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独立流量分配(LUDV)控制系统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欠根 纪云锋 吴万荣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1,9,共3页
介绍了负载独立流量分配 (LUDV)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 ,着重论述了负载独立流量分配原理。
关键词 负载独立流量分配控制系统 流量调节 LUDV系统 负载传感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阻全桥网络负载口独立电液系统节能控制策略仿真
2
作者 刘国平 熊剑峰 +4 位作者 陆振宇 纵怀志 张军辉 曹塘茂 吴健鹏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3,共11页
针对传统电液控制系统节流损失大、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液阻全桥网络搭建了具有负载口独立控制特性的新型电液控制系统,详细研究了该系统在典型四象限负载下的节能控制策略。液阻全桥网络电液系统由5个二位二通比例阀组成,根据其... 针对传统电液控制系统节流损失大、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液阻全桥网络搭建了具有负载口独立控制特性的新型电液控制系统,详细研究了该系统在典型四象限负载下的节能控制策略。液阻全桥网络电液系统由5个二位二通比例阀组成,根据其具有的负载口独立控制特性,将系统归纳为传统三位四通、负载口独立和负载敏感3种控制模式。传统三位四通下,两负载口开度控制模拟三位四通进出口耦合形式;负载口独立模式下,采用一腔控制流量另一腔阀口全开的控制策略;负载敏感模式下,控制泵出口压力比进油腔压力高一个定值,从而实现负载敏感功能。在超越负载下,3种模式都使用流量再生回路进行节能控制。AMESim+Matlab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三位四通模式相比,三位四通流量再生、负载口独立、负载口独立流量再生、负载敏感模式分别节能43.38%、65.27%、77.91%、8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独立 节能 流量再生 位置控制 负载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变超越负载的液压调平系统负载口独立控制方法
3
作者 魏列江 都志航 +2 位作者 李娜娜 王琳 路全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液压调平系统平台回落过程中存在超越负载,且随着负载重心偏移和平台倾角变化,作用于支腿液压缸的负载力也会随之变化。传统液压系统中负载控制阀或平衡阀在平衡变超越负载时速度控制效果差,容易发生速度抖动。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负载... 液压调平系统平台回落过程中存在超越负载,且随着负载重心偏移和平台倾角变化,作用于支腿液压缸的负载力也会随之变化。传统液压系统中负载控制阀或平衡阀在平衡变超越负载时速度控制效果差,容易发生速度抖动。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针对平台回落时液压缸存在的变超越负载工况,提出对液压调平系统中液压缸有杆腔进行压力控制,无杆腔进行流量控制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方法,建立其数学模型,并进行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负载力发生突变时,液压缸有杆腔压力和无杆腔流量均可在0.2 s内恢复至控制值,平衡掉系统变超越负载的同时,能够满足系统的速度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调平系统 负载独立 压力-流量复合控制 变超越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因素的负载口独立系统模式切换平稳性研究
4
作者 陈俊翔 姜宏达 +1 位作者 孔祥东 艾超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5,共12页
负载口独立阀在液压系统中实现进出节流口解耦控制,可支持多种控制模式,但由于切换时系统动态响应和控制器时延易导致系统模态与控制器模式异步,引发压力冲击和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口独立系统的稳定切换策略,该策略引入“慢切... 负载口独立阀在液压系统中实现进出节流口解耦控制,可支持多种控制模式,但由于切换时系统动态响应和控制器时延易导致系统模态与控制器模式异步,引发压力冲击和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口独立系统的稳定切换策略,该策略引入“慢切换”思想,考虑系统时延并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基于模态相关平均驻留时间提出异步切换系统动态驻留时间的边界值求解方法。相比于传统平均驻留时间方法,该方法得到了更短驻留时间,解决了线性切换系统异步切换下的稳定控制问题,既保证了切换瞬间的稳定性,又能减小驻留时间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基于抢险救援车斗杆挖掘动作进行控制策略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存在时滞情况下,模式切换前后液压系统压力冲击减小80%以上,执行器速度振荡幅值降低接近20%,有效改善了抢险救援车执行机构的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模式切换 负载独立 压力/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压力流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英杰 徐兵 +1 位作者 杨华勇 曾定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87,共6页
介绍了电液比例负载敏感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针对执行元件的不同工况,分别设计了基于计算流量反馈的速度控制器和基于压力闭环控制的压力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仿真和实... 介绍了电液比例负载敏感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针对执行元件的不同工况,分别设计了基于计算流量反馈的速度控制器和基于压力闭环控制的压力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的压力流量复合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有较高的速度控制精度和良好的节能效果。通过变参分析,研究负载口独立阀单元频响和阻尼及死区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为负载口独立阀单元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比例 计算流量反馈 复合控制 负载独立阀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非线性滤波振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敏 侯严迪 丁孺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10,共11页
