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I型鼓室成形术后耳鸣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周亚光 翟毓红 +4 位作者 郭莉 陈彦文 曹现宝 陈显权 郑天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0-743,共4页
目的分析因中耳疾病伴传导性耳聋行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耳鸣的情况,探讨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发生耳鸣的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各类传导性耳聋患者,所有... 目的分析因中耳疾病伴传导性耳聋行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耳鸣的情况,探讨非Ⅰ型鼓室成形术后发生耳鸣的影响因素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各类传导性耳聋患者,所有患者均系同一术者在全麻下行Ⅱ、Ⅲ型鼓室成形或Piston术。分析Ⅱ、Ⅲ型鼓室成形和Piston术后耳鸣发生的时间特征、发生率以及听力恢复与术后耳鸣的情况,比较Ⅱ型中用或不用锤骨柄和砧骨长脚术后耳鸣的发生差别。结果术后耳鸣发生时间特征:标准Ⅱ型和Piston多发于术后1月,随听力的恢复有些可改善;非标准Ⅱ型、Ⅲ型多发于术后3月内;除标准Ⅱ型外,其他三型,甚至一年内都存在迟发性耳鸣;术后3月Ⅱ13组(标准Ⅱ型组术后随访3个月,耳鸣改善13例)较Ⅱ9组(标准Ⅱ型组术后随访3个月,耳鸣未改善9例)气导(air conduction,AC)听力提高和骨气导差(air-bone-gap,ABG)缩小均较明显(P<0.05);标准Ⅱ型术后耳鸣发生率低于后三者,存在显著差别,且气导听力提高和ABG缩小均较非标准Ⅱ型和Ⅲ型明显(P<0.05),但与Piston相较则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重视锤骨柄、砧骨长脚在各型鼓室成形中的利用,避免PORP通过软骨垫直接与筋膜硬性相联,术中尽量保留听韧带和镫骨肌,以达术后鼓室及听骨链的顺应性,倡导谐性鼓室成形理念,对TORPⅢ型并发症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耳鸣 谐性鼓室成形 鼓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