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际汇率、工资和就业——对中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丁剑平 鄂永健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1-49,共9页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 在同时考虑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实际汇率贬值会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会减少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文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两部门实际工资及就业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显著增加贸易部门就业,但非贸易部门就业对实际汇率变动不敏感,而两部门的实际工资和实际汇率之间则都没有协整关系存在。进一步检验发现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也没有影响。总的结论认为,即使考虑到非贸易部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整个就业也是不利的,而贬值有利于整个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实际工资 就业 贸易部门 贸易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先锋 李璠璠 +1 位作者 陈钰 刘晴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3,共8页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模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货物贸易自由化究竟通过什么渠道,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何种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文献对贸易自由化与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鲜有文献关注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问题。笔者基于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分析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影响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竞争效应的效果并不显著。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工资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的政策应该保障劳动力在各区域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更加重视携带知识、技术、技能转移扩散的贸易,进一步放松政府对非贸易部门的管制,以扩大货物贸易自由化对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部门 全要素生产率 工资效应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 竞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有效汇率和就业——基于我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萌青 《市场论坛》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Frenkel的两部门模型出发,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和协整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检验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就业和工资的长短期影响。研究表明,当人民币升值时,在长期和短期...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Frenkel的两部门模型出发,利用1985-2009年的年度数据和协整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别检验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就业和工资的长短期影响。研究表明,当人民币升值时,在长期和短期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第二产业的就业都将减少,第三产业的就业增加。而人民币升值会使各个部门的工资都有所提高。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弊,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工资 就业 贸易部门 贸易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类贸易——非贸易部门的贸易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嵩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6,共4页
国际贸易的最基本特征是: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享用由其他国家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广义地看,这种享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中最通常的方式是其他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向这一国家输运.这就是现时所定义的、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然而,这种... 国际贸易的最基本特征是: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享用由其他国家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广义地看,这种享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中最通常的方式是其他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向这一国家输运.这就是现时所定义的、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然而,这种享用还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即这一国家的消费者在他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的提供国实现对它们的享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类贸易 贸易部门 旅游业 教育 医疗业 核心资源管理 国际贸易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军开办的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工农兵政府公卖处
5
作者 匡小明 卢苇扬 《党史博采(下)》 2007年第01X期55-56,共2页
“公卖处”三字来源于毛泽东在1928年初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的“买卖公平”。1928年5月,红四军在茨坪设立了我军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又称“茨坪公卖处“)。此后,附近的... “公卖处”三字来源于毛泽东在1928年初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的“买卖公平”。1928年5月,红四军在茨坪设立了我军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又称“茨坪公卖处“)。此后,附近的一些乡在群众的要求下,先后设立了大井、小井、下庄、白银湖四个乡工农兵政府公卖处。“茨坪公卖处的负责人是王佐派来的宁冈楠木坪一个姓王的.小井公卖处的负责人叫申丁贯,大井乡公卖处是由柳辛林、王培荣负责,下庄乡公卖处是陈以梓负责,白银湖乡公卖处是陈开子负责。”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后,公卖处这种商业形式不复存在,改为开办公营商业和商业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部门 工农兵 政府 负责人 革命根据地 商业形式 商业公司 公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贸易部门价格形成特征研究
6
作者 高善文 郭友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51,共12页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际贸易份额的历史变化,显示了中国经济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价格形成的初步证据;接下来我们考察了中国贸易品价格在年度和月度频率上与美国生产资料价格同步波动的证据,并...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际贸易份额的历史变化,显示了中国经济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价格形成的初步证据;接下来我们考察了中国贸易品价格在年度和月度频率上与美国生产资料价格同步波动的证据,并对比了在1996年之前中美两国生产资料价格互不相关的证据;我们还考察了浮动汇率下国际贸易品价格同步的证据,分离和估算了汇率波动对这种同步性的影响;最后我们使用中国和国际经济波动、石油价格和美元汇率等因素解释了中国贸易品价格的历史波动,确认中国需求波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价格形成,其边际影响力远大于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所暗示的程度,并讨论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贸易部门 价格 贸易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生产率实证的人民币汇率分析
7
作者 谢宝成 《中国经贸》 2010年第16期129-130,共2页
一、引言 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经济体,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实际汇率作为一种相对价格水、乎,其变动将同时影响到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经济相对于他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时,往往由于本国... 一、引言 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经济体,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实际汇率作为一种相对价格水、乎,其变动将同时影响到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经济相对于他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时,往往由于本国贸易部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升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则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部门 生产率 汇率分析 人民币 实证 开放经济条件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冲击与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均衡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暑子 范从来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73,共9页
本文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非均衡发展的角度探讨汇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为广场协议后本币升值对日本经济冲击大于德国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解读。文章借助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在存... 本文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非均衡发展的角度探讨汇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为广场协议后本币升值对日本经济冲击大于德国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解读。文章借助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在存在低技术非贸易部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将导致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用1981-2010年间日本、德国、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表明,两部门发展较为均衡的德国经济不受汇率升值影响;而非均衡发展的日本和我国经济增长率均受到了升值的不利冲击。由此建议,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避免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国非贸易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含量,进一步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有助于缓解升值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贸易部门 贸易部门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 被引量:7
9
作者 何东 张文朗 +1 位作者 韩高峰 胡东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8,共14页