针对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在作业过程中时常因控制信号突变而造成执行器速度振荡及液压缸两腔压力波动,从而导致操作舒适性和机器可靠性降低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首先,分析了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策略以及传统阻尼补偿... 针对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在作业过程中时常因控制信号突变而造成执行器速度振荡及液压缸两腔压力波动,从而导致操作舒适性和机器可靠性降低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首先,分析了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策略以及传统阻尼补偿方法抑振的局限性,阐明了引发速度振荡与压力波动的原因;然后,基于该控制系统,提出了采用非线性滤波器修改突变控制信号的抑振方法,并给出了非线性滤波器的边界选取原则;最后,设计了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进出口阀控制器,通过修改参考流量信号,降低了不同突变信号对执行器速度带来的影响。基于20 t挖掘机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开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阻尼补偿方法,采用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阶跃、斜坡信号引起的执行器速度振荡与压力波动,且在动臂液压缸全伸、全缩典型工况下压力波动较小,并使速度振荡降低了32.5%~64.7%,从而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独立 压力流量复合控制 非线性滤波 突变信号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口独立控制的压铸机比例插装压射速度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广阔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以压铸机压射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只采用出口比例插装阀系统出现启动冲击、低速稳定性差、高速易超调和工作压力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独立阀口控制的速度系统,对出、入口比例插装阀同时采用前馈加反馈复合控制。通过采用双比例插装阀对进... 以压铸机压射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只采用出口比例插装阀系统出现启动冲击、低速稳定性差、高速易超调和工作压力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独立阀口控制的速度系统,对出、入口比例插装阀同时采用前馈加反馈复合控制。通过采用双比例插装阀对进、出口速度控制的压铸机压射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关键元件和压射系统仿真模型,并在现场压铸机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式能够消除启动时的瞬间速度前冲,提高了低速段时速度稳定性、降低了高速段超调,并且减小了出口比例插装阀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证明了联合仿真的有效性,为同类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机 压射速度系统 独立负载控制 启动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流量阀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振振 黄家海 +1 位作者 权龙 王胜国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阀控缸系统操纵性和节能性难以同时达到最优的问题,但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在恶劣工况下,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可能成为制约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将PWM控制的新型数字流量阀应用于... 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阀控缸系统操纵性和节能性难以同时达到最优的问题,但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在恶劣工况下,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可能成为制约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将PWM控制的新型数字流量阀应用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中,介绍了新型数字流量阀结构及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原理,提出了对液压缸两腔流量、压力分别进行复合控制的控制策略。通过Simulation X软件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液压缸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系统进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当载波频率大于40 Hz时,基于数字流量阀的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液压缸速度的平稳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量 负载独立控制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液压机独立负载敏感系统优化
9
作者 王纪文 孙阳阳 刘康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4期93-95,共3页
液压机在大负载下的控制稳定性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大部分负载敏感系统都面临着进出油口联动节流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对系统信息需求低以及具备优异抗干扰性能的负载敏感系统。以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系统总扰动状... 液压机在大负载下的控制稳定性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大部分负载敏感系统都面临着进出油口联动节流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对系统信息需求低以及具备优异抗干扰性能的负载敏感系统。以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系统总扰动状态实时估计,利用扰动补偿律完成补偿过程,显著改善系统闭环性能。构建得到AMESim仿真模型实施仿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正弦干扰前后,相比较PID控制ADRC控制方式达到更小系统跟踪误差。位置自抗扰控制器能够补偿干扰力对位置产生的影响,获得更强鲁棒性。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液压机控制效率,为后续参数优化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独立负载 敏感系统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感应控制与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78,共5页
当运梁车行走液压系统采用转速感应阀控制时,发动机低转速会使负载敏感系统流量不饱和,从而直接导致执行机构速度受负载大小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使用独立流量分配系统的方法。利用AMESim软件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通过对比测试与仿真曲... 当运梁车行走液压系统采用转速感应阀控制时,发动机低转速会使负载敏感系统流量不饱和,从而直接导致执行机构速度受负载大小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使用独立流量分配系统的方法。利用AMESim软件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通过对比测试与仿真曲线,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系统原理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开式液压系统的稳态响应,实现发动机和负载之间的功率匹配,对降低能源消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感应阀 负载敏感系统 独立流量分配系统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系统(LUDV)的新型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鹏 吕秀梅 +1 位作者 王涛 王占武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55-57,61,共4页
