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羊肚菌液态发酵三萜含量的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永乐 高梦祥 +1 位作者 李利 张佳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为了充分综合利用羊肚菌资源,提高羊肚菌三萜含量,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多种诱导子提高羊肚菌液体发酵时三萜含量的最佳条件,通过响应面试验来优化多种诱导子对羊肚菌液态发酵三萜含量的促进条件,并对三萜合成途径中的两种关键酶的... 为了充分综合利用羊肚菌资源,提高羊肚菌三萜含量,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多种诱导子提高羊肚菌液体发酵时三萜含量的最佳条件,通过响应面试验来优化多种诱导子对羊肚菌液态发酵三萜含量的促进条件,并对三萜合成途径中的两种关键酶的酶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处理为磁场强度2.81 mT、赤霉素0.56 g/L、水杨酸214.54mmol/L。在此条件下,羊肚菌三萜的积累量最大达到60.26mg/g,是优化前的160.72%(m/m),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SS)酶活和鲨烯合酶(FPS)酶活分别为39.93 IU/L和71.08 IU/L分别是对照组的190.85%和178.02%(m/m)。因此,采用磁场、赤霉素结合水杨酸作为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羊肚菌三萜含量,且三萜的积累是通过提高其合成途径中的两种关键酶所致。本研究为羊肚菌富集有益代谢产物的诱导剂及羊肚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三萜 诱导条件 液态发酵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种子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欧阳杰 王晓东 +1 位作者 陈书安 王玉春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 对肉苁蓉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进行研究。方法 用不同方法处理肉苁蓉种子使之诱导出愈伤组织。结果 最适条件为 :将种子剥去种皮 ,在 5 0℃下进行 1h热处理激活 ,然后接种在添加 2 ,4 D (1mg·L-1) +KT (0 .5mg·L-1... 目的 对肉苁蓉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进行研究。方法 用不同方法处理肉苁蓉种子使之诱导出愈伤组织。结果 最适条件为 :将种子剥去种皮 ,在 5 0℃下进行 1h热处理激活 ,然后接种在添加 2 ,4 D (1mg·L-1) +KT (0 .5mg·L-1) +GA3 (1mg·L-1) +CH (5 0 0mg·L-1)的MS固体培养基上 (pH6 .0 ) ,诱导时温度为 2 5℃ ,暗培养 ,此条件下肉苁蓉种子愈伤组织的发生率为 2 5 %。结论 剥去种皮及热处理是肉苁蓉种子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 ,其最佳条件是 5 0℃处理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条件 肉苁蓉 种子 愈伤组织 植物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7922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雷 王丕武 +2 位作者 张君 武丽敏 刘金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以玉米自交系 792 2的幼胚为外植体 ,全面探讨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如接种方式、4℃保存时间、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培养基成分、AgNO3等。结果表明 :采用盾片侧向上的方式 ,取 4℃保存时间不超过 7天的幼胚 ,以 8114、MB、MS... 以玉米自交系 792 2的幼胚为外植体 ,全面探讨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如接种方式、4℃保存时间、碳源种类及其浓度、培养基成分、AgNO3等。结果表明 :采用盾片侧向上的方式 ,取 4℃保存时间不超过 7天的幼胚 ,以 8114、MB、MS、N6为基本培养基 ,蔗糖浓度为 4 0g/L或用 2 0g/L的蔗糖 + 10g/L的葡萄糖为较适宜的诱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愈伤组织 诱导条件 优化 幼胚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激活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诱导条件及适用运动员特点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恒源 刘志云 +3 位作者 哈建伟 金宗强 赵亮 邸世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为主导的体育项目中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爆发力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冠军或者名次的改变,因此如何在赛前准备活动中更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爆发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不断去追求和探索更加合理的、有效... 爆发力是快速力量为主导的体育项目中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爆发力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冠军或者名次的改变,因此如何在赛前准备活动中更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爆发力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不断去追求和探索更加合理的、有效的激发运动员爆发力的方法和手段,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所关注的内容。