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控加工编程》课程知识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盛雪华 张玲 盛君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7期85-86,共2页
《数控加工编程》课程知识结构的关联性体现在工作过程的有序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上。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这种结构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化。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知识结构构成,探讨了进行这种结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数控加工编程 课程知识结构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方法与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怀民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的关系问题.得到了“运用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心态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研... 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的关系问题.得到了“运用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心态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结论。给出了研究性学习学科课程中的概念、规律、篇章知识结构、学科课程知识结构的模式;给出了学科课程中的概念、规律、篇章知识结构、学科课程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心态 研究性学习方法 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中二年级“人文地理”课程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评析
3
作者 袁书琪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7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人文地理 课程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理性知识 二年级 能力要求 地图能力 知识 高中地理课程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知识结构边界的消弭与融合
4
作者 杨鑫 郑思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跨学科综合课程具有学科理解性、关联整合性与情境创生性的特征,是中小学跨学科学习与教学的支撑与保障。当前,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存在学科知识缺乏深度整合,人际关系以单向互动为主,共享内容与合作范围有限,真实性教学情境创设不足,教... 跨学科综合课程具有学科理解性、关联整合性与情境创生性的特征,是中小学跨学科学习与教学的支撑与保障。当前,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存在学科知识缺乏深度整合,人际关系以单向互动为主,共享内容与合作范围有限,真实性教学情境创设不足,教学空间呈现强隔离状态等问题。编码理论视域下跨学科综合课程实施,通过知识进阶式整合消弭各学科知识边界,采取师生互助与自治取向弱化教学话语关系边界感,创设真实跨学科教学情境拓展教学时空呈现边界,凭借再语境化重塑不断融合师生主体的认知边界等策略,实现跨学科综合课程知识结构边界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综合课程 课程知识结构 教学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结构的XML表示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孙陆鹏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4期73-75,共3页
为增强教学网站功能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资源的检索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课程知识结构的教学网站建设方案。使用XML文档、数据库分别表示课程知识结构,XML文档绑定TreeView控件呈现树型知识结构,使用SQL实现针对知识点的资源检索。教师可以... 为增强教学网站功能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资源的检索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课程知识结构的教学网站建设方案。使用XML文档、数据库分别表示课程知识结构,XML文档绑定TreeView控件呈现树型知识结构,使用SQL实现针对知识点的资源检索。教师可以动态地创建和维护课程的知识结构,将各种教学资源和知识点建立起一对多的关系。实现了针对特定知识点的资源检索、电子作业、测试等功能。将课程知识结构树作为主要元素在教学网站上呈现,师生可任选知识点进行教和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结构 知识 教学网站 教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之源与课程之流——试论知识观对课程观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潘庆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知识观的发展对教育观念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观主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实施它对教育的影响。知识与课程是源与流的关系。新知识观作为对当代知识多元化发展趋势所作的哲学反思 。
关键词 知识 课程 课程知识深层结构 课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知识探析
7
作者 李淑琼 刘家访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教师所形成的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必备的课程知识。本文对课程知识的涵义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教师课程知识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而指出了教师应具有的课程知...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教师所形成的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必备的课程知识。本文对课程知识的涵义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教师课程知识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而指出了教师应具有的课程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课程知识 课程知识结构 外在知识 个体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教育学课程体系转化——以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为例
8
作者 张彦聪 蔡伟峰 王东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94,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教育学课程体系转化,是指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理论体系转化为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化知识体系。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之根本特性契合了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之...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教育学课程体系转化,是指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理论体系转化为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化知识体系。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之根本特性契合了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之基本需求,能够有效发挥思想引领与铸魂功能。从课程思政视角看,体系转化问题不仅是思想理论体系与学科化知识体系的结构整合,更是一种独特的“课程思政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这种课程思政知识结构实质上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与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之关系在教育学课程领域的投射。控制论模式是对体系转化之课程思政知识结构进行形式化描述的理论工具。课程思政知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构造”与“教学进程的构造”两个关键环节,构成了从政策导向、顶层设计落实到课程教学实践的“体系转化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教育学课程体系转化 课程思政知识结构 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
9
作者 王萍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课程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实行计算机基础课模块法教学可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课程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课程和应用软件的选择上,应强调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更新换代,注意选择先... 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课程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实行计算机基础课模块法教学可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课程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课程和应用软件的选择上,应强调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更新换代,注意选择先进、合适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和应用软件进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基础课 教学 教师课程能力 课程知识结构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超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是当前中国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业设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对设计人才培养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设计院校课程设... 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是当前中国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业设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对设计人才培养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设计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利弊,引用结构主义教育理论重新思考和审视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在对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设计思维规律进行分析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起整合技能知识、工具方法、理论观念的三维立体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基于这种理论模型,论文进一步对当前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性的探索。新的课程框架为进行跨学科的项目设计教学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平台,为适应当前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未来的研究希望利用教学实践对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检验,进一步发展出一套基于跨学科设计教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跨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立体化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建设思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航 张玉军 孙良旭 《中国冶金教育》 2013年第S1期69-71,共3页
