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絮凝剂残留对超细全尾砂似膏体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王文波 李帅 +2 位作者 于正 李振龙 王洪涛 《黄金》 2025年第1期64-68,81,共6页
超细粒径尾砂沉降速度慢、浓缩效率低、溢流水浊度高,必须添加絮凝剂加速细颗粒的沉降,因此絮凝剂会残留在浓缩后的似膏体中,导致其黏性增加、浓度偏低、易结块和管道输送阻力增大。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对絮凝剂残留... 超细粒径尾砂沉降速度慢、浓缩效率低、溢流水浊度高,必须添加絮凝剂加速细颗粒的沉降,因此絮凝剂会残留在浓缩后的似膏体中,导致其黏性增加、浓度偏低、易结块和管道输送阻力增大。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手段,对絮凝剂残留与超细全尾砂似膏体流变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修复或剪切破坏作用下,絮网结构会包罗或释放水分子引起自由水和毛细水之间的迁移和转化,这是超细全尾砂似膏体剪切流变特性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优化絮凝剂选型,不仅大大降低了絮凝剂的用量,也显著改善了絮凝剂的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对于系统地发展似膏体剪切流变和管道输送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似膏体 絮凝剂残留 流变特性 管道输送 剪切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新型胶结充填料水化机理与性能 被引量:64
2
作者 董璐 高谦 +1 位作者 南世卿 杜聚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71-1577,共7页
针对全尾砂含泥质量分数较高、粒度低的特点,根据充填体作用机理,实验制备出以水淬渣为主要胶凝组分的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利用X线(XRD)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充填材料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充填料克服水泥... 针对全尾砂含泥质量分数较高、粒度低的特点,根据充填体作用机理,实验制备出以水淬渣为主要胶凝组分的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利用X线(XRD)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充填材料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充填料克服水泥全尾砂充填体强度低、充填砂浆黏度大以及成本高等技术难题,抗压强度R28=5.30 MPa是水泥胶结材料的4.7倍,满足矿山充填要求。所配制的充填料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实现浆体自流输送。新型胶结材料的主导水化产物为钙矾石和C—S—H凝胶。大量钙矾石在水化初期形成,是原材料具有较高早期强度的主要因素;钙矾石微观形貌特征为网状或针棒状结构,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水化产物不断发育长大,孔隙逐渐被填充,浆体结构更加致密,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水淬渣 胶结 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粗骨料超细全尾砂自流胶结充填配合比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49
3
作者 韩斌 吴爱祥 +3 位作者 王贻明 王洪江 王少勇 江怀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57-2362,共6页
针对锦丰金矿粗骨料原材料自身强度低、矿岩遇水易泥化、尾砂粒级组成细及充填倍线大的现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展针对不同充填料浆质量分数、水泥掺量及人工砂与尾砂质量比优化研究;对充填料浆流动性指标和充填体强度指标规律进行... 针对锦丰金矿粗骨料原材料自身强度低、矿岩遇水易泥化、尾砂粒级组成细及充填倍线大的现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展针对不同充填料浆质量分数、水泥掺量及人工砂与尾砂质量比优化研究;对充填料浆流动性指标和充填体强度指标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充填倍线为3.7~6.9,料浆质量分数为75%,人工砂与尾砂质量比为2.9,水泥掺量为12%~20%时可以实现自流充填要求;扩散度相对于坍落度对衡量自流充填料浆流动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低强度充填骨料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显著;当采矿进路最高达8.5 m时,充填体强度达到0.5 MPa即可保持良好自立性,并能有效支撑顶板;当充填体强度达到1.2 MPa时即可满足大型无轨设备行走需求,该值明显低于同类矿山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粗骨料 超细全尾砂 上向进路自流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对超细全尾砂膏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饶运章 邵亚建 +2 位作者 肖广哲 孙翔 黄永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47-2655,共9页
