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1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痉挛动脉壁组织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樑 高国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06-707,共2页
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重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凋亡不同于坏死,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已经证实SAH后血管壁组织中存在有组... 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重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凋亡不同于坏死,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已经证实SAH后血管壁组织中存在有组织的坏死可能是CVS形成的机制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SAH以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存在有凋亡的发生,而且痉挛血管壁组织的凋亡在血管痉挛形成的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凋亡受到bcl-2和bax家族,fas,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IEGs),p5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caspases)等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上述基因已经被证实在痉挛血管壁组织中存在表达。如何阻止或者延缓凋亡的发生势必将对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动脉壁组织凋亡 调控基因表达 CVS SAH 并发症 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启动子调控基因表达活性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斌 张金文 郭志鸿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47-49,共3页
启动子活性检测是基因工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对rd29A启动子在受体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的活性进行检测,采用基因枪法进行对洋葱表皮细胞的遗传转化,培养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基因的表达情... 启动子活性检测是基因工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对rd29A启动子在受体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的活性进行检测,采用基因枪法进行对洋葱表皮细胞的遗传转化,培养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软件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GFP基因表达后的荧光强度,能较为准确的鉴定该启动子的活性大小,并达到量化目的。方法简单、省时、可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启动子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活性 快速检测 绿色荧光蛋白(GFP) RD29A启动子 调控基因表达 GFP基因 启动子活性 组成部分 基因工程 活性检测 报告基因 受体细胞 遗传转化 表皮细胞 基因枪法 镜下观察 荧光显微 荧光强度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脱氧核酶调控基因表达的DNA计算模型研究(英文)
3
作者 张凤月 宋海刚 +2 位作者 温俊海 张强 刘波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97-2102,共6页
用于逻辑调控基因表达分子自动机的研究是DNA计算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将脱氧核酶技术应用于DNA计算研究当中,利用脱氧核酶的特性,特别是可以作为反义药物的特点,作为构建分子自动机的主要材料,设计了调控基因H-ras表达的DNA计算模型,而... 用于逻辑调控基因表达分子自动机的研究是DNA计算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将脱氧核酶技术应用于DNA计算研究当中,利用脱氧核酶的特性,特别是可以作为反义药物的特点,作为构建分子自动机的主要材料,设计了调控基因H-ras表达的DNA计算模型,而且模型也可适用于其它过表达基因的调控.结合DNA计算具备的高度并行性和智能性的优点,该模型为DNA计算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脱氧核酶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可调控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景迎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9年第1期65-67,共3页
近年来对人工合成可调控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较多,其中四环素调控表达系尤为突出,此系统已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选择性表达分析方面得到了较好地应用。基因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保证有效目的基因在体内适时、适量地表达是实... 近年来对人工合成可调控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较多,其中四环素调控表达系尤为突出,此系统已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选择性表达分析方面得到了较好地应用。基因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保证有效目的基因在体内适时、适量地表达是实现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的保障。因此,对此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疗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氏病病毒可关闭宿主抗肿瘤调控基因表达
5
作者 吕玲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72-72,共1页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基因表达,研究了鸡的抗性和敏感品系针对MDV的宿主反应,2个品系间的内在差异表达以及宿主感染后病毒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人员在MDV感染4d后发现了一个新的发病机制,包括HIC1在内的转...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基因表达,研究了鸡的抗性和敏感品系针对MDV的宿主反应,2个品系间的内在差异表达以及宿主感染后病毒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人员在MDV感染4d后发现了一个新的发病机制,包括HIC1在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出现基因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调控基因表达 宿主 抗肿瘤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MDV感染 关闭 敏感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F在介导三维基因组形成及调控基因表达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聪 周强伟 +1 位作者 成盛 李国亮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6-821,共6页