随着学界对于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的研究愈发深入,发现后激活增强效应有可能成为通过赛前准备活动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爆发力的突破点,对PAP的功能及其在运动能力上应用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许多研究人员在运动试验中,通过诱导出PAP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但因这些实验的变量选取纷繁复杂,研究多集中在PAP对运动能力即时性提升的效果,而PAP诱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生理机制、诱导条件与适用运动员特点3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研究PAP产生的生理机制,PAP进行诱导刺激所需的条件,以及适合通过PAP提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特点,旨在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竞技训练实践中合理利用PAP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激活增强效应 生理机制 诱导条件 适用运动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吴晓玲 胡海英 +1 位作者 邓光存 宋玉霞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为寻求诱导黄芩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激素配比,以黄芩的子叶、真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①在黑暗条件下各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增重均高于光... 为寻求诱导黄芩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激素配比,以黄芩的子叶、真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①在黑暗条件下各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增重均高于光照条件下,而褐化率低于各处理,并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较光照下松散,适合于细胞培养;②M6培养基其褐化率为0,诱导率高达100%,愈伤组织增重2.22g,明显优于其它激素配比,是黄芩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③各种激素配比处理下,黄芩真叶愈伤组织的愈伤组织增重明显高于子叶和下胚轴。而褐化率却明显低于它们,因此真叶是黄芩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愈伤组织 褐化率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诱导条件及其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林柏泉 周世宁 张仁贵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3-468,共6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产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和薄膜的存在对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当有障碍物存在时,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将迅速提高,并可诱导激波的产生;同样,在瓦斯爆...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产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和薄膜的存在对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当有障碍物存在时,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将迅速提高,并可诱导激波的产生;同样,在瓦斯爆炸破膜过程中也将产生激波现象.因此,为了减轻瓦斯爆炸的破坏作用,应尽量减少矿井巷道中的障碍物并加固好风门与密闭墙,以防发生破膜现象,导致激波的产生.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如何防治瓦斯爆炸,减轻瓦斯爆炸的威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物 爆炸 破膜 激波 瓦斯爆炸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必弦 胡小梅 +5 位作者 朱延明 来永才 李炜 肖佳磊 李琬 毕影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3-705,709,共4页
以野生大豆(龙野01-177)为材料,根据PAL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选取48 h为一个周期,每3 h进行取样,研究低温(-4℃)诱导、机械损伤诱导、紫外线照射诱导、激素BAP诱导和正常对照组条件下的酶活性、蛋白含量、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诱... 以野生大豆(龙野01-177)为材料,根据PAL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选取48 h为一个周期,每3 h进行取样,研究低温(-4℃)诱导、机械损伤诱导、紫外线照射诱导、激素BAP诱导和正常对照组条件下的酶活性、蛋白含量、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诱导条件下野生大豆PAL的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均相同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酶比活性,发现4种诱导条件中,低温诱导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苯丙氨酸解氨酶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日本蟳精子顶体反应的形态变化与诱导条件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星鸿 阎斌伦 +4 位作者 徐加涛 徐国成 邵营泽 吴建新 戴钧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1-1828,共8页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日本蟳精子顶体反应过程的形态变化,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体外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的最佳诱导条件,并对比了离子载体A23187与卵水的诱导效果以及取自雄蟹贮精囊的精子顶体反应诱导情况。日本蟳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可...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日本蟳精子顶体反应过程的形态变化,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体外诱导精子顶体反应的最佳诱导条件,并对比了离子载体A23187与卵水的诱导效果以及取自雄蟹贮精囊的精子顶体反应诱导情况。