针对超细全尾砂-水泥胶结膏体充填料浆黏性大、和易性差,其满足充填输送要求时充填体强度低的问题,通过不同掺量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膏体料浆流动度、坍落、泌水率及其充填体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借助XRD能谱分析和电镜扫描(SEM)... 针对超细全尾砂-水泥胶结膏体充填料浆黏性大、和易性差,其满足充填输送要求时充填体强度低的问题,通过不同掺量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膏体料浆流动度、坍落、泌水率及其充填体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借助XRD能谱分析和电镜扫描(SEM)方法,从微观角度揭示减水剂提到充填体强度机理。结果表明:掺量0.5%(质量分数)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可使质量分数为70%~76%膏体充填料浆的流动度、坍落度有效增加;料浆泌水率明显提高,但不会发生严重离析;充填体微观上水泥水化凝胶更多,尾砂颗粒因水化凝胶"包裹"作用形成更大的晶体颗粒,且颗粒分布更为均匀、孔隙更小、结构更为致密,宏观上初期/长期强度显著提高,最高达50%;同时,减水剂掺量小于0.5%为"安全掺量",对充填体强度不会造成劣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膏体充填 超细全尾砂 流动性 充填体强度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磊 邱景平 +2 位作者 范凯 李浩 胡世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9-256,共8页
以中关铁矿全尾砂为充填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制作胶结充填体,采用单因素四水平试验设计,分析了全尾砂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了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与灰砂比、料浆质量浓度和养护龄期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其敏感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 以中关铁矿全尾砂为充填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制作胶结充填体,采用单因素四水平试验设计,分析了全尾砂的物理化学性质,探讨了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与灰砂比、料浆质量浓度和养护龄期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其敏感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关铁矿全尾砂中值粒径仅为14.2μm,碱度系数为2.31,活性系数为2.12,属于碱性超细全尾砂,级配良好、活性较高;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随灰砂比的增加和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长,随养护龄期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拟合相关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97、0.96和0.92;充填体强度对养护龄期的敏感程度最高,灰砂比次之,料浆质量浓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超细全尾砂 胶结充填体 强度特征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深锥动态絮凝浓密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洪江 王小林 +3 位作者 张玺 吴爱祥 田志刚 杜向红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为探明超细全尾砂的浓密特性,开展量筒沉降实验,小型和半工业深锥动态浓密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1200万的非离子型絮凝剂最利于尾砂沉降,随絮凝剂单耗增加,溢流浊度降低,底流浓度基本不变.随固体通量增加,溢流浊度增加,底流浓度降低.固... 为探明超细全尾砂的浓密特性,开展量筒沉降实验,小型和半工业深锥动态浓密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1200万的非离子型絮凝剂最利于尾砂沉降,随絮凝剂单耗增加,溢流浊度降低,底流浓度基本不变.随固体通量增加,溢流浊度增加,底流浓度降低.固体通量0.4 t·m^(−2)·h^(−1),给料固体质量分数12%,絮凝剂单耗50 g·t^(−1)的最佳参数条件下,小型和半工业动态浓密试验的底流平均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62.8%和74.4%,泥层高度对底流浓度影响显著.深锥浓密机底流固体质量分数随泥层高度增加呈DoseResp函数增长,分为缓慢增长(泥层1~4 m)、快速增长(泥层4~7 m)和基本稳定(泥层超过7~8 m)3个阶段,这跟尾砂絮团在不同泥层高度下的压缩性能有关.可根据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的函数关系,调节泥层高度来满足井下充填所需底流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絮凝沉降 沉降速度 动态浓密 底流浓度 泥层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充填体强度增长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葛海源 陈超 +3 位作者 李洪宝 王森 周建 井伯详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7期10-13,共4页
