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1
作者 罗芹芹 刘凤莲 +2 位作者 朱柯权 杨磊 赵舒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90,共9页
[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并厘清空间自相关特征,为提高流域生态风险防控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赤水河流域(贵州段)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 [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并厘清空间自相关特征,为提高流域生态风险防控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赤水河流域(贵州段)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全局和局部对景观生态风险空间自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林地、耕地和草地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之和占比在95%以上。(2)2000—2020年,中风险面积占比均保持在50%以上,高风险和较高风险面积在近20年间共减少375.88 km^(2),较低风险面积增加413.96 km^(2),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变化整体降低。(3)“高—高”聚集类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沿岸,在习水县表现为由西向东转移,在仁怀市则呈现出由南向北转移;“低—低”聚集类主要分布在流域东北部。[结论]赤水河流域(贵州段)风险等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应加强对中风险区的监测,防止中风险向高风险转移,加大对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力度,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紧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自相关 时空演变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驱动力探索
2
作者 罗芹芹 刘凤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2,共13页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是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评估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驱动因素,对维护赤水河流域生态安全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2000-2020年流域景...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是国家级自然保护核心区,评估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驱动因素,对维护赤水河流域生态安全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2000-2020年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探讨景观生态风险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林地是流域内的主要景观类型,集中分布在流域下游区域;建设用地面积呈增长趋势,在仁怀市境内增加较为显著。2)2000-2020年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以中风险为主,高等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沿赤水河人口较为聚集、地势较为平坦、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和南部。3)从景观生态风险变化来看,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先升高后降低,景观生态风险降低的区域较多,且集中分布在赤水河附近;风险升高的区域较少,且主要分布在习水县城区、赤水市城区及旅游区附近、仁怀市城区及机场和酒业园区附近。4)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为干扰度和自然因素中的年均降水量对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影响较大,且驱动因子间呈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 土地利用类型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研究——以遵义段为例
3
作者 叶兴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77-179,193,共4页
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两山”理论转化,协调上下游生态关系和利益分配,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对赤水河流域(遵义段)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现状、主要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存在生态补偿主体单一、受... 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两山”理论转化,协调上下游生态关系和利益分配,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对赤水河流域(遵义段)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本现状、主要做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赤水河流域(遵义段)存在生态补偿主体单一、受益者补偿责任不明、补偿资金规模有限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赤水河流域(遵义段)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路径,以期为建设美丽遵义、绿色遵义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也为其他地区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赤水河流域 遵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安全交互胁迫时空演变研究——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学海 龙茂兴 黄冬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安全相互影响,厘清二者作用机制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该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例,构建基于网格尺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测算模型和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双指数模型分析2010-202... 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安全相互影响,厘清二者作用机制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该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例,构建基于网格尺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测算模型和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双指数模型分析2010-2020年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安全交互胁迫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增强,高等级开发区域快速扩张,由“点状”向“带状”演进,并逐步形成以核心景区为增长极、“东北-西南”及“西北-东南”为双轴线的旅游开发空间格局。②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状况整体高位平稳,中高等级景观生态安全区域持续增加,形成景观生态安全等级较高的“西北-东南”和“东北-西南”双轴,但轴线生态安全呈波动发展。③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景观生态安全总体协同发展形势向好,形成以西北和西南为重点、景观生态双轴为纽带的正向协同片区,但区域具体协同路径存在差异。其中,生态本底较弱的西南和中部集中连片区在实现正向协同之前面临生态景观保护压力较大,而旅游资源开发处于初、中级的双轴中部景观生态安全变化受旅游资源开发速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景观生态安全 交互胁迫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长征精神的高中地理大概念教学研究——以“赤水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田超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3-47,共5页
长征精神是我国的宝贵民族精神,将长征精神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形成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提升协作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四渡赤水”历史大背景,开展了地理大概念教学,学生在实践中需充分了解... 长征精神是我国的宝贵民族精神,将长征精神融入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形成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提升协作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四渡赤水”历史大背景,开展了地理大概念教学,学生在实践中需充分了解赤水河流域的长征故事,分析赤水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师提炼教学概念,构建层级体系,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量表,在真实情境中展开问题式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大概念 赤水河流域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白酒旅游业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慧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生产的黄金地带,近年来,该区域各地方政府将“旅游+白酒”融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区域高端化、产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但是,赤水河流域的白酒旅游业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实际,针... 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生产的黄金地带,近年来,该区域各地方政府将“旅游+白酒”融合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区域高端化、产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但是,赤水河流域的白酒旅游业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协作、酒旅融合、人才培养、品牌打造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白酒旅游 酒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变化的赤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分区与策略