阐述了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及对相关课程的影响,并从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设置合理、具有特色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
关键词 路由交换技术 理论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知识能力结构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困惑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玲霞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1年第5期39-41,共3页
综合课程的推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崭新的、全方位的要求。在实践综合课程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在课程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相当的困惑,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体制、评价制度... 综合课程的推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崭新的、全方位的要求。在实践综合课程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在课程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相当的困惑,其原因可以从教育体制、评价制度、高师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个人等几个方面加以剖析。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课程:教师: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向阳 刘莲忠 蔡慧丽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21-122,共2页
艺术设计教育要加强思维创新培养,通过科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全新的、立体的、多维的思维方式,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施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引导,加强开发和有效训练,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规的、惯性的和单一的认知方式,以启发想象... 艺术设计教育要加强思维创新培养,通过科学的手段,培养学生全新的、立体的、多维的思维方式,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施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引导,加强开发和有效训练,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规的、惯性的和单一的认知方式,以启发想象力,激活原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创新 个性化人才培养 课程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现代表征技术”在线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探微
14
作者 李红霞 毛启楠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第14期67-67,共1页
一、课程简介"材料现代表征技术"是一门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材料结构、组成、缺陷、性能,以及其变化规律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正确地选择哪种仪器、怎样的方法,对研究结果又该如何分析等,从而进入并... 一、课程简介"材料现代表征技术"是一门在材料科学领域研究材料结构、组成、缺陷、性能,以及其变化规律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正确地选择哪种仪器、怎样的方法,对研究结果又该如何分析等,从而进入并驰骋材料的迷人世界。二、课程建设理念第一,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把重要材料表征技术的原理讲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技术 材料科学领域 材料表征 教学改革 课程简介 在线课程建设 基础课程 课程知识结构
原文传递
初一《思想政治》策三课教学参考意见
15
作者 史俊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0,共3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我们对初一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第四课《磨砺坚强意志》改为第三课《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从课题的改动上,就可以看出...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我们对初一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第四课《磨砺坚强意志》改为第三课《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从课题的改动上,就可以看出修订后的教材充实了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要求的重点。这次修订删去了学生比较难懂的“意志”概念。注重“教学要有针对性”的原则,突出要求学生以坚强的意志,拒绝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在拒绝不良诱惑中磨砺自己的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课程知识结构 教学提纲 初一 《思想政治》
原文传递
对我国艺术设计及其教育状况的思考——杨永善访谈
16
作者 周志 《美术观察》 1999年第12期5-6,共2页
记:您认为近些年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如何? 杨永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以下简称杨):到80年代末,“艺术设计”这个词才开始为人们所认同,它的本质是“设计”,是通过艺术的手段来进行设计的,解决功能、效用、材料、技术和形式... 记:您认为近些年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如何? 杨永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以下简称杨):到80年代末,“艺术设计”这个词才开始为人们所认同,它的本质是“设计”,是通过艺术的手段来进行设计的,解决功能、效用、材料、技术和形式美感,设计是全方面的,而不是单方向的美术设计。而“艺术设计”又与“工程设计”不同,它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创造,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造物,当然功能、效用、材料、技术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一个具有合理的功能效应,或者完全按照探索性的、创造性的功能效应设计出来的产品,形式上也会具有一定的美感。过去有的人在设计上不重视功能效应,现在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因为大家对设计的本质属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育状况 功能效应 美的规律 工程设计 问题解决 美术设计 发展状况 形式美感 课程知识结构
原文传递
DEVELOPING OF A KNOWLEDGE BASE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17
作者 叶红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年第4期85-98,129,共15页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key issu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EFL teachers in China with respect to prospective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rawing upon earlier research on conceptual frameworks, it ...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key issu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EFL teachers in China with respect to prospective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rawing upon earlier research on conceptual frameworks, it examines the knowledge bas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through research into the curriculums in TEFL education across diploma,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level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s in the education of TEFL teachers reveals a number of key areas of concern: the main hindr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onger knowledge bas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lies in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undament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hat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as well as with the overall inadequacy of practicum hours. It strongly argues for the breadth versus depth in course design and calls for the imperative to reconceptualize the knowledge bas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iculum design knowledge bas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undament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