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贝莱斯芽孢杆菌T-1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凤鸣 陈强 +3 位作者 何九军 王瀚 卓平清 王让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73-79,共7页
为了获得对花椒根腐病病原真菌腐皮镰孢菌有拮抗效果的贝莱斯芽孢杆菌T-1的最佳培养环境,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贝莱斯芽孢杆菌T-1菌体浓度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pH值、温度、接种量、转速.采用Box-Bennie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其发酵培养... 为了获得对花椒根腐病病原真菌腐皮镰孢菌有拮抗效果的贝莱斯芽孢杆菌T-1的最佳培养环境,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贝莱斯芽孢杆菌T-1菌体浓度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pH值、温度、接种量、转速.采用Box-Bennie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其菌浓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温度30℃、接种量为4%、转速181 r/min,测得的OD600值为1.90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优化后的菌落数可达83.6×10^(8)CF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9.0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根腐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t-1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YH-1凝乳酶对切达干酪成熟特性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同吉 王艺会 +2 位作者 薛瑞 任青霞 杨贞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I0001,共10页
为了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YH-1凝乳酶对切达干酪品质的影响,以商品凝乳酶制作的切达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以70%的商品凝乳酶和30%的YH-1凝乳酶(干酪B),以及YH-1凝乳酶(干酪C)制作的切达干酪为实验组,比较3组干酪在4℃成熟12周过程中成熟... 为了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YH-1凝乳酶对切达干酪品质的影响,以商品凝乳酶制作的切达干酪(干酪A)为对照组,以70%的商品凝乳酶和30%的YH-1凝乳酶(干酪B),以及YH-1凝乳酶(干酪C)制作的切达干酪为实验组,比较3组干酪在4℃成熟12周过程中成熟特性和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酪A和干酪B在干酪得率、总蛋白含量和氯化钠含量等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酪C的得率和脂肪含量低于干酪A,但总蛋白含量更高。与干酪A相比,干酪C在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和pH值显著偏低,其中乳酸乳球菌活菌数没有明显变化,但在第12周的pH 4.6可溶性氮含量和12%(体积分数)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高于干酪A。干酪C的硬度显著高于干酪A和干酪B,而干酪B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干酪C和干酪A。干酪B和干酪C在成熟过程中所产生的醇类、酮类、酸类、酯类和苯环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干酪A。干酪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用YH-1凝乳酶制作的切达干酪能提高干酪的抗氧化能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因此,YH-1凝乳酶具有部分代替商品凝乳酶生产干酪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YH-1凝乳酶 切达干酪 成熟特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γ-氨基丁酸贝莱斯芽孢杆菌CLYB1的鉴定及基因组改组选育研究
3
作者 迟燕平 苗新宇 +6 位作者 王景会 苏颖 牛红红 孙慕白 李达 华梅 代永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67-173,共7页
为了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本研究采用紫外诱变和基因组改组技术处理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产量为3... 为了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本研究采用紫外诱变和基因组改组技术处理筛选鉴定的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并对改组后的菌株进行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产γ-氨基丁酸菌株CLYB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产量为3.95 g/L。对菌株CLYB1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菌株CLYB1-Y,γ-氨基丁酸产量为10.26 g/L,比出发菌株CLYB1的γ-氨基丁酸产量提高160%。通过基因组改组得到菌株CLYB1-YC,γ-氨基丁酸产量为20.19 g/L,比出发菌株CLYB1提高411%。改组菌株进行菌株溶血试验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CLYB1-YC没有溶血环出现,无溶血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10种常见抗生素均敏感,菌株安全性良好。贝莱斯芽孢杆菌CLYB1通过基因组改组可以提高γ-氨基丁酸产量,菌株具有更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CLYB1 Γ-氨基丁酸 鉴定 诱变 基因组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MC2-1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虹梅 何明川 +7 位作者 高熹 兰明先 刘全俊 施春兰 杨蕊 李金梁 唐萍 吴国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20-3432,共13页
【目的】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MC2-1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挖掘该菌株拮抗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为其生防机理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二代Illumina Hiseq与三代Pacbio平台相结合的测序技术,对从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获得的烟... 【目的】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MC2-1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挖掘该菌株拮抗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为其生防机理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二代Illumina Hiseq与三代Pacbio平台相结合的测序技术,对从美洲大蠊肠道内分离获得的烟草疫霉拮抗菌MC2-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装、预测、功能注释、共线性分析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结果】菌株MC2-1的全基因组大小为3929792 bp,平均GC含量为46.5%,共编码4015个基因;包含tRNA基因86个、rRNA基因27个、sRNA基因81个;含有基因组岛2个、前噬菌体1个、CRISPR-Cas 9个。在NR、Swiss-Prot、COG、GO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4015、3347、2996、2841和2223个基因。在CAZyme数据库中注释到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可降解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的相关酶基因。