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课程研制视角下的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评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健
刘恩山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7,共6页
-
文摘
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美国基础教育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是其重要的标志,旨在使所有高中毕业生为将来的大学学习和今后就业做好准备。本文主要从研制背景、机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四个方面对该标准进行了介绍,以从课程研制的视角分析和解读这一标准,进而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美国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
评介
-
Keyword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U.S.A.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review
-
分类号
G5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中的茧式多元化现象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郝德永
李泽宇
-
机构
南京师大教科院
东北师范大学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共7页
-
文摘
本文重点分析了 2 0世纪茧式发展的多元化课程研制方法论 ,并指出茧式多元化状况的思想和行动根源及其失范后果 。
-
关键词
课程理论
课程研制
茧式多元化
方法率范式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课程研制的嬗变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志超
朱成科
-
机构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建国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与时代创新研究"(编号:06JA8800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既孕育着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失败,又萌发了后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兴起。教学目标由虚无存在向内在生成、教学内容由外在普适向自我超越、教学方法由机械发现向建构探究的转向,赋予课程研制嬗变的奥秘。通过全景敞视的思维意识、"马赛克"流动的课程资源、回归"生活意义"的教育场域的考察,以求在对课程研制本体不断追问中加以"解钥"。
-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课程研制
-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略论教师的课程研制者角色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黄甫全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6-58,共3页
-
文摘
略论教师的课程研制者角色黄甫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目前,国家教委已正式印发由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组成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与之配套的具有可选择性的7套新教材也已通过审查投入使用。这使中小学课程从统一性开始走向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课程规划
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教育结果
论教师
课程评价
中小学教师
课程理论
课程计划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课程研制方法论引论
被引量:9
- 5
-
-
作者
郝德永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18,共4页
-
文摘
课程研制方法论是指课程研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它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研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课程研制模式及具体方法。课程研制方法论是课程理论完善、成熟、体系化的重要标志,是独立形态课程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同时它还规范着课程实践的逻辑起点、具体内容的选择等,是课程实践的指南针。因而,探讨课程研制方法论,无论是对课程理论的深化,还是对课程实践的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方法论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课程实践
指导思想
教育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原则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活动课程研制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李臣之
-
机构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6,共4页
-
文摘
活动课程研制的价值取向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李臣之活动课程研制,应坚持何种价值取向?这是目前活动课程研制者较少注意到的问题。然而,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活动课程研制都有自己相应的价值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体现在活动课程规划、实施以及评价诸环节之中,对...
-
关键词
活动课程
价值取向
课程研制
课外活动
学科课程
杜威
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
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范式与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郝德永
赵颖
-
机构
南京师大教科所
锦州师院教科所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11,共6页
-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范式论
课程研究
方法论范式
课程范式
课程方法论
科学成就
课程理论
课程原则
指导思想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制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彭健民
-
机构
怀化学院体育系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XJK0 3BG0 0 1)
-
文摘
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五大理论基础 ,是研制课程时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体育教师的职业及专业特点要求课程研制者必须从其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 ,对这些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和灵活的分析 。
-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课程研制
理论基础
学习方式
-
Keywords
sports teacher
continu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 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研制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彭健民
-
机构
湖南怀化学院体育系
-
出处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2-84,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XJK03BG001).
-
文摘
通过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其研制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从体育教师的需求出发,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灵活、务实地研制课程,才能较好地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
-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课程研制
基本原则
课程目标
-
Keywords
sports teacher
continuous education
course research
principle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职业教育课程取向与课程研制模式(上)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陈竞芬
-
机构
广州市教委教研室
-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