针对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中存在的问题,拟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为手段,以冀东地区超细全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试验,分析并建立了超细全尾结构成分、材料配比、充填材料浓度等特性与充填体强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超细全尾砂浆充填体的力学... 针对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中存在的问题,拟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为手段,以冀东地区超细全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试验,分析并建立了超细全尾结构成分、材料配比、充填材料浓度等特性与充填体强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超细全尾砂浆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充填体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料浆在大直径管道中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甘德清 高锋 +2 位作者 陈超 邵静静 孙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97,101,共6页
均质流在圆管中层流运动时,流速呈旋转抛物面分布;紊流运动时,流速特征符合七分之一指数分布定律。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物理性质复杂,在管道内的流动特征受管径等边界条件影响较大。使用Fluent-3D中欧拉模型,模拟研究充填倍线为3的... 均质流在圆管中层流运动时,流速呈旋转抛物面分布;紊流运动时,流速特征符合七分之一指数分布定律。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物理性质复杂,在管道内的流动特征受管径等边界条件影响较大。使用Fluent-3D中欧拉模型,模拟研究充填倍线为3的条件下,不同浓度超细全尾砂料浆在大直径管道中满管自流输送时管道横断面上的流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灰砂比为1∶6的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在管道中易形成均质流,在管道横断面上流速沿轴线近似对称分布;料浆浓度为64%时,200mm管道输送的超细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为牛顿体;料浆浓度为68%时,呈现伪塑性体的流动模式;料浆浓度为72%时,呈现屈服伪塑性体的流动模式。就大于2.9m/s的高流速区域宽度而言,64%浓度料浆最大,72%浓度料浆次之,68%浓度料浆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大管径 流速分布 流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新型胶结材料最优配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亚军 陈彦亭 +3 位作者 赖伟 白学勇 陈拓 韩瑞亮 《采矿技术》 2023年第6期176-179,共4页
针对超细全尾砂骨料物化特性,以钢渣、矿渣粉、脱硫石膏和复合碱性材料为原料,开展了新型胶结材料配方正交试验。通过极差结果分析,得出影响新型胶结材料28 d抗压强度的因素由主到次为矿渣粉、脱硫石膏、复合碱性料,并获得最优配方为60... 针对超细全尾砂骨料物化特性,以钢渣、矿渣粉、脱硫石膏和复合碱性材料为原料,开展了新型胶结材料配方正交试验。通过极差结果分析,得出影响新型胶结材料28 d抗压强度的因素由主到次为矿渣粉、脱硫石膏、复合碱性料,并获得最优配方为60%矿渣微粉、8%复合碱性料、16%脱硫石膏和16%钢渣粉。因原料易磨性不同,复合碱性料、脱硫石膏和钢渣为一组,矿渣单独为另一组,以一级管磨机开路为核心工艺生产出最优新型胶结材料。通过工业生产及实践可知,该最优新型胶结材料对超细全尾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充填体高于室内试验强度值并达到井下采矿嗣后充填体设计强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正交试验 管磨机 新型胶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大流量充填系统在张庄铁矿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余剑 熊有为 +1 位作者 刘福春 王玉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4,共6页
随着矿山充填法开采技术和装备的不断进步,大流量充填系统以其更加经济、高效的优势成为大型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张庄铁矿500万t/a大规模开采,全尾砂粒径级配超细的技术特点,开发应用了超细全尾砂大流量充填系统。该系统包... 随着矿山充填法开采技术和装备的不断进步,大流量充填系统以其更加经济、高效的优势成为大型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张庄铁矿500万t/a大规模开采,全尾砂粒径级配超细的技术特点,开发应用了超细全尾砂大流量充填系统。该系统包括1台Φ20 m深锥浓密机,3套由Φ2 600 mm×3 000 mm型高浓度搅拌桶和活化搅拌机组成的联合搅拌装置(两用一备),制备料浆浓度一般控制在68%~70%,单套搅拌和输送系统生成能力达到180~220 m^3/h,料浆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系统运行多年来,设备状况和工艺技术指标稳定。超细全尾砂大流量充填系统在张庄铁矿的成功应用,为该矿无尾矿库生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为我国类似大型矿山绿色、安全、高效、经济开采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超细全尾砂 大流量 充填系统 深锥浓密机 自流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充填体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恩彦 刘福春 熊有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8,共8页
