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5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lncRNA HSFAS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夏童童 马芳 +8 位作者 孙浩原 刘虹麟 张正皓 杨佳琪 张慧萍 吴凯 沈江涌 姜怡邓 李桂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92-2499,共8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增生性瘢痕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 HSFAS是一种可用于增生性瘢痕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但其如何在增生性瘢痕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临床收集3例行...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增生性瘢痕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 HSFAS是一种可用于增生性瘢痕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但其如何在增生性瘢痕中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临床收集3例行增生性瘢痕组织切除手术患者的新鲜增生性瘢痕皮肤组织和增生性瘢痕旁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种皮肤组织冰冻切片中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的表达。应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增生性瘢痕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原代成纤维细胞,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HSFAS mRNA表达,通过RNA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检测与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相互结合的蛋白,利用GO和KEGG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参与增生性瘢痕进展的主要功能和通路,通过catRAPID和RPISeq网站分析确定长链非编码RNA HSFAS与蛋白的靶向结合。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HSFAS表达升高(P<0.05);与正常皮肤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HSFAS mRNA表达升高(P<0.05);②RNA pull-down联合质谱技术明确与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相互结合的蛋白有510个;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涉及RNA剪接和加工、染色体合成和分离、细胞周期等过程,其中涉及RNA剪接和加工的蛋白有支架附着因子B2和DICER1,并且与长链非编码RNA HSFAS的结合分数较高;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验证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HSFAS与支架附着因子B2和DICER1蛋白存在相互结合;③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HSFAS可能通过与支架附着因子B2和DICER1蛋白相互结合调控RNA剪接和加工修饰影响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lncRNA HSFAS 成纤维细胞 RNA pull-down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分析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鹏飞 赵增财 +1 位作者 付建瑞 崔艳芳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6期187-189,共3页
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质谱分析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强大的定性定量能力,在食品污染物检测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探讨基于质谱分析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及其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食品污染物检... 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质谱分析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强大的定性定量能力,在食品污染物检测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探讨基于质谱分析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及其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食品污染物检测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析 食品污染物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质谱分析技术优化与应用
3
作者 肖婷 《食品界》 2025年第1期26-28,共3页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与控制尤为重要。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质谱分析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多残留同时分析的能力,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占据了核心地位。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优化质谱分析技术,提高其在...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与控制尤为重要。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质谱分析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多残留同时分析的能力,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占据了核心地位。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优化质谱分析技术,提高其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效能,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析技术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检测 系统优化 应用效能 高选择性 优化与应用 检测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包能 于翔 +4 位作者 顾鸣佳 王锦 顾鑫 俞娅芬 孔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07,共11页
目的联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和LC-MS定性分析确定益肾清... 目的联合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BATMAN-TCM数据库和LC-MS定性分析确定益肾清利方药物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生物过程及机制通路,并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验证。结果益肾清利方共筛选出15个活性成分,其作用靶点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72个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包含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白细胞迁移、肽基酪氨酸磷酸化等的参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益肾清利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涉及TNF、PI3K/AKT、MAPK等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体外实验表明,益肾清利方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减少足细胞凋亡。结论益肾清利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亚溶破模型有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PI3K/AKT、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利方 特发性膜性肾病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分析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健脑固本方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伟坤 韩振蕴 +3 位作者 胡玉立 王育纯 田丹枫 常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68-1776,共9页
