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调节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部质膜H^+-ATPase和焦磷酸酶活性提高耐盐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阮海华 沈文飚 徐朗莱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4年第4期415-422,共8页
采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研究了NO对盐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mmo1/L SNP处理显著缓解了150mmo1/L NAC1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包括水分丧失以及叶绿素降解,从而提... 采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研究了NO对盐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mmo1/L SNP处理显著缓解了150mmo1/L NAC1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包括水分丧失以及叶绿素降解,从而提高了小麦幼苗的耐盐性。进一步结合1mg/mL血红蛋白处理则显著逆转了SNP诱导的上述效应;利用亚硝酸钠和铁氰化钾作为对照也证实了NO对小麦幼苗耐盐性的专一性调节作用,并可能与NO对小麦幼苗根部质膜H^+-ATPase和焦磷酸酶活性诱导有关。此外,尽管NO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部细胞质膜H^+-ATPase和焦磷酸酶的ATP水解活性,但是对跨膜H^+转运则没有明显影响。应用外源CaSO4和EGTA处理也证实,Ca^2+可能在NO诱导的质膜H^+-ATPase和焦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过程中起信号作用。另外,分析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部Na^+和K^+含量的变化也发现,NO对Na^+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却显著提高了K^+水平和K^+/Na^+比,这可能也是NO提高小麦幼苗耐盐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盐胁迫 小麦 幼苗 质膜 焦磷酸 H^+-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BP-10介导的质膜H^+-ATP酶磷酸化对该酶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3
2
作者 向左云 凌启阆 +2 位作者 刘华 宋悦 尚克进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7-252,共6页
CaMBP-10在活体处理条件下,抑制IAA诱导的质膜H+-ATh酶活性及其磷酸化,抑制作用可被IAA逆转并在外加CaM时被消除,与前期BP-10对IAA生理应答的调节效应相吻合。并且在各项处理中,质膜H+-ATh酶活性与其磷酸化水平呈现极显著的正相... CaMBP-10在活体处理条件下,抑制IAA诱导的质膜H+-ATh酶活性及其磷酸化,抑制作用可被IAA逆转并在外加CaM时被消除,与前期BP-10对IAA生理应答的调节效应相吻合。并且在各项处理中,质膜H+-ATh酶活性与其磷酸化水平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结果表明,质膜H+-ATh酶活性受其磷酸化的调节,CaMBP-10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它通过介导该酶磷酸化调节其活性,在IAA应答反应中发挥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生长素 质膜H^+-atp 蛋白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CaM及CaM拮抗剂对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林玲 袁生 +2 位作者 陆玲 幸定坤 戴传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共4页
经差速离心,酸处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 be)质膜H+-ATP酶,以研究Ca2+、CaM以及CaM拮抗剂对纯化的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强烈的抑制该酶的活性,而CaM对该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TFP与C... 经差速离心,酸处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 be)质膜H+-ATP酶,以研究Ca2+、CaM以及CaM拮抗剂对纯化的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强烈的抑制该酶的活性,而CaM对该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TFP与Compound R24571这两类CaM拮抗剂又都能强烈地抑制该酶的活性.推测TFP等抑制该酶的活性不是通过与CaM结合作为CaM的拮抗剂竞争性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是直接对该酶发生作用或者通过磷脂或其它的CaM依赖性的膜蛋白间接对该酶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 CA^2+ CAM CaM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钝顶螺旋藻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三润 杨茜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PM H+-ATPase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低温的关系,并与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S2)进行比较。方法:以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S1)和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S2)为材料,采用两相法提纯质膜(plasms membr... 目的:探讨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PM H+-ATPase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低温的关系,并与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S2)进行比较。方法:以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S1)和非洲Chad湖钝顶螺旋藻(S2)为材料,采用两相法提纯质膜(plasms membrae PM),钼蓝法测定PM H+-ATPase活性。结果:结果显示:低温直接处理和锻炼后低温处理,S1和S2PM H+-ATPase活性都是先升后降。S1PM H+-ATPase活性比S2PM H+-ATPase活性稳定。低温锻炼可提高PM H+-ATPase活性。PM H+-ATPase活性变化范围S1<S2。低温直接处理,S1的生理活动临界低温为0℃,S2的生理活动临界低温为10℃;锻炼后处理,S1的生理活动临界低温为0℃,S2的生理活动临界低温为5℃。结论:S1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低温胁迫 质膜H+-atp arrhenius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和NaCl双重处理下刺槐叶片质膜H^+-ATP酶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子越 张粟斌 +3 位作者 林可心 代靖娆 段泽浩 孟凡娟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21-23,共3页
