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素养对粮农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坪 朱建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耕地质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促进粮农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值得探讨。文章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基于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粮农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助力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促进粮农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值得探讨。文章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基于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粮农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助力耕地质量保护。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素养对粮农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过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和强化农业保险购买来促进粮农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技术;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素养对农地经营规模较小、未受灾和村庄有电商服务站的粮农具有显著性行为响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耕地质量保护 信息获取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权属性如何影响规模经营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2
作者 文龙娇 刘珍珍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4,共10页
基于常州市1532个规模经营户样本数据,采用两阶段估计策略,实证分析农地经营权属性对规模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债权属性占优时,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完整性相对较低,规模经营户更倾向于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基于常州市1532个规模经营户样本数据,采用两阶段估计策略,实证分析农地经营权属性对规模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经营权债权属性占优时,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完整性相对较低,规模经营户更倾向于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农地经营权物权属性占优时,农地产权稳定性、完整性较强,规模经营户采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概率反而较低。此外,农技培训、农地经营规模、参与农业经营组织与农业保险等经历对农地经营者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促进作用。据此,建议采取农地经营权属性分类引导的耕地质量保护激励措施,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与耕地质量保护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权利属性 规模经营农户 耕地质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南方稻农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信息搜寻和社会互动的双重视角
3
作者 钟文晶 王美 茹佩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1,F0003,共11页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和国际局势剧烈变化,加剧了我国人地矛盾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挑战,加强耕地保护迫在眉睫。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成为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的重要途径。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和社会互动理论,揭示互联网使用对农...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和国际局势剧烈变化,加剧了我国人地矛盾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挑战,加强耕地保护迫在眉睫。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成为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的重要途径。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和社会互动理论,揭示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并不是“万能药”:农户的在线农业信息搜寻显著促进了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但是在线社会互动削弱了在线农业信息搜寻的积极效应;且由于存在“回声室效应”,如果稻农是“非意见领袖”,则上述削弱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保护性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启示。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化农业技术信息的网络治理,以继续促进农户“自下而上”的农业信息获取对技术采纳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保护性技术的采纳是“科学性”和“本地性”相融合的过程,应进一步鼓励农技研发的本地化并提高农户的数字素养增强其数字信息甄别能力,以克服互联网和社会网络双重互动对技术采纳带来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技术采纳 互联网信息搜寻 社会互动 稻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李阳 李全峰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24年第10期22-29,共8页
农户是耕地质量保护的直接主体,研究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是实现耕地保护战略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当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片面强调单一因素,缺乏综合性分析,使得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不足。本文通过文献梳理... 农户是耕地质量保护的直接主体,研究农民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是实现耕地保护战略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当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片面强调单一因素,缺乏综合性分析,使得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不足。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归纳总结,发现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逻辑是动态、跳跃的过程,一般沿“了解→认知→意愿→决策→行为”的逻辑路径。现有文献研究存在视角局限,未对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未来研究应关注多元主体在耕地质量保护中的角色与互动,深入识别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关键障碍因素,建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政策长效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农户行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加入合作社的耕地质量保护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丽 高强 郭小燕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8-526,共9页
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的农户数据,实证检验加入合作社对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入合作社对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与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培训服务、农产品溢价激励... 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的农户数据,实证检验加入合作社对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入合作社对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与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培训服务、农产品溢价激励与传递农业生产信息有关,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加入合作社主要通过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提高农户绿色生产认知两条路径促进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土地经营规模较大、中西部地区、农业收入预期较高及未经历过土地调整的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平台作用、创新合作社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全面推广合作社培训制度,以实现耕地质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耕地质量保护 社会化服务 绿色生产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江西省农户调查数据
