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稠油驱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康万利 郭黎明 +2 位作者 孟令伟 刘述忍 杨润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74,181,共6页
针对孤东六区稠油油藏条件,研究得到既能在不含碱的条件下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又能形成稳定泡沫的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其配方为:3.0 g/L石油磺酸盐+5.0 g/L HEDP-Na4+0.6 g/LⅠ型两亲聚合物,气体为氮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泡... 针对孤东六区稠油油藏条件,研究得到既能在不含碱的条件下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又能形成稳定泡沫的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其配方为:3.0 g/L石油磺酸盐+5.0 g/L HEDP-Na4+0.6 g/LⅠ型两亲聚合物,气体为氮气。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和乳化降黏性能,并且两亲聚合物能够改善泡沫的稳定性和体系对原油的乳化效果。超低界面张力强化泡沫体系对孤东六区稠油具有较好的驱替性能,原油采收率能够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37.9%,总采收率达到65.7%,所注入体系能在较长时间里发挥调剖和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强化泡沫 两亲聚合物 稠油 乳化降黏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油藏下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宪中 康万利 +5 位作者 孟祥灿 范海明 徐海 黄经纬 傅建斌 张一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5-2290,共6页
研究了在高盐油藏中,利用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的方法.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与高盐矿化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7%-0.39%(质量分数)范围内仅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 研究了在高盐油藏中,利用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的方法.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与高盐矿化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7%-0.39%(质量分数)范围内仅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1量级,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后则可与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探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复配比例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可以在高矿化度、低浓度和0.04%-0.37%的宽浓度范围下获得10-5mN·m-1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并分析了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协同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超低界面张力 耐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驱过程中化学剂损失与超低界面张力有效作用距离 被引量:21
3
作者 侯吉瑞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刘中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而聚合物和碱的损失分别只有12%和15%.结合界面张力随运移距离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超低界面张力在油层中的有效作用距离有限,而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状态下对采收率的贡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油体系 采收率 化学剂损失 运移距离 超低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水驱残余油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0
4
作者 夏惠芬 刘仁强 +2 位作者 鞠野 刘春德 王亚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利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该驱油体系对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的作用过程,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对这类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完善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微观驱油机理的认识.研... 利用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该驱油体系对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柱状类残余油的作用过程,研究了该表面活性剂对这类残余油的启动和运移机理,完善了该表面活性剂体系对微观驱油机理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孔道的润湿性由油湿变为水湿,且残余油所受毛管力大大降低,启动了盲端类残余油、膜状类残余油和柱状类残余油,使驱油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超低界面张力 驱油机理 微观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赵长久 麻翠杰 +1 位作者 杨振宇 么世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是一种全新的三次采油方法,驱油效果优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通过室内综合研究,确定了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试验方案,并在大庆油田进行了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结果,油层中有大量泡沫生成,...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是一种全新的三次采油方法,驱油效果优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通过室内综合研究,确定了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试验方案,并在大庆油田进行了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结果,油层中有大量泡沫生成,扩大了波及体积,提高了洗油效率,注入井注入压力上升,注采压差大幅度增加,吸液指数和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气窜现象得到抑制。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应该采用双管分注工艺,否则易产生水化物;由于注气压力较高,应采用更高性能的压缩机设备,以保证达到设计的气液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赖小娟 张育超 +4 位作者 郭亮 姚百胜 刘建英 杨虎 罗庆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针对室内合成的一种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VESBET-4),结合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温度及碱(Na2CO3)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在0.06%-0.15%时,界面张力可达到10-... 针对室内合成的一种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VESBET-4),结合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温度及碱(Na2CO3)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在0.06%-0.15%时,界面张力可达到10-3 mN/m;矿化度为10 000 mg/L时,界面张力可达到10-2 mN/m,且当Na2 CO3质量分数在0.2%-1.2%时,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测试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矿化度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溶液对原油的乳化效果,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9%、矿化度为6 000 mg/L时,乳状液可稳定存在24 h以上;静态吸附实验测得该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量为0.45 mg/g,小于标准规定的1 mg/g;室内驱油试验显示该表面活性剂能使采收率提高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乳化 吸附损失 室内驱油试验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中获得超低界面张力 被引量:19