预测到菌株MC2-1中有12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编码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丰原素(Fengycin)、杆菌素(Bacillibactin)、杆菌溶素(Bacilysin)、大环内酰亚胺H(Macrolactin H)、杆菌烯(Bacillaene)和艰难菌素(Difficidin)等抑菌物质,其中多数抑菌物质是通过非核糖体途径和聚酮合酶途径合成,且其中6个基因簇在贝莱斯芽孢杆菌中高度保守。【结论】菌株MC2-1的基因组中含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可编码合成已知的抑菌活性物质,同时还存在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的相关基因。推测菌株MC2-1可通过分泌抑菌次生代谢物及相关降解酶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在农业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菌株MC2-1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注释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的逆境耐受能力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邹艳艳 偶德馨 +2 位作者 董晶晶 王洋 叶应旺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127,共9页
该研究分析了拮抗黄曲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的逆境耐受能力及安全性,以期为其被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40、50、60、70、80℃)、不同质量分数NaCl(1%、2%、3%、4%、5%、6%、7.5%)、人工胃液(1、2、3 h)... 该研究分析了拮抗黄曲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的逆境耐受能力及安全性,以期为其被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40、50、60、70、80℃)、不同质量分数NaCl(1%、2%、3%、4%、5%、6%、7.5%)、人工胃液(1、2、3 h)、人工肠液(2、4、6 h)下的存活率及药物处理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析菌株的逆境耐受能力和药敏性,结果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经80℃处理20 min存活率为33.60%;质量分数7.5%的氯化钠处理2 h存活率为19.75%;人工胃液处理3 h存活率为33.57%;人工肠液处理6 h存活率为64.24%;对大多数药物敏感。菌株具有一定的逆境耐受能力和药敏性。通过对小鼠灌胃三种剂量(107、108、109 CFU/mL)菌液,灌胃体积20 mL/kg·bw,分析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发现:菌株灌胃14 d对小鼠行为、体质量、食物摄入量、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均无不良影响。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YE-1具有一定的逆境耐受能力和安全性,可以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YE-1 黄曲霉 逆境耐受 药敏性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及其抑菌产物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赵阳国 任南琪 程玉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为挖掘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及16S-23S rRNA间隔区测序比较分析,表明该菌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168的相似达100%。该菌株在产生水解酶、最大积累生物量方面远高于同种对照菌株,而且在发... 为挖掘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资源,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及16S-23S rRNA间隔区测序比较分析,表明该菌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168的相似达100%。该菌株在产生水解酶、最大积累生物量方面远高于同种对照菌株,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抗生素类物质,对农林业危害真菌链格孢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Martin液体培养基中发酵时,进入稳定生长期后开始产生抑菌物质,72 h时积累达到最大值。这种抑菌物质的特性为外泌型、脂溶性,可透过孔径0.22μm的微孔滤膜,可耐受100℃5 min,80℃10 min的高温,微碱性条件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t-1 16S rDNA测序 抑菌物质 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源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艺伟 刘依山 +4 位作者 吕兰 包永占 潘兴亮 王玉田 郑瑞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38-1844,共7页
为了探究蚯蚓源菌株的安全性,从蚯蚓肠道分离1株菌命名为Y1,对该菌进行生化鉴定分析、16S rRNA测序、蛋白酶测定、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抑菌试验和动物安全性试验评价该菌株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革兰染色呈阳性,能... 为了探究蚯蚓源菌株的安全性,从蚯蚓肠道分离1株菌命名为Y1,对该菌进行生化鉴定分析、16S rRNA测序、蛋白酶测定、溶血试验、药敏试验、抑菌试验和动物安全性试验评价该菌株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革兰染色呈阳性,能产生蛋白酶,无溶血反应;对环丙沙星、头孢羟氨苄、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及青霉素耐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效果(P<0.05);试验组小鼠脏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通过Alpha指数与Beta指数多样性分析,在门水平上,试验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升高并占主导地位,在属水平上,试验组小鼠肠道中的特异性菌群Muribaculaceae、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丰度升高;稀释性曲线显示试验组群落多样性较高;P coA分析表明试验组菌种相似性较大;细菌无移位情况出现。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Y1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提高微生物多样性,改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Y1 溶血试验 安全性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一株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明清 张初署 +8 位作者 于丽娜 顾博 丁昱 毕洁 孙杰 迟晓元 张建成 龚魁杰 杨庆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进行AFB1降解菌的初筛,从青岛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A6,分离该菌的上清液、菌悬液、胞内液并分析各组分降解AFB_1特征,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6能高效降解... 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进行AFB1降解菌的初筛,从青岛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A6,分离该菌的上清液、菌悬液、胞内液并分析各组分降解AFB_1特征,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6能高效降解AFB1,其胞外上清液、菌悬液和胞内液能分别降解90.6%、19.6%和12.8%的AFB_1,表明起降解的活性物质主要位于胞外液。在平板上该菌落呈现乳白色,具有皱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能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乳糖等碳源; 16S rRNA基因分析表明该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CR-502~T(Bacillus velezensis)相似度为99.64%。综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鉴定菌株A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A6。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菌的降解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降解菌 鉴定 贝莱斯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酶挖掘 被引量:3