充填体作为人工矿柱,为矿房回采创造了条件,但经常受到爆破等冲击荷载作用。充填体的动态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充填采矿法的安全高效实施。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plit Hob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技术,进行了不同... 充填体作为人工矿柱,为矿房回采创造了条件,但经常受到爆破等冲击荷载作用。充填体的动态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充填采矿法的安全高效实施。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plit Hob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技术,进行了不同充填配比参数的超细全尾砂充填体压缩试验,得到其静载和动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变化曲线,并分析了其破坏模式。研究表明:充填体质量浓度越高,灰砂比越大,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随之增大,呈现正相关性,其中灰砂比和质量浓度对应力的影响相对一致,但应变受质量浓度影响更大;当冲击荷载由0.3 MPa增大至0.6 MPa时,充填体的破坏形式由保持完整形态变为产生裂纹,直至被压碎,转变为完全失稳破坏状态;充填体能量吸收随着冲击荷载的增加而逐渐递增,但质量浓度和灰砂比增大时,充填体比能量和能量吸收率反而下降,其中灰砂比是影响充填体吸能效率的主要因素,质量浓度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超细全尾砂 冲击荷载 动态力学特性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渣胶结材料对超细全尾砂固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肖柏林 苗胜军 +1 位作者 高谦 吴凡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2-1163,共12页
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等手段联合强度实验,从宏微观角度对比分析了3种典型胶结料的水化特性,考察胶结料种类、温度、料浆配比、超细颗粒含量对全尾砂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冶金渣胶结材料通过碱激发、盐激法、耦合激发可... 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等手段联合强度实验,从宏微观角度对比分析了3种典型胶结料的水化特性,考察胶结料种类、温度、料浆配比、超细颗粒含量对全尾砂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冶金渣胶结材料通过碱激发、盐激法、耦合激发可完全消耗自身产生的氢氧化钙,生成额外凝胶类水化产物,有利于尾砂胶结;冶金渣胶结材料仅需水泥一半的灰砂比即可获得同等固化性能;超细颗粒对充填体早期强度的影响更显著;在40℃高温养护下,充填体的早期强度与20℃养护的后期强度有线性关系,可据此实现材料质量的快速检测。冶金渣充填胶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成本、地域性特征,完善等级标号相关标准与评价体系,关注热应力对充填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渣 超细全尾砂 胶结充填 胶凝材料 固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山岭铁矿超细全尾砂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梁峰 高谦 +1 位作者 丛革臣 杨寿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8-203,共6页
为了降低思山岭铁矿充填采矿成本,针对矿山超细全尾砂,利用本溪地区矿渣、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开展了嗣后充填采矿法所要求的低成本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研究。首先设计3因素3水平盐基和碱基激发剂胶凝材料正交试验,获得了充填体3 d强... 为了降低思山岭铁矿充填采矿成本,针对矿山超细全尾砂,利用本溪地区矿渣、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开展了嗣后充填采矿法所要求的低成本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研究。首先设计3因素3水平盐基和碱基激发剂胶凝材料正交试验,获得了充填体3 d强度的固结粉激发剂优化配方为水泥熟料9%、脱硫石膏4%、工业芒硝1%。采用极差分析得到了充填体7 d和14 d强度影响因素权重从大到小排序为:水泥熟料,工业芒硝,脱硫石膏。然后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激发剂不同配比的胶结体强度预测,模型预测得到的充填体强度最大相对误差为4.83%,满足训练精度要求。并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由此获得了适用于超细全尾砂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优化配方。固结粉7 d充填体强度优化配方为水泥熟料5.88%、脱硫石膏9.31%、芒硝0%,充填体强度达到2.40 MPa;14 d充填体强度优化配方为水泥熟料5.99%、脱硫石膏9.63%、芒硝0.40%,强度达到3.12 MPa。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固结粉胶凝材料充填体14 d强度是胶固粉的1.48倍,而固结粉胶凝材料成本较之降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固结粉 充填体强度 优化配比 极差分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剪切环境超细全尾砂絮凝沉降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牛永辉 程海勇 +4 位作者 吴顺川 孙俊龙 刘泽民 朱加琦 刘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148,共10页
