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数智时代文艺的审美表达
1
作者 张晶 解英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5,共10页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传统以人为文艺创作主体的人类文艺创作劳动正在被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艺术作品生成所取代,这为文艺的审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媒介手段和传播平台。在数智时代,传统“人”在文艺创作中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并由此衍生出审...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传统以人为文艺创作主体的人类文艺创作劳动正在被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艺术作品生成所取代,这为文艺的审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媒介手段和传播平台。在数智时代,传统“人”在文艺创作中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并由此衍生出审美主体被弱化、虚像生活、碎片化传播、超真实和娱乐至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出当前的文艺审美表达困境,尤其是生成式Al的出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发生了改变,这必将引发艺术审美、艺术评论,乃至艺术理论建构的重大变化。因此,如何确立数智时代的审美表达,厘清传统完全以人为主体的文艺创作与当前数智时代文艺创作之间的根本界限,成为文艺创作首先面对的问题。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以人为本、循时而新,是解决当前数智时代人的主体性被削弱和应对全新媒介环境进行理论建构的重要参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论述不仅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让我们深刻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还为数智时代文艺的审美表达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科技 文艺 中华美学话语体系 超真实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