日本蟳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第Ⅰ阶段为头帽隆起;第Ⅱ阶段为头帽破裂,顶体囊外翻,辐射臂收缩;第Ⅲ阶段为穿孔器前伸,顶体颗粒聚集于顶体管后段;第Ⅳ阶段为穿孔器断裂,顶体囊外层脱落,顶体丝形成,顶体颗粒向外释放,核体积缩小。取自雌蟹纳精囊的精子,在pH为8.0、CaCl2浓度为0.30%的人工海水中,用离子载体A23187(60μg/mL)诱导50min,可以得到最大的精子顶体反应率(80.41%),而经卵水诱导得到的顶体反应率为73.87%。用所得出的最佳诱导条件对取自雄蟹贮精囊的精子进行处理,可得到64.37%的顶体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蟳 精子 顶体反应 形态变化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及IPTG诱导条件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卫 葛佳佳 +1 位作者 张灏 丁霄霖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2-495,共4页
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IAM 110 0 1)中克隆出编码热稳定的半乳糖苷酶蛋白基因bgaB ,构建具T7强启动子的pET 2 0 (b) bgaB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进行表达 .经IPTG诱导后 ,重组菌周质中乳糖酶酶活达到 0 .12U /mL ,胞内酶活为 1... 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IAM 110 0 1)中克隆出编码热稳定的半乳糖苷酶蛋白基因bgaB ,构建具T7强启动子的pET 2 0 (b) bgaB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进行表达 .经IPTG诱导后 ,重组菌周质中乳糖酶酶活达到 0 .12U /mL ,胞内酶活为 1.35U /mL ,比酶活为 6 .6 6U/mg蛋白 ,比酶源菌产生的酶活提高 5 0倍 .通过对IPTG诱导时机、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的优化研究 ,重组菌产生的比酶活进一步提高至酶源菌的 90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苷酶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克隆 T7表达系统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海麟 王长城 +4 位作者 张玲 孙艳 白洁 王武 杨建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0-674,共5页
在摇瓶中对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基为甘油10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H2PO42 g/L,K2HPO44 g/L,Na2HPO4.12 H2O7 g/L,(NH4)2SO41.2 g/L,NH4Cl 0.2 g/L,MgSO4.7 H2O1 g/L;优化... 在摇瓶中对产胆固醇氧化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培养基为甘油10 g/L,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KH2PO42 g/L,K2HPO44 g/L,Na2HPO4.12 H2O7 g/L,(NH4)2SO41.2 g/L,NH4Cl 0.2 g/L,MgSO4.7 H2O1 g/L;优化的诱导条件为:对数生长中期诱导,IPTG浓度为0.3 mmol/L。在优化的培养基和优化的诱导条件下,单位菌体产酶量达745.86 U/g,菌体产酶水平达1 625.97 U/L,为优化前的700 U/L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E.coli JM109/pTrc99a—COD 胆固醇氧化酶 培养基优化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屎肠球菌Ef2的安全性评估及其产生物胺氧化酶培养和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彬彬 宋桂森 +8 位作者 全鑫杰 蒲艳 徐晔 牛淑慧 敖晓琳 陈淑娟 何利 刘书亮 杨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48,共8页
采用溶血实验、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扩增对屎肠球菌Ef2进行安全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Ef2溶血实验呈阴性,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而对万古霉素等其他大部分抗生素抗菌药物敏感,无毒力基因检出,因此初步判定该... 采用溶血实验、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PCR扩增对屎肠球菌Ef2进行安全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Ef2溶血实验呈阴性,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而对万古霉素等其他大部分抗生素抗菌药物敏感,无毒力基因检出,因此初步判定该菌株是安全的,可用作后续实验。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生物胺氧化酶的诱导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确定诱导培养基的最佳成分为:乳糖50 g/L、腐胺6 g/L、酵母膏8 g/L、MgSO_43 g/L、MnSO_40. 03 g/L、乙酸钠1. 5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 0、接种量0. 5%、培养时间36 h、培养温度32℃。生物胺氧化酶酶活力从诱导前的10. 9 U/mL提升至26. 12 U/mL,酶活力提高了139. 6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培养和诱导条件的优化,可大幅度提升屎肠球菌Ef2产生物胺氧化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Ef2 安全性评估 生物胺氧化酶 培养条件优化 诱导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和EMA-qPCR检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以刚 田聪 +3 位作者 肖性龙 陶文扬 黎金霞 吴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模型,考察了温度、盐度和酸度3个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培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同时观察细菌可培养数的变化,建立... 