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唐赋税制度比较及其对税收现代化的启示——理想、技术与效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志波 张卫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100,共12页
阐述了汉代的“税赋役”和唐代的“租庸调”及“两税法”,并从理想、技术与效能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汉唐的赋税制度,发现汉唐赋税征管组织体系松散,税收征管成本过高,治理效能偏低,其原因主要在于税收治理幅员太大,地理阻隔导致物流成本... 阐述了汉代的“税赋役”和唐代的“租庸调”及“两税法”,并从理想、技术与效能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汉唐的赋税制度,发现汉唐赋税征管组织体系松散,税收征管成本过高,治理效能偏低,其原因主要在于税收治理幅员太大,地理阻隔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税收征管技术有限。汉代和唐代的赋税制度演化史对现代税收治理的启示在于:税收制度理想必须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土壤,所有的制度均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税收制度体系必须有税收治理技术配套,变通执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秩序失范问题;税收基础必须建立在具有弹性的标的上,税收治理应当随着社会条件而动态调整;税收治理必须考虑治理规模与治理成本,在既有约束条件下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税制度 税收治理 税收现代化 汉代赋税 唐代赋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解释的教学探索——以“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为例
2
作者 冯梅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7期45-48,共4页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对历史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要求,是学生形成正确历史看法的主要体现,也是学生认识历史和学好历史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历史解释对“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的教学进行探索,期望能突破常规,弥补不足。
关键词 历史解释 学科核心素养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晚唐五代敦煌僧侣免赋特权的进一步丧失──兼论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制度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金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3-159,共7页
晚唐五代,敦煌寺院僧侣要向世俗政权缴纳基于土地的各类赋税,但仍然享有免除基于人身的各种徭役的优待。作为合法的“百姓僧”,他们既享有乡司百姓的请地纳税和权力与义务,又仍旧保留了僧人免纳身役的经济特权。敦煌僧人交纳地商税... 晚唐五代,敦煌寺院僧侣要向世俗政权缴纳基于土地的各类赋税,但仍然享有免除基于人身的各种徭役的优待。作为合法的“百姓僧”,他们既享有乡司百姓的请地纳税和权力与义务,又仍旧保留了僧人免纳身役的经济特权。敦煌僧人交纳地商税,是唐代两税法后寺院僧人丧失免纳正税特权在敦煌地区的具体表现,同时又具有敦煌当地浓厚的地域色彩。两税法以来僧侣免赋特权的进一步丧失,既是僧人私有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又是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的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 敦煌僧侣 免赋特权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逻辑及其制度结果——从“王税”“官课”成为赋税制度基本形态谈起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9,共8页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税制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法理基础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税制以财产私有为法权基础,最后发展出平民通过代议制而控制国家税收的宪政政体;而中国“秦制”以后赋役制度的基础在于,皇权是一切“子民...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税制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法理基础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税制以财产私有为法权基础,最后发展出平民通过代议制而控制国家税收的宪政政体;而中国“秦制”以后赋役制度的基础在于,皇权是一切“子民”人身和财产的最终所有者、支配者。这个法理不仅导致了中国皇权社会在制度方向上与欧洲的迥异,而且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中国制度形态的一系列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赋税制度 法权基础 法理逻辑 制度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专制性及其与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兼论中西税制的法理差异对各自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毅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5期174-190,共17页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西方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法理基础不同。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基础是“编户齐民”制度 ,否认庶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私有权 ,“衣服饮食 ,悉自于皇恩” ,百姓纳税服役是报答“皇恩” ,所以无论是赋税或...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西方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法理基础不同。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基础是“编户齐民”制度 ,否认庶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私有权 ,“衣服饮食 ,悉自于皇恩” ,百姓纳税服役是报答“皇恩” ,所以无论是赋税或劳役 ,都根据皇家的需要 ,具有专制性和掠夺性。西方宪政税制的法理基础是承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国家制税权的取得必须遵循一套法律程序 ,具有严格的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皇权社会 赋税制度 专制性 宪政税制 法理差异 “编户齐民”制度 政体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地区赋税制度及其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军 刘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8-35,共8页
