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社会中的资源观念与生态秩序——一项基于主体性表达的民族志研究
1
作者 陈祥军 蒋桂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地方社会的文化体系和环境秩序之间具有双重耦合性,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彼此适应,共同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稳定。煤矿开采工业对环境秩序造成很大破坏,使之逐渐偏离正常,地方社群在没有获利的情况下还需承受环境失序带来的伤害。为阻止环境... 地方社会的文化体系和环境秩序之间具有双重耦合性,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彼此适应,共同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稳定。煤矿开采工业对环境秩序造成很大破坏,使之逐渐偏离正常,地方社群在没有获利的情况下还需承受环境失序带来的伤害。为阻止环境失序的扩散,地方社群便会采取各种行动来表达对环境失序的不满,“偷”是日常中最主要的行为,因此,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污名化”动作,更是文化主体者表征自我能动性去重新建构环境秩序的行为,并且此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是一整套人与环境共生的文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社会 资源观念 生态秩序 主体性 生态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务管理的泛资源观念 被引量:10
2
作者 兰艳泽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6-79,共4页
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树立更加广泛的资源观念,而“资源”概念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新经济时代,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广泛资源观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财务管理 资源观念 古典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 市场资源 行为科学理论 财务指标 人员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资源观念下的财务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兰艳泽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通过对现有财务管理机制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泛资源观念下的财务管理机制 ,包括财务动力机制、财务运行机制、财务评价机制和财务与环境互动机制 ,并对泛资源观念下的资本从财务资本向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并重的转化... 通过对现有财务管理机制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泛资源观念下的财务管理机制 ,包括财务动力机制、财务运行机制、财务评价机制和财务与环境互动机制 ,并对泛资源观念下的资本从财务资本向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并重的转化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机制 资源观念 环境资本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学前教育实践中的课程资源观念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云翔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课程资源观念转变了教材就是课程的观点,引导教师充分捕捉、生成、转化周围生活中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使教育更加适宜幼儿阶段的学习与活动特点;课程资源观念的实践要运用环境的有效设置等四大策略。
关键词 课程资源观念 学前教育 实践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应有的人力资源观念
5
作者 赵善庆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X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现代企业 资源观念 第一资源 科学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信息资源观念亟待更新
6
作者 胡小明 《信息化建设》 2012年第3期20-21,共2页
当前,社会信息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并没有系统地更新,很多电子政务规划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设计还是基于数据库时代的理论。针对使用过时理论、耗费资源却效益低的现状,更新政府信息资源观念已成当务之急。以... 当前,社会信息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并没有系统地更新,很多电子政务规划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设计还是基于数据库时代的理论。针对使用过时理论、耗费资源却效益低的现状,更新政府信息资源观念已成当务之急。以技术改善实现政府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共享一直是政府信息化的难题。长期以来,有些人常常将该问题的解决寄托于行政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 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开发 利用理论 资源观念 信息环境 电子政务 效益低 数据库 系统 时代 设计 耗费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中的“资源观念”——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设计创作的切入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翼 《建筑师》 2005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资源观念 资源利用 自然资源 王府井百货大楼 青岛市 “银都景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新资源观念 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华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25-28,共4页
一、资源环境巨大压力下的可持续发展据经济学家预测,我国经济有可能从现在起,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80年至2020年),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即由人均GNP300美元向1700美元迈进,我国将处于一个工业化进... 一、资源环境巨大压力下的可持续发展据经济学家预测,我国经济有可能从现在起,进入高速增长阶段(1980年至2020年),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即由人均GNP300美元向1700美元迈进,我国将处于一个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快速增长时期①。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可持续发展 资源观念 资源环境问题 环境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功能 资源发展观 资源浪费 资源价值观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的资源观念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京兴 刘健生 +5 位作者 郭国荣 李新民 杨春平 何嘉平 马荣 贾立政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2期37-39,共3页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和政府领导既对铜陵发展循环经济问诊把脉,又站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度,对我国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许多有开拓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的中肯意见,为中国循环经济的...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和政府领导既对铜陵发展循环经济问诊把脉,又站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度,对我国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许多有开拓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的中肯意见,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厘清了一些思路,开拓更为广阔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 资源观念 资源节约型 政府领导 专家学者 工业化 城镇化 现代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推进内蒙古特色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组 徐永平 《北方经济》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舍理、资源利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集约化发展不充分等因素制约着内蒙古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内蒙古既不能走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老路,也不可能像发达地区那样大规模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经...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舍理、资源利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集约化发展不充分等因素制约着内蒙古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内蒙古既不能走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老路,也不可能像发达地区那样大规模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如何从传统资源型经济转变为更加注重资源特色效益、注重产业特色优势的综合资源经济是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试图从转变传统资源观念,创新资源意识,发展特色经济的视角考察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优势,探索其资源开发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特色经济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 资源观念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人力资源观念,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11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观念 国有企业 人事制度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新的资源观念