7
作者 孙雨芹 王军 杨智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5-1324,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关键桥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是新时期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生态保护修复策略和协调区域间发展的重...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关键桥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是新时期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生态保护修复策略和协调区域间发展的重要前提。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区,以409个街道(镇)为评价单元,分析201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变化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其中,高阶耦合(n=61)、高阶失调(n=140)、低阶失调(n=63)和低阶耦合(n=145)的供给变化量(z-score标准化)分别为1.7±2.1、−0.9±2.2、5.9±6.4和−0.1±0.5,需求变化量(z-score标准化)分别为0.6±1.1、2.1±2.4、0.7±2.4和−0.5±0.4。结合各区供需变化量本文提出了生态保育型、重点修复型、生态连通型、价值转化型等赤水河流域差异化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策略,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耦合关系 生态修复分区 生态修复策略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哲学思考——兼论赤水河流域MW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李莎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9-24,共6页
任何发展是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进行的,因此发展的内涵、模式和特征也只能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获得具体界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的“时空场域”中,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发展、是随着时空场域的变化而协调各种矛盾关... 任何发展是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进行的,因此发展的内涵、模式和特征也只能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中获得具体界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的“时空场域”中,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发展、是随着时空场域的变化而协调各种矛盾关系的自觉发展、是新时空场域中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种超越;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哲学思考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水资源费征收彩色管理体系研究
9
作者 王娇娇 《低碳世界》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为了促进赤水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针对赤水河流域实际情况,提出水资源费征收彩色管理体系。通过对水资源类型、水资源用途进行分类,综合考虑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动态因素,提出赤水河流域水资源费... 为了促进赤水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针对赤水河流域实际情况,提出水资源费征收彩色管理体系。通过对水资源类型、水资源用途进行分类,综合考虑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动态因素,提出赤水河流域水资源费合理征收理论,使赤水河流域水资源能够高效利用,协调发展,构建节水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水资源 水资源费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赤水河流域生态振兴实践研究
10
作者 聂亚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4期84-87,共4页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四川赤水河流域作为赤水河流域的重要部分,其面临的生态振兴难题较为典型。研究发现,目前四川赤水河流域主要通过强化重点污染整治,强化生态修复,加强污染联治和执法联合等方式促进生态振兴,但...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四川赤水河流域作为赤水河流域的重要部分,其面临的生态振兴难题较为典型。研究发现,目前四川赤水河流域主要通过强化重点污染整治,强化生态修复,加强污染联治和执法联合等方式促进生态振兴,但还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难、矿山开采遗留任务重、石漠化问题治理难三大问题,建议坚持绿色发展,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增效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开发式治理矿山遗留环境问题;加强问题整改,多种方式解决石漠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生态振兴 生态保护 泸州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
11
作者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19期3-7,共5页
川府发〔2024〕17号泸州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键词 省政府各部门 赤水河流域 条例实施细则 直属机构 泸州市 通知 四川省 印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典型喀斯特流域水文响应与干旱评估——以赤水河流域为例
12
作者 尚朵朵 杨金礼 +4 位作者 吴洋洋 张营 郭纯子 谷立成 唐崇熙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喀斯特地貌的赤水河流域因其独特的水文特性,对水资源管理和防旱减灾构成了严峻挑战。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在此区域的适用性,模拟赤水河流域的日径流量变化和分析干旱年份的时空... 喀斯特地貌的赤水河流域因其独特的水文特性,对水资源管理和防旱减灾构成了严峻挑战。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评估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在此区域的适用性,模拟赤水河流域的日径流量变化和分析干旱年份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论如下:SWAT模型在赤水河流域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在校正期和验证期的R2和ENS值均超过了0.70,表明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流域的水文过程;模型所预测的逐日径流量与实际观测数据在趋势上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6—8月的汛期,模型的预测能力表现尤为突出;经由SWAT模型计算的C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赤水河流域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从而为干旱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赤水河流域 逐日径流量 水文模拟 干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的Citespace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13
作者 李学华 龙永才 +2 位作者 胡世星 余廷松 黄显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基于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现状,对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库中获取与鱼类资源保护相关的文献集合,例如通过中国知网等。然后,将这些文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领域... 基于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现状,对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库中获取与鱼类资源保护相关的文献集合,例如通过中国知网等。然后,将这些文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Citespace中,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分析:(1)关键词提取:Citespace可以通过词频统计等方法提取出高频出现的关键词。(2)时空演化分析:Citespace可以将文献按时间轴展示,通过研究主题的时空分布变化来探究研究的发展趋势。(3)关系网络分析:Citespace可以构建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通过分析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共词关系等,揭示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者、重要文献等。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鱼类资源保护在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的研究情况、研究热点、学术发展趋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赤水河流域 鱼类资源保护 栖息地修复 资源监测 增殖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类企业对赤水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丛林 王毅 +2 位作者 乔海娟 孙凌凯 董磊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2-66,共5页