基于负载敏感系统,介绍了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的LUDV系统和LUDV多路阀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LUDV多路阀中压力补偿阀的工作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现多执行元件同时工作时,并且动作不受负载影响的情况下,LUDV系统与LS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抗... 基于负载敏感系统,介绍了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的LUDV系统和LUDV多路阀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LUDV多路阀中压力补偿阀的工作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现多执行元件同时工作时,并且动作不受负载影响的情况下,LUDV系统与LS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抗流量饱和特性。最终选用力士乐系利A11V系列负载敏感阀和M7-22系列LUDV多路阀,搭建液压系统,通过样机试验,表明了LUDV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系统在液压挖掘机中应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负载敏感 LUDV 流量分配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载和时延的船舶无线网络节点流量控制
12
作者 黄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131,共4页
针对船舶无线网络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负载失衡、信息传输时延高的问题,研究考虑负载和时延的船舶无线网络节点流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利用有向图优化船舶无线网络结构与节点分层结构;计算船舶无线网络节点负载占用率与可用率,提取负载均衡... 针对船舶无线网络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负载失衡、信息传输时延高的问题,研究考虑负载和时延的船舶无线网络节点流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利用有向图优化船舶无线网络结构与节点分层结构;计算船舶无线网络节点负载占用率与可用率,提取负载均衡的节点通信路径;使用基于RTT的拥塞流量分配算法,以缩短延时为目标,考虑负载和时延的船舶无线网络节点流量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使用后,船舶紧急业务、关键业务、普通业务在无线网络中分组投递率提升,解决了负载失衡问题;紧急业务端到端时延低于100 ms,关键业务与普通业务端到端时延低于1 000 ms,流量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和时延 船舶无线网络 节点流量 分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泵阀联合控制的负载口独立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徐兵 丁孺琦 张军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了解决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负载口独立节能系统的泵阀联合控制策略.系统每个执行器由2个比例方向阀分别控制进出口,多个执行器共用一个电比例变量泵.同时考虑变量泵与比例方向阀,设计2层结构的控制器实现该系... 为了解决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负载口独立节能系统的泵阀联合控制策略.系统每个执行器由2个比例方向阀分别控制进出口,多个执行器共用一个电比例变量泵.同时考虑变量泵与比例方向阀,设计2层结构的控制器实现该系统的运动控制及节能控制.上层控制器通过负载与指令速度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下层控制器根据选择的工作模式,采用计算流量反馈的速度控制和压力反馈的背腔压力控制调节进出口比例阀阀口开度,利用变压力裕度的电液负载敏感方法控制变量泵的排量.为了验证提出的控制器的有效性,在2t小型挖掘机上,针对挖掘机动臂和斗杆的运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工况,动臂和斗杆执行器可以选用相应的工作模式,在满足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系统能耗;变压力裕度的排量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速度改变系统压力裕度,降低传统负载敏感系统压力裕度过大导致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独立系统 比例方向阀 模式选择 速度与压力控制 电液负载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压力速度复合控制的耦合特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丁孺琦 徐兵 张军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以2个比例方向阀组成的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压力与速度复合控制中的耦合特性.基于相对增益矩阵,推导反应其相互干扰程度强弱的耦合因子;理论分析其耦合程度与系统不同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降低耦合程度的负载口独立... 以2个比例方向阀组成的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压力与速度复合控制中的耦合特性.基于相对增益矩阵,推导反应其相互干扰程度强弱的耦合因子;理论分析其耦合程度与系统不同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降低耦合程度的负载口独立系统设计及控制准则.通过仿真模型以及2t小挖系统试验测试,分析该系统的速度及压力特性,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针对耦合特性的准确分析可为改善负载口独立系统多变量控制性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独立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 耦合特性 相对增益矩阵 耦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压力源切换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能耗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晓明 姚静 +1 位作者 沙桐 王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71,共9页