6
作者 胡霜 王火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双百双千”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及差异。研究方法:内生转换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与未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户相比,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提升具... 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双百双千”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及差异。研究方法:内生转换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与未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户相比,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不同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较低收入农户的增收作用不明显,对于中等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高于较高收入农户。资本投入型和劳动投入型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对农业收入的显著性方向与总体行为基本一致。(3)保险投保、高标准农田、生态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但对不同农业收入的增收作用呈现显著差异性。据此,应加大对不同收入农户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推广力度,积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保险制度,重点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户生态认知,进而激励农户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收入效应 内生转换模型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采纳决策及收入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池书瑶 卢玮楠 赵敏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30,共13页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利用多项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未显著增加...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利用多项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未显著增加种植业净收入,甚至可能导致种植业净收入损失。(2)采纳作物轮作的农户若选择不采纳,其种植业净收入未发生显著变化。采纳其余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农户若选择不采纳,其种植业净收入将显著提升。(3)采纳多项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负向影响存在协同效应,即农户采纳的保护措施更多时,对种植业净收入的消极影响更显著。基于此,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推广需要充分保障农户在采纳措施后的经济效益,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措施 采纳决策 收入效应 中国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雁新 吴晓娴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15-16,共2页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全省旱粮主产区、农业及生猪调出大市。土地面积6070 km^(2),其中耕地面积18.47万hm^(2),占土地面积的30.43%。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7.33万hm^(2),产粮8.3亿kg。全市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得益于耕地质量保护工作...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全省旱粮主产区、农业及生猪调出大市。土地面积6070 km^(2),其中耕地面积18.47万hm^(2),占土地面积的30.43%。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7.33万hm^(2),产粮8.3亿kg。全市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得益于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积极有效开展。近年来,宣威市积极响应政府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以多个项目实施为依托,转变农民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促进配方肥推广,种植绿肥,休耕轮作,倡导种养结合、增施有机肥、促进粪肥还田、提升耕地有机质等多种措施促进全市耕地质量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主管部门 粮食产量 耕地质量保护 种养结合 云南省东北部 宣威市 粮食播种面积 施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现代农业体系下的耕地质量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讨
9
作者 徐宇翔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耕地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因此,如何在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过程中,有效保护耕地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耕地质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因此,如何在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过程中,有效保护耕地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在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耕地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耕地质量面临的挑战,其次从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提出了保护耕地质量的策略,并探讨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最后,总结了耕地质量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体系 耕地质量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进展与耕地质量保护策略研究——以安徽蚌埠为例
10
作者 陈晨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是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摸清土壤质量家底、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安徽蚌埠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扩大检测范围和...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是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摸清土壤质量家底、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安徽蚌埠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扩大检测范围和优化技术手段,初步揭示了当地土壤酸化、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降低、侵蚀和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依据阶段性成果,针对不同土壤退化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质量保护策略,如降酸控盐、补充有机质、保水固土和减少污染源等,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蚌埠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耕地质量保护 降酸控盐 保水固土 安徽蚌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认知、经营规模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基于湖南省邵阳市的调查研究
11