目前对中国非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知之甚少。本文通过研究非贸易部门相对贸易部门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内部实际汇率的变动,来估计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我们发现非贸易部门的价格增长速度显著快于贸易部门,而中国内部实际汇率的... 目前对中国非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知之甚少。本文通过研究非贸易部门相对贸易部门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内部实际汇率的变动,来估计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我们发现非贸易部门的价格增长速度显著快于贸易部门,而中国内部实际汇率的升水要比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快。同时,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低于贸易部门,而这两部门生产率的差异在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时尤为明显。如果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一直保持低水平,那么未来,中国很可能在平衡中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缓和通胀压力时遇到困难。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来提高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和非贸易部门 内部实际汇率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消费者责任视角下中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晓泓 徐苗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0,共13页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下的碳减排责任重大,也成为近年中资企业遭受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消费者责任角度探讨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35个产业部门的最新数据,在数据处理上考虑技术异质性、区分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品,并利用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从消费者责任角度研究中国与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碳排放量和责任划分。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巨大,且进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严重不平衡;其中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器械制造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失衡度较高;在消费者责任原则下,我国29个产业部门承担的碳排放责任,相比生产者责任原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责任原则 碳减排责任 产业部门对外贸易 异质性 隐含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比较利益模型的第三种要素──对传统比较利益学说与部门内贸易现象的探讨
11
作者 张燕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技术 比较利益模型 技术要素 部门贸易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卖处:我军的第一个贸易部门
12
作者 曲高峻 《党的建设》 2012年第8期62-62,共1页
“公卖处”3个字来源于毛泽东在1928年初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的“买卖公平”。1928年5月,红四军在茨坪设立了我军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又称“茨坪公卖处”)。此后,还... “公卖处”3个字来源于毛泽东在1928年初颁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中的“买卖公平”。1928年5月,红四军在茨坪设立了我军第一个红色贸易部门——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又称“茨坪公卖处”)。此后,还相继设立了大井、小井、下庄、白银湖等4个乡工农兵政府公卖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部门 工农兵 毛泽东 红四军 政府
原文传递
对于部门内贸易的两点认识
13
作者 金紫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53-55,共3页
部门内贸易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它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所谓部门内贸易是指两国相互进口、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的情况,或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的情况,它也被称为双向贸易、贸易重叠.... 部门内贸易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它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所谓部门内贸易是指两国相互进口、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的情况,或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产品的情况,它也被称为双向贸易、贸易重叠.同传统的部门间贸易相比,部门内贸易有以下几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贸易 生产要素禀赋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比较成本理论 发达国 规模经济 部门 贸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汇率对两部门就业影响的经验分析
14
作者 潘勤华 张锡锋 《经济论坛》 2009年第19期124-126,共3页
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单一的固定汇率体制下,实际汇率的贬值可以促进贸易部门的就业,且存在滞后性,同时实际汇率的变化对非贸易部门的影响较小且难以确定;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由于预期... 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单一的固定汇率体制下,实际汇率的贬值可以促进贸易部门的就业,且存在滞后性,同时实际汇率的变化对非贸易部门的影响较小且难以确定;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由于预期的变大,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两部门就业的影响均不显著。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在现行汇率体制下,升值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部门 贸易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内贸易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5
作者 陈鸿仪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3-36,共4页
部门内贸易理论是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格局问题的新理论分支。“部门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这个概念是相对于“部门间贸易”(inter industry trade)的概念而产生的。我们知道。
关键词 部门贸易 贸易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门内贸易理论及其对我国外贸的意义
16
作者 路光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4-17,共4页
部门内贸易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新产生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分支。研究和借鉴部门内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部门贸易 规模经济 贸易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陶双玉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X期132-132,共1页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人民币长期的升值过程必将改变国内资源配置的方向。过去在出口拉动型战略下,国内非贸易部门的发展受到了压制。在本币低估的情况下,非贸易品部分间接...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人民币长期的升值过程必将改变国内资源配置的方向。过去在出口拉动型战略下,国内非贸易部门的发展受到了压制。在本币低估的情况下,非贸易品部分间接的为贸易品部门提供补贴,贸易部门虽然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总体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升值 中国 贸易部门 资源配置 贸易结构 贸易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I综合性服务系统工程对于贸易服务提升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少林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7-39,共3页
电子数据交换(EDI)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其运用内涵已经涵盖了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部门,其快速、准确、安全、完整和透明的运用特点对于提升货品贸易便捷化以及全面提升服务贸易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美国《财星》杂志(Fo... 电子数据交换(EDI)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方式,其运用内涵已经涵盖了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部门,其快速、准确、安全、完整和透明的运用特点对于提升货品贸易便捷化以及全面提升服务贸易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美国《财星》杂志(Fortune)统计,EDI不但以每年超过45%的速度增长,而且列名美国一千大企业里更有高达90%以上的企业使用EDI,EDI已成为电子商务B2B商务流与资金流自动化的重要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服务 EDI 综合性服务 系统工程 应分 电子数据交换 贸易方式 贸易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升级、贸易顺差和福利水平——理论及对中国的经验分析
19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3,共7页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以贸易差额和福利水平为研究对象,以流入发展中国家"新型出口贸易"部门FDI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然后以1999~2007年为样本期间,利用所选取的代表新型出口贸易部门的五大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贸...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以贸易差额和福利水平为研究对象,以流入发展中国家"新型出口贸易"部门FDI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然后以1999~2007年为样本期间,利用所选取的代表新型出口贸易部门的五大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贸易顺差及福利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既定的假设条件下,流入到新型贸易部门的FDI"升级"对中国贸易顺差及福利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根据上述结果,提出其政策启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新型出口贸易部门 FDI 福利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杨小凯的消费者—生产者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梦婷 曹家和 程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中美两国经验数据做实证分析,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验证了在专业化分工的国际贸易中,两国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贸易部门相对厂商个数对中国-美...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中美两国经验数据做实证分析,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验证了在专业化分工的国际贸易中,两国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贸易部门相对厂商个数对中国-美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生产者模型 贸易条件 格兰杰因果检验 贸易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