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FRP复合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裂缝分析
1
作者 付世虎 顾巍 +2 位作者 葛文杰 邱林锋 罗来勇 《建筑技术》 202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为了研究钢-FRP复合筋(Steel-FRP Composite Bar,SFCB)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梁抗裂性能,对4根SFCB-UHPC梁和1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受弯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SFCB配筋率对SFCB-UHPC梁抗裂性能... 为了研究钢-FRP复合筋(Steel-FRP Composite Bar,SFCB)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梁抗裂性能,对4根SFCB-UHPC梁和1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受弯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强度和SFCB配筋率对SFCB-UHPC梁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SFCB配筋率可以显著增强试验梁的抗裂性能和开裂弯矩;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普通混凝土梁由裂缝宽度控制的承载力利用系数比SFCB-UHPC梁高,试件更容易充分发挥抗裂强度。本研究可为SFCB增强UHPC梁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FRP复合筋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受弯性能 裂缝间距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静力与疲劳性能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朵朵 贾理 《四川水泥》 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深入了解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静力与疲劳性能,对UHPC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首先,概述了UHPC的材料特性,强调其基于最大堆积密度理论配制的低孔隙率特性,以及在力学性能、变形能力、韧性、耐久性和节能减排方面相较于普... 为深入了解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静力与疲劳性能,对UHPC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首先,概述了UHPC的材料特性,强调其基于最大堆积密度理论配制的低孔隙率特性,以及在力学性能、变形能力、韧性、耐久性和节能减排方面相较于普通和高强混凝土的显著优势。其次,详细回顾了UHPC梁在抗弯、抗剪和抗疲劳性能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得到现有研究在结构创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衔接以及研究范围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最后,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UHPC梁未来研究的几个关键方向,包括结构创新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研究范围的扩展、环境因素的考虑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促进UHPC梁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环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UHPC) 静力性能 疲劳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王彦朋 张恒 +1 位作者 聂晓梅 张芳芳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5年第2期63-69,共7页
基于ABAQUS软件中的损伤模型,建立了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弯性能有限元模型,研究了UHPC抗压强度、GFRP筋配筋率、GFRP筋极限拉应变、G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GFRP-钢筋复合筋对试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并建... 基于ABAQUS软件中的损伤模型,建立了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弯性能有限元模型,研究了UHPC抗压强度、GFRP筋配筋率、GFRP筋极限拉应变、G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GFRP-钢筋复合筋对试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平衡配筋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着UHPC抗压强度的增大,试件的刚度变化有限,极限承载力显著增大;随着GFRP筋配筋率的增大,试件的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均增大;随着GFRP筋极限拉应变的增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增大;混合配筋时,随着GFRP筋配筋面积的增加,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增大;与纯GFRP筋试件相比,GFRP-钢筋复合筋试件有明显的屈服阶段,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呈“三折线”特征;建立的平衡配筋率计算公式的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软件 高性能混凝土(UHPC)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 受弯性能 平衡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筋-钢筋混合配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弯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勃 卢寅虎 王子诚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研究配筋率、混合配筋等效配筋率、FRP筋面积比、UHPC抗拉强度、钢筋配置形式对UHP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各参数对UHPC梁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挠度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加,纯钢筋UHPC梁刚度、屈服荷载、峰值荷... 研究配筋率、混合配筋等效配筋率、FRP筋面积比、UHPC抗拉强度、钢筋配置形式对UHP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各参数对UHPC梁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挠度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加,纯钢筋UHPC梁刚度、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及对应的挠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UHPC混合配筋梁随FRP筋面积比的增大,峰值荷载及峰值荷载挠度增大,UHPC混合配筋梁的抗变形能力变差;随UHPC抗拉强度的提升,UHPC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增大,对应的挠度减小;采用双层布置的UHPC混合配筋梁比单层布置梁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小。