真核细胞间期的染色质在细胞核中经过复杂的盘曲折叠,形成高级拓扑结构,这样的染色质结构空间组织对基因表达有重要影响。CTCF(CCCTC-binding factor)作为关键的染色质高级结构架构蛋白,对三维基因组结构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CTCF还... 真核细胞间期的染色质在细胞核中经过复杂的盘曲折叠,形成高级拓扑结构,这样的染色质结构空间组织对基因表达有重要影响。CTCF(CCCTC-binding factor)作为关键的染色质高级结构架构蛋白,对三维基因组结构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CTCF还可以与基因组内大量的绝缘子结合,影响染色质远程交互,实现对增强子和基因转录调控的绝缘效应。本文主要对近期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Chunliang Li团队对于CTCF完全降解后发现染色质可及性发生变化的研究结果,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强团队、美国加州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任兵团队对于CTCF结合位点充当绝缘子作用机制的最新结果进行部分点评及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F 绝缘子 三维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ThWRKY4转录因子结合ARR1AT元件调控基因表达
7
作者 徐红云 张恩辉 于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6,共9页
筛选和鉴定ThWRKY4能够特异性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并研究其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为了解WRKY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利用酵母反式单杂交、酵母单杂交、烟草瞬时转化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ThWRKY4蛋白对ARR1AT元... 筛选和鉴定ThWRKY4能够特异性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并研究其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为了解WRKY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利用酵母反式单杂交、酵母单杂交、烟草瞬时转化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ThWRKY4蛋白对ARR1AT元件的结合特性及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情况。结果表明,ThWRKY4能够结合一个新的顺式作用元件ARR1AT(AATCG);ThWRKY4能够特异性结合ARR1AT元件,而不能结合ARR1AT的突变元件AM1-AM5(CCTCG、AACCG、AATAG、AATCA、CCCAA);ThWRKY4能够特异性结合含有ARR1AT元件的启动子片段而驱动报告基因的表达,而未能结合缺失ARR1AT元件的启动子片段。ThWRKY4能够于植体内结合ARR1AT元件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ThWRKY4 酵母单杂交 顺式作用元件 CHIP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基因表达的microRNA
8
作者 潘杉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过去人们对RNA的作用认识很局限,认为其仅起到连接DNA和蛋白质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某些微小RNA如miRNA可作为调控因子,它与特定的靶mRNA结合从而调节基因表达,主要是通过使转录退化或抑制翻译来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自1993年mi... 过去人们对RNA的作用认识很局限,认为其仅起到连接DNA和蛋白质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某些微小RNA如miRNA可作为调控因子,它与特定的靶mRNA结合从而调节基因表达,主要是通过使转录退化或抑制翻译来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自1993年miRNA第一次被发现后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对象,本文以前人研究结果为基石、结合当下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miRNA的基本特点与功能、发现历程、生物合成、作用机制、调节优点及对其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基因表达调控 靶mRNA 剪切 翻译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E93基因的鉴定及表达调控分析
9
作者 宋诗颖 张凤英 +3 位作者 王伟 刘志强 马凌波 赵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为研究E93在拟穴青蟹中的功能和调控特征,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分子克隆鉴定获得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E93基因,命名为Sp-E93,并对其基本生物信息、系统进化、组织分布以及激素调控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Sp-E93的mRNA长度... 为研究E93在拟穴青蟹中的功能和调控特征,利用转录组测序和分子克隆鉴定获得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E93基因,命名为Sp-E93,并对其基本生物信息、系统进化、组织分布以及激素调控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Sp-E93的mRNA长度为3756 bp,包含2982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9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34 kDa,含有两个保守的helix-turn-helix(HTH)结构域,而HTH结构域外的其他区域序列在不同物种中一致度较低。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进化与物种进化基本一致。Sp-E93在拟穴青蟹成体的Y器官和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且在雄蟹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雌蟹(P<0.05)。此外,甲基法尼酯和甲氧普林能显著上调雌蟹肝胰腺中E93基因的表达,但对卵巢中E93的表达无调控作用;20E可以调控肝胰腺E93基因的表达,但对卵巢中E93的表达无显著调控。结果表明,青蟹的E93基因在拟穴青蟹的激素信号中发挥作用,但调控模式较昆虫发生了一定进化,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甲壳动物E93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20E 甲基法尼酯 E93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基因表达的miRNA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芳 殷勤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289-1299,共11页