7
作者 赵海娜 程新皓 +3 位作者 赵欧狄 黄建滨 刘晨江 赵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3-698,共6页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添加非离子保护剂的第三组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回注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大大提高.确定了相关体系能够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表...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添加非离子保护剂的第三组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克拉玛依油田回注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大大提高.确定了相关体系能够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混合的比例范围,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具有较大复配比例和较低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实际配方,其中部分体系油水界面张力可接近10-4mN·m-1.同时,这类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在石英砂吸附72 h后体系依然呈现优良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保护剂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抗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石油磺酸盐复配驱油剂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伟 岳湘安 +3 位作者 张立娟 胡春礼 陈怡秀 王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337,共4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溶液质量分数、矿化度对石油磺酸盐溶液与大庆L区块原油的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石油磺酸盐复配,筛选出能够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 mN/m数量级)的最优增效组合,以取代ASP复合驱中所加...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溶液质量分数、矿化度对石油磺酸盐溶液与大庆L区块原油的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石油磺酸盐复配,筛选出能够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 mN/m数量级)的最优增效组合,以取代ASP复合驱中所加的碱。实验结果表明,在矿化度为6 000~10 000 mg/L,钙、镁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20 mg/L时,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抗盐性,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在实验所选的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中,石油磺酸盐与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复配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特别是与椰油酰丙基磺基甜菜碱复配增效作用尤为显著,且两者复配的浓度范围较宽,油/水界面张力易达到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复配增效 界面活性 超低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9
9
作者 赵长久 么世椿 +2 位作者 周淑华 于盛鸿 姜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9,92,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进行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注气量不足的情况, 讨论了试验是否形成泡沫及究竟提高多少采收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试验发泡条件及试验与三元复合驱、天然气驱的动态反应差别, 即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注入... 针对大庆油田进行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注气量不足的情况, 讨论了试验是否形成泡沫及究竟提高多少采收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试验发泡条件及试验与三元复合驱、天然气驱的动态反应差别, 即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注入压力、吸液指数、产液指数、地层压力的变化幅度都大大高于三元复合驱; 注采压差大幅度增加; 其注气压力大大高于天然气驱时的注气压力及气窜现象得到抑制等问题的讨论, 得出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矿场试验在油层中形成了有效的泡沫的认识, 该试验已提高采收率 22 04%, 超过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 根据试验动态预测最终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 提高采收率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下二元复合体系对水驱残余油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者琴 夏惠芬 +1 位作者 王刚 李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150,共3页
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弹性对水驱后采收率的影响,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的降低,聚合物质量... 通过可视化微观模型驱油实验,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和黏弹性对水驱后采收率的影响,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的降低,聚合物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最终采收率和采收率的提高值逐渐增大;二元复合体系与油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10-3mN/m数量级)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可以提高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 黏弹性 采收率 微观驱油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均质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毛管数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涛平 刘金山 刘继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3-36,共4页