本文为FRP-钢筋混合配筋UHPC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UHPC) FRP筋 混合配筋 受弯分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雒敏 蔺鹏臻 +1 位作者 杨子江 刘应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研究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R-UHPC)梁抗剪性能及承载力,进行了不同剪跨比、钢纤维掺量、UHPC抗压强度、配箍率的R-UHPC梁抗剪试验。对比不同设计参数下试验梁的破坏形态、钢筋应力及延性性能,分析各因素对R-UHPC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基... 为研究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R-UHPC)梁抗剪性能及承载力,进行了不同剪跨比、钢纤维掺量、UHPC抗压强度、配箍率的R-UHPC梁抗剪试验。对比不同设计参数下试验梁的破坏形态、钢筋应力及延性性能,分析各因素对R-UHPC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细观理论分析纤维对R-UHPC梁抗剪性能的贡献,提出基于分项叠加法的单独考虑纤维抗剪贡献的R-UHP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结果及规范计算结果对该理论方法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UHPC梁裂缝开展得较充分,破坏时呈多缝开裂状态;随着剪跨比、钢纤维掺量、UHPC抗压强度、配箍率的增大,R-UHPC梁破坏形态由剪压破坏逐渐转为弯剪复合破坏;配箍率和纤维掺量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R-UHPC梁的延性;提出的单独考虑纤维抗剪贡献的R-UHP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破坏形态 纤维 钢筋应力 延性 抗剪承载力 细观理论 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学淑 李进军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87-1292,共6页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预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精细有限元模型,模拟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预应力筋的初始预拉力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材...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预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精细有限元模型,模拟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预应力筋的初始预拉力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对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配筋条件下,当预拉应力大于1000MPa(0.53f_(ptk))时,调整预应力筋的初始张拉力不影响极限抗弯承载力;当预拉应力小于870MPa(0.46f_(ptk))时,预拉应力越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越大;无预应力的梁承载力比预应力梁低。超高性能混凝土抗拉强度从7MPa提高到9MPa,预应力梁抗弯承载力提高3.6%,超高性能混凝土抗拉强度对预应力梁抗弯承载能力影响不大。分析工字形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工字形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容易发生面外失稳,且面外初始缺陷值是梁稳定的敏感参数,实际应用时,应加强工字形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面外约束,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有限元分析 抗弯承载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细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照耀 邵珠山 +3 位作者 梁兴文 曹振 吴奎 赵楠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为了研究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剪破坏机理,对8根UHPC梁进行了受剪性能试验,设计变量包括钢纤维掺量、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间距。结果表明:钢纤维桥接作用能够显著提高UHPC梁受剪承载力,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间距;随着... 为了研究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剪破坏机理,对8根UHPC梁进行了受剪性能试验,设计变量包括钢纤维掺量、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间距。结果表明:钢纤维桥接作用能够显著提高UHPC梁受剪承载力,限制裂缝发展,减小裂缝间距;随着剪跨比增大,受剪承载力减小但变形能力增强;随着配箍率增大,受剪承载力提高,且增设箍筋能够显著改善UHPC梁峰值荷载后的受剪性能,减小斜裂缝宽度和长度;掺入钢纤维和增设箍筋均能够减小斜向变形(垂直于支座与加载点连线方向的混凝土变形),提高UHPC梁开裂后刚度。结合UHPC梁剪切受力特点,分别确定了临界剪切裂缝界面钢纤维、纵筋销栓作用、剪压区混凝土和箍筋等对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建立了UHPC梁细观多参数受剪承载力计算式。采用该计算式与5种常用计算式对收集的102根UHPC梁受剪承载力进行预测,发现采用细观多参数受剪承载力计算式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而分析了常用设计参数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发现当剪跨比增大时,剪压区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会显著减小;纵筋销栓作用和临界剪切裂缝界面钢纤维的受剪承载力均随纤维特征值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钢纤维 箍筋 受剪试验 细观分析 受剪承载力
原文传递
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2 位作者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9,共16页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SRUHPC)梁的抗弯特性,制作了4根配筋率为0.8%~1.1%,含钢率为8.7%~15.6%,内置型钢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与H型的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开展了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损伤机理...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SRUHPC)梁的抗弯特性,制作了4根配筋率为0.8%~1.1%,含钢率为8.7%~15.6%,内置型钢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与H型的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开展了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损伤机理和破坏模式;基于试验结果与理论推导,提出了矩形截面SRUHP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了21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和111个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抗弯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有限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为适筋受弯破坏,即型钢与受拉纵筋先后屈服,随后受压区UHPC被压碎,且型钢与UHPC可较好地共同工作至试件破坏;内置倒T型钢试件和H型钢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高于内置一字型钢试件,且抗裂性能更好;与其他试件相比,内置H型钢试件中纵筋、UHPC与型钢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及其发展速度均较小,因此,在矩形截面SRUHPC梁内的型钢中设置上、下翼缘有助于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提出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有限元计算值的比值均值分别为0.972和1.035,方差分别为0.009和0.002,研究结果可为矩形截面SRUHPC梁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和规范、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抗弯承载力 试验 计算方法 刚度 抗裂性能
