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恩斯坦语言编码理论视角下的隔代教育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秀兰 《萍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隔代教育原本是帮助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而现实生活中隔代教育存在的众多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文章借用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对隔代教育进行解释和剖析,指出隔代教育效果不如双亲教育的重要原因在于祖辈... 隔代教育原本是帮助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而现实生活中隔代教育存在的众多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文章借用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对隔代教育进行解释和剖析,指出隔代教育效果不如双亲教育的重要原因在于祖辈用的是限制型语言编码,孙辈在和祖辈的生活中习得了这种语言编码,与学校教育和主流社会要求的精致型语言相背离,一旦他们走进学校和社会则较难取得成功。破解隔代教育的困境,关键在于构建孩子的精致型语言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理论 隔代教育 限制型语言编码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编码与英语语法教学 被引量:3
2
作者 苏筱玲 高翔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基本上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 ,进行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语句的操练 ,从而忽略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本文拟从语言的编码和解码之间的关系 ,分析语法教学和学习过程 ,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表达... 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基本上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 ,进行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语句的操练 ,从而忽略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本文拟从语言的编码和解码之间的关系 ,分析语法教学和学习过程 ,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语法教学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 语法教学 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语言解码 表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象位移事件的体认性和语言编码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克定 《语言教育》 2020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根据王寅提出的体认语言学中的"现实—认知—语言"原则提出"现实(?)体认者(?)语言"原则,探讨了抽象位移事件的体认性,语言编码与路径突显。抽象位移事件的形成取决于抽象实体的物质实体化和可动化这一隐喻性体... 本文根据王寅提出的体认语言学中的"现实—认知—语言"原则提出"现实(?)体认者(?)语言"原则,探讨了抽象位移事件的体认性,语言编码与路径突显。抽象位移事件的形成取决于抽象实体的物质实体化和可动化这一隐喻性体认机制。体认者对这种位移事件的语言编码必须包括位移事件所涉及的位移体、参照实体、位移和路径四个基本要素,对抽象位移事件所激活的"起点-路径-终点"意象图式的语言编码可以采用最大窗口化或部分窗口化的方式,前者突显位移主体和整个路径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后者突显位移主体与部分路径之间的动态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 体认原则 抽象位移事件 语言编码 突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acker的事件认知模型与语言编码中的工具格 被引量:3
4
作者 邵琛欣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本文从认知语法角度,运用Langacker的事件模型,对工具格在语言编码中表现出的论元属性、句法分布和标记形式等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作为行为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格的论元属性应区别于处所和时间,倾向于准内部论元;场景侧重的不同使工... 本文从认知语法角度,运用Langacker的事件模型,对工具格在语言编码中表现出的论元属性、句法分布和标记形式等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作为行为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格的论元属性应区别于处所和时间,倾向于准内部论元;场景侧重的不同使工具格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状语、补语等多种句法成分;介词和词缀是工具格的两种形式,二者有着不同的事件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事件模型 语言编码 工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编码的商标记忆规律研究
5
作者 陈超 陈飞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7-203,共7页
目的研究商标视觉信息中所包含的语言要素,分析人们在接受视觉输入时,大脑激活的语言编码对长时记忆产生的影响,探索利用语言编码加深人们对商标记忆的途径,为设计更具辨识度、记忆度的商标提供思路。方法以心理学中对语言编码和视觉编... 目的研究商标视觉信息中所包含的语言要素,分析人们在接受视觉输入时,大脑激活的语言编码对长时记忆产生的影响,探索利用语言编码加深人们对商标记忆的途径,为设计更具辨识度、记忆度的商标提供思路。方法以心理学中对语言编码和视觉编码的研究为基础,对人在识记图像时产生的语言编码进行分类,分析视觉编码与语言编码相互影响与转化的方式,并结合实验来分析不同类型的语言编码在人脑记忆商标时的优先级,总结语言编码在记忆商标时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最后通过实际案例表明语言编码判断商标相似性争议时的优势。结果在商标的长时记忆与回忆再现过程中,均需要语言编码协助视觉编码来完成。结论在商标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图形的美观性与独特性,还要考虑受众在识记过程中形成的语言编码的逻辑与复杂度,在推广品牌时兼顾消费者的认知共识性与模糊指向性,从而提高品牌商标的辨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 商标 图形记忆 心理 特征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重构:语言编码视野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楚江亭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72-74,共3页