随着矿山选矿工艺的不断提高,充填所用尾砂颗粒呈现超细化。针对超细尾砂浓密脱水困难、底流浓度低等问题,以某矿山钒铁矿尾砂为实验材料,通过自制全尾砂动态剪切浓密实验系统开展絮凝剂筛选及单耗优选试验、动态剪切环境深度浓密试验,... 随着矿山选矿工艺的不断提高,充填所用尾砂颗粒呈现超细化。针对超细尾砂浓密脱水困难、底流浓度低等问题,以某矿山钒铁矿尾砂为实验材料,通过自制全尾砂动态剪切浓密实验系统开展絮凝剂筛选及单耗优选试验、动态剪切环境深度浓密试验,分析超细尾砂颗粒在自然沉降、絮凝沉降以及动态剪切环境下的浓密特性,分析尾砂沉降速度与极限底流浓度相关性。结果表明:超细全尾砂自然沉降速率缓慢、底流浓度低;絮凝剂可有效提高尾砂沉降速率,但对底流浓度增加效果不显著;在动态剪切环境中,耙架的低速剪切作用可有效释放絮团包裹水,加速絮团沉降,稳定提高底流砂浆整体浓度。研究结果对强化膏体性能、促进充填系统稳定性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絮凝沉降 动态剪切 浓密 膏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矿超细全尾砂炼铅炉渣-水泥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邢行 杨仕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32-2240,共9页
为了实现某铅锌矿冶炼厂炼铅炉渣的废物再利用,针对该铅锌矿超细全尾砂,通过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种方式研究炼铅炉渣制备矿山用充填胶凝材料的可能性。首先采用机械活化的方式,将炼铅炉渣分别粉磨80 min、100 min和120 min以获得不同... 为了实现某铅锌矿冶炼厂炼铅炉渣的废物再利用,针对该铅锌矿超细全尾砂,通过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种方式研究炼铅炉渣制备矿山用充填胶凝材料的可能性。首先采用机械活化的方式,将炼铅炉渣分别粉磨80 min、100 min和120 min以获得不同细度的炉渣粉,对其进行粒度分析。然后选取NaOH和水泥熟料混合后组成的复合激发剂,开展炼铅炉渣-水泥复合充填胶凝材料正交试验。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炼铅炉渣-水泥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炼铅炉渣细度是影响炼铅炉渣-水泥复合充填胶凝材料充填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当料浆质量浓度为74%,灰砂比为1∶4,炼铅炉渣D(50)为19.93μm,炼铅炉渣掺量为40%,NaOH掺量为4%时能够满足某铅锌矿嗣后充填法采矿的强度要求。炼铅炉渣-水泥复合充填胶凝材料主要水化产物为C-S-H凝胶,与水泥胶凝材料相比,炼铅炉渣-水泥复合充填胶凝材料与超细全尾砂的胶结性能更好,充填体的结构更加致密,不同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铅炉渣 超细全尾砂 复合胶凝材料 正交试验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膏体充填材料特性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志平 《采矿技术》 2022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探索某矿山超细全尾砂作为充填材料的可行性,开展了充填材料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全尾砂−75μm粒级占比83.14%,−20μm粒级占比56.91%,属于超细粒级全尾砂。在添加SNF625V型阴离子絮凝剂20 g/t,矿浆稀释浓度为10%时,全尾砂絮凝... 为探索某矿山超细全尾砂作为充填材料的可行性,开展了充填材料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全尾砂−75μm粒级占比83.14%,−20μm粒级占比56.91%,属于超细粒级全尾砂。在添加SNF625V型阴离子絮凝剂20 g/t,矿浆稀释浓度为10%时,全尾砂絮凝沉降效果最好。全尾砂自然静态沉降极限质量浓度约62%,动态沉降试验1 h以后底流浓度可达到极限浓度65%,料浆流动性较好。动态沉降溢流水含固量小于80 mg/L,溢流水澄清度高。当质量浓度超过68%时,料浆流动性变差,很难实现管道自流输送。当质量浓度为68%,灰砂比为1︰4时,料浆坍落度为25.2 cm,泌水率为1.62%,充填体7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大于1.0 MPa和2.5 MPa,满足矿山井下回采技术要求,达到了膏体优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膏体 絮凝剂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铁矿超细全尾砂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涂光富 杨晓炳 +2 位作者 任建辉 高谦 陈彦亭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期39-42,47,共5页
为了降低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中关铁矿超细全尾砂充填料,利用中关地区固废资源,开展了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盐基和碱基固结粉激发剂配比试验,由此确定碱和盐激发剂的合理配比范围;然后,针对盐基和碱基激发剂合理范围,... 为了降低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中关铁矿超细全尾砂充填料,利用中关地区固废资源,开展了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盐基和碱基固结粉激发剂配比试验,由此确定碱和盐激发剂的合理配比范围;然后,针对盐基和碱基激发剂合理范围,开展固结粉胶凝材料胶结体强度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对胶凝材料特性要求,最终确定了固结粉优化配比为碱激发剂10%,盐激发剂15%。由此确定固结粉胶凝材料激发剂与矿渣微粉配比为1∶3;最后,根据固结粉优化配比制备胶凝材料,分别采用1∶4和1∶8的胶砂比,进行全尾砂固结粉胶结体强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胶砂比1∶4全尾砂胶结体28 d强度大于2.5 MPa,满足中关铁矿一步采场对充填体强度要求;1∶8胶砂比全尾砂胶结体强度大于1.5 MPa,可以用于嗣后充填二步回采矿柱的采场充填胶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固结粉胶凝材料 优化配方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度试验的减水剂对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林 翟会超 +3 位作者 孙长坤 于永纯 董志富 魏晓明 《中国矿业》 2023年第6期146-151,共6页