原文传递
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9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2 位作者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5,共14页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SRUHPC)梁的短期刚度及其计算方法,制作了5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与1根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钢筋UHPC)梁试件,试件的配筋率范围为0.8%~1.1%,内置的型钢形状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H型,含钢率...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SRUHPC)梁的短期刚度及其计算方法,制作了5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与1根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简称钢筋UHPC)梁试件,试件的配筋率范围为0.8%~1.1%,内置的型钢形状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H型,含钢率范围为8.7%~15.6%;开展抗弯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与钢筋UHPC梁试件的变形规律,以及设计参数变化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刚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基于刚度解析法,提出矩形截面SRUHPC梁短期刚度简化计算方法,计算了13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含8根文献试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并比较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分析结果表明:与钢筋UHPC梁试件相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挠度降低16%~72%,且其刚度不会因截面开裂而明显下降,减小7%以内;与纵向受拉钢筋较为相似,受拉侧型钢可在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承载时承担一定的拉力,从而抑制梁的裂缝开展,并减小因截面开裂而损失的刚度;采用提出的短期刚度计算方法得到的挠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比值均值为1.041,比值方差为0.017,且计算精度高于现有文献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短期刚度计算方法 刚度解析法 变形
原文传递
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恺泽 马煜东 +1 位作者 邢国华 刘伯权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188,共10页
为了研究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对1根配筋高强混凝土梁和8根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剪性能试验,主要变化参数包括剪跨比、钢纤维体积掺量和配箍率等。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梁的破坏模式均为剪切破坏,与配筋高强混凝土梁相... 为了研究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对1根配筋高强混凝土梁和8根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剪性能试验,主要变化参数包括剪跨比、钢纤维体积掺量和配箍率等。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梁的破坏模式均为剪切破坏,与配筋高强混凝土梁相比,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裂缝的发展更充分、宽度更小、分布更密集;钢纤维体积掺量和配箍率的增大均会提高梁的刚度、变形能力和承载力,并延缓其刚度退化速率;剪跨比的增加虽然可以提高梁的变形能力,但是降低了其承载力和刚度;混凝土开裂后,钢纤维可以“桥接”裂缝,与箍筋共同承担裂缝处的拉力,延缓箍筋应变的发展。最后,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提出了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法国AFGC-Setra 2013和韩国KCI-2012中建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钢纤维 受剪性能 受剪承载力 修正压力场理论
原文传递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剑 方志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6,共8页
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和UHPC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UHPC具有良好的受压变形性能,就试验中使用的UHPC而言,其峰值点应变可达3500×10^-6极限应变可达4500×10... 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和UHPC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UHPC具有良好的受压变形性能,就试验中使用的UHPC而言,其峰值点应变可达3500×10^-6极限应变可达4500×10^-6;UHPC梁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极限变形能力,其极限变形可达到梁跨径的1/42~1/34;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预应力UHPC梁的破坏模式、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以及钢绞线极限应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这种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剪跨比高强钢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凌志 梁曦 +1 位作者 张毅 张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2,共6页