针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和流域内酒类企业的发展概况,分析酒类企业在赤水河流域经济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和酒类企业对水质的依赖与影响,认为酒类企业对赤水河流域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从流域综合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缺失、酒类企业... 针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环境现状和流域内酒类企业的发展概况,分析酒类企业在赤水河流域经济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和酒类企业对水质的依赖与影响,认为酒类企业对赤水河流域水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从流域综合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缺失、酒类企业环保工作相对不足,以及流域保护与治理的投融资模式相对滞后等维度,分析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中酒类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尽快开展流域综合性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范流域内酒类企业发展,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并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建立稳定可靠的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融资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水环境 酒类企业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划分及分布特征研究——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一兵 张斌 +2 位作者 陈智虎 李亦秋 杨广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0-115,共6页
小流域已经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工作的重要地理单元。本文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貌混合分布区小流域划分方法及小流域分布特征,基于DEM提取小流域边界,利用1∶5万地形图进... 小流域已经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工作的重要地理单元。本文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地貌混合分布区小流域划分方法及小流域分布特征,基于DEM提取小流域边界,利用1∶5万地形图进行修正,并结合野外调查和地质、水文数据验证,最终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划定了753个小流域。其中,喀斯特地貌区小流域个数358个,喀斯特+非喀斯特地貌区小流域个数182个,非喀斯特地貌区213个;就不同流域类型小流域划分结果看,完整型小流域530个,区间型小流域180个,坡面型小流域43个;这些小流域中面积小于3 km2的有9个,面积在3~10 km2的有310个,面积在10~30 km2的有348个,面积在30~50 km2的有86个。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小流域划分研究可为小流域治理工作提供依据,为区域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建设措施提供辅助决策,促进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DEM 流域划分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邱凉 郑艳霞 +1 位作者 翟红娟 樊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4-96,108,共4页
随着赤水河上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存在水资源量减少、水污染加重、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以及茅台酒业等的生产环境,遵循&q... 随着赤水河上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存在水资源量减少、水污染加重、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环境以及茅台酒业等的生产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责权利相统一、公平合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保护者得到补偿"等原则,建立了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保障制度,确定了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对象、标准和方式,给出了建立赤水河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建议。通过建立赤水河生态保障制度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生态补偿 生态保护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兴成 熊仕娟 +3 位作者 李渝 张雅蓉 刘彦伶 蒋太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4,共7页
探索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采集贵州赤水河流域162个表层土壤,通过室内分析,结合方差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评价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对土壤持水... 探索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持水特征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采集贵州赤水河流域162个表层土壤,通过室内分析,结合方差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方法,评价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对土壤持水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赤水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下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紫色土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显著低于其他土壤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稻田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最高,草地最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饱和持水量在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坡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对土壤田间持水量影响显著的因素为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基于数量化理论Ⅰ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各因子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是影响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首要因素.应当提升对贵州赤水河流域内紫色土分布区的监管保护力度,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土壤 持水量 数量化理论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兴成 熊仕娟 +4 位作者 李渝 张雅蓉 刘彦伶 阳路芳 蒋太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索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土壤蓄水能力评价土壤的水分涵养量特征;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水源涵... 【目的】探索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土壤蓄水能力评价土壤的水分涵养量特征;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贵州赤水河流域0~20 cm土层总水源涵养量在64.6~136.4 mm,平均99.9 mm;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在19.0~122.4 mm,平均81.2 mm;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总水源涵养量和有效水源涵养量呈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县域土壤水源涵养量差异较大,大方县土壤总水源涵养量和有效水源涵养量最大,其次为七星关区,赤水市土壤总水源涵养量最小,仁怀市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最小。【结论】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量偏低,不同县域中赤水市和仁怀市水源涵养量较小,应当提升对该区域土壤水源涵养的保护力度,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土壤 水源涵养量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聪 安艳玲 蔡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为给赤水河流域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应用2002年的TM影像和2009年的ETM+影像提取赤水河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赤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 为给赤水河流域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应用2002年的TM影像和2009年的ETM+影像提取赤水河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赤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比2002年赤水河流域的耕地、草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121 945.00hm2、4 455.23hm2和1 156.68hm2,林地及灌丛、居民及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 572.00hm2、1 619.70hm2和3 788.37hm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2002年的0.316上升至2009年的0.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遥感 生态效应 赤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静 唐剑波 +3 位作者 黄尚书 段剑 郭晓敏 牛德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4期3369-3371,共3页
在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进行了分区,将其划分为上游中低山中度、中游低山丘陵轻中度和下游丘陵低山轻度三个水土流失类型区,并结合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特征提出了相应... 在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进行了分区,将其划分为上游中低山中度、中游低山丘陵轻中度和下游丘陵低山轻度三个水土流失类型区,并结合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河流域 水土流失类型 区域特征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