文化背景决定着语言的特征,不同编码的语言又制约着学生的学业成就。为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学生的厌学、辍学问题,不仅需要改变学生的文化背景,而且需要通过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进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对国家课程的"亲和... 文化背景决定着语言的特征,不同编码的语言又制约着学生的学业成就。为真正解决贫困地区学生的厌学、辍学问题,不仅需要改变学生的文化背景,而且需要通过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进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对国家课程的"亲和感"和"先有性理解",提升他们适应学校课程的能力。由此而言,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就显示出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课程 语言编码 亲和感 本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高/低分组语言编码能力差异分析
7
作者 吴丽林 黄琴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文章采取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长沙两所高校的200名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半开放式访谈采集数据,用SPSS20.0的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关系来分析高低分组语言编码能力差异,继而对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究... 文章采取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长沙两所高校的200名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半开放式访谈采集数据,用SPSS20.0的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关系来分析高低分组语言编码能力差异,继而对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语言编码能力上有不同的倾向,针对调查所发现的两组学生的差异,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能力 高/低分组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编码中的文化理据
8
作者 王盼妮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2-35,共4页
语言对外在文化现实进行心理编码是指词语经由文化联想而与某事物之间形成了联系或关系。词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制约的心理联想。文化对语符的制约使语符能指与所指之间产生文化理据,而文化习俗与背景知识、情... 语言对外在文化现实进行心理编码是指词语经由文化联想而与某事物之间形成了联系或关系。词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制约的心理联想。文化对语符的制约使语符能指与所指之间产生文化理据,而文化习俗与背景知识、情感联想及隐喻都是文化理据的渊源。我们可以从联想线索分析探究其文化理据。文化理据在创造新词语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理据 语言编码 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编码理论视角下教育过程公平探究
9
作者 江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2,共3页
运用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从微观视角深度剖析当前教育过程公平的制约因素即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公平、学生受对待的不公平、教材试题的表述不合理。应从以下方面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家长应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教师应... 运用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从微观视角深度剖析当前教育过程公平的制约因素即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公平、学生受对待的不公平、教材试题的表述不合理。应从以下方面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家长应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教师应树立公平意识,合理运用两种语言编码;教材、试题的表述要兼顾不同学生的语言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斯坦 语言编码理论 教育过程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维认知中语言编码方式的建构与功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坚 方志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2-55,共4页
本文论从思维的物质外壳方面,透过对语言的编码方式的研究,即语音的编码方式、语形的编码方式和语义的编码方式,寻找能显示大脑神经思维通道的相互联接和走势,以正确理解人脑思维活动的逻辑建构及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思维认知的素质及... 本文论从思维的物质外壳方面,透过对语言的编码方式的研究,即语音的编码方式、语形的编码方式和语义的编码方式,寻找能显示大脑神经思维通道的相互联接和走势,以正确理解人脑思维活动的逻辑建构及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思维认知的素质及加深对智力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方式 语音编码方式 语形编码方式 语义编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对我国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8-89,共2页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借鉴了涂尔干的符号类型、社会联系及经验建构等理论发展而成,是指有意义地、多样地但又不脱离言语背景地对社会语言实现方式进行建构。该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重视到了教育公平及不同社会阶层教育的差异性等方面的... 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借鉴了涂尔干的符号类型、社会联系及经验建构等理论发展而成,是指有意义地、多样地但又不脱离言语背景地对社会语言实现方式进行建构。该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重视到了教育公平及不同社会阶层教育的差异性等方面的问题。它对我国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启示主要在于:教师应丰富自身的阅历去了解各种语言编码,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和语言编码形成的环境,在教学中做到兼顾不同层次的语言编码;尽快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精密性的语言编码,形成规范的语言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斯坦 语言编码理论 教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编码方式对词汇借用与改造的影响--以汉语和泰语为例
12