12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1期1-1,共1页
关键词 资源观念 循环经济 资源节约型 势在必行 大力发展 杂志社 环境 社会 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资源观念 发展特色经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立足地方资源发展特色经济调研报告
13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组 徐永平 《北方经济》 2013年第5期47-49,共3页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立足地方矿藏资源优势,坚持实施工业强旗发展战略,初步实现了地方经济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立足地方地理气候资源特色优势,坚持以产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
关键词 乌兰察布市 察哈尔 资源观念 经济调研 地方资源 特色经济 右翼 工业主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资源观念 促进物资工作发展——对中平能化集团物资供应工作的思考
14
作者 董雷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6期118-119,共2页
中平能化集团特色发展之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新型资源观,不断放大竞争优势之路,它深刻揭示了中平能化发展的优势潜力,既是对传统企业发展观的一种挑战和创新,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
关键词 资源观念 物资供应工作 物资工作 集团 竞争优势 科学发展观 企业发展观 特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资源观念 促进物资工作发展——对中平能化集团物资供应工作的思考
15
作者 董雷 《决策探索》 2010年第8期69-70,共2页
中平能化集团特色发展之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新型资源观,不断放大竞争优势之路,它深刻揭示了中平能化发展的优势潜力,既是对传统企业发展观的一种挑战和创新,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新型资源观理论,为中平能化集团发展... 中平能化集团特色发展之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新型资源观,不断放大竞争优势之路,它深刻揭示了中平能化发展的优势潜力,既是对传统企业发展观的一种挑战和创新,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新型资源观理论,为中平能化集团发展之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打破了发展认识上的瓶颈,转变了发展思维,拓宽了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发展 资源观念 物资供应工作 物资工作 竞争优势 科学发展观 企业发展观 资源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倡导大人力资源观念正当其时
16
作者 管丹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年第5期26-27,共2页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局限在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层面,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树立大人力资源观念,就是要将现有劳动关系以外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服务也纳入到既有的管理服务体系,将与用工单位有密切联系的非劳动合同关系人...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局限在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层面,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树立大人力资源观念,就是要将现有劳动关系以外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服务也纳入到既有的管理服务体系,将与用工单位有密切联系的非劳动合同关系人员也纳入管理与服务视野,以期产生最大的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观念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新型人才资源观念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健菊 何山 常东坡 《紫光阁》 2009年第7期38-38,共1页
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唯一可反复开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等新型人才资源观念,倡导和坚持“以人为本”、“人人都能成才”的新理念,确立以能力... 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唯一可反复开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等新型人才资源观念,倡导和坚持“以人为本”、“人人都能成才”的新理念,确立以能力为重点、以业绩为导向、以发展为核心的科学人才观。要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发展社会的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要树立起“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生产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树立起“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变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资源开发 资源观念 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科学人才观 解放思想 以人为本 战略资源
原文传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观念资源与现实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峰宇 罗兰·博尔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1期5-14,共10页
“小康”有着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入探究“小康”的文化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矛盾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深入理... “小康”有着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入探究“小康”的文化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矛盾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深入理解美好生活的文化价值,在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强调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认识到矛盾是一种对立统一,对立体现为斗争性,统一体现为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观念资源 现实探索 矛盾分析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执政党的观念性政治资源
19
作者 何妍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共9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党从革命到执政地位的巩固,都进行着不断的开拓和努力。执政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作为它的支撑。观念性政治资源是为优化和提升党的形象提供保障的资源...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党从革命到执政地位的巩固,都进行着不断的开拓和努力。执政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拥有丰富的政治资源作为它的支撑。观念性政治资源是为优化和提升党的形象提供保障的资源,主要包括政治文化资源、民众的政治心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党的形象等。随着我党执政环境的变化,这些观念性政治资源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研究这些政治资源的变化,就是为了在此基础上不断整合、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政治资源,以实现我党的长久执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观念性政治资源 价值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第一资源”观念,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20
作者 衡恩良 李耀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4期416-418,共3页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实践证明,人才在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学科都有自...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实践证明,人才在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人才梯队,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个梯队的所有人都是尖子人才,但一定要有一两个甚至两三个尖子人才.而往往正是这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单位或者学科在国内外竞争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资源观念 人才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 师资队伍 管理模式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