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融资规模中介有效性分析:基于三种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经验对比
1
作者 田方钰 刘达禹 刘文轩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1,共11页
从关联性、规则性和有效性三方面系统评估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效能,并在比较分析中深入评价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宏观调控能力,以期为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新型政策储备。研究结... 从关联性、规则性和有效性三方面系统评估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控效能,并在比较分析中深入评价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宏观调控能力,以期为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新型政策储备。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具有较强的惯性,更强调对通货膨胀变动的监管,对实际产出变化的关注较少。其次,与广义货币供给和名义利率相比,社会融资规模中介与实际经济目标之间的关联度更强,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有着更积极有效的影响。再次,现阶段适度宽松且积极的政策取向有助于经济摆脱增速下行风险,同时又不会引发过度通胀现象,可以作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宏观调控的主体基调。最后,相较于广义货币供给和名义利率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社会融资规模中介是管理实体经济危机的占优选择。因此,适度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不失为当下经济弱回升时期下宏观调控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与启示
2
作者 段俊斌 黄一晟 《中国货币市场》 2024年第8期40-46,共7页
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不断弱化,价格型中介目标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文章回顾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历程,总结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进的主要特征,并就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进... 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不断弱化,价格型中介目标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文章回顾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历程,总结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进的主要特征,并就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演进历程 金融市场 主要经济体 数量型 央行 思考和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55
3
作者 奚君羊 刘卫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共6页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 ,自 1 990年代起 ,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 ,把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由此形成...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等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以及货币供应量自身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为此 ,自 1 990年代起 ,一些国家相继改弦更张 ,把货币政策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运用模型分析 ,在封闭经济的假设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制和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缺乏有效性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 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融资规模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吗:与M2、信贷规模的比较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43,共14页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社会融资规模可作为重要的宏观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 贷款规模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技术发展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俊 丁加华 吴云松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电子金融技术的发展 ,金融领域变革与创新的加速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越来越不适宜 ,中央银行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弱。本文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等金融变量本身的变化的分析 ...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与电子金融技术的发展 ,金融领域变革与创新的加速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越来越不适宜 ,中央银行对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弱。本文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等金融变量本身的变化的分析 ,得出 :中央银行可以将利率定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重点 ,通过调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目的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技术发展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从应量 利率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融创新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邹薇 宋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5,共5页
金融创新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具体影响、金融创新影响下货币供应量是否还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问题。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影响了我国货币... 金融创新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具体影响、金融创新影响下货币供应量是否还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问题。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可以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优于货币供应量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剑 李惠芳 胡晓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19-121,共3页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的;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积累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切断外汇储备积累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联系,另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M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个合理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高伟 阎虎勤 罗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82,共12页
本文定义了货币M1的一个新增长率,以其值作为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中介目标值;定义了货币M1的一个超额增长率,以其负值作为与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中介目标值;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M1货币增长率的值作为中介目标值。实证表明在中国这... 本文定义了货币M1的一个新增长率,以其值作为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中介目标值;定义了货币M1的一个超额增长率,以其负值作为与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中介目标值;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M1货币增长率的值作为中介目标值。实证表明在中国这样确定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值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最终目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超额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_2的修正和新生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0,共7页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 现金等价货币总量 迪维西亚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融资规模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吗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春生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6,117,共5页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的融资总额,其的提出反映了货币当局对信贷市场以外的信用创造行为的关注。当外在冲击来自于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造成的产出波动要明显大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时的...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的融资总额,其的提出反映了货币当局对信贷市场以外的信用创造行为的关注。当外在冲击来自于商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造成的产出波动要明显大于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时的产出波动,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的效果并不比货币供应量要好,但当外来冲击发生在货币市场时,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如果综合考虑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不精准及不可控制性,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合适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而只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创新、基本普尔分析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被引量:15
11
作者 索彦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1-37,共7页
本文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基本普尔分析之中,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1)在金融创新发展的初期,总需求冲击方差相对于货币需求冲击方差仍然较大,同时IS曲线相对LM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此时中央银行将... 本文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基本普尔分析之中,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1)在金融创新发展的初期,总需求冲击方差相对于货币需求冲击方差仍然较大,同时IS曲线相对LM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此时中央银行将优先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2)在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货币需求函数将变得极不稳定,以致于货币需求冲击远远超过总需求冲击时,无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如何,选择利率充当中介目标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就我国而言,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还是较优的选择;长期来看,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也会因金融创新而失效,一个可行的选择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基本普尔分析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兼议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进一步完善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洋 葛正灿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1,91,共6页
