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近20年来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对国内压制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归纳研究要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网 语言学 压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教育理念下的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10
作者 王晏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1-182,185,共3页
OBE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随着信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起源于北美的OBE理念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有深远影响。本文先分析地方二本院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再阐释OBE教育理... OBE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随着信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起源于北美的OBE理念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有深远影响。本文先分析地方二本院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再阐释OBE教育理念,并基于OBE教学理念,从激发学习兴趣的讲授方式、采取混合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加强过程评价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促进学生角色转变来探讨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建设,以期在教学实践中改革教学方案和设计,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地方本科院校 语言学导论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理论的高校中国语言学史教学建设
11
作者 赵永明 《文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中国语言学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信元素,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着较高的育人价值。但中国语言学史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课程思政体系尚未形成”“思政要素挖掘尚不充分”“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明显不足”等几个方面的问... 中国语言学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信元素,蕴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精髓,有着较高的育人价值。但中国语言学史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存在“课程思政体系尚未形成”“思政要素挖掘尚不充分”“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明显不足”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国语言学史课程思政建设要从“狠抓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加强教材建设”“更新课程目标定位”“实现教师思政教学理念的转变”“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化中国语言学史的课程思政建设,从而把中国语言学史课程打造成范式思政教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课程思政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下“语言学概论”融入智慧课堂的路径和策略探索
12
作者 宋积良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科技日益发达,教学手段不断多样化。“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融入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融入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设计好智慧课堂的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培养其语言学思维和... 科技日益发达,教学手段不断多样化。“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融入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融入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设计好智慧课堂的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培养其语言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智慧课堂,教师应采取不断获取前沿理念、充分激励学生主体、积极完善教学资源、深化课后检测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智慧课堂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节气古诗词的生态话语分析——以陆游《时雨》为例
13
作者 唐琳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时雨》这一节气诗歌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进行多层面解读,旨在揭示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来体现“言境生情”的概念功能、“生态关切”的人际功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时雨》这一节气诗歌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进行多层面解读,旨在揭示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来体现“言境生情”的概念功能、“生态关切”的人际功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语篇功能,以此丰富我国节气古诗词生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挖掘诗歌背后的生态意义,进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共同构建积极的生态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时雨》 生态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理论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构建研究
14
作者 单慧芳 韩俊瑞 《文教资料》 2025年第1期169-17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表示和组织方式,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英语语言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在课程构建时融入知识图谱技术,能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和个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表示和组织方式,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英语语言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在课程构建时融入知识图谱技术,能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本文在深入分析教育领域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一套系统化的课程构建与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英语语言学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研究六十年:语言与生态的融合与互构
15
作者 杨晓雯 刘双跃 《普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始出现生态转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在探索语言与生态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生态语言学学科,并对其概念界定和理论内容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豪根模式”“韩礼德模式”和“斯提比模式...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始出现生态转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在探索语言与生态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生态语言学学科,并对其概念界定和理论内容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豪根模式”“韩礼德模式”和“斯提比模式”三个代表性的研究模式。探讨语言与生态的关系,并从“环境影响语言”“语言影响环境”和“语言与生态的融合”三个维度对国内外生态语言学研究历程进行历时性梳理,发现生态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从语言与生态的对立研究逐步转向整体性研究。同时,借助文献计量软件,分析了近五年国内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趋势、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学 和谐话语分析 生态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16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 文化基因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体认文化观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门用途语言学:高校专业调整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亟待新增的二级学科
17
作者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危机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的。全国近千所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和国别区域方向的研究,这必然会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倡导推...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危机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的。全国近千所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和国别区域方向的研究,这必然会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倡导推动学科交叉和专业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本研究发现,语言服务是外国语言文学调整专业的主要方向。从事语言服务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够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各学科尤其是自然技术学科的各种体裁的外语表达方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本研究还论证了外语专业进行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新设二级学科“专门用途语言学”的建议,以满足语言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调整 社会需求 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 专门用途语言学 语言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神经语言学研究核心议题和趋势分析
18
作者 陈居强 常辉 《中国科技术语》 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神经语言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神经语言学国际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信息,使用R语言程序包bibliometrix进行计量分析。通过作者自定义关键词、高被引作者分析、高被引研究分析以及文献共引网络分析,对该领域的核心研... 神经语言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神经语言学国际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信息,使用R语言程序包bibliometrix进行计量分析。通过作者自定义关键词、高被引作者分析、高被引研究分析以及文献共引网络分析,对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核心研究主题涉及(心理)语言学(如语音、语义、语法和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认知心理学(如记忆、注意、控制等)、脑科学(如语言偏侧化等)以及康复评估等不同学科。同时,通过摘要提取三个不同时期的核心术语,发现呈现上升趋势的关键术语主要涉及新技术、语言障碍新类型、新语种、新人群、新角度等方面。基于此,文章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语言学 文献计量 文献共引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语言学在制浆造纸专业中英语翻译的应用
19
作者 奚冰 刘平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65-168,共4页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制浆造纸专业英语受专业性、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模糊语言现象更为突出,给翻译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基于此,基于模糊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制浆造纸专业英语在概念表达、语法结构、语用理解等方面的模糊特点,提...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制浆造纸专业英语受专业性、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模糊语言现象更为突出,给翻译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基于此,基于模糊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制浆造纸专业英语在概念表达、语法结构、语用理解等方面的模糊特点,提出了概念辨析与对等表达、语法转换与重构、语境分析与语用补偿等英语翻译技术,并评估了其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领域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学 英语翻译 制浆造纸 专业术语 语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培养研究
20
作者 郭剑 陈海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9-51,共3页
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意义、挑战及对策。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个人社交技巧的提升、职业发展、跨文化交流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分析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这些能力培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培养意义、挑战及对策。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个人社交技巧的提升、职业发展、跨文化交流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分析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这些能力培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学生背景与需求的多样性、跨文化沟通的复杂性及技术变革带来的新要求。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如优化课程设计以符合语言学原理、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完善评估体系及加强师资培训,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在多样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中有效地使用口语表达和沟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表达 沟通能力 应用语言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