针对经典毛管数理论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中应用的局限性,在考虑低渗透油层水驱油渗流速度、超低界面张力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的条件下,给出了毛管数的修正公式;依据均质低渗透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验数据绘制了化... 针对经典毛管数理论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中应用的局限性,在考虑低渗透油层水驱油渗流速度、超低界面张力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的条件下,给出了毛管数的修正公式;依据均质低渗透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验数据绘制了化学驱采收率与毛管数的关系曲线,提出了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替条件下应用毛管数的注意事项,指出了用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提高水驱低渗透油层采收率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数 低渗透油层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侯吉瑞 刘中春 岳湘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6,共5页
以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在实际油藏的驱油过程中,碱/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与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对于启动残余油滴和降低毛管阻力的作用均比以往所推断的要小;为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而加入的大量强碱,将... 以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在实际油藏的驱油过程中,碱/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与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对于启动残余油滴和降低毛管阻力的作用均比以往所推断的要小;为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而加入的大量强碱,将导致储层矿物的溶蚀、地层和井筒的严重结垢以及产出液的深度乳化,这对于复合驱的总体效果和效益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研究应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于非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际效果的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毛管驱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超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亚 李惠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2-316,共5页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机理 .结果表明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与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相比拟的表 /界面活性 ,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达 2 835mN/m ...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及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机理 .结果表明 ,CMC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与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相比拟的表 /界面活性 ,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达 2 835mN/m ,界面张力达到 10 -110mN/m .碱的加入可显著降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的界面张力 ,在适当条件下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值 (10 -3 mN/m ) ,可望作为三次采油的驱油剂 .等效烷烃模型研究表明 ,用碱与原油酸性组分的作用来解释碱能使界面张力下降至超低值的传统观点是不完善的 ,加入碱能使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解缔 ,胶束数量增多 ,胶束粒径减小 ,单分子自由链增加 ,有利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向界面迁移和排布 ,这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碱复配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下降至超低值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羧甲基纤维素 超低界面张力 原油 化学驱油 三次采油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孤东原油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方剑 吕远 +1 位作者 李超 刘雄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5,8,共4页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孤东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维持时间较短,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18BE)与α-烯烃磺酸盐(AOS)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孤东原油的动态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维持时间较短,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18BE)与α-烯烃磺酸盐(AOS)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4m N/m。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复配体系的最佳复配比例进行了研究,最终优选出适合孤东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 超低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高稳泡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浩 孙怡韫 +2 位作者 郑雅慧 张蒙 张诗航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483-486,共4页
对28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泡沫综合性能评价和油水界面张力测试,并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和配方的优化,筛选出高稳泡超低界面张力的泡沫体系。结果表明,当FC-06、5#和DS10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4%,配比为2∶1∶3时,最大起... 对28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泡沫综合性能评价和油水界面张力测试,并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和配方的优化,筛选出高稳泡超低界面张力的泡沫体系。结果表明,当FC-06、5#和DS10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4%,配比为2∶1∶3时,最大起泡体积为500 mL,半衰期为28.8 min,平衡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8.0×10^(-3) mN/m。泡沫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40 000 mg/L的矿化度条件以下,泡沫体系均能保持高稳泡时间和超低界面张力,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 高稳泡 超低界面张力 泡沫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方式与微观驱油效果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涛平 宋文玲 +2 位作者 高明 刘金山 俞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7期4259-4262,共4页