作者 龙云 杨湘粤 赵学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6-86,共11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效应取决于农户认知和行为的响应程度。文章基于湖南省邵阳市的320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农民经济学中的农户决策理论为依据建立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效应取决于农户认知和行为的响应程度。文章基于湖南省邵阳市的320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以农民经济学中的农户决策理论为依据建立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认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效应,并探讨经营规模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认知程度越高,农户行为响应的可能性越大;在同样的政策认知水平下,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更有可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在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影响因素方面,性别、家庭总人数和社会网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效应。此外,还进一步分析证实了调研地森林覆盖率负向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实施概率,且在政策认知对行为的影响中起负向的调节作用,但在覆盖率低于50%的地域中,农户政策认知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治理政策绩效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认知 经营规模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兼业分化视角 被引量:81
12
作者 杨志海 王雅鹏 麦尔旦.吐尔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12,共8页
在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下,以湖北省650户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与偏向的差异,并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投入的比例随着兼业程度的... 在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下,以湖北省650户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与偏向的差异,并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投入的比例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降低:纯农户、I兼农户与II兼农户相应比例分别为58.99%、45.92%和44.44%。不同类型农户采取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比例均高于劳动偏向型投入。回归结果显示,兼业分化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效应随兼业程度加深而减弱。I兼分化与II兼分化对农户不同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I兼分化仅对资金偏向型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II兼分化仅对劳动偏向型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村干部身份、田间有机耕路、了解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意识到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具有耕地质量保护责任意识以及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都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耕地质量保护 劳动偏向 资金偏向 兼业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及污染防治问题探讨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荣志 黄圣男 李厥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9期161-167,共7页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质量及污染防治攸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局。由于长期受工业污染的影响以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抗生素等不当生产方式,中国耕地污染呈日益加剧的趋势,耕地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利...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质量及污染防治攸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局。由于长期受工业污染的影响以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抗生素等不当生产方式,中国耕地污染呈日益加剧的趋势,耕地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利用江苏、湖南、黑龙江和吉林4省的实地调研资料,对耕地质量保护及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尽管4省采取了一系列耕地质量保护及污染防治举措,但仍存在顶层设计有待加强、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有待继承发展、科技与政策支撑不足以及各相关主体意识有待提升等问题。最后,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技术研发以及加大宣传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耕地污染 防治 耕地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新一轮确权颁证调节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钱龙 冯永辉 卢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基于广西的农户调查,考察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新一轮确权颁证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会显著负向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二轮承包期间的土地大调整经历会降低农户施有机肥的可能性,土... 基于广西的农户调查,考察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新一轮确权颁证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会显著负向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二轮承包期间的土地大调整经历会降低农户施有机肥的可能性,土地小调整经历则不利于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当前正在推进的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在地权稳定性和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间发挥着显著调节作用,以提升产权安全性为目标的农地确权会削弱地权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子样本检验、替代变量检验和Biprobit模型证实上述发现是稳健的。此外,对于秸秆还田行为,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存在时滞效应,随着颁证时间延长,确权能更好地消除地权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鉴于农地确权颁证有着积极的政策效应,能够削弱地权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以新一轮确权为契机,保持地权长期稳定,让新一轮确权有效保护农户地权,激励农户积极保护耕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耕地质量保护 确权颁证 土地调整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认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SER分析框架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洪彬 吕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81,共11页
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行为理论构建PSER分析框架,揭示农户耕地质量认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 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行为理论构建PSER分析框架,揭示农户耕地质量认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感知、认知程度较高,保护意愿也较为强烈,而在耕地质量保护方式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且不同区域差异较为明显。通过构建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土地调整次数、农产品价格、农户参与技术培训的次数和家庭中农业收入的比例等4个变量是导致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认知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应该通过确保城市郊区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制定更为合理的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价格机制,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力度、效果,以及鼓励耕地向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家庭流转等方面,改善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认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耕地质量保护 农户认知行为 PSER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我国产业升级与耕地质量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有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耕地质量保护形成决定性影响。