为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模型,考察了温度、盐度和酸度3个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培养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VBNC状态的诱导条件,同时观察细菌可培养数的变化,建立了DNA结合染料叠氮溴乙锭(EMA)与qPCR技术相结合检测VBNC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细菌可培养数受酸度的影响最大,VBNC状态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菌液在含15%NaCl和0.3%乙酸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4℃下培养12 d;通过正交试验诱导后的不可培养菌可由EMA-qPCR方法有效检出,其与qPCR法的Ct值(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之差在1.29~8.56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诱导条件 叠氮溴乙锭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诱导条件的筛选与荧光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影 魏忠彬 +1 位作者 钱爱东 段锐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78-883,共6页
依据逆向调整原则,设计了4套诱导乳酸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方案,同时应用LIVE/DEAD细胞染色试剂,对进入该状态的细菌进行了荧光观察,并尝试用Tween-80对VBNC状态细菌进行了复苏。结果显示,MRs液体培养基,pH2.0~3... 依据逆向调整原则,设计了4套诱导乳酸杆菌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的方案,同时应用LIVE/DEAD细胞染色试剂,对进入该状态的细菌进行了荧光观察,并尝试用Tween-80对VBNC状态细菌进行了复苏。结果显示,MRs液体培养基,pH2.0~3.0,4℃,兼性厌氧培养和不含半胱氨酸的MRS液体培养基,pH2.0~3.0,4℃,兼性厌氧培养均可使3株试验菌体在短期内进入VBNC状态,并且能较长时间维持这一状态;3株细菌菌体均发生萎缩、弯曲,且彼此相连,原本单在的杆菌变成了链杆菌;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菌体的交联程度明显增加,出现众多红绿交替的长链杆菌;Tween-80可使VBNC状态细菌恢复为可培养状态并实现复苏,而复苏后的细菌重新具备原菌的形态和生化特征。表明,乳酸杆菌具有VBNC状态,并且在此状态下呈现与正常菌体不同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诱导条件 荧光观察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诱导兴国红鲤三倍体最佳诱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洪一江 胡成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共3页
采用冷休克处理兴国红鲤受精卵诱导产生三倍体鱼 ,初步探讨了获得三倍体兴国红鲤的最佳诱导条件 ,即最恰当的诱导温度 ,最恰当的诱导起始时间 ,最恰当的冷休克处理时间。结果表明 ,在人工授精后 5~ 8min ,将受精卵置于 0~ 2℃的冰水... 采用冷休克处理兴国红鲤受精卵诱导产生三倍体鱼 ,初步探讨了获得三倍体兴国红鲤的最佳诱导条件 ,即最恰当的诱导温度 ,最恰当的诱导起始时间 ,最恰当的冷休克处理时间。结果表明 ,在人工授精后 5~ 8min ,将受精卵置于 0~ 2℃的冰水中冷休克处理 1 0~ 1 5min ,再迅速回温至正常水温 ( 2 0~ 2 5℃ )的水中发育 ,可以获得 ( 70± 5) %的三倍体兴国红鲤胚胎 ,孵化率为 50 %~ 70 % ,成活率可达 4 0 %~50 %以上 ,此为采用冷休克技术人工诱导兴国红鲤三倍体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诱导条件 冷休克 兴国红鲤 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阎贺静 刘畅 +1 位作者 时月 李润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5,共6页
为提高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能力,首先确定了该菌产壳聚糖酶受碳源的诱导作用。通过在以壳聚糖为基础碳源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源,考察该菌细胞生长及产酶的情况,确定了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具有最好的诱导作用... 为提高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能力,首先确定了该菌产壳聚糖酶受碳源的诱导作用。通过在以壳聚糖为基础碳源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源,考察该菌细胞生长及产酶的情况,确定了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具有最好的诱导作用。通过考察壳聚糖水解液添加量及添加时间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影响,探讨了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WHSW-01产壳聚糖酶的最佳诱导条件:发酵12 h后添加发酵液总体积40%的壳聚糖水解液对烟曲霉产壳聚糖酶进行诱导,有利于壳聚糖酶的产生,在此条件下烟曲霉发酵产酶高峰期壳聚糖酶酶活为6.78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壳聚糖酶 诱导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勇 罗焕亮 郭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58,共5页