近年来,在小分子RNA中发现了一类与调节基因表达密切相关的分子microRNA(miRNA).miRNA由内源性基因编码,可通过诱导mRNA的切割降解,翻译抑制或者其他形式的调节机制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寻找这类调节分子及其靶基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 近年来,在小分子RNA中发现了一类与调节基因表达密切相关的分子microRNA(miRNA).miRNA由内源性基因编码,可通过诱导mRNA的切割降解,翻译抑制或者其他形式的调节机制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寻找这类调节分子及其靶基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试图回顾miRNA的研究历史,简介miRNA分子的检测方法,介绍miRNA在基因组中的位置、miRNA靶基因的搜寻、miRNA生物功能的鉴定,并探讨miRNA的作用机制,最后展望miRNA在调控生命体的发生、生长、发育和分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预测,全部miRNA基因功能的鉴定必将给人们对生命体的研究带来新的理念、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调控基因表达 小分子RNA micro 基因 基因编码 mRNA 研究历史 调节机制 检测方法 生物功能 作用机制 基因功能 生命体 内源性 基因 抑制 鉴定 分化
原文传递
缺血预处理对鼠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能志 吕新生 +1 位作者 魏尚典 黎有典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4-338,共5页
目的 观察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细胞凋亡 ,以及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凋亡以及对其调控基因 (bcl 2 ,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 (SO)组、缺血再灌注 (IR )组、缺血预处理 (IP)组 ,后 2组中分... 目的 观察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细胞凋亡 ,以及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凋亡以及对其调控基因 (bcl 2 ,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 (SO)组、缺血再灌注 (IR )组、缺血预处理 (IP)组 ,后 2组中分为 3个亚组 (IR1,2 ,3 ,IP1,2 ,3)。缺血均为 30min。缺血预处理为缺血前采用 5min缺血及 5min再灌。分别于再灌注1 5 ,3 ,4 5h后处死动物采取肝脏标本 ,SO组于术后 3 5h采取肝标本。检测细胞凋亡及bcl 2 ,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2 组和IP2 组与SO组比较细胞凋亡指数 (AI)显著性增加 (P<0 .0 1) ,IP组较IR组细胞AI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电镜示凋亡细胞 ,但IP组较IR组的细胞器特别是线粒体损伤要轻。bcl 2蛋白表达 :IP组较IR组及SO组显著性增加 (P <0 .0 5 ) ,IR组与SO组无差异 (P >0 .0 5 )。Fas蛋白表达 :IR2 组和IP2 组较SO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IP组与IR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R损伤可能通过激活Fas蛋白的表达而促发肝细胞凋亡 ;IP可能通过激活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供给 缺血 细胞凋亡 调控基因表达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境脉学习的生物学微专题复习教学——以“基因表达的调控”为例
12
作者 胡静 《中学生物学》 2024年第5期9-11,共3页
本文以“基因表达的调控”微专题为例,选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胃癌为情境,围绕胃癌的靶向治疗,设计连续、动态的境脉,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提升关键能力。以期提高生物学复习效率的同时,逐步落实生... 本文以“基因表达的调控”微专题为例,选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胃癌为情境,围绕胃癌的靶向治疗,设计连续、动态的境脉,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提升关键能力。以期提高生物学复习效率的同时,逐步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脉学习 生物学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发育及其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辉 汤文开 +2 位作者 谭新 龚路路 李学宝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棉纤维的强度和长度是评价棉花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棉纤维发育是一个高度程序化的调控过程。在纤维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大量基因参与纤维细胞发育的调控。本文介绍棉纤维细胞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一些纤维特异性... 棉纤维的强度和长度是评价棉花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棉纤维发育是一个高度程序化的调控过程。在纤维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大量基因参与纤维细胞发育的调控。本文介绍棉纤维细胞发育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一些纤维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以期能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棉纤维发育的基本生物学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发育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Wx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业盈 吕彦 +3 位作者 董春林 王平荣 黄晓群 邓晓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3-1019,共7页
水稻Wx基因编码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是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主效基因。文中主要从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介绍水稻Wx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转基因、遗传背景以及环境温度对W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提出Wx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一... 水稻Wx基因编码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是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主效基因。文中主要从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介绍水稻Wx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转基因、遗传背景以及环境温度对W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提出Wx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一些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X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子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悦冰 郎志宏 黄大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8,共5页