本文分析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出台背景与特征,并进一步说明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相关争论与看法,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建立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融资总量、货币供应量和经济... 本文分析了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出台背景与特征,并进一步说明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相关争论与看法,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建立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融资总量、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总量相关数据,对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否优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融资总量改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总量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慧君 邱长溶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136,共3页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虽仍具备合理性,却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同时,由于利率形成机制并不完善,利率暂时不能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目前我国应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直接中介目标,而以利率作为辅助中介目标,发挥利率...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虽仍具备合理性,却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同时,由于利率形成机制并不完善,利率暂时不能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目前我国应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直接中介目标,而以利率作为辅助中介目标,发挥利率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利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普尔规则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普尔规则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内在联系的新范式,在货币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对普尔规则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依据我国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应用该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普尔规则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内在联系的新范式,在货币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对普尔规则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依据我国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应用该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当前时期依然有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尔规则 宏观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菲 范祚军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实践考察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描述揭示当前在中介目标选择中的发展趋势,并通过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终极目标的相关关系,就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主要观点是:在中介目标选... 本文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实践考察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描述揭示当前在中介目标选择中的发展趋势,并通过考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终极目标的相关关系,就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主要观点是:在中介目标选择上,尽管其趋势是由数量指标转向价格指标,但根据我国目前情况,由于我国还没有实现利率、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规模还较小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坚持货币供应量指标,在监控重点上应该重点关注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国 货币供应量 实证分析 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发展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列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选择 中国实践 经济金融环境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理论 变动情况 最终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从货币供应量到其他目标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实施的效率。我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目标面临着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三性弱化问题,引发了是坚持货币供应量还是其他目标的焦点争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货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一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正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实施的效率。我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目标面临着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三性弱化问题,引发了是坚持货币供应量还是其他目标的焦点争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文献,考察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经验,探讨了从货币供应量到其他目标在我国的最优选择,认为在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强,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等条件下,应坚持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并提出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选择 国际经验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及其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屠继奎 黎桂林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框架 名义锚 机会主义行为 中国 国货 运用性 重要环节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分析——基于拔靴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玉强 秦浩钦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8期51-63,共13页
基于2002-2018年的季度数据,运用拔靴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方法,实证检验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2)在不同经济时期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运行平稳时期,货币供应总量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 基于2002-2018年的季度数据,运用拔靴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方法,实证检验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M2)在不同经济时期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运行平稳时期,货币供应总量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流标准,而社会融资规模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以与货币供应总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以货币供应总量为主、社会融资规模为补充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社会融资规模不仅可以在经济平稳运行时期作为货币供应总量的参考因素,也可以在经济处于下行时期作为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复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应依然坚持以广义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建立包括社会融资规模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切实加大和提高金融支持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效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基础循序渐进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总量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滚动窗口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中我国广义信贷需求函数研究——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铭利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117,共4页
信贷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以银行信贷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难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调控对象逐渐转向更广泛的信贷——即广义... 信贷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以银行信贷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难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调控对象逐渐转向更广泛的信贷——即广义信贷。我们基于我国金融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可得的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出广义信贷需求函数,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我国的广义信贷需求关系。我们发现,广义信贷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市场利率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而短期信贷需求则与市场利率相关性较强,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对于短期信贷需求的作用不显著。特别是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信贷需求都显著受市场利率的影响,这有利于央行利用利率调控信贷需求,符合货币政策工具市场化发展的方向。这些结果为央行预测社会融资总量的长期和短期需求,采取政策措施调控信贷需求,保证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信贷需求函数 社会融资总量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