为了探索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利用玻璃刻蚀的透明微观仿真孔隙模型,进行了2种模型、4种驱油方式共6个方案的BS13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聚合物复配二元体系的微观驱油室内实验,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 为了探索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利用玻璃刻蚀的透明微观仿真孔隙模型,进行了2种模型、4种驱油方式共6个方案的BS13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与聚合物复配二元体系的微观驱油室内实验,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驱油方式及其微观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均质和非均质模型中,BS13甜菜碱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都易于在水驱已形成的渗流通道中突进,使驱替效果变差,单纯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段塞进行驱替,不能有效地提高采收率;超低界面张力二元复合体系能够有效地防止其沿水驱形成的渗流通道向前突进,具有较好的驱替效果;欲获得较高的采收率,不仅要尽量降低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而且要适当增加驱油体系的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驱油 活性剂-聚合物驱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微观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钠微乳体系及超低界面张力性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崔正刚 孙静梅 +2 位作者 张天林 邹文华 张德根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8年第2期50-55,共6页
用发烟硫酸磺化烷基苯厂的副产物重烷基苯,得到了平均摩尔质量406的重烷基苯磺酸钠,其cmc和γcmc分别为5.50×10-5mol/L和31.50mN/m.以W(仲丁醇)W(HABS)=31,W(油)W(盐水)=... 用发烟硫酸磺化烷基苯厂的副产物重烷基苯,得到了平均摩尔质量406的重烷基苯磺酸钠,其cmc和γcmc分别为5.50×10-5mol/L和31.50mN/m.以W(仲丁醇)W(HABS)=31,W(油)W(盐水)=11配制HABS-仲丁醇-正辛烷-盐水微乳体系,在较宽的盐度范围内可以得到中相微乳液,最佳盐度为1.6%NaCl,最佳配方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3~10-4mN/m数量级。在无醇条件下,无论是使用提纯HABS或未提纯HABS单体,经过适当的配方,0.2%HABS可使大庆原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2~10-3mN/m数量级。来源方便、价格低廉的HABS可望成为适合大庆油田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钠 微乳液 超低界面张力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化学驱油方式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涛平 蒲春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30-33,共4页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层水驱采收率较低的问题,在室内采用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SLB甜菜碱型)稀体系及其与相对分子质量为480万的聚丙烯酰胺复配体系,在人造低渗透均质圆柱状岩心中进行了8个方案的化学驱油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未开... 针对目前低渗透油层水驱采收率较低的问题,在室内采用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SLB甜菜碱型)稀体系及其与相对分子质量为480万的聚丙烯酰胺复配体系,在人造低渗透均质圆柱状岩心中进行了8个方案的化学驱油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未开发或刚投入水驱的低渗透油层单独使用SLB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油时,应先注活性水段塞,后进行水驱,方可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对已进行水驱且注入水接近突破的低渗透油层,在采出液含水率达98%以后,先注低分子量聚合物水溶液段塞,后注SLB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段塞,将比注入二者的复配体系段塞获得更高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超低界面张力化学驱油 表面活性剂驱油 活性剂-聚合物驱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庄原油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冲 张贵才 +2 位作者 张建强 冯岸洲 付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4-78,89,共6页
开展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及碱+表面活性剂体系与陈庄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BET-13在较宽的质量分数范围内(0.05%~0.15%)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质量比为4∶1的SLPS与KAS复配体系,当... 开展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及碱+表面活性剂体系与陈庄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BET-13在较宽的质量分数范围内(0.05%~0.15%)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质量比为4∶1的SLPS与KAS复配体系,当总质量分数在0.075%~0.15%的范围内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平衡值降至10-4 mN/m数量级;总有效质量分数为0.1%、质量比在(9∶1)~(6∶4)范围内的CBET-13与CBET-17复配体系使油水界面张力降到超低;0.2%NaOH+((0.05%~0.2%)SLPS、(0.025%~0.05%)AS-0-4、(0.01%~0.075%)AS-3-0、(0.03%~0.09%)HSBET-12)体系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 mN/m以下。以上体系,可以作为陈庄油田超低界面张力驱油配方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数 表面活性剂 复配 超低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方式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涛平 张志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59,120-121,共5页
采用渗透率变异因数为0.72的人造低渗透三层纵向非均质岩心和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BS13甜菜碱型)进行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室内实验,对非均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宏观驱油方式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纵向非均质低渗透油层中,... 采用渗透率变异因数为0.72的人造低渗透三层纵向非均质岩心和新型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BS13甜菜碱型)进行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室内实验,对非均质低渗透油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宏观驱油方式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在纵向非均质低渗透油层中,较大的渗透率差异和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较高流度的联合作用,加大了驱替与被驱替相的流度比,使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及后续驱替水更易沿水驱已形成的通道向前突进,单纯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不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注入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复配的二元体系段塞,能有效控制超低界面张力活性水的黏性指进并提高采收率;在注入化学药品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注聚合物和活性水组合段塞与注复配段塞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层 低渗透油层 超低界面张力 活性剂-聚合物驱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