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3)Dy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与自旋指认
1
作者 徐树威 谢元祥 +1 位作者 许甫荣 刘红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4期2012-2015,共4页
分析了143Dy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数据,对比计算了这两种核的核位能面。从中看到了143Dy的衰变包括有1/2+基态和11/2-同核异能态的两种衰变成分,并且确定了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6.0±1.5)s和(3.0±0.5)s。同时也测定了141D... 分析了143Dy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数据,对比计算了这两种核的核位能面。从中看到了143Dy的衰变包括有1/2+基态和11/2-同核异能态的两种衰变成分,并且确定了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6.0±1.5)s和(3.0±0.5)s。同时也测定了141Dy的半衰期为(0.9±0.2)s,并指认了它的自旋宇称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缓发质子衰变 半衰期 自旋和宇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衰变研究
2
作者 杨永锋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20,共6页
介绍了质子衰变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质子衰变实验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 质子衰变 衰变 半衰期 实验 缺中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口袋模型与质子衰变的寿命
3
作者 裘忠平 刘保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强子的口袋模型和描述运动口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质子的寿命,结论是:如果取超重矢量玻色子的质量为M=4.2×10^(14)G_(ev),则τp=3.97×10^(31)年。
关键词 质子衰变 强子 矢量玻色子 夸克质量 反夸克 衰变过程 轻子数 重子数 刘连寿 电荷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Pd的β缓发质子衰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旭东 徐树威 +7 位作者 李占奎 谢元祥 吴哲英 许甫荣 郭斌 冷长庚 王春芳 于涌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通过58 Ni(40 Ca ,3n2p)反应合成等待点核93 Pd ,采用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加p γ符合 ,观测到了它的 β缓发质子衰变 ,测得其半衰期为 (1.3± 0 .2 )s .采用统计模型计算拟合了实验测得的 β缓发质子能谱和布居到质子发射体子核不同终... 通过58 Ni(40 Ca ,3n2p)反应合成等待点核93 Pd ,采用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加p γ符合 ,观测到了它的 β缓发质子衰变 ,测得其半衰期为 (1.3± 0 .2 )s .采用统计模型计算拟合了实验测得的 β缓发质子能谱和布居到质子发射体子核不同终态的分支比 ,指认了93 Pd的基态自旋为 9 2 .用Woods Xason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93 Pd的核位能面 ,其结果表明93 Pd基态自旋宇称可能为 9 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Pd 等待点核 Β缓发质子衰变 半衰期 统计模型 核位能面 钯93 天体物理
原文传递
稀土区质子滴线核^(142)Ho的β缓发质子衰变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树威 李占奎 +8 位作者 谢元祥 王旭东 郭斌 冷长庚 于涌 王春芳 邢建萍 陈红艳 徐甫荣 《中国科学(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06-1111,共6页
通过重离子引起的核反应106Cd(40Ca,p3n)合成了新的β缓发质子先驱核142Ho,并且配合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用“p-γ”符合方法对它进行了首次鉴别.观测了142Ho的β缓发质子衰变,测定其半衰期为(0.4±0.1)s.利用统计模型拟合实验估计... 通过重离子引起的核反应106Cd(40Ca,p3n)合成了新的β缓发质子先驱核142Ho,并且配合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用“p-γ”符合方法对它进行了首次鉴别.观测了142Ho的β缓发质子衰变,测定其半衰期为(0.4±0.1)s.利用统计模型拟合实验估计的对质子女儿核141Tb中末态的相对分支比和缓发质子能谱,142Ho的基态自旋被指认为5,6或7.用Woods-Xas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142Ho的核位能面,其结果支持指认142Ho的基态自旋宇称为7-.作为副产品,还首次观测到了来自先驱核139Gd,140Tb,142Tb和143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产生的质子女儿核中的一些γ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2Ho 原子核物理学 稀土元素 Β缓发质子衰变 质子滴线核 质子女儿核 基态自旋宇称 统计模型 核位能面
原文传递
稀土区质子滴线附近新的β缓发质子衰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树威 李占奎 +7 位作者 谢元祥 于涌 潘强岩 王春芳 邢建萍 马瑞昌 葛元秀 张天梅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8期733-739,共7页