四倍体刺槐由二倍体诱变而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茉莉酸甲酯作为茉莉酸类化合物衍生物的一种,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为了分析茉莉酸甲酯在调控四倍体刺槐抗盐性中的作用,采用NaCl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测定叶片... 四倍体刺槐由二倍体诱变而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茉莉酸甲酯作为茉莉酸类化合物衍生物的一种,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为了分析茉莉酸甲酯在调控四倍体刺槐抗盐性中的作用,采用NaCl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测定叶片质膜H^+-ATPase的活性变化特征,分析茉莉酸甲酯对2种刺槐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叶片质膜H^+-ATP酶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叶片的沉淀颗粒形成趋势明显,但在二倍体中没有明显增加且有减弱趋势,说明茉莉酸甲酯有效缓解了NaCl对二倍体刺槐盐胁迫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茉莉酸甲酯 盐胁迫 H^+-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多胺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H^+-ATP酶和H^+-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汪天 李娟 +2 位作者 郭世荣 高洪波 王素平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7-642,共6页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多胺对黄瓜幼苗植株根系生长,内源多胺含量与质膜H+-ATP酶、液泡膜H+-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低氧胁迫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外源Put(腐胺)和Spd(亚精胺)可缓解低...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多胺对黄瓜幼苗植株根系生长,内源多胺含量与质膜H+-ATP酶、液泡膜H+-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低氧胁迫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外源Put(腐胺)和Spd(亚精胺)可缓解低氧胁迫对根系的生长抑制,多胺主要以Spd的形式发挥促进性的生理作用,Put通过转化为Spd发挥作用;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内源多胺含量略有提高,外源多胺处理可增加内源多胺的含量;低氧胁迫下外源Put和Spd处理后质膜H+-ATP酶活性显著提高,外源多胺对黄瓜根系液胞膜H+-ATP酶和H+-焦磷酸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说明低氧胁迫下外源多胺主要通过提高质膜H+-ATP酶活性而发挥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低氧 H^+ -atp H^+ -焦磷酸 瓜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测定及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玉梅 陆国明 +2 位作者 邹晓平 李兆申 谢志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染色的变化。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奥美拉唑(OM)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溃疡指数(UI)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观察...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染色的变化。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奥美拉唑(OM)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溃疡指数(UI)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观察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H+-K+-ATP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应激组胃粘膜UI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而应激+OM组UI和H+-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应激组(P<0.01);电镜下对照组壁细胞呈静息状态,应激组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密集呈激活状态,而应激+OM组分泌小管明显扩张,绒毛稀少;酶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和顶部质膜有少量黑色点状酶反应产物沉积,应激组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可见多量的、密集分布的黑色点状酶反应产物,而应激+OM组分泌小管上几乎无反应产物沉积。结论: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升高,且与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相一致,提示胃酸是应激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溃疡 壁细胞 H^+-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膜Ca^(2+)-ATP酶异构体2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杪 谭皓 +5 位作者 郑建如 王峰 蒋长征 何美安 陈永文 邬堂春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质膜Ca2 + - ATP酶异构体 2 (PMCA2 )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 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 ,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 ;用多聚酶链... 