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1
-
-
作者
雷一缘
-
机构
广州新华学院
-
出处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0期0119-0122,共4页
-
文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使用言语外,还会使用手势、眼神、表情等非言语行为。这些行为也会向学生传递信息,并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在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相关研究中,涉及高校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基于高校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研究高校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高校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存在以下问题:象征性动作不够规范;表露性动作缺乏平衡;适应性动作脱离课堂;调节性动作消极随意;距离性动作效果欠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善高校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策略,提高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运用的有效性。希望能对高校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课堂非言语行为
对策研究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青年教师英语课堂非言语行为调查报告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任红川
郑卓
蔡红玉
-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0年第2期206-208,213,共4页
-
文摘
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观察、访谈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英语课堂非言语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其与学生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学生课堂参与和学生的认知学习有着密切联系。提出教师课堂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外,应注意自己非言语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促进教师调整其课堂非言语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
关键词
青年教师
课堂非言语行为
教学效果
-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classroom nonverbal behaviors
teaching effect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从课堂非言语行为看中美学生文化性学习风格的差异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东野圣时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90-191,193,共3页
-
文摘
非言语行为是一种精密代码,往往能揭示一种文化最基本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有力地说明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性学习风格。文章调查了两个跨文化课堂上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比较,两者的差异明显多于共同点,说明来自两种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课堂上确实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经过对调查所得事实的分析,结合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理论,得出中美学生的学习风格在五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分属不同的风格类型。
-
关键词
课堂非言语行为
文化
文化性学习风格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
- 4
-
-
作者
肖亚军
-
机构
湖北省咸丰县民族实验小学
-
出处
《俪人(教师)》
2014年第20期38-38,共1页
-
文摘
教师教学语言是考察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与之相对应的非言语行为同样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也正在被广泛使用与日臻完善.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运用非语言行为的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课堂非言语行为
实践运用
提升策略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