大多数真核基因都含有非编码的间隔序列——内含子,根据剪接机制的不同,可将内含子分为3类:真核mRNA内含子、自我剪接内含子和真核tRNA内含子。在多数情况下,真核mRNA内含子的存在可以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因为其剪接过程会影响mRNA新陈... 大多数真核基因都含有非编码的间隔序列——内含子,根据剪接机制的不同,可将内含子分为3类:真核mRNA内含子、自我剪接内含子和真核tRNA内含子。在多数情况下,真核mRNA内含子的存在可以提高基因的表达水平,因为其剪接过程会影响mRNA新陈代谢的多个阶段,包括转录、RNA编辑、pre-mRNA的加工、mRNA的出核运输、翻译和无义衰变等。真核mRNA内含子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转基因研究中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重要元件之一。就真核mRNA内含子的特性、剪接机制及其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子 剪接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调控阳春砂HMGR、DXR和DXS基因表达 被引量:12
16
作者 魏洁书 杨锦芬 +3 位作者 凌敏 刘卉 詹若挺 陈蔚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调控阳春砂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3个关键酶基因HMGR、DXR、DXS表达的规律。【方法】用20μmol/L和200μmol/L高、低2个浓度的MeJA喷施阳春砂幼苗,诱导不同时间后取样,提取RNA,采用荧光...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调控阳春砂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3个关键酶基因HMGR、DXR、DXS表达的规律。【方法】用20μmol/L和200μmol/L高、低2个浓度的MeJA喷施阳春砂幼苗,诱导不同时间后取样,提取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AvHMGR、AvDXR、AvDXS相对表达量。【结果】MeJA对AvHMGR、AvDXR和AvDXS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对AvDXR的促进作用最明显,AvHMGR次之,两者最高表达量分别达到处理前的9.40和3.95倍;AvDXR基因受高、低浓度MeJA的诱导表达均十分明显,而AvHMGR基因仅对低浓度MeJA敏感,AvDXS基因对高、低浓度的MeJA均不敏感;AvHMGR和AvDXR的表达量在诱导后24 h达到最高峰,在72 h恢复到处理前水平。【结论】诱导子MeJA对AvDXR和AvHMGR基因表达的调控是激发式的,基因表达迅速上调到一定水平,而后逐渐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砂 茉莉酸甲酯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94
17
作者 程水源 陈昆松 +1 位作者 刘卫红 杜何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1-357,共7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EC4.3.1.5)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植物PAL的分布与定位、酶学性质,总结了生长发育、钝化因子与调...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EC4.3.1.5)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植物PAL的分布与定位、酶学性质,总结了生长发育、钝化因子与调节因子、末端产物等内部因素及光、温、机械损伤与生长调节剂等外部因素对PAL的调控作用,得出外部因子是在转录水平上对酶活性实施调控的结论,并运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其调控机理。还着重阐述了PAL酶在果树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及在果树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 基因表达调控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含子与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25
18
作者 丁红梅 邵根宝 徐银学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53,共4页
近年来作为基因组主要成员的内含子其功能不断被发现。本文简要介绍了内含子的结构和类型、内含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内含子突变对基因表达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内含子 剪接 基因表达调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个体发育过程中同工酶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苏秀榕 吕振明 +2 位作者 李太武 林志华 柴雪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7,共7页
采用不连续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泥蚶(TegillarcagranosaLinnaeus)19个发育阶段的ADH、LDH、EST、IDH、ALP、MDH、GDH、POD、ATPase和ME等10种同工酶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泥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随着机体分化和生理... 采用不连续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泥蚶(TegillarcagranosaLinnaeus)19个发育阶段的ADH、LDH、EST、IDH、ALP、MDH、GDH、POD、ATPase和ME等10种同工酶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泥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随着机体分化和生理活动的改变,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显著的时序变化。在10种酶中,LDH和ATPase两种酶的所有酶带及EST、MDH和ME等的部分酶带在各个发育阶段持续表达,其他酶带只出现在发育阶段的某一或某些阶段,并且表现出了与泥蚶营养方式、代谢形式等生理活动的关联性。在泥蚶的个体发育阶段过程中,IDH、MDH、GDH、ME、ALP等5种酶在32细胞期表达的酶带数剧增,因此32细胞期可能是合子基因表达启动的时间;ADH、EST、LDH、MDH、GDH、ME等6种酶在泥蚶的附着变态期酶带大幅减少或产生新酶带,可能与泥蚶附着期运动方式、代谢强度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个体发育 同工酶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的构效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德成 佘敏 +3 位作者 佘锐萍 李文贵 王英华 孙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论述了抗菌肽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基因的表达调控途径,阐明了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均有相似的抗病机理,但来源不同的抗菌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调控途径。认为研究抗菌肽的调控机制,对深入认识机体抵抗病原体的... 论述了抗菌肽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其基因的表达调控途径,阐明了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均有相似的抗病机理,但来源不同的抗菌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调控途径。认为研究抗菌肽的调控机制,对深入认识机体抵抗病原体的侵袭方式及机理,进而人为调控抗菌肽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构效关系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