为了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简支梁的抗剪性能,对3根有腹筋UHPC简支梁和3根无腹筋UHPC简支梁开展抗剪试验。根据梁的实测抗剪承载力,并基于桁架-拱模型修正高强钢筋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结果表明:主拉应变在开裂荷载以前呈... 为了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简支梁的抗剪性能,对3根有腹筋UHPC简支梁和3根无腹筋UHPC简支梁开展抗剪试验。根据梁的实测抗剪承载力,并基于桁架-拱模型修正高强钢筋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式。结果表明:主拉应变在开裂荷载以前呈线性增长,达到开裂荷载后主拉应变激增,应变方向发生突变;在传统桁架-拱模型的基础上,考虑UHPC的软化效应、抗拉贡献及纵筋销栓作用,构建高强钢筋UHPC梁受剪承载力修正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跨比 桁架-拱模型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抗剪 承载力公式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修正压力场理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兴文 王照耀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剪性能,考虑剪跨比、纵筋配筋率、配箍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等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7根UHPC梁,进行受剪性能试验,得到其受剪承载力试验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得到UHPC梁纵筋销栓力计算模型;以修正压力场理...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受剪性能,考虑剪跨比、纵筋配筋率、配箍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等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7根UHPC梁,进行受剪性能试验,得到其受剪承载力试验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得到UHPC梁纵筋销栓力计算模型;以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为基础,考虑纵筋的销栓作用,提出改进的MCFT计算模型。根据试验结果及搜集到的16根UHPC梁受剪性能试验数据,采用改进的MCFT计算模型计算UHPC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按该计算模型所得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且变异系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理论分析 销栓作用 修正压力场理论 受剪承载力
原文传递
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有限元计算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洪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8-165,共8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抗弯性能,设计了10根UHPC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了钢纤维含量及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UHPC梁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及延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梁具有良好延性性能和受压变形能力,...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抗弯性能,设计了10根UHPC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了钢纤维含量及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UHPC梁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及延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梁具有良好延性性能和受压变形能力,随着钢纤维含量的增加,UHPC梁延性性能有所增强,但提高截面配筋率会降低其延性性能;增大UHPC钢纤维含量对开裂荷载影响较大,但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当配筋率一定时,钢纤维体积含量从2.0%增加到3.0%时,开裂荷载分别提高了16.6%、12.9%、12.2%,而当钢纤维含量一定时,截面的配筋率从1.11%增加到2.83%时,能够显著提高UHPC梁抗弯承载力(提高84.0%)。在有限元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UHPC矩形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值吻合良好。同时,验证了文章所提出的UHP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按照文章提出的计算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收集的试验数据的比值平均值为1.04,标准差为0.04,计算公式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UHPC) 有限元分析 开裂弯矩 抗弯承载力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钢纤维UHPC无腹筋梁受剪性能试验
15
作者 曹霞 任义成 +3 位作者 廉德铭 金凌志 李丽 何达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于单点加载下4根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构件受剪破坏试验结果,研究其受剪性能,以钢纤维类型为主要研究参数,分析钢纤维类型对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裂缝发展形态、挠度和韧性等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端钩型钢纤维对提高超高性能混凝... 基于单点加载下4根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构件受剪破坏试验结果,研究其受剪性能,以钢纤维类型为主要研究参数,分析钢纤维类型对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裂缝发展形态、挠度和韧性等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端钩型钢纤维对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阻滞裂缝发展及控制试件变形能力作用优于光滑平直型和波浪型钢纤维,而端钩型Ⅱ钢纤维优于端钩型Ⅰ钢纤维;端钩型Ⅰ和光滑平直型钢纤维增韧效果较好,但分担纵筋拉力较少;波浪型钢纤维分担纵筋拉力较多,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无腹筋梁抗裂性的效果较好,但增韧效果较差。经对比分析,陈璇公式计算值精确度较高,离散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钢纤维类型 受剪承载力 裂缝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UHPC梁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峰 卢涛 +2 位作者 包杰 王祥雨 黄相又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5,共7页
为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的剪切力学行为,设计了1片矩形截面UHPC梁并进行了剪切试验。试验采用1000 t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对试验梁进行了单点加载,测试了UHPC梁的挠度、梁腹位置主应变、加载点截面正应变和钢绞线应力增量等数... 为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的剪切力学行为,设计了1片矩形截面UHPC梁并进行了剪切试验。试验采用1000 t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对试验梁进行了单点加载,测试了UHPC梁的挠度、梁腹位置主应变、加载点截面正应变和钢绞线应力增量等数据,并将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与法国标准和瑞士标准UHP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剪跨比λ适中时(λ=1.86),无粘结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发生剪压破坏;由于UHPC中钢纤维的桥接作用,试验梁在斜裂缝出现以后并未立即失去承载能力,仍然可以承受继续增大的荷载;试验梁在发生破坏时加载点下方截面底缘混凝土拉应变达到2700με,表明UHPC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现有法国标准和瑞士标准对于UHPC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均偏保守,未能考虑剪跨比和纵向钢筋消栓作用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无粘结预应力 无腹筋 剪切行为 抗剪承载力 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掺量对R-UHPC梁受弯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熙伦 陈宝春 +2 位作者 黄卿维 韦建刚 苏家战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以钢纤维掺量为主要参数,进行了5根R-UHPC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和破坏状态.