作者 孙博 《昆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词汇借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编码方式的差异使得不同语言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词汇进行借用与改造。编码方式可以显现为音法层与文字层,采用多音节、表音文字的泰语对借词进行改造的主要手段是音译,但也存在着音义兼译的手段。而... 词汇借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言编码方式的差异使得不同语言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词汇进行借用与改造。编码方式可以显现为音法层与文字层,采用多音节、表音文字的泰语对借词进行改造的主要手段是音译,但也存在着音义兼译的手段。而以单音节、表义文字为编码方式的汉语对借词的改造则呈现意译化的特点。汉语和泰语这两种语言,对外来词有着不止一种的改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词 语言编码 改造手段 音译 意译 借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编码看符号系统的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海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0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从语言编码角度 ,抽象出广义符号系统的几大特性 ,讨论这些特性间的关系 ,并指出符号系统的本质属性是其反映性特性 ,在立论的基础上 ,批判了某些带唯心主义色彩的符号学观点。
关键词 语言编码 符号系统特性 本质属性 反映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伯恩斯坦的精致语言编码与家庭教育
14
作者 黄汉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6期85-86,共2页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语言是父母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沟通工具。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研究表明家庭语言的精致或粗糙将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不...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语言是父母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沟通工具。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研究表明家庭语言的精致或粗糙将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不能忽视了语言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家庭教育 精致语言编码 伯恩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编码B:语言编码
15
作者 龚汉澄 《中原通信技术》 1995年第1期19-27,共9页
关键词 信号编码 语言编码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业失败:宿命抑或学校的失败——从个体角度解读再生产理论、语言编码理论和学业成就制造理论 被引量:8
16
作者 汪凌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1,共5页
本文试图从个体的角度对布迪厄和巴斯隆的再生产理论、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和贝尔奴的学业成就制造理论进行解读,从中呈现学业成败的社会学归因从社会文化差异到学校运作的影响的一种变化。
关键词 学业成败 再生产 惯习 语言编码 表象 学业成就制造
原文传递
语言文化编码中的理据与任意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维鼎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3,共6页
本文在讨论文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了语符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语言对文化的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本文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讨论了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反映文化制约性的语符象似性。在分析任意性编... 本文在讨论文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了语符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语言对文化的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本文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讨论了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反映文化制约性的语符象似性。在分析任意性编码的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语符任意性和理据性的辩证关系 ,并对理据与象似进行了区分 ,还从构形学和句法学角度讨论了任意性编码的特点和两种编码的辩证联系。本文认为 ,语言对文化的两种编码使外在文化现实转化为内在心理现实 ,并使语符具有抽象创新的任意性 ,文化制约的理据性和象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似性 语言编码 理据性 任意性 语符 语声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精密型语言编码及其培养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冠环 赵鑫 《课程教学研究》 2014年第11期22-25,共4页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基本媒介,语言编码对儿童的教育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现代社会存在精密型和封闭型两种语言编码系统。就儿童发展而言,精密型语言编码相对于封闭型语言编码更具优势。教育者创建理想的言语环...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基本媒介,语言编码对儿童的教育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现代社会存在精密型和封闭型两种语言编码系统。就儿童发展而言,精密型语言编码相对于封闭型语言编码更具优势。教育者创建理想的言语环境,通过言语交流、学校和家庭的仪式与故事等途径帮助儿童培养精密型语言编码,对儿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 儿童 精密型 言语环境 言语交流
原文传递
语言文化编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维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从文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角度,语言对文化有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可以认知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文化制约性。从构形学和句法学角度,可以探索到任意性编码的特点和两种编码的辨证联系... 从文化与语言的实质关系的角度,语言对文化有两种编码方式——理据性编码和任意性编码。从拟声和语声象征主义的角度,可以认知理据性编码的原生性和文化制约性。从构形学和句法学角度,可以探索到任意性编码的特点和两种编码的辨证联系。语言对文化的两种编码使外在文化现实转化为内在心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编码 理据性 任意性 语符 语声象征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元数据的编码语言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健 孙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在简要介绍DC元数据的基础上 ,对DC元数据的编码语言进行了探究 ,比照了DC元数据基于HTML语言和XML/RDF的编码标准 ,提出DC元数据基于XHTML/RDF的描述技术 ,并给出了实际例证。
关键词 DC 元数据 编码语言 HTML XML RDF 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