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空间分布的超渗产流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光义 夏军 +1 位作者 张翔 张利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0,共3页
基于下渗在流域上分布不均的现象和霍顿下渗公式,提出了具有空间分布的超渗产流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小流域短历时降雨产流的计算效果良好;由于其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清晰,可通过试验来确定,因此有较强的适用性。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土壤含水量 超渗产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满-超渗产流模型在河南省典型流域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史子群 刘妍昕 +1 位作者 杨倩倩 包爱美 《治淮》 2024年第9期17-19,共3页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下垫面条件复杂、差异性大,其产流模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并非简单的超渗产流或蓄满产流,产流计算难度大。本文选取蓄满-超渗兼容产流模型和垂向混合产流模型,以河南省鲁山县中汤流域及新县裴河流域为例,模拟分析...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下垫面条件复杂、差异性大,其产流模式往往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并非简单的超渗产流或蓄满产流,产流计算难度大。本文选取蓄满-超渗兼容产流模型和垂向混合产流模型,以河南省鲁山县中汤流域及新县裴河流域为例,模拟分析流域产流情况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蓄满产流模型仅60%的合格率,综合考虑蓄满和超渗产流的融合模型模拟效果更佳,其中蓄满-超渗兼容产流模型在两个流域均为100%,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则分别达到80%和100%的合格率,模拟合格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满-兼容产流模型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产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流域超渗产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安波 宋中海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3,28,共4页
石门流域超渗产流模型的建立安波宋中海(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流域概况石门站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境内,属于大清河支流拒马河源头的一处小河站,控制面积360km2,流域大部分处于涞源盆地之中,约占盆地面积的2/3。拒... 石门流域超渗产流模型的建立安波宋中海(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流域概况石门站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境内,属于大清河支流拒马河源头的一处小河站,控制面积360km2,流域大部分处于涞源盆地之中,约占盆地面积的2/3。拒马河长年有泉水溢出,石门以上河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流域 超渗产流模型 河流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渗超蓄产流模型在评价水保措施减水效益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贤赵 黄明斌 李玉山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18-222,共5页
根据治理与尺度对黄土区产流模式的影响 ,建立用地评价水土保持的措施减水效益的超蓄产流模型 ,并将径流成份直接区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同时着重介绍所建模型参数的率定及其在减水效益中的应用。在3个典型流域 (青阳岔、岔巴沟和... 根据治理与尺度对黄土区产流模式的影响 ,建立用地评价水土保持的措施减水效益的超蓄产流模型 ,并将径流成份直接区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同时着重介绍所建模型参数的率定及其在减水效益中的应用。在3个典型流域 (青阳岔、岔巴沟和小理河 )的应用结果表明 ,该模型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模型 水保效益 减水效益 产流模式 水土保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蓄满超渗兼容模型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韩跃鸣 马细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29,共5页
山洪预警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临界雨量的确定则是山洪预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以裴河流域为例,根据山丘区实际情况,分析流域蓄水容量分配曲线与流域下渗能力分配曲线的关系,建立蓄满超渗产流兼容模型。通过参数率定,确定模型... 山洪预警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临界雨量的确定则是山洪预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以裴河流域为例,根据山丘区实际情况,分析流域蓄水容量分配曲线与流域下渗能力分配曲线的关系,建立蓄满超渗产流兼容模型。通过参数率定,确定模型所用参数,模拟出的洪水过程洪峰流量与实际洪水过程洪峰流量误差均在6%以内,利用模型进行山洪预警的准确率为81.25%,与水文比拟法所得预警指标相比,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预警 临界雨量 蓄满超渗产流模型 产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渗-蓄满混合产流公式在梅江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6
作者 江平 陈璐 +3 位作者 易彬 张寒松 刘一卓 郭鹤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8,共5页
受流域土壤含水率、降雨强度时空分布不均影响,流域多种产流模式并存,降雨特征、前期土壤含水率和下垫面条件组合呈复杂、多样、随机特征,导致单一蓄满、超渗产流难以精确刻画流域产流过程的时空变异规律。目前常用的垂向混合产流、横... 受流域土壤含水率、降雨强度时空分布不均影响,流域多种产流模式并存,降雨特征、前期土壤含水率和下垫面条件组合呈复杂、多样、随机特征,导致单一蓄满、超渗产流难以精确刻画流域产流过程的时空变异规律。目前常用的垂向混合产流、横向兼容混合产流方法精度较高,但应用复杂、参数繁多,且存在忽略饱和地表径流等缺陷。为此,通过改进经典的格林-安普特超渗产流公式,提出了适用于超渗-蓄满混合产流区的简便计算方法,构建了涵盖Kling-Gupta系数、纳什效率系数、纳什效率系数对数形式及均方根误差与标准差比值的综合目标函数,采用SCE-UA算法进行了参数率定,并将所提方法与蓄满产流及霍尔坦公式、菲利普公式、格林-安普特公式等多种超渗产流方法进行比较。梅江流域应用结果表明,单一蓄满或超渗产流计算的洪峰及峰现时间误差较大,所提混合产流方法误差较小;蓄满产流的确定性系数最小,所提方法确定性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满混合产流模型 公式 经验公式 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改进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致家 霍文博 张珂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91,共7页