用重离子束3 5 Ar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92 Mo ,96Ru和10 6Cd产生了质子滴线附近的β缓发质子先驱核12 5 Nd ,12 8Pm ,12 9Sm ,13 7Gd和13 9Dy .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用“p γ”符合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肯定的鉴别 .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 :0 .6 ... 用重离子束3 5 Ar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92 Mo ,96Ru和10 6Cd产生了质子滴线附近的β缓发质子先驱核12 5 Nd ,12 8Pm ,12 9Sm ,13 7Gd和13 9Dy .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用“p γ”符合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肯定的鉴别 .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 :0 .6 0 ( 1 5 )s,1 .0 ( 3)s ,0 .5 5 ( 1 0 )s ,2 .2 ( 2 )s和 0 .6 ( 2 )s.用统计模型理论计算对实验测定的12 5 Nd ,12 9Sm ,13 7Gd和13 9Dy的 ,和从前报道的12 1Ce ,13 5 Gd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能谱和分支比进行了拟合 .提取出12 1Ce ,12 5 Nd ,12 9Sm ,13 5 Gd ,13 7Gd和13 9Dy的基态自旋 宇称分别为5 / 2 ± ,5 / 2 ± ,1 / 2 +(或 3/ 2 +) ,5 / 2 +,7/ 2 ± 和 7/ 2 +.实验初步指认的基态自旋 宇称值与Nilsson能级图的预言值相符间接表明这 6种核素的基态具有大形变 ,形变参数 β2在 0 .3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滴线 Β缓发质子衰变 原子核物理 稀土
原文传递
^(89)Ru的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占奎 徐树威 +8 位作者 于涌 谢元祥 王春芳 邢建萍 潘强岩 胡青元 李世红 陈红艳 张天梅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12期1136-1140,共5页
藉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 ,采用“p γ”符合的鉴别原理 ,成功地合成与鉴别了5 8Ni(36 Ar,2p3n)反应产生的核素89Ru ,并研究了它的 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 .实验给出89Ru的衰变半衰期为 (1 .2± 0 .2 )s,测定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 ,提取出... 藉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 ,采用“p γ”符合的鉴别原理 ,成功地合成与鉴别了5 8Ni(36 Ar,2p3n)反应产生的核素89Ru ,并研究了它的 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 .实验给出89Ru的衰变半衰期为 (1 .2± 0 .2 )s,测定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 ,提取出了89Ru经缓发质子衰变布居到子核88Mo的 2 + 和 4+ 态的相对终态分支比 (1 0 0∶6 ) .通过与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初步指定了89Ru基态的自旋 宇称 (5 / 2 + 或 7/ 2 ±)和质量过剩 (- 5 9.5Me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缓发质子先驱核 “p-γ”符合 Β缓发质子衰变
原文传递
^(133)Sm和^(149)Yb的β缓发质子衰变
8
作者 徐树威 谢元祥 +2 位作者 李占奎 许甫荣 刘红亮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7-1070,共4页
利用40Ca+96Ru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33Sm,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第二代子核低位态之间的γ跃迁,并估计出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 利用40Ca+96Ru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33Sm,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第二代子核低位态之间的γ跃迁,并估计出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通过统计理论拟合上述实验数据,指认了133Sm的自旋宇称的可能范围.并用Woods-Sax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限制组态的133Sm的核势能面,通过对比发现133Sm的自旋宇称可能有两种成分:5/2+和1/2-.这一结果与2001年发表的133Sm(EC+β+)衰变的简单衰变纲图是相容的.此外用同一方法分析了2001年Eur.Phys.J.A12: 1-4中发表的有关149Yb的β缓发质子衰变实验数据,由此指认了149Yb的基态自旋宇称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缓发质子衰变 核势能面 自旋 宇称
原文传递
^(145)Er的β延发质子衰变性质研究
9
作者 马飞 周小红 +13 位作者 郑勇 徐树威 谢元祥 陈亮 张玉虎 李占奎 强赟华 雷祥国 郭应祥 郭松 丁兵 王海霞 李广顺 周厚兵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通过92Mo(58Ni,2p3n)熔合蒸发反应生成了非常缺中子核145Er。利用氦喷嘴带传输系统把研究目标核传输到低本底测量站,进行了质子-γ符合测量,得到了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145Er的β延发质子谱。经过仔细分析与延发质子符合的γ谱,发现了14... 通过92Mo(58Ni,2p3n)熔合蒸发反应生成了非常缺中子核145Er。利用氦喷嘴带传输系统把研究目标核传输到低本底测量站,进行了质子-γ符合测量,得到了不受同量异位素干扰的145Er的β延发质子谱。经过仔细分析与延发质子符合的γ谱,发现了145Er的11/2-同核异能态具有β延发质子衰变性质。经拟合退激144Dy不同激发态γ跃迁的衰变曲线,得出145Er的1/2+基态和11/2-同核异能态的半衰期分别为(1.6±0.6)和(0.6±0.1)s。最后,简单介绍了中重质量区缺中子新核素的合成及衰变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喷嘴带传输系统 缺中子核素 β延发质子衰变