18世纪中叶清王朝统一新疆后,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上,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原则。在新疆地区推行的赋税制度亦遵循此原则,如在北疆等与内地交往较为密切的地区推行与内地划一的"地丁合一"田赋;而在维吾尔族聚居的... 18世纪中叶清王朝统一新疆后,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上,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原则。在新疆地区推行的赋税制度亦遵循此原则,如在北疆等与内地交往较为密切的地区推行与内地划一的"地丁合一"田赋;而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回疆地区,充分尊重了当地民众的传统习惯,继续沿袭当地"旧例",并加以损益,相对减轻了回疆地区维吾尔群众的赋税负担,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当地社会生活的稳定。19世纪后半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使得清王朝以往"因俗而治"的统治原则已不再适应新疆地区社会现实的需要,以新疆建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清王朝逐步采取新疆与内地划一的统治原则,在赋税制度上,主要体现为"地丁合一"、厘税制度的引入与推行。纵观有清一代在新疆地区的赋税制度大体上因地、因时而置,从而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赋税制度的统一,也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统治敦煌赋税制度再探——以吐蕃文rkya为中心 被引量:3
7
作者 陆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7,共10页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藏文文书中的rkya含义为户,从吐蕃时期的敦煌汉藏文书来看,敦煌民户除了按户(rkya)向官府交纳户税-突税和寺院供养粮(khwa),还按户(rkya)向官府交纳棉布、麻、线等物品,这应该是吐蕃特有的赋税制度,与唐制按丁征纳布...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藏文文书中的rkya含义为户,从吐蕃时期的敦煌汉藏文书来看,敦煌民户除了按户(rkya)向官府交纳户税-突税和寺院供养粮(khwa),还按户(rkya)向官府交纳棉布、麻、线等物品,这应该是吐蕃特有的赋税制度,与唐制按丁征纳布、麻不同,但是这些税目的设置有可能也受到唐朝课税布、麻制度的一定影响。至于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按地征收官布的做法应该是对吐蕃按户(rkya)征收棉布、麻、线制度和唐朝两税法规定一部分税收应交现钱的做法的部分继承与变通,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也与唐五代中原内地赋税制度从税丁身到税资产、税土地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kya 吐蕃 敦煌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赋税制度改革:目标与步骤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仁健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20 0 0年 ,中央政府作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决定是一项意义不亚于土改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又一重大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 ,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和“压力”,也是始终存在的。因此 ,我们... 20 0 0年 ,中央政府作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决定是一项意义不亚于土改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又一重大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 ,但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和“压力”,也是始终存在的。因此 ,我们应把注意力转过来 ,超前研究和考虑农村税费改革下一步该怎么办。本文全面阐述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 ,提出了下一步农村税费改革应当走“三步曲”的道路 :第一步——现行改法 ;第二步——减免税费 ;第三步——统一税制。当前 ,最紧要的是降低农民的税负水平 ,而不是急于统一税制。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必须瓜熟蒂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赋税制度 农村税费改革 租税费 公益事业税 中国 税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近代农业赋税制度的发展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庆平 《中国农史》 1986年第2期60-65,共6页
一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赋税是封建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农民榨取的一份集中化地租。它是农民剩余劳动的一个特定的扣除份额。这一份额。
关键词 发展特征 中国近代农业 集中化 农业经济 社会经济 地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货币化 赋税制度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天国赋税制度的混乱与中央财力的匮乏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志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太平天国 赋税制度 中央财力 李秀成 赋税征收 中央政府 圣库制度 分配和再分配 照旧交粮纳税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影响清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航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清朝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屡次改革其赋税制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未能充分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原因是中央的“不... 清朝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屡次改革其赋税制度,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未能充分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超稳定的自然经济结构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直接原因是中央的“不完全财政制度”造成了赋税征收失控;重要原因是封建官僚制度制约赋税制度的有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税制度 自然经济 不完全财政 封建官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代赋税制度和赋税征收及其历史教训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燕明 洪钢 《税收经济研究》 2013年第2期68-74,共7页
秦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的强制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代赋税制度与赋税征收同样带有强制性的特征。统治者奉行皇权至上思想,不顾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向人民采取超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国家赋税沦... 秦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的强制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代赋税制度与赋税征收同样带有强制性的特征。统治者奉行皇权至上思想,不顾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基本需要,向人民采取超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国家赋税沦为横征暴敛的工具,以致"国富民穷"、农民纷纷起义,最终加剧了秦王朝的覆灭,其历史教训是值得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赋税制度 赋税征收 历史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论春秋时代的土地赋税制度平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金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5-17,共3页