尤其在我国进入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对我国...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有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耕地质量保护形成决定性影响。尤其在我国进入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形成强烈冲击。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发展对耕地质量保护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WTO框架下农业发展主要对农村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保护的微观主体农户行为产生影响;WTO框架下非农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污染扩散、国际污染转移等方式直接影响到我国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户保护耕地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为确定我国耕地质量变化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WTO框架下我国产业升级对耕地质量影响分析,本文提出完善耕地质量保护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区域产业升级 耕地质量保护 农户行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0
17
作者 周力 王镱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1,共9页
本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江西、江苏三省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Ⅳ-mv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承包地而言,确权会促使化肥施用减少、配方肥施用增加;促使有机肥施用增加,... 本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江西、江苏三省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Ⅳ-mv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新一轮农地确权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承包地而言,确权会促使化肥施用减少、配方肥施用增加;促使有机肥施用增加,对秸秆还田影响不显著;确权会促使风险偏好型农户在承包地上增施有机肥,对损失规避型农户没有显著影响。(2)对转入地而言,确权仅促使化肥施用减少,对其他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抵押品效应"是存在的,确权通过放松土地经营权信贷配给的机制,提升了农户对抵押物的投资行为(在转入地上增施有机肥);但是,"控制权偏好"并不存在,因为确权并未改变转入地的租金及交易费用。(3)从技术组合视角看,化肥施用-配方肥施用行为之间呈现显著的替代关系,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行为之间相互独立。确权政策可有效促使化肥减少、进而间接促使配方肥施用的增加,这意味着相关研究不能忽视农地确权通过化肥减量而促使配方肥施用增加的间接效应。(4)从政策组合视角看,补贴、提供测土配方信息卡与秸秆禁烧等政策对相应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实证分析时需要控制这类关联政策。虽然,该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对承包地存在积极影响,但对转入地而言的积极贡献非常有限,这或者能解决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中的极小部分问题。未来,可以尝试建立"生态农场"认证制度,以释放土地确权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外部性,它将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抓手,促进家庭农场实现升级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产权 耕地质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所有制一定会阻碍耕地质量保护吗?--基于认知视角的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胜祥 黄祖辉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7-14,共8页
一直以来,学界多认为现行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一定会阻碍耕地的质量保护。对此,本文基于浙江和江西的1614份问卷数据,考察了农民土地权属认知的生成机理及其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在当前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框架... 一直以来,学界多认为现行的农地集体所有制一定会阻碍耕地的质量保护。对此,本文基于浙江和江西的1614份问卷数据,考察了农民土地权属认知的生成机理及其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在当前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框架内,农民的土地权属认知是农民与农地产权环境交互作用下的认知建构的产物;如果产权环境中的外部干预越少(直至没有干预),农民就越倾向于建构起私有土地产权认知,也就有更强烈的保护耕地质量的意愿;但是,受当前农业比较收益较低的影响,农民的这种意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耕地质量保护的实际行为。由此启示,要保护耕地质量,并不必然要求农地的私有化改革,但须减少乃至杜绝对农民土地产权的任意干预,并切实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农地集体所有制 认知视角 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对耕地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改清 张建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7,共10页
从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切入,考虑确权颁证政策对农户耕地价值感知影响的异质性,进而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验证了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确权颁证加强了农户对地权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感知,有效促进了农户在土... 从新一轮农地确权颁证切入,考虑确权颁证政策对农户耕地价值感知影响的异质性,进而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验证了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确权颁证加强了农户对地权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感知,有效促进了农户在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保护性投资;伴随农地确权颁证政策的实施,农户所感知耕地价值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感知、权属感知和经济感知,且权属和社会感知价值在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而经济感知价值未被证明具有中介作用;若忽视耕地感知价值的影响,新一轮确权颁证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促进作用会被高估;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表明,是否进行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价值感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只经营自家承包地的农户中,确权颁证对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总效应得到强化。因此,政府应积极巩固确权颁证成果,通过提升农户耕地感知价值来提高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颁证 权属感知价值 社会感知价值 经济感知价值 耕地质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管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4,共2页
产能与产量的关系产能与产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粮食生产而言,产能是耕地资源满足粮食生产的能力,是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属于资源管理的范畴。换一个比较严谨的提法,耕地产能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技术条... 产能与产量的关系产能与产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粮食生产而言,产能是耕地资源满足粮食生产的能力,是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属于资源管理的范畴。换一个比较严谨的提法,耕地产能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特别是长期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产量是实际生产出来的粮食数量,是农业部门统筹各要素,最终得以实现的粮食产出,属于产业管理的范畴,是指实际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应对作物生长期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变化下,在耕地面积上实现的实际粮食产出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建设管理 经济技术条件 粮食生产 产出能力 耕地资源 保障能力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