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语”与“非母语”:民族文学语言形态的不同面向
1
作者 刘伟 《海峡人文学刊》 2024年第1期33-38,156,共7页
语言、文学与民族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所以民族文学中语言形态和语言要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很显然,语言与民族身份的结合形成了母语/非母语的二元形态。母语与非母语的结合便是一般意义上的双语,但同时母语与非母语在概念... 语言、文学与民族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所以民族文学中语言形态和语言要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很显然,语言与民族身份的结合形成了母语/非母语的二元形态。母语与非母语的结合便是一般意义上的双语,但同时母语与非母语在概念、特征、文学实践中都具有明显的差别,母语写作是民族文学的首要形式,但不可否认,出于摇摆于同质与异质文化传播的需要,出于对文化翻译的不信任而采用自我翻译形式,非母语写作在民族文学中同时扮演中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写作 非母语写作 双语写作 民族文学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语言形态要素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开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小说的语言形态由叙述、语象、语义三个基本层面构成,虽然属于小说的"外形式",却直接制约着小说的"价值生成"和审美属性。
关键词 语言形态 叙述 语象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性平面图形的设计思维与语言形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林粤湘 《设计》 2015年第7期78-79,共2页
本文试图从情节性、时间性、空间性来探讨叙事性平面图形的设计思维与表现形态,旨在归纳叙事性平面图形的语言与形式,为当代平面设计实践提供相应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平面图形 叙事性 设计思维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思维定势与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形态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咏芹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政治思维定势 中国现代话剧 人物言语 语言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话剧文学 政治性 浪漫主义 人物性格 政治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语言形态的转换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白瑞云 强芹英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年第08B期56-57,共2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学习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知识最终是借助数学语言来传播、交流的。
关键词 数学语言 转换训练 解题思路 语言形态 高中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天阳 李慧秋 《林区教学》 2008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越充分,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语言 语言形态 审美情感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意素描语言形态的现代性转换
7
作者 王珉 潘先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39,共3页
创意素描是有别于传统素描的一种现代性表现素描,其语言形态表现更加注重素描的主体性及现代性特征,超越了素描的本体性与描摹性的传统特征。本文以"现代性"为视角,论述了传统素描语言形态的现代性转换,即如何实现传统素描中&... 创意素描是有别于传统素描的一种现代性表现素描,其语言形态表现更加注重素描的主体性及现代性特征,超越了素描的本体性与描摹性的传统特征。本文以"现代性"为视角,论述了传统素描语言形态的现代性转换,即如何实现传统素描中"线"的现代性转换、"面"的现代性转换、"形态"的现代性转换及"主题"的现代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素描 语言形态 现代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新闻”节目的语言形态与规范特点
8
作者 刘树晟 段业辉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共2页
"说新闻"节目的语言形态与"播新闻"及日常口语存在明显区别,呈现混合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语言形态的差异使得"说新闻"节目的语言规范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与"播新闻"语音评价重点的分歧... "说新闻"节目的语言形态与"播新闻"及日常口语存在明显区别,呈现混合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语言形态的差异使得"说新闻"节目的语言规范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与"播新闻"语音评价重点的分歧、词语选择的不同及句式使用倾向的差异等方面。此外,方言类节目的规范宜采用"限时限量限域限倾向"的限制性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新闻” 语言形态 语体 规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不同时期西方社会的艺术语言形态
9