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带表皮,外植体大小为0.5cm×0.3cm×0.2cm的广州白皮大蒜蒜瓣,在MS+3,0mg/L2,4-D+2.2mg/LIBA培养基中可促使大蒜愈伤组织大量发生.广州白皮大蒜与大头蒜品种对... 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带表皮,外植体大小为0.5cm×0.3cm×0.2cm的广州白皮大蒜蒜瓣,在MS+3,0mg/L2,4-D+2.2mg/LIBA培养基中可促使大蒜愈伤组织大量发生.广州白皮大蒜与大头蒜品种对愈伤组织诱导无显著差异.大蒜外植体4℃低温保藏18d可降低出愈污染,但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愈伤组织 培养基 低温处理 诱导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正交试验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赫福霞 于晶 +3 位作者 李茫雪 郝再彬 周进兴 苍晶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79-81,129,共4页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植物生长物质(6-苄基腺嘌呤、奈乙酸)、蔗糖、水解酪蛋白(CH)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丛生芽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6-BA,NAA、CH影响较小。筛选出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mg...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植物生长物质(6-苄基腺嘌呤、奈乙酸)、蔗糖、水解酪蛋白(CH)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丛生芽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6-BA,NAA、CH影响较小。筛选出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mg/L+琼脂6g/L+蔗糖30g/L。继代培养采用MS+6-BA0.5mg/L+NAA0.05mg/L+琼脂6g/L+蔗糖30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0.1mg/LIBA+琼脂6g/L+蔗糖30g/L+1g/L活性炭,生根率达100%。已获得驯化移栽成活的植株,移栽成活率为9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正交试验 甜叶菊 诱导条件 筛选 丛生芽诱导 最适培养基 植物生长物质 正交试验设计 苄基腺嘌呤 水解酪蛋白 移栽成活率 方法探讨 6-BA 继代培养 驯化移栽 蔗糖 奈乙酸 NAA 琼脂 活性炭 生根率 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然衰老和诱导条件下棉花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启中 张献龙 +2 位作者 聂以春 郭小平 朱龙付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棉花胚性悬浮细胞在MS+0.1mg/L2,4-D+0.1mg/LKT培养基中培养生长良好,但在不继代的情况下会自然衰老。培养至第17天,细胞生活力开始下降;至第21天可检测到核小体大小倍增的DNA梯(DNALadder)存在。42±3℃热激、10μmol/L喜树碱、20... 棉花胚性悬浮细胞在MS+0.1mg/L2,4-D+0.1mg/LKT培养基中培养生长良好,但在不继代的情况下会自然衰老。培养至第17天,细胞生活力开始下降;至第21天可检测到核小体大小倍增的DNA梯(DNALadder)存在。42±3℃热激、10μmol/L喜树碱、20μmol/L串珠镰孢菌毒素和50mmol/L放线菌酮等胁迫诱导可分别引起MS+0.1mg/L2,4-D+0.1mg/LKT培养基中的棉花悬浮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在MS+0.1mg/L2,4-D+0.1mg/LKT和MS+0.1mg/LIBA+0.1mg/LKT培养基中悬浮培养的棉花胚性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两种不同状态的棉花悬浮细胞对热激、喜树碱、串珠镰孢菌毒素等胁迫因子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衰老 诱导条件 棉花 悬浮细胞 程序性死亡 发生机制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梦林 睢鑫 +2 位作者 崔红 王哲 李雪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542-5543,共2页
为寻求诱导地黄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激素配比,研究了地黄不同外植体、激素浓度及其组合、培养基种类等条件下暗培养对地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地黄叶片、叶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1.0~1.5mg/LNAA条件下诱导率... 为寻求诱导地黄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激素配比,研究了地黄不同外植体、激素浓度及其组合、培养基种类等条件下暗培养对地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地黄叶片、叶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1.0~1.5mg/LNAA条件下诱导率均能达到100%.其中叶片诱导的愈伤生长势较好;单独使用NAA和2,4-D均能高频率诱导出愈伤,加入0.5mg/L6-BA后明显提高生长速度;MS、IS培养基诱导率高,但B5培养基中愈伤生长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诱导条件及重组酶的固定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裴建军 吕香香 +1 位作者 解静聪 赵林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94,共5页
以构建重组菌(JM109/pBV-220-GLZ)作为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生产菌株,研究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重组菌生长的不同阶段对重组菌生产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并对诱导表达的重组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诱导条件是:诱导... 以构建重组菌(JM109/pBV-220-GLZ)作为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生产菌株,研究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重组菌生长的不同阶段对重组菌生产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并对诱导表达的重组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诱导条件是:诱导温度为40℃,诱导时间为14 h,在重组菌D(600)为2.0时诱导的酶活最高。适宜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20 g/L,CaCl220 g/L,硬化时间2 h,前交联剂戊二醛的质量分数为1.0%,该条件下的酶回收率高达81%。制备的固定化酶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重复操作15次后,酶活为初始酶活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α-葡萄糖苷酶 诱导条件 酶的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