目的运用质谱分析、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健脑固本方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质谱分析得出主要活性成分,TCMSP检索其相应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CSVCI... 目的运用质谱分析、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健脑固本方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质谱分析得出主要活性成分,TCMSP检索其相应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CSVCI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作用靶点网络可视化;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健脑固本方的有效活性成分有山奈酚、薯蓣皂苷,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蛋白激酶B1等核心靶点,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信号通路涉及炎症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健脑固本方抑制Notch-1、RBP-Jκ以及Hes-1的表达。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健脑固本方能够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治疗CSVCI,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Notch-1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析 网络药理学 健脑固本方 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 Notch-1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分析技术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6
作者 李雷惊 《大众科学》 2024年第22期111-113,共3页
质谱分析技术在检测实验室的应用中起着核心作用,涉及从药物残留分析到疾病标志物的检测。详细介绍了质谱技术的基础原理,包括样品的离子化、离子加速、分离及检测,以及涉及到的主要仪器如GCMS和LC-MS。探讨了实验室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方... 质谱分析技术在检测实验室的应用中起着核心作用,涉及从药物残留分析到疾病标志物的检测。详细介绍了质谱技术的基础原理,包括样品的离子化、离子加速、分离及检测,以及涉及到的主要仪器如GCMS和LC-MS。探讨了实验室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方面,包括仪器的标准化和校准流程、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案例研究与解决策略,确保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分析技术 检测实验室 谱仪器 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mNGS联合质谱分析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恩就 雷一川 +4 位作者 黄国平 温霞 毛选教 黄慧芳 林宝钗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490-492,498,共4页
目的研究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mNGS)联合质谱分析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3年8月收治的经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的重症肺炎62例。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 目的研究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mNGS)联合质谱分析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3年8月收治的经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的重症肺炎62例。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采集两组肺泡灌洗液,对照组行常规病原学检测,实验组在常规病原学检测基础上行mNGS联合质谱分析,统计两组检测耗时和病原菌检出情况,并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器官功能支持情况、实验室指标、住院情况)。结果实验组mNGS联合质谱分析耗时短于对照组,检出病原微生物种类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热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WBC、中性粒细胞、CRP、PCT、红细胞沉降率(ESR)、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b、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泡灌洗液mNGS联合质谱分析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检出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有利于指导临床进行靶向抗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肺泡灌洗液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在水质分析中应用研究
8
作者 李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63-0066,共4页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LC-MS)结合了液相色谱(LC)高效分离和质谱(MS)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具有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和分析速度快等优势,已经成为水质检测分析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中农...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LC-MS)结合了液相色谱(LC)高效分离和质谱(MS)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具有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和分析速度快等优势,已经成为水质检测分析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中农药残留、有机物和酚类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该方法可以用于及时了解饮用水水质状况,为保障人类健康和饮水安全提供有力支持。本文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并阐述了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 分析 生活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试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9
作者 赵欢欢 梁群 +1 位作者 汤宝凤 高秋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52-0056,共5页