在多级压力源切换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提出了两级压力源切换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首先给出了该系统的组成原理,提出了在阻抗工况下的位置-压力复合控制方法以及在超越工况下的单腔位置控制方法;其次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 在多级压力源切换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负载口独立控制技术提出了两级压力源切换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首先给出了该系统的组成原理,提出了在阻抗工况下的位置-压力复合控制方法以及在超越工况下的单腔位置控制方法;其次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包含泵源、阀矩阵、比例阀、执行器、负载及蓄能器能量回收的能量传递模型;最后搭建实验系统对该系统能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单压力源液压控制系统比较,两种系统位置控制精度相近,且两级压力源切换系统在阻抗工况下具有节能潜力,并在超越工况下具有能量回收的功能;在阻抗工况,两级压力源切换系统的输入总功比单压力源系统节能约10%,在超越工况时能够回收并储存负载所做功,不同工况下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上,从而验证了该系统在控制与节能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力 切换系统 负载独立控制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液压系统流量负载模拟器的变速积分PI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小平 赵天菲 +3 位作者 李锋 杨上保 朱莹 杨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118,共8页
为了抑制压力波动,对完整飞行剖面下的液压系统工作状态进行分析.针对飞机液压系统提出流量负载模拟器原理,设计新型变速积分PI控制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确定各参数取值,开展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指出该流量负载模拟器的优缺点.仿真和试... 为了抑制压力波动,对完整飞行剖面下的液压系统工作状态进行分析.针对飞机液压系统提出流量负载模拟器原理,设计新型变速积分PI控制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确定各参数取值,开展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指出该流量负载模拟器的优缺点.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在完整飞行剖面下,液压系统的可用压力在20.4 MPa以上,液压系统稳定可靠.相比于增量式PI控制器,采用变速积分PI控制器的压力波动至少减小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液压系统 流量负载模拟 变速积分 泵源 飞行剖面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敏感控制的压差液压系统流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臧华东 张建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0-132,154,共4页
在介绍负载敏感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压差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压差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AMESim软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负载敏感控制系统在系统流量足够的情况下,即使负载变化较大也可以保证各执行机构的流量需... 在介绍负载敏感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压差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压差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AMESim软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负载敏感控制系统在系统流量足够的情况下,即使负载变化较大也可以保证各执行机构的流量需求,随着执行机构流量需求的不断增大,各执行机构的运动规律依然保持一定的协调,即使在负载最大的时候执行机构的运行规律依然有序,这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技术 压差液压系统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节能边界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晖 施承伟 +2 位作者 杜恒 刘晓阳 蔡梓扬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了找寻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极限节能边界,并明晰其节能机理,建立传统阀控系统和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静态效率与静态能耗模型,利用归一化处理使模型转化为无量纲形式。选取与传统阀控系统可比拟的2种工况,即同泵源压力和同阀口开度,... 为了找寻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极限节能边界,并明晰其节能机理,建立传统阀控系统和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静态效率与静态能耗模型,利用归一化处理使模型转化为无量纲形式。选取与传统阀控系统可比拟的2种工况,即同泵源压力和同阀口开度,在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处于节能极限时(出油阀口全开)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不同工况下2种系统的静态效率与能耗对比情况,并绘制效率分布谱获取全工况下效率分布对比情况。结果表明:同泵源压力下,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最多能提升阀控液压系统效率约5.7%,降低能耗约22.7%;同阀口开度下,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最多能提升阀控液压系统效率约19.4%,降低能耗约53%。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能够降低阀口节流损耗,进而降低阀控液压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独立控制系统 节能边界 节能机理 归一化处理 效率分布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泵并联控制系统输出流量的最佳分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燚 李万莉 +1 位作者 颜荣庆 李自光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2-26,共5页
通过对阀泵并联式容积作动系统的动态分析 ,在阀泵并联系统动态校正的基础上 ,对阀和泵的输出流量实施最佳分配 ,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仿真。
关键词 阀泵并联控制系统 输出流量 最佳分配 动态分析 模型仿真 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负荷分配问题的研究
20
作者 欧阳琴 夏晓倩 刘建龙 《丝路视野》 2016年第19期67-68,7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两种典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利用焓湿图分析了新风处理设备与室内末端各自承担的负荷分配,奠定了该类系统节能性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 负荷分配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