试验结果表明:UHPC材料根据其极限拉应变与钢筋屈服应变的关系,可分为U0类、U1类和U2类.U0类UHP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无硬化段... 以钢纤维掺量为主要参数,进行了5根R-UHPC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和破坏状态.试验结果表明:UHPC材料根据其极限拉应变与钢筋屈服应变的关系,可分为U0类、U1类和U2类.U0类UHPC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无硬化段,当材料出现开裂,UHPC就退出工作,其抗弯极限承载力不应考虑UHPC的抗拉贡献.U1类、U2类有硬化段,材料开裂后,UHPC并未退出工作,尤其是U2类的R-UHPC梁,UHPC拉应力对梁抗弯极限承载力贡献率大于20%,在计算时需要考虑这部分贡献.从纤维掺量对UHPC抗拉性能出发,推导了R-UHPC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结果稳定,且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钢纤维掺量 应变分析 破坏状态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超高性能混合纤维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松霖 刁波 叶英华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3,共7页
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具有高强度(抗压、抗拉)、高延性和高耐久性的优势,但其抗拉强度仍远低于抗压强度。将端钩型和哑铃型钢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采取自密实成型和常温标准养护方法,试验研究了配置440MPa纵向钢筋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 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具有高强度(抗压、抗拉)、高延性和高耐久性的优势,但其抗拉强度仍远低于抗压强度。将端钩型和哑铃型钢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采取自密实成型和常温标准养护方法,试验研究了配置440MPa纵向钢筋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通过12根梁的静载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为2.0%和2.5%时,不同纤维混合比例的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钢纤维后梁的极限荷载和延性显著提高;在纤维体积率2.0%时,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比配筋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提高20%~41%,延性系数提高3.9~6.7倍。钢筋端钩纤维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延性较钢筋混凝土梁分别提高39%和5.1倍,钢筋哑铃纤维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延性分别提高20%和3.9倍;钢筋混合纤维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介于钢筋端钩和钢筋哑铃纤维混凝土梁之间。参照现行规范提出了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正截面极限弯矩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混杂纤维 静力试验 受弯承载力 延性
原文传递
钢筋超高性能混合钢纤维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刁波 封云 +1 位作者 叶英华 杨松霖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10,15,共6页
自密实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具有高强、高韧、高流动性和高耐久性的优势,但其抗拉强度仍远低于抗压强度。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以及配置550 MPa受拉纵筋时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在剪跨比分别为... 自密实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具有高强、高韧、高流动性和高耐久性的优势,但其抗拉强度仍远低于抗压强度。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以及配置550 MPa受拉纵筋时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无腹筋梁,在剪跨比分别为2.5、3时的受剪性能。试验梁的钢纤维体积率为2%,其中超细钢纤维和端弯钢纤维以3∶1比例混合,基体混凝土强度大于C100的强度,梁试件采取自密实成型和常温标准养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钢纤维混凝土梁相比,混合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和延性得到明显改善。无腹筋梁的初裂荷载提高了25%~180%、裂缝宽度0.2 mm时的荷载提高了73%~183%、极限荷载提高了68%~317%、延性提高了3.2倍~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静力试验 斜截面受剪 剪跨比 混合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原文传递
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小凯 刁波 叶英华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1,共6页
通过8根采用自密实和常温标准养护制成的试验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配筋率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基体强度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加入钢纤维后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约13%,位移延性系数提高158%;加入钢纤维后... 通过8根采用自密实和常温标准养护制成的试验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配筋率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基体强度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加入钢纤维后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约13%,位移延性系数提高158%;加入钢纤维后梁的初裂荷载、裂缝宽度为0.1 mm时的荷载值占极限荷载的比例较对比梁大幅度提高,但裂缝宽度为0.2 mm时的荷载值与对比梁差别不大;随着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试验梁极限承载力会相应的提高,相对于配筋率为0.86%的梁,配筋率分别为1.52%、2.38%时,梁的抗弯承载力分别提高72%、113%;参照CECS 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提出了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 静载试验 纵筋配筋率 端弯与细纤维混合 抗弯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