目的 探讨质膜Ca2 + - ATP酶异构体 2 (PMCA2 )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 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 ,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 ;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 (ASA)检测其PMCA2基因上rs2 2 892 74和rs6790 64 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在 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工人中 ,rs2 2 892 74位点AA、A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 1%、40. 9%和 43. 0 % ,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为 3 6 6%和 63 . 4% ;在 10 1名听力正常的工人中 ,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5 8%(AA)、3 2 7% (AG)和 5 .1 5 % (GG) ,等位基因频率为 3 2. 2 % (A)和 67. 8% (G)。rs6790 64 0位点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82 8%和 17. 2 % ,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为 41. 4%和 5 8 .6% ;在听力正常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 0 %(CC)、 76. 2 % (CT)和 2 2 . 8% (TT) ;等位基因频率为 3 9. 1% (C)和 60. 9% (T)。两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 0 5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膜Ca^2+-atp PMCA2 基因多态性 噪声 听力损失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胁迫对干酪乳杆菌H^+-ATP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霞 孙志宏 +2 位作者 张文弈 孟和 张和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2,共4页
耐酸性是乳酸菌重要的益生菌性状之一。实验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对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培养后的3株不同干酪乳杆菌的H+-ATP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基酸度增加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在pH4.0... 耐酸性是乳酸菌重要的益生菌性状之一。实验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对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培养后的3株不同干酪乳杆菌的H+-ATP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基酸度增加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在pH4.0条件下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H+-ATP酶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培养基酸度的增加而增加。推测H+-ATP酶与干酪乳杆菌耐受酸性条件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耐酸性 H^+-atp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绿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水解活力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文彬 宾金华 王小菁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5-670,共6页
运用γ-32P示踪、蛋白激酶和磷酸酶抑制剂药理实验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对质膜H+-ATP酶水解活力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MeJA可促进H+-ATP酶水解活力30%;斑蝥素和岗田酸促进了MeJA对质膜H+-ATP酶的刺激作用;星形孢菌素和白屈菜... 运用γ-32P示踪、蛋白激酶和磷酸酶抑制剂药理实验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对质膜H+-ATP酶水解活力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MeJA可促进H+-ATP酶水解活力30%;斑蝥素和岗田酸促进了MeJA对质膜H+-ATP酶的刺激作用;星形孢菌素和白屈菜红碱削弱了MeJA对质膜H+-ATP酶的刺激作用。H+-ATP酶活力变化同时,其上的γ-32P标记量发生变化。Ca2+对H+-ATP酶水解活力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对MeJA促进H+-ATP酶活力的作用没有进一步的影响。根据这些结果可以得出结论:MeJA刺激质膜H+-ATP酶水解活力的变化与H+-ATP酶磷酸化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催化这一作用的蛋白激酶可能不依赖于Ca2+,而蛋白磷酸酶依赖于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质膜H^+-atp 茉莉酸甲酯(MeJA)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苗根细胞质膜和液泡膜微囊Ca^(2+)-ATP酶的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精明 李洪清 李美茹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