作者 杨先超 向泽锐 《科技资讯》 2007年第36期205-206,共2页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尽管人类经历了许多不同的社会阶段,但就艺术语言形态的发展来讲,不外乎只有情态文本、意态文本、语态文本三种写作方式。从艺术的起源到现代艺术,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西方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作品经过认真仔细地分...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尽管人类经历了许多不同的社会阶段,但就艺术语言形态的发展来讲,不外乎只有情态文本、意态文本、语态文本三种写作方式。从艺术的起源到现代艺术,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西方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作品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的艺术语言形态结构也有所差异——有的是进一步继承了上个时期的语言结构,有的则是完全抛弃进而转向另一语言结构;有的又跳回了历史……但无论如何,每个时期都会有一种艺术语言形态成为该时期的主导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形态 情态文本 意态文本 语态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白诗歌语言形态的“流意识”探析
10
作者 殷虹刚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53-55,67,共4页
唐前(含唐)诗人中,李白最为钟情"流水"意象,诗中频繁使用"流水"一词,反映出其内心深层的"流意识"。"流意识"影响到李白创作时的遣词造句,在其诗歌语言形态中得以具体表现:多用复字,换韵处多用... 唐前(含唐)诗人中,李白最为钟情"流水"意象,诗中频繁使用"流水"一词,反映出其内心深层的"流意识"。"流意识"影响到李白创作时的遣词造句,在其诗歌语言形态中得以具体表现:多用复字,换韵处多用顶针手法,甚至密若"重字试验",追求一种连绵流转感;多用语典,直接引用、化用或多句化用前人诗句,追求一种圆熟流畅感。李白推重谢朓,但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引用谢朓"澄江静如练"诗句时,将"静"改为"净",一字之易凸显"流意识"作用下,其诗歌所强调的"形象的飞跃感和流动感"特质。"流意识"即古典文论中李白诗歌之"气",李白诗歌以"气"胜,"流畅性"和"回环往复性"两大特征表现突出,但也因之"伤于易""流于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语言形态 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剪纸中的“数”语言形态特征
11
作者 吴玉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0,共2页
剪纸艺术凝聚着"数"的语言特征和形式表达,作为民间风俗和一种独立的实体文化而长期流传下来,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式,即被人格化的复合具象形态;抽象的"数"语言和相对应的具体形象组成的形态;抽象的"数&qu... 剪纸艺术凝聚着"数"的语言特征和形式表达,作为民间风俗和一种独立的实体文化而长期流传下来,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式,即被人格化的复合具象形态;抽象的"数"语言和相对应的具体形象组成的形态;抽象的"数"语言与纯语音谐音的具体形象组合形态。"数"语言具有依附性与独立性、变异性与稳定性、神秘性与虚幻性相统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剪纸 “数”语言形态 “数”语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中国画之墨色观及语言形态
12
作者 雒红强 《数码设计》 2017年第9期235-235,共1页
中国画为传统的绘画种类,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有着较大影响。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且拥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需对其开展分析。在进行中国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色彩和所运用的... 中国画为传统的绘画种类,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有着较大影响。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且拥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需对其开展分析。在进行中国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色彩和所运用的笔墨是呈现映衬的关系,墨色是具有独特的观念。为此,本文将墨色视作一种语言形态,立足中国画呈现的发展阶段对其语言形态进行分析,以此更好的掌握中国画在艺术发展中所呈现的墨色观念以及它的语言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墨色观念 表现力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思想的语言形态到非语言形态——从原型范畴理论看Pinker的“心语”假说及相关反驳
13
作者 马倩 《现代语文》 2021年第4期90-95,共6页
"心语"假说认为,人脑中有一套逻辑清晰、内容完备的符号表征系统作为思维的运作机制。这一假说自提出以来,就在认知心理学、生物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认知心理学家Pinker继续从二元划分的视角,将心语与自... "心语"假说认为,人脑中有一套逻辑清晰、内容完备的符号表征系统作为思维的运作机制。这一假说自提出以来,就在认知心理学、生物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认知心理学家Pinker继续从二元划分的视角,将心语与自然语言相对立,试图通过大量实验结果论证心语的存在。在回溯"心语"假说及相关反驳的基础上,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出发,指出所谓"心语"就是思想的非语言形态,与语言形态的思想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形成一个连续统,共同表征人类的思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态思想 语言形态思想 原型范畴理论 “心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笔”创作的文化视域、语言形态及方法论
14
作者 陈国辉 杨艺帆 《书画世界》 2023年第2期15-17,共3页
“新工笔”,作为一种近年来水墨领域变革的艺术现象的概念指称,随着相关的展览、批评、出版、拍卖、学术研讨会等艺术活动的推广而逐渐被大家熟悉与接受。但是,对于“新工笔”创作的问题与情境,学术界似乎仍然谈得还不够透彻,有些问题... “新工笔”,作为一种近年来水墨领域变革的艺术现象的概念指称,随着相关的展览、批评、出版、拍卖、学术研讨会等艺术活动的推广而逐渐被大家熟悉与接受。但是,对于“新工笔”创作的问题与情境,学术界似乎仍然谈得还不够透彻,有些问题仍值得反思。本文将从文化视域、语言形态及方法论来分析“新工笔”创作的思想观念与语言变革等相关问题,以期能获取新的对话资源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笔 文化视域 语言形态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道高考题谈数学语言形态间的互译功能
15