9
作者 程思忠 谢岩黎 +3 位作者 孙淑敏 马卫宾 李倩 杨玉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 筛选、鉴定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_(1), AFB_(1))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酶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对具有高效降解AFB_(1)能力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发酵液、上清液... 目的 筛选、鉴定一株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_(1), AFB_(1))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和降解酶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对具有高效降解AFB_(1)能力的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发酵液、上清液、细胞悬液、胞内提取物对AFB1降解能力的不同确定降解活性部位,使用冷冻干燥方法探索其粗酶制剂对AFB1降解效果。结合全基因组分析进行降解酶基因的挖掘。结果 通过鉴定,菌株HNGD-B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上清液对AFB1降解效果最好, 72 h降解率为88.24%±2.02%。上清液蛋白酶K处理后,对AFB_(1)降解效果大幅下降,热处理后上清液降解效果基本无变化,判断其降解活性成分为胞外酶。粗酶制剂可显著提高AFB_(1)降解效率,结合全基因组分析与Blastp比对筛选得到3条具有AFB_(1)降解潜力的候选基因序列。结论 菌株HNGD-B3对AFB_(1)具有良好降解效果,在生物降解真菌毒素中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生物降解 贝莱斯芽孢杆菌 粗酶制剂 全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细菌Q2B1的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志山 李苗 +1 位作者 陈文浩 刘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55,共5页
大曲细菌关系到白酒酿造的品质,其中酶的含量与活性与白酒的风味紧密关联。以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优势细菌代表菌株Q2B1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分类学地位进行研究,并通过全基因组研究技术对产酶相关功能基因与代谢通路进... 大曲细菌关系到白酒酿造的品质,其中酶的含量与活性与白酒的风味紧密关联。以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优势细菌代表菌株Q2B1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分类学地位进行研究,并通过全基因组研究技术对产酶相关功能基因与代谢通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2B1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利用传统的培养技术定性定量地检测其酶活力,发现菌株Q2B1可产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分别为5.852 U/mL和26.770 U/mL;其产酶相关功能基因组长度为3475602 bp,包括蛋白酶编码基因以及淀粉酶编码基因,在基因水平上初步揭示了Q2B1菌株合成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合理开发白酒大曲微生物奠定理论基础,为提高白酒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香型白酒 高温大曲 贝莱斯芽孢杆菌Q2B1 蛋白酶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花椒根腐病拮抗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凤鸣 陈强 +2 位作者 何九军 卓平清 王让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文以从健康花椒根系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花椒根腐病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T-1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索在pH值1~11,盐离子浓度为1%~9%, 6种不同温度条件和添加6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贝莱斯芽孢杆菌T-1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花椒根... 本文以从健康花椒根系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花椒根腐病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T-1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索在pH值1~11,盐离子浓度为1%~9%, 6种不同温度条件和添加6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贝莱斯芽孢杆菌T-1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花椒根腐病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T-1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H值5,温度30℃,NaCl浓度为1%~4%,此时该菌长势良好,Fe;能促进拮抗菌T-1的生长。拮抗菌T-1生物成膜的最佳条件:pH值为7,温度30℃,NaCl浓度为4%,此时生物成膜量最高,Zn;对拮抗菌T-1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t-1 生物被摸 致病机理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1,3-二甲基-2-咪唑烷酮细菌的分离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树林 韩绍良 +3 位作者 张海亮 郭雪娜 程艳飞 何秀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46-4053,共8页
【背景】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3-Dimethyl-2-Imidazolidinone,DMI)作为一种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在生产和应用过程的环境中有稳定残留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目的】分离筛选具有降解DMI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为清除环境中残留的DMI提供优良... 【背景】1,3-二甲基-2-咪唑烷酮(1,3-Dimethyl-2-Imidazolidinone,DMI)作为一种强极性非质子溶剂,在生产和应用过程的环境中有稳定残留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目的】分离筛选具有降解DMI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为清除环境中残留的DMI提供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方法】从DMI生产区域土壤采集样品分离DMI抗性微生物,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并对DMI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分离到最高能够耐受5%(体积分数)DMI的微生物菌株,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表明获得的菌株DT-1和DT-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全细胞及细胞提取液均具有降解DMI的能力;其中菌株DT-1及其细胞提取液对1%(体积分数)DMI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8%和68%。【结论】从DMI生产区域土壤中分离到具有DMI降解能力的芽孢杆菌,不但可为DMI污染的微生物治理提供优良微生物资源,而且扩展了人们对芽孢杆菌生物学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甲基-2-咪唑烷酮 微生物降解 贝莱斯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