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属于一类分散于有机溶液内,具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功能的化学物质。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就是水质,半挥发性有机物在的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其浓度相对较低,并且种类众多。半挥发性的有毒物质在水资源里,不只是威胁到... 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属于一类分散于有机溶液内,具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功能的化学物质。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就是水质,半挥发性有机物在的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其浓度相对较低,并且种类众多。半挥发性的有毒物质在水资源里,不只是威胁到的身体健康,同时还给水生动植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所以,选择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来检测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期待这一方法能够给相关专业人士带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半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非正构烷烃色谱-质谱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渤莹 张云献 刘海燕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发现油气层的实用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勘探和寻找油气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于高成熟凝析油,主要为C10之前的正构烷烃,常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极低,采用常规饱和烃地球化学分... 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发现油气层的实用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勘探和寻找油气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于高成熟凝析油,主要为C10之前的正构烷烃,常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极低,采用常规饱和烃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往往不能很好解决诸如油源、油气成熟度、油气运移、油气充注方向及次序等地质问题。应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正构烷烃之间的异构烷烃进行定性定量,进而应用一些新的轻烃地球化学指标,准确判定油气特征,对提高油气勘探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 色谱- 定性定量 轻烃指标 成熟度 油气勘探 色谱-质谱分析 非正构烷烃 石油地 凝析油 应用 质谱分析技术 地球化学指标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77
11
作者 周燕 王明奎 +3 位作者 廖循 朱绪民 彭树林 丁立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甘草 (Glycyrrhizauralensis)中的化学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将三萜、黄酮及香豆素等 5 0余种化学成分较好的分离。根据紫外光谱可大致判断其化合物类型 ,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分子量 ,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甘草 (Glycyrrhizauralensis)中的化学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将三萜、黄酮及香豆素等 5 0余种化学成分较好的分离。根据紫外光谱可大致判断其化合物类型 ,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分子量 ,再由串联质谱获得进一步的结构信息 ,进而推测出其中 2 2个主要成分的可能结构。它们分别是 :葡糖基甘草甙、异光果甘草甙、夏拂托甙、甘草素 4′ 芹糖甙 ,甘草甙 ,6′ 乙酰甘草甙 ,异佛来心甙 ,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 ,甘草糖甙A ,甘草糖甙B ,甘草素 ,3 O [β D 葡萄糖醛酸甲酯 (1→ 2 ) β D 葡萄糖醛酸 ] 2 4 羟基 甘草内酯 ,甘草皂甙E2 ,异甘草素 ,甘草醇 ,甘草酸 ,甘草香豆素 ,甘草双氢异黄酮 ,甘草异黄酮甲 ,乌拉尔甘草皂甙乙 ,新甘草酚和甘草皂甙B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甘草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分离 分子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样品中微量元素的高分辨率等离子质谱分析 被引量:244
12
作者 高剑峰 陆建军 +2 位作者 赖鸣远 林雨萍 濮巍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4-850,共7页
 应用高分辨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33种微量元素的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25mg岩石样品在自制高压密闭溶样装置中,用1mL浓HF+0.5mL浓HNO3于190℃溶解,蒸干后用5mL30%(v/v)HNO3于140℃提取残渣,加入Rh做内标来扣除基体效应及仪器...  应用高分辨等离子质谱法测定岩石样品中33种微量元素的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25mg岩石样品在自制高压密闭溶样装置中,用1mL浓HF+0.5mL浓HNO3于190℃溶解,蒸干后用5mL30%(v/v)HNO3于140℃提取残渣,加入Rh做内标来扣除基体效应及仪器漂移带来的影响.该方法用于多个岩石标样33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比,误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样品 微量元素 等离子质谱分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的^(40)Ar/^(39)Ar定年方法及Ar同位素质谱分析 被引量:64
13
作者 桑海清 王松山 +1 位作者 胡世玲 裘冀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7-27,共11页
石英中K含量极低,而且一般含有包体成分(气相、液相或固相)的干扰,用常规K—Ar稀释法很难测定其同位素地质年龄。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通过石英中39K(n·P)39Ar核反应,把微量K的化学分析... 石英中K含量极低,而且一般含有包体成分(气相、液相或固相)的干扰,用常规K—Ar稀释法很难测定其同位素地质年龄。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通过石英中39K(n·P)39Ar核反应,把微量K的化学分析转化为39Ar静态质谱法测定,从样品挑选、样品用量、照射时间、实验流程、质谱分析及数据处理诸环节严格把关,使Cl和过剩Ar的干扰降低到最小限度,就能得到比较可靠的年龄数据,进而获得含金石英脉的成矿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年龄 质谱分析 氩40 氩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小茴香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0
14
作者 谢建春 孙宝国 +2 位作者 郑福平 刘玉平 崔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通过比较精油收率及精油气相色谱分析含有的组分数量,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小茴香挥发性成分较佳条件为乙醚萃取剂,小茴香∶乙醚∶水为10g∶40mL∶100mL,提取时间3h。气质联机分析所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反式茴香脑(7456%)、爱草脑(2... 通过比较精油收率及精油气相色谱分析含有的组分数量,确定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小茴香挥发性成分较佳条件为乙醚萃取剂,小茴香∶乙醚∶水为10g∶40mL∶100mL,提取时间3h。气质联机分析所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反式茴香脑(7456%)、爱草脑(240%)、葑酮(105%)、茴香醛(351%)、1,8桉树脑(015%)、樟脑(005%)、萜烯类(297%)、香豆素(003%)、十八碳烯酸(018%)等43种化合物,总相对百分含量为8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小茴香 挥发油 樟脑 乙醚 香豆素 收率 茴香醛 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杏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52
15
作者 陈美霞 陈学森 冯宝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3-665,共3页
对两个杏品种‘新世纪’、‘红丰’成熟期果实采用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 ,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新世纪检测出 74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 73 6 0 4 %;红丰检测出 72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 4 4 6 77%。主要成分为醇类、... 对两个杏品种‘新世纪’、‘红丰’成熟期果实采用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 ,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新世纪检测出 74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 73 6 0 4 %;红丰检测出 72种成分 ,占总峰面积的 4 4 6 77%。主要成分为醇类、醛类、内酯类、酮类化合物。相同成分有紫罗酮、己醛、己醇、己烯醛、己烯醇、内酯类、萜烯醇类等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杏果实的香味 ,但其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果实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矿样品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76