水稻幼苗根质膜和液泡膜Ca2+-ATP酶对ATP的Km值分别为7.1和4.5μmol.L-1;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8.0和7.0。两者活性均受Na3VO4和曙红B(EB)抑制;CPZ抑制质膜Ca2+-ATP酶活性,但促进液泡膜Ca2+-ATP酶活性。30mmol.L-1CaCl2浸种和CaCl2浸种结... 水稻幼苗根质膜和液泡膜Ca2+-ATP酶对ATP的Km值分别为7.1和4.5μmol.L-1;反应的最适pH分别为8.0和7.0。两者活性均受Na3VO4和曙红B(EB)抑制;CPZ抑制质膜Ca2+-ATP酶活性,但促进液泡膜Ca2+-ATP酶活性。30mmol.L-1CaCl2浸种和CaCl2浸种结合低温锻炼预处理,均可提高此酶的活性和冷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根细胞 质膜 液泡膜 CA^2+-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青钱柳幼苗叶片中H^+-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和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瑞玲 王胤 方升佐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盐胁迫下3种青钱柳幼苗叶中H^+-ATPase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超微结构的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幼苗叶中H^+-ATP酶活性较小,且多分布于细胞核上。盐处理12 d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H^+-ATPase活性越大,盐胁迫20 d的叶中... 用透射电镜观察盐胁迫下3种青钱柳幼苗叶中H^+-ATPase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超微结构的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幼苗叶中H^+-ATP酶活性较小,且多分布于细胞核上。盐处理12 d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H^+-ATPase活性越大,盐胁迫20 d的叶中亚细胞结构受破坏的程度越小,幼苗盐适应能力越强。H^+-ATPase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显示其受盐害的程度较轻,主要分布在液泡中的显示其受盐害的程度较重。从整体上看,3种青钱柳幼苗的耐盐能力大小为:安徽黄山幼苗>云南昆明幼苗>江西九江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青钱柳 H^+-atp 亚细胞化学定位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梭孢素对质膜H^+-ATPase活力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文彬 宾金华 +2 位作者 陈雄伟 潘瑞炽 王小菁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0-545,共6页
壳梭孢素 (FC)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广泛用于研究酸介导的生长反应和依赖于质子推动力的膜运输系统 ,FC刺激质膜H+_ATPase的活性是通过FC结合蛋白 (FCBP)与H+_ATPase发生作用。FCBP是 1
关键词 壳梭孢素 质膜H^+-atpASE FC结合蛋白 14-3-3蛋白 植物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根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与吸钾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化党领 介晓磊 +2 位作者 郭天财 黄晓书 韩锦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以不同基因型小麦根为材料,采用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制备质膜微囊,研究了钾对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生长环境中钾胁迫会导致小麦根质膜H+-ATP酶水解活性增加,且水解活性受钾刺激也增加;生长环境中钾充足会导致此酶水... 以不同基因型小麦根为材料,采用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制备质膜微囊,研究了钾对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生长环境中钾胁迫会导致小麦根质膜H+-ATP酶水解活性增加,且水解活性受钾刺激也增加;生长环境中钾充足会导致此酶水解活性比钾亏缺时低,且水解活性受钾刺激而下降。表明环境钾水平可影响根内H+-ATP酶活性及其某些性状。植株K吸收量与根质膜H+-ATP酶水解活性及受钾刺激特性关系不明显。决定钾吸收量的因素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质膜H^+-atpASE 生长环境 吸收量 植株 性状 性比 质膜微囊 胁迫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中HDC和H^+,K^+-ATP酶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美蓉 林劲秋 +1 位作者 宋于刚 赖卓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制模术后1d大鼠胃体出现明显溃疡,3d溃疡最为明显,12d溃疡基本愈合。HDC和H+,K+-ATP酶mRNA表达在制模术后1d即开始降低,术后9d恢复正常。HDC和H+,K+-ATP酶蛋白表达在制模术后也出现降低,术后6d达到最低,术后12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胃溃疡自愈过程中,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其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以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组氨酸脱羧 H^+ 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小肠黏膜上皮斯钙素-1基因表达与质膜Ca^(2+)-ATP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红旭 贾永芳 +4 位作者 李嘉雯 张江江 张东芳 崔海燕 李卫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上皮斯钙素-1(STC1)基因表达与质膜Ca2+-ATP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基于耐受实验结果,将72只成体中华大蟾蜍随机分为高钙环境组(加0.1 mol/L CaCl2的自来水)、低钙环境组[加0.03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自来水]及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上皮斯钙素-1(STC1)基因表达与质膜Ca2+-ATP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基于耐受实验结果,将72只成体中华大蟾蜍随机分为高钙环境组(加0.1 mol/L CaCl2的自来水)、低钙环境组[加0.03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自来水]及正常对照组(自来水),分别于暴露前及暴露后12h、24h、48h、72h、96h、120h、144h取血浆和小肠黏膜,利用比色法和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血浆钙水平、质膜Ca2+-ATP酶活性和STC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0.1mol/L氯化钙暴露致中华大蟾蜍血浆钙水平在12h和24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1.9mmol/L)(P<0.05),48h时回复至正常,72h后持续升高;而12~48h内小肠黏膜上皮质膜Ca2+-ATP酶活性增强和STC1 mRNA水平上调,72h后回复至正常水平。