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3)Dy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与自旋指认 |
徐树威
谢元祥
许甫荣
刘红亮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6 |
0 |
|
2
|
质子衰变研究 |
杨永锋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
1998 |
0 |
|
3
|
运动口袋模型与质子衰变的寿命 |
裘忠平
刘保华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1981 |
0 |
|
4
|
^(93)Pd的β缓发质子衰变 |
王旭东
徐树威
李占奎
谢元祥
吴哲英
许甫荣
郭斌
冷长庚
王春芳
于涌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5
|
稀土区质子滴线核^(142)Ho的β缓发质子衰变 |
徐树威
李占奎
谢元祥
王旭东
郭斌
冷长庚
于涌
王春芳
邢建萍
陈红艳
徐甫荣
|
《中国科学(A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6
|
稀土区质子滴线附近新的β缓发质子衰变 |
徐树威
李占奎
谢元祥
于涌
潘强岩
王春芳
邢建萍
马瑞昌
葛元秀
张天梅
|
《中国科学(A辑)》
CSCD
|
2000 |
1
|
|
7
|
^(89)Ru的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 |
李占奎
徐树威
于涌
谢元祥
王春芳
邢建萍
潘强岩
胡青元
李世红
陈红艳
张天梅
|
《中国科学(A辑)》
CSCD
|
2000 |
1
|
|
8
|
^(133)Sm和^(149)Yb的β缓发质子衰变 |
徐树威
谢元祥
李占奎
许甫荣
刘红亮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145)Er的β延发质子衰变性质研究 |
马飞
周小红
郑勇
徐树威
谢元祥
陈亮
张玉虎
李占奎
强赟华
雷祥国
郭应祥
郭松
丁兵
王海霞
李广顺
周厚兵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对^(69)Krβ延迟质子衰变的观察 |
徐晓冀
黄文学
马瑞昌
古中道
杨永峰
王彦瑜
董成富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1
|
^(140)Tb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以及^(143)Dy的自旋宇称 |
徐树威
谢元祥
邢烨炳
许甫荣
刘红亮
李占奎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2
|
原子核基态双质子衰变的研究进展 |
徐树威
谢元祥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极不稳定核的五质子衰变 |
周书华(编译)
|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对质子滴线核^(19)Na的β延迟质子衰变的首次观察 |
徐晓冀
马瑞昌
黄文学
胡志强
郭俊盛
郭应祥
徐连联
刘洪业
罗亦孝
王书鸿
孔登明
乔际民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5
|
质子会不会衰变? |
高崇寿
|
《大学物理》
|
1983 |
0 |
|
16
|
质子衰变实验进展 |
王瑞光
戴长江
|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大统一理论和质子衰变 |
李田军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8
|
45↑Fe的双质子衰变 |
友宝(编译)
|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双质子辐射衰变 |
|
《物理通报》
|
2005 |
0 |
|
20
|
新核素的奇异衰变 |
徐树威
谢元祥
李占奎
|
《科学》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