16
作者 叶先仁 吴茂炳 孙明良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利用MM 5 4 0 0质谱计建立了岩矿样品中He、Ne、Ar、Kr和X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仪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且能将3He与HD的谱峰完全分开 ;在处理气体时将非稀有气体尤其是碳的化合物用海绵钛炉充分消除 ;在测试Ne同位素组成时用烧结型不... 利用MM 5 4 0 0质谱计建立了岩矿样品中He、Ne、Ar、Kr和Xe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方法。仪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且能将3He与HD的谱峰完全分开 ;在处理气体时将非稀有气体尤其是碳的化合物用海绵钛炉充分消除 ;在测试Ne同位素组成时用烧结型不锈钢滤芯可以基本消除40 Ar2 +对2 0 Ne的干扰 ,必要时要进行校正 ;为了保证谱峰强度与相应元素量的大小之间的线性关系 ,质谱计主机中的气体量应控制合适。对宽甸新生代火山岩及地幔岩包体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 ,中国东部上地幔具有大洋中脊玄武岩 (MO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 同位素 质谱分析 岩矿样品 地幔岩包体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中药白芷的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弥宏 曲莉莉 +3 位作者 任玉林 邢俊鹏 刘志强 贾益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70,共5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传统中药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研究,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对其中的5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芷挥发油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所...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传统中药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研究,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对其中的5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芷挥发油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的产物,能保留药材白芷的所有有效成分,可以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传统中药 挥发油 保留 有效成分 超临界萃取 水蒸气蒸馏法 分离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三七花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吕晴 秦军 +1 位作者 章平 陈树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测定中药三七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云南文山三七花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条件: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 目的:测定中药三七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云南文山三七花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条件: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50—250℃,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温度250℃,MS检测器。结果:挥发油中共分离出91个成分,鉴定了其中53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71.15%)。含量较高的是匙叶桉油烯醇(12.19%)、α-古芸烯(6.73%)、双环吉马烯(6.57%)、吉马烯-D(5.26%)、双环榄香烯(3.55%)。结论:本方法提取和测定挥发油高效、适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成分 三七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桉油 经气 榄香烯 中药 含氧 烯醇 萜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风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黄友如 裘爱泳 +1 位作者 华欲飞 王自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9-391,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两种大豆分离蛋白的风味成分。在未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中共检测到己醛等14种风味物质,而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仅检测到5种风味物质;豆粕经乙醇处理后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异味成分之一—...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两种大豆分离蛋白的风味成分。在未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中共检测到己醛等14种风味物质,而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仅检测到5种风味物质;豆粕经乙醇处理后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异味成分之一——1辛烯3醇未被检测到;且己醛、乙酸乙酯、1己醇、辛酸乙酯及苯甲醛等5种风味成分的含量明显减少,不及对照样品的10%。证明经乙醇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其风味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风味物 乙醇处理 风味成分 己醛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样品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辛酸 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提取芦荟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侯冬岩 回瑞华 +1 位作者 朱永强 刘晓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用蒸馏 -萃取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的挥发性物质 ,测得用两种方法提取的芦荟花挥发油含量分别为 0 .85 %和 2 .81 %。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法从芦荟花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确定出 1 9种和 1 1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芦... 用蒸馏 -萃取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的挥发性物质 ,测得用两种方法提取的芦荟花挥发油含量分别为 0 .85 %和 2 .81 %。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法从芦荟花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确定出 1 9种和 1 1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芦荟花挥发油总检出量的 99.1 4%和 96.70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 ,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芦荟花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蒸馏-萃取法 库拉索芦荟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