在对"初税亩"的定性上,"三传"是基本一致的,即都认为宣公实行"初税亩"是不对的。在这一点上,苏轼的观点同"三传"基本一致。在对"鲁作丘甲"的认识上,杜预的解释与《谷梁传》的解释不... 在对"初税亩"的定性上,"三传"是基本一致的,即都认为宣公实行"初税亩"是不对的。在这一点上,苏轼的观点同"三传"基本一致。在对"鲁作丘甲"的认识上,杜预的解释与《谷梁传》的解释不同,苏轼以《谷梁传》为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春秋时代 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赋税制度改革的构想
14
作者 蒋和平 申曙光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52,共3页
我国现行的农业税收制度严重脱离农村的客观实际,不仅限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严重地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改革的方案是,取消目前农业税与农林特产税相结合的农业税制,把农业税从单一税制改为复税制,实行土地使用... 我国现行的农业税收制度严重脱离农村的客观实际,不仅限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严重地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改革的方案是,取消目前农业税与农林特产税相结合的农业税制,把农业税从单一税制改为复税制,实行土地使用税、农业产品税和农业收益调节税,其中将粮食订购差价和必要的社会负担改为产品税及其附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赋税制度 税收制度 农业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经济文化与赋税制度(上)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4期21-28,共8页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中国古代和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它以文立国,以仁治国,推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开明政策。注重保护土地私有制,大力发展工商业,轻征商税,薄赋轻徭,促进...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将中华文明推进到中国古代和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峰。它以文立国,以仁治国,推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开明政策。注重保护土地私有制,大力发展工商业,轻征商税,薄赋轻徭,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极大繁荣和城市化进程,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宋代。它远盛于汉唐。宋代的赋税制度达到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较完备和完善的程度。其管理体制和监督政策措施亦臻于完备,不少措施值得今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赋税制度 经济文化技术 轻征商税 薄赋轻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探讨强制性制度变迁
16
作者 陈字 郑玲 《经济师》 2005年第3期209-209,共1页
文章探讨了制度变迁的诱因和过程 ,提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设 ,并从中国古代土地 ,赋税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分析了三个假说。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设计 度安排 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赋税制度与宪政缺失原因分析——兼论我国“政府推进型”宪政制度模式的构建
17
作者 马海涛 马金华 《财政监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6-20,共5页
一般而言,宪政包涵两项基本规则.即法治和有限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是构成前者的牢固基石,如果政府不受限制,法治就有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宪政这一概念源于西方国家。西方的宪政历史清楚地表明,赋税,尤其是直接税,在奠定现代... 一般而言,宪政包涵两项基本规则.即法治和有限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是构成前者的牢固基石,如果政府不受限制,法治就有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宪政这一概念源于西方国家。西方的宪政历史清楚地表明,赋税,尤其是直接税,在奠定现代立宪主义与塑造有限政府观念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此意义而言,宪政的成功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制度 政府推进型 赋税制度 原因分析 中国 有限政府 西方国家 政府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影响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变迁
18
作者 张楠 田晓佩 谭立峰 《新建筑》 2017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兴起和衰败与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存在关联。当自然条件相差不大时,直接影响变迁的因素是古代社会的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通过分析相关制度与聚落物质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了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的变化会直...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兴起和衰败与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存在关联。当自然条件相差不大时,直接影响变迁的因素是古代社会的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通过分析相关制度与聚落物质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了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的变化会直接诱发古代聚落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多彩的形态变迁。制度的更迭是揭示聚落变迁内部原因的重要线索。分析和认识相关制度演化下的聚落内部形态变迁的规律,对于当今的小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 赋税制度 聚落形态 小城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户口管理考察元代赋税制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佳金 《市场论坛》 2012年第4期64-65,共2页
在分析元代的户口管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元代户口的调查、登记和分类,指出元代建立与完善一套严密户籍管理制度,强化国家的赋役征派,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巩固元代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元代 户口管理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赋税制度谈富国速亡的历史教训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5期25-30,共6页
隋代是当时世界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仅存37年;在土地制度上实行了均田制;赋税制度上走向以资产性质的租调制为主,包括租调制度、地税和徭役。隋晚期的重税繁役促进富国速亡,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关键词 富国速亡 隋代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 重税繁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