0.03mol/L EDTA暴露则使中华大蟾蜍血浆钙水平下降,但质膜Ca2+-ATP酶活性和STC1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血浆钙水平升高致小肠黏膜上皮质膜Ca2+-ATP酶活性升高,进而增强STC1表达,而STC1表达上调又以负反馈方式抑制质膜Ca2+-ATP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钙素 质膜Ca^2+-atp 肠上皮细胞 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链反应 中华大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鹤鸣 岳茂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研究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其与 H+ A T P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 C R)、磷氧比( P/ O)和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孵育实验研究离体情... 目的:研究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其与 H+ A T P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 C R)、磷氧比( P/ O)和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孵育实验研究离体情况下不同浓度梯度细菌内毒素( L P S)对线粒体 R C R、 P/ O 和 H+ A T 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内毒素休克早期,大鼠肝线粒体 R C R、 P/ O 及 H+ A T P酶活性显著增强,晚期则显著减弱。而 L P S与线粒体共同孵育导致线粒体 R C R、 P/ O 和 H+ A T P酶活性下降。线粒体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和 R C R、 P/ O 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内毒素休克线粒体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功能早期增强晚期减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线粒体 H^+-atp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elati磷饥饿时番茄幼苗根系质膜H^+- ATP酶活性的变化与磷吸收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克敏 焦新之 +1 位作者 李琳 颜季琼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1年第1期87-93,共7页
磷饥饿提高了番茄幼苗质膜H+ ATP酶活性并促进了番茄幼苗根部的H+分泌。动力学分析表明 ,磷饥饿使番茄幼苗根部质膜H+ ATP酶的Km 值明显降低 ,亦即提高了该酶对其底物的亲和力 ,但对该酶的Vmax影响不大。另外 ,磷饥饿并不改变ATP酶的最... 磷饥饿提高了番茄幼苗质膜H+ ATP酶活性并促进了番茄幼苗根部的H+分泌。动力学分析表明 ,磷饥饿使番茄幼苗根部质膜H+ ATP酶的Km 值明显降低 ,亦即提高了该酶对其底物的亲和力 ,但对该酶的Vmax影响不大。另外 ,磷饥饿并不改变ATP酶的最适 pH值 (最适 pH值为 6.5)。钒酸盐显著抑制番茄幼苗根部质膜ATP酶的活性以及H+分泌 ,也显著抑制番茄幼苗的Pi吸收。与对照相比 ,上述抑制作用在饥饿处理的植物中表现得更强。以上结果表明 ,磷饥饿时高亲和性Pi传递系统的诱导很可能包含质膜H+ ATP酶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磷饥饿 质膜H^+-atp 磷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仓 陆松敏 +3 位作者 杨鹤鸣 贾后军 万志红 李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99-700,共2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肝线粒体H+-ATP酶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内毒素注射前、内毒素注射后 1、3、5、8h组及其对照组 ;予各组相应时相点活杀取肝组织制备线粒体 ,测定线粒体H+-ATP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肝线粒体H+-ATP酶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内毒素注射前、内毒素注射后 1、3、5、8h组及其对照组 ;予各组相应时相点活杀取肝组织制备线粒体 ,测定线粒体H+-ATP酶、MDA及血浆MDA含量。离体实验采用正常鼠肝线粒体和不同剂量的氧自由基生成剂 (FeSO4 /VitC)共同孵育后 ,测量H+-ATP酶活性。结果 内毒素休克早期线粒体H+-ATP酶活性升高 ,3h时其酶活性升高 15 6 % ,8h时降至对照组的 6 5 %。内毒素休克早期肝线粒体MDA含量就显著增高 ,随着休克时间延长而加重 ,8h时为对照组的 1 79倍。离体实验显示 ,小剂量FeSO4 /VitC引起的H+-ATP酶活性升高 ,大剂量引起H+-ATP酶活性下降 ,和在体实验结果平行。结论 内毒素休克早期H+-ATP酶升高 ,晚期H+-ATP酶活性降低。内毒素休克时脂质过氧化物进行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线粒体 H^+-atp 内毒素休克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乙酸性胃溃疡自愈过程中HDC和H^+、K^+-ATP酶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美蓉 林劲秋 +1 位作者 宋于刚 赖卓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618-2620,2624,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乙酸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乙酸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制模术后1d大鼠胃体出现明显溃疡,3d溃疡最为明显,12d溃疡基本愈合。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表达在制模术后1d即开始降低,术后9d恢复正常。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阳性细胞率及胞质平均灰度值在制模术后也出现降低,术后6d达到最低,术后12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胃溃疡自愈过程中,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表达下调,其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以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组氨酸脱羧 H^+ 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