原文传递
对^(69)Krβ延迟质子衰变的观察
10
作者 徐晓冀 黄文学 +4 位作者 马瑞昌 古中道 杨永峰 王彦瑜 董成富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6-288,共3页
通过对^(32)S+Ca 反应中衰变质子谱的观测,发现了一组新的质子谱线,其能量为(4.07±0.05)MeV,对应的半衰期为(32±10)ms,经反应道分析及与理论预言比较,确定该质子活性来源于^(40)Ca(^(32)S,3n)反应产生的^(69)Kr 的β延迟质子... 通过对^(32)S+Ca 反应中衰变质子谱的观测,发现了一组新的质子谱线,其能量为(4.07±0.05)MeV,对应的半衰期为(32±10)ms,经反应道分析及与理论预言比较,确定该质子活性来源于^(40)Ca(^(32)S,3n)反应产生的^(69)Kr 的β延迟质子衰变,它相应于由^(69)Br 中的 T=3/2同位旋相似态到^(68)Se 基态的质子跃迁.基于测量结果与库仑位移能计算,得到^(69)Kr 的质量剩余为(-32.15±0.30)MeV,并提出了^(69)Kr 的部分衰变纲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核 β延迟粒子发射 质量剩余 质子衰变
原文传递
^(140)Tb和^(141)Dy的β缓发质子衰变以及^(143)Dy的自旋宇称
11
作者 徐树威 谢元祥 +3 位作者 邢烨炳 许甫荣 刘红亮 李占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6-529,共4页
利用40Ca+106Cd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40Tb和141Dy,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和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通过统计理论拟合提取了140Tb... 利用40Ca+106Cd融合蒸发反应产生了近质子滴线核140Tb和141Dy,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质子-γ”符合方法观测了它们的β缓发质子衰变,其中包括半衰期、质子能谱和衰变到第二代子核不同低位态的分支比.通过统计理论拟合提取了140Tb和141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7±和9/2±.另一方面,用Woods-Saxon Strutinsky方法计算了这两种核限制组态的势能面,由此得到140Tb和141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7+和9/2-.此外用同一方法还计算了143Dy的核势能面,从中看出143Dy存在有自旋宇称为1/2+的基态和一个激发能为198keV的11/2-的同质异能态.该结果与2003年Eur.Phys.J. A16:347-351中的143Dy衰变实验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缓发质子衰变 自旋宇称 核势能面
原文传递
原子核基态双质子衰变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徐树威 谢元祥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3-427,共5页
基态双质子衰变是质子滴线区原子核的一种奇异衰变。它可以揭示质子滴线区原子核外层质子对的结构行为,检验现有核模型理论应用于极端条件下原子核的正确性。搜索基态双质子衰变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实验难题,直到理论预言提出后40多年... 基态双质子衰变是质子滴线区原子核的一种奇异衰变。它可以揭示质子滴线区原子核外层质子对的结构行为,检验现有核模型理论应用于极端条件下原子核的正确性。搜索基态双质子衰变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实验难题,直到理论预言提出后40多年才取得明显进展。简要介绍了这一研究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态双质子衰变 质子滴线 Bρ-TOF-ΔE方法 光学时间投影室
原文传递
极不稳定核的五质子衰变
13
作者 周书华(编译)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47-847,共1页
对极不稳定核发射5个质子衰变的观测,可用于对极端情况下核模型的检验。研究人员发现了极不稳定核的一种现象,在这种核中,一半以上的核子是非束缚的,也就是说,这些核子并不是与核的致密核心紧紧相连。原子核氮-9由5个质子围绕着的一个... 对极不稳定核发射5个质子衰变的观测,可用于对极端情况下核模型的检验。研究人员发现了极不稳定核的一种现象,在这种核中,一半以上的核子是非束缚的,也就是说,这些核子并不是与核的致密核心紧紧相连。原子核氮-9由5个质子围绕着的一个类似氦核的核心组成,这些质子在氮-9核形成后便很快逸出。而此前的实验观察到在一个核中最多有4个非束缚的质子。研究团队必须仔细筛选大量的核碰撞数据来鉴别氮-9衰变。这种几乎不束缚的核对于核结构理论提出了独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衰变 氢核 不稳定核 实验观察 核子 原子核 束缚
原文传递
对质子滴线核^(19)Na的β延迟质子衰变的首次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晓冀 马瑞昌 +9 位作者 黄文学 胡志强 郭俊盛 郭应祥 徐连联 刘洪业 罗亦孝 王书鸿 孔登明 乔际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由(20)Ne(P,2n)(19)Na反应,对质子滴线核(19)Na进行了研究,实验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质子直线加速器上进行,首次观察到了(19)Na的β延迟质子衰变,测定其质子能量为1.10±0.08Me... 由(20)Ne(P,2n)(19)Na反应,对质子滴线核(19)Na进行了研究,实验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质子直线加速器上进行,首次观察到了(19)Na的β延迟质子衰变,测定其质子能量为1.10±0.08MeV,半衰期为47±20ms,它相应于(19)Na基态到(19)Ne的7.62MeV、T=3/2同位旋相似态的超允许β跃迁和由此态到(18)F基态的级联质子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衰变 β延迟 滴线核 钠同位素
原文传递
质子会不会衰变?