-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取向
课程研制
整合型
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课程
职业技能
职业素质
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
思想特点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参与课程研制”的尝试
- 11
-
-
作者
段全林
-
机构
新乡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135,共2页
-
文摘
一、尝试前的思考
让教师“参与课程研制”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培养新课程实施者的高等师范院校,我们不能把“参与课程研制”这一理念、这一准则仅停留在口号上或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上,应该让他们在我们高校的课程中,在我们高校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亲手实践,以便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真正地“参与”中小学的“课程研制”。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支架式教学模式
学生
高等师范院校
高校教师
亲身体验
“参与”
工作岗位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古希腊“三杰”知识观对大学课程研制的启示
- 12
-
-
作者
李夏妍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
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12,共5页
-
文摘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先天具备的,据此提出知识"产婆术";美德即知识;有知识使人快乐。柏拉图认为,心灵如蜡版,记忆如蜡痕,心灵如鸟笼,知识如笼中鸟;知识是回忆,理念是知识,知识在于心灵的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知识(第一步知识),"类"与"种"是第一步理性知识,三段论法是第二步理性知识;理性(论)知识是科学知识。"三杰"都认为,知识是永不消亡的。"三杰"的知识观对大学课程研制的启示:(1)课程知识的生成性和美德性设计,(2)课程知识便于学生记忆、巩固、习得和积累的选择与编排,(3)对科学知识与经验知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甄别与选用,(4)关于强化大学教材的知识性、科学性、理论性、学术性、稳定性的思考,(5)大学生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实现的课程设计。
-
关键词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知识观
大学课程研制
-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课程研制的文化取向
- 13
-
-
作者
李晓峰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
文摘
对课程研制的重新审视和理解需要从对文化演变的辨析入手。现时期我国课程研制的文化失落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建设的细节疏离于文化演变之外,具体表现为课程建设理论脱节于"个性文化"的发展理论,课程内容的知识性脱节于"具体文化"的教育性,课程运作逻辑脱节于"隐性文化"的自组织逻辑,课程评价意义脱节于"多维文化"评价意义。课程研制基于文化的发展必须面对课程研制与文化演变的视野,课程研制的文化取向应该着力于课程目标个性文化泛化取向、课程内容具体文化境化取向、课程实施隐性文化升化取向、课程评价多维文化协化取向四个方面。
-
关键词
课程
课程研制
文化取向
-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广西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探讨
- 14
-
-
作者
谢文龙
-
机构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广西教育》
2022年第6期165-168,共4页
-
基金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GXGZJG2018B057)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分析现阶段广西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不足,从课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目标设定、课程研制主体、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改革策略,以期合理改善现阶段课程研制的不足,推动体育院校课程训练专业的改革发展,提高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
关键词
运动训练专业
课程研制
广西体育院校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职业教育课程取向与课程研制模式(上)
- 15
-
-
作者
陈竞芬
-
机构
广州市教委教研室
-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00年第Z1期58-60,共3页
-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职业教育
课程取向
课程实施
新课程
具体目标
职业学校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课程评估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与路径
被引量:7
- 16
-
-
作者
杨志平
谢翌
程雯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15,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普通高中高质量课程体系的多元协同建设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HA21013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与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当前对劳动素养的倡导其实质是关怀生命发展的劳动者素养。人性中的好逸恶劳特征、劳动形态的智能化发展、劳动文化的身心分离顽疾以及审美情感的技术钳制,构成了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课程研制需要以学校“毕业生画像”勾连课程目标与内容,通过跨学科实践、关注学习者体验的过程性评价来实现学习者的生命成长。
-
关键词
劳动课程
劳动素养
劳动者素养
课程研制
“五育”融合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课程研制的教育学性标准
被引量:5
- 17
-
-
作者
郝德永
-
机构
南京师大教科所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2,共5页
-
-
关键词
课程研制
教育学性
社会文化
学校课程
教育性
制约因素
茧式多元化
价值取向
课程改革
课程内容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培养师范生的课程研制能力(续)
- 18
-
-
作者
Sven-Erik Hansen
谢红仔
-
机构
不详
华南师大教科院研究生
-
出处
《师资培训研究》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
文摘
互动:障碍和可能教师要为课程工作作哪一种准备?当然教师要有各个水平上的准备。课程工作不仅仅是起草出一个正式的课程行动文件,即使主要如此。校本课程的研制,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一种散漫的职业互动。课程研制的主要工作是由不断的讨论所构成,
-
关键词
师范生
课程研制能力
课程改革
版本课程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研制
- 19
-
-
作者
章国华
方言良
-
机构
浙江台州路桥区实验中学
台州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
文摘
当下,我们课程论专家的高端研究与一线教师课堂低端操作探索如何实现接轨成了我们新课标新理念继续有效走向深入的瓶颈。于是我们路桥实验中学试图在课堂操作层面建构起时文评点专题阅读校本课程。
-
关键词
专题阅读
校本课程
课程研制
评点
时文
操作层面
一线教师
实验中学
新课标
课程论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培养师范生的课程研制能力
- 20
-
-
作者
Sven-Erik Hansen
谢红仔
-
机构
华南师大教科院
-
出处
《师资培训研究》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
文摘
引言在20世纪80年代,北欧国家中分权运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里,这一变化影响了已有的管理体制,为地方学校的自治提供了新的可能。教育当中的分权运动的基本变化就是课程体系的变化。这一变化可以看作是对早期国家课程有关批评的部分回应。对国家课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它过分重视认知,且易使学校滋生官僚作风,而且它与教师的日常工作不相关等方面。这一改革的目的非常激进,因为它将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岗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别的国家,如英国,与欧洲许多其他国家相比,教育具有相当大的课程自主权,并且成了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
-
关键词
师范生培养
职业自主权
教学情境
课程研制能力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