作者 王立新 《福建中学数学》 2012年第8期36-36,共1页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数学语言归纳为三种形式,即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普通语言(包括口头的普通日常用语).数学语言各种形态之间的互译是指一种语言形态向另一种语言...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数学语言归纳为三种形式,即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普通语言(包括口头的普通日常用语).数学语言各种形态之间的互译是指一种语言形态向另一种语言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与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态 数学知识 互译 高考题 功能 数学语言 数学思维 符号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离与国画语言形态
16
作者 杨小晋 《沧桑》 2010年第6期257-258,共2页
绘画语言形态是默语言形态,是个体生命体验的承载体。抽离是中国民族特色的体悟生命的机制,决定了国画语言形态的特质。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抽离是建立在儒、释、道东方文化基础之上的。对国画语言形态而言,意境、线性、笔墨、色彩、时... 绘画语言形态是默语言形态,是个体生命体验的承载体。抽离是中国民族特色的体悟生命的机制,决定了国画语言形态的特质。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抽离是建立在儒、释、道东方文化基础之上的。对国画语言形态而言,意境、线性、笔墨、色彩、时空因素都是抽离的外化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离 国画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17
作者 孙玉明 《商情》 2009年第42期145-145,共1页
绘画语言在人的视觉方面,由点、线、形、光、色彩要素构成。绘画是运用线条、色彩、造型、构图和一定的形式进行搭配组合而成,来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设计语言形态下的传统文化表达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婷婷 刘珂艳 《设计》 2019年第20期119-121,共3页
探讨跨越传统文化与当代产品设计语言形态之间鸿沟的根本策略。运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设计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表达、当代设计的语言形态特 征、当代设计语言形态与传统文化表达的矛盾、化解矛盾的策略等四个方面进 行探讨。认真领会传统... 探讨跨越传统文化与当代产品设计语言形态之间鸿沟的根本策略。运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设计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表达、当代设计的语言形态特 征、当代设计语言形态与传统文化表达的矛盾、化解矛盾的策略等四个方面进 行探讨。认真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真谛,重新思考生存的本义,重新定义设计 的价值趋向,文化会自然地根植于产品的设计过程,融入到人们的行为方式 与生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语言形态 传统文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平克关于非语言形态思想之存在的论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苏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05-107,共3页
Mentalese,或the language of thought,聚焦的是语言与思想及其关系的问题,这一问题是语言学、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1975年,Jerry Fodor首次提出"心语假说"Language ofThought ... Mentalese,或the language of thought,聚焦的是语言与思想及其关系的问题,这一问题是语言学、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1975年,Jerry Fodor首次提出"心语假说"Language ofThought Hypothesis,主张以一种不同于自然语言的天赋的"心理语言"来思维。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此的研究兴趣又出现在认知心理学界,其中领军人物首推Steven Pinker,在他2000年的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createslanguage一书中,重拾心语假说,对心语存在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论证。在这些论证中,极具分量的是关于非语言形态的思想存在的证明,本文将就这一部分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自然语言 猴子 日常语言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与神的诠释——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语言形态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春 孙长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2期63-64,共2页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遵循“以形写神”画理,注重在形的基础上揭示客观事物的精神内涵,最终达到形神统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者在语言形态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遵循“以形写神”画理,注重在形的基础上揭示客观事物的精神内涵,最终达到形神统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者在语言形态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形神观的诞生。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以形写神”理论的运用使人物画最终走向形与神的辩证统一。“形”是可见的、表象的,是物象外在的面貌;“神”是不可视的、本质的,是事物的精神内涵。形是神存在的依托,如张彦远说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人物画 语言形态 传统绘画 中西方 形与神 诠释 以形写神 精神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