将基于土壤及降雨资料计算得出的具有物理基础的下渗能力分布曲线引入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选择中国和美国2个半干旱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改进后的格林-安普特模型与原模型及新安江模型进行模拟对比,研究改进后模型的应用效果及其在... 将基于土壤及降雨资料计算得出的具有物理基础的下渗能力分布曲线引入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选择中国和美国2个半干旱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改进后的格林-安普特模型与原模型及新安江模型进行模拟对比,研究改进后模型的应用效果及其在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2个半干旱流域,改进格林-安普特模型模拟结果均好于原始格林-安普特模型及新安江模型;增加的具有物理基础的下渗能力分布曲线能够更好地反映流域内各位置下渗能力随降雨和时间变化的特点,更加精确地计算出流域内下渗量及产流量;半干旱地区洪水多由短时强降雨引起,产流主要以超渗地面径流为主,降雨观测精度和降雨强度对模型模拟精度影响较大;改进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能够在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安普特模型 降雨径流 能力分布曲线 新安江模型 半干旱流域 超渗产流模型 洪水预报 志丹流域 Walnut Gulch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霍文博 李致家 +3 位作者 张珂 杨明祥 金双彦 张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共8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计算流域蒸散发及产汇流的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两个半干旱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该模型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两个半干旱流域,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的应用效... 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计算流域蒸散发及产汇流的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两个半干旱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该模型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两个半干旱流域,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的应用效果好于GA-PIC模型和格林-安普特模型,尤其对于洪峰的模拟精度更高;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中基于网格的坡面汇流与河道汇流模块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径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能更精确地计算出流域不同位置的产流过程,并准确地模拟流域产流面积分布情况;半干旱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超渗产流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降雨观测精度对径流预报精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 降雨径流 半干旱流域 超渗产流模型 洪水预报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星原 管怀民 +1 位作者 苏志诚 王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8,58,共6页
针对半湿润地区建立了流域非线性产流、汇流模型以及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并将研制的模型应用于陆浑水库流域洪水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报效果。
关键词 半湿润地区 -蓄满兼容产流模型 分散入流非线性汇流模型 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KNN实时校正方法在山区中小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霍文博 高源 +2 位作者 李致家 金双彦 杨明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提高山区中小流域实时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洪水学习的KNN实时校正方法(KNN-H法),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2个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将其与传统KNN法和AR法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KNN法和KNN-H法的校... 为提高山区中小流域实时洪水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洪水学习的KNN实时校正方法(KNN-H法),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2个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将其与传统KNN法和AR法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KNN法和KNN-H法的校正精度总体高于AR法;KNN法和AR法不能有效降低预报结果的峰现时间误差,而KNN-H法校正结果峰现时间误差比校正前有明显降低;KNN-H法通过对历史洪水预报误差的学习,可有效解决KNN法在实时校正中因为预热期资料不足导致的校正精度不高问题;当预报洪水过程处于涨洪或退水阶段时,KNN-H法能够快速定位到历史洪水的相同阶段,分析历史预报误差后迅速对当前预报值做出校正;总体上KNN-H法校正精度高于传统KNN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N实时校正法 洪水预报 山区中小流域 超渗产流模型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农田设计排涝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春焕 李建柱 +1 位作者 冯平 王现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6-1634,共9页
设计排涝模数的计算对农田安全和有效降低涝灾损失意义重大.本文选取天津市宁河区封闭农田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要气象因子对农田设计排涝模数的影响.为解决观测样本有限的问题,在现场观测试验的基础上,以总径流深为目标,使用互信息... 设计排涝模数的计算对农田安全和有效降低涝灾损失意义重大.本文选取天津市宁河区封闭农田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要气象因子对农田设计排涝模数的影响.为解决观测样本有限的问题,在现场观测试验的基础上,以总径流深为目标,使用互信息、偏秩相关方法分析了参数敏感性,结合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相对变化量得到了合理的模型参数,建立了三水源超渗-蓄满耦合产流模型,进行了产流量和设计排涝模数估算,并分析了降雨和蒸发等气象因子对设计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960—2015年,研究区夏季降水量显著减少,蒸发量变化不明显.排涝模数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且随着设计重现期的增大,降水和设计排涝模数的减少量均有所增大,但总体来讲,气象因子对设计排涝模数的影响并不大,现行设计排涝模数可不进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设计排涝模数 -蓄满耦合产流模型 互信息 偏秩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