针对超细全尾砂水泥胶结充填料浆流动性差的问题,以国内某金矿超细全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以及不同减水剂掺量的料浆扩散度对比实验,根据扩散度大小将料浆扩散度曲线分为自流输送区、加压泵送区和输送困难区,探... 针对超细全尾砂水泥胶结充填料浆流动性差的问题,以国内某金矿超细全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以及不同减水剂掺量的料浆扩散度对比实验,根据扩散度大小将料浆扩散度曲线分为自流输送区、加压泵送区和输送困难区,探究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及减水剂对其流动性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外加剂的情况下,该料浆的临界输送浓度为64%,且存在一个浓度为70%的液-固转换临界浓度,当浓度不超过64%时,该料浆具备加压泵送的条件,超过70%时,料浆将发生液-固转化;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能泌水形成稳定水膜是其能自流输送和加压泵送的外在致因;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该料浆的流动性改善明显,高浓度(68%~72%)、中高灰砂比(1∶6、1∶4)的料浆在减水剂掺量为0.50%~1.00%时能大幅提高流动性,使其达到输送条件,高浓度(68%~72%)、低灰砂比(1∶8)的料浆则需要将减水剂掺量增加到1%以上才能使其具有较好的输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流动性 扩散度 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模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钦礼 姜志良 +3 位作者 王石 陈秋松 朱阳亚 万孝衡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51-55,共5页
为准确计算某矿山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在固-液两相流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影响因素,通过因次分析法构建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研究充... 为准确计算某矿山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在固-液两相流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影响因素,通过因次分析法构建高浓度超细全尾砂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研究充填料浆体积浓度、流速、管道直径、固体混合料密度等因素对管道输送阻力的影响,得到360组管道阻力损失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计算管道输送阻力模型系数,并抽取4组常用工况点对计算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根据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方法,得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关系。计算模型结果与泵送环管实验的误差在5%左右,能满足本矿山充填系统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管道输送阻力 Fluent数值模拟 因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减水剂对超细全尾砂充填体弹性模量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饶运章 邵亚建 +3 位作者 黄永刚 孙翔 李勇 利坚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5,共5页
为了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对超细全尾砂膏体充填体弹性模量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养护龄期、不同膏体浓度的充填体试件,通过强度试验分析减水剂掺量、养护龄期、膏体浓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减水剂掺量由0.1%增至0... 为了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对超细全尾砂膏体充填体弹性模量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养护龄期、不同膏体浓度的充填体试件,通过强度试验分析减水剂掺量、养护龄期、膏体浓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减水剂掺量由0.1%增至0.5%、养护龄期延长、膏体浓度由70%增至76%,弹性模量逐渐增大;研究了充填体密度与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预测方程,为矿山提供了预测充填体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简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膏体充填 超细全尾砂 弹性模量 充填体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