15
作者 高崇寿 《大学物理》 1983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质子衰变 基本粒子 物理学家 大统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衰变实验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瑞光 戴长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按照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理论,重子数是绝对守恒的.而大统一理论(GUTs)明确地否定了重子数的对称性,预言质子会衰变成更轻的次粒子.文章论述了质子衰变的物理概念、基本探测条件和主要实验现状,并在探测方法的探讨和探测技术的改进方面融... 按照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理论,重子数是绝对守恒的.而大统一理论(GUTs)明确地否定了重子数的对称性,预言质子会衰变成更轻的次粒子.文章论述了质子衰变的物理概念、基本探测条件和主要实验现状,并在探测方法的探讨和探测技术的改进方面融入了一些想法.目前一般认为质子的寿命为τp>1032年左右.质子衰变的探测,对于新理论模型的验证、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子数守恒 质子衰变 寿命 探测器 反物质
原文传递
大统一理论和质子衰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田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474-2483,共10页
自然界存在4种基本相互作用:强、弱、超荷和引力相互作用,故如何构造一种大统一理论来描述所有的基本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标准模型及其问题.考虑U(1)_Y超荷正则归一化因子和大沙漠假定(grand desert hy... 自然界存在4种基本相互作用:强、弱、超荷和引力相互作用,故如何构造一种大统一理论来描述所有的基本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标准模型及其问题.考虑U(1)_Y超荷正则归一化因子和大沙漠假定(grand desert hypothesis),可以在TeV能标左右引入新的粒子来得到标准模型规范耦合常数的统一,其中特别解释了超对称标准模型.在四维大统一模型中,介绍了Pati-Salam SU(4)_C×SU(2)_L×SU(2)_R模型,Georgi-Glashow SU(5)模型,Flipped SU(5)×U(1)_X模型和SO(10)模型,其中详细介绍了非超对称和超对称SU(5)模型,并讨论了其正确的预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和质子衰变等.还简单介绍了高维Orbifold大统一模型和超弦模型.最后讨论了如何探寻大统一理论:在对撞机上寻找新的粒子及其粒子特性、质子衰变的现在和将来的实验检验以及可能的新探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统一理论 质子衰变 基本相互作用 标准模型 超对称
原文传递
45↑Fe的双质子衰变
18
作者 友宝(编译)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1,共1页
在以质子数和中子数为坐标画出的核素图中,分布着100多种元素的几千种同位素.除少量核素是稳定的以外,其他核素大都有可以测量的半衰期,衰变模式为发射α,β粒子或自发裂变.换句话说,这些核素的基态不会自发地发射质子或中子.... 在以质子数和中子数为坐标画出的核素图中,分布着100多种元素的几千种同位素.除少量核素是稳定的以外,其他核素大都有可以测量的半衰期,衰变模式为发射α,β粒子或自发裂变.换句话说,这些核素的基态不会自发地发射质子或中子.核素图的边界分别叫质子滴线和中子滴线,滴线以外的核对质子或中子衰变是不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衰变 FE 质子滴线 核素图 中子数 衰变模式 自发裂变 不稳定
原文传递
双质子辐射衰变
19
《物理通报》 2005年第6期29-29,共1页
一个国际核物理学家小组首次制得锌-54,经他们确认,锌-54会发生双质子衰变.双质子衰变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过程,在此之前人类仅发现过一种同位素会经历这种过程.这一结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秘质子如何在原子核内部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辐射衰变 质子衰变 物理学家 原子核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核素的奇异衰变
20
作者 徐树威 谢元祥 李占奎 《科学》 1998年第3期21-24,共4页
近年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重离子束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稀土元素中 Z=0.743N+11.6质子滴线区的两个新的β延发质子先驱核^(135)Gd 和^(121)Ce,并采用自己建立的独具特色的技术... 近年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重离子束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稀土元素中 Z=0.743N+11.6质子滴线区的两个新的β延发质子先驱核^(135)Gd 和^(121)Ce,并采用自己建立的独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氦喷嘴快速传输系统和'p-γ'符合方法对新核素进行了成功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 衰变 质子滴线 β延发质子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