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兹创伤球菌感染致足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冬 李亢 +1 位作者 杨龙祥 秦夏冰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1-313,共3页
孔兹创伤球菌是一种罕见的条件致病菌,报道较少,然而,随着糖尿病、长期饮酒、吸烟、免疫低下等患者的增多,使得孔兹创伤球菌得到了侵犯感染人体的机会,并且这种细菌在临床上使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检测方法不易被发现,若不能及时针对性地治... 孔兹创伤球菌是一种罕见的条件致病菌,报道较少,然而,随着糖尿病、长期饮酒、吸烟、免疫低下等患者的增多,使得孔兹创伤球菌得到了侵犯感染人体的机会,并且这种细菌在临床上使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检测方法不易被发现,若不能及时针对性地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肢体感染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兹创伤球菌 细菌感染 足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股前外游离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连海鹏 王科 +3 位作者 古雨浓 李建武 白国玺 李战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18-3022,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92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6例),偶数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92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6例),偶数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8.69±3.25)岁,机械损伤24例,车祸伤17例,压砸伤5例,予以传统清创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8.51±3.12)岁,机械损伤25例,车祸伤15例,压砸伤6例,予以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皮瓣成活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感觉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4.96±4.25)min、抗生素使用时间(5.69±1.14)d、住院时间(18.98±2.87)d、换药次数(4.28±1.01)次、皮瓣切取面积(47.26±4.85)cm^(2),对照组分别为(61.02±5.69)min、(11.25±2.05)d、(28.65±3.16)d、(9.26±1.95)次、(55.36±5.1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53、16.464、16.251、12.355、8.309,均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皮瓣成活总体优良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8,P=0.002)。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19.79±3.02)分比(16.02±2.84)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32±0.59)分比(4.21±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8、12.389,均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χ^(2)=9.902,P=0.007)。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2%(3/46)比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修复治疗前足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皮瓣存活率,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携带骨膜的低位外踝上皮瓣 足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效果分析
3
作者 麻志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85-088,共4页
研究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效果。方法 挑选2023.6-2023.12月时间内20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医学观察,随机划分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普通治疗组、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优质治疗组,统计两... 研究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效果。方法 挑选2023.6-2023.12月时间内200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医学观察,随机划分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普通治疗组、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优质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治疗效率。结果 治疗后,优质治疗组疼痛感项目评分均值(90.35±6.24)、舒适性项目评分均值(89.45±5.70)、活动程度项目评分均值(89.66±6.41)、自主行走项目评分均值(90.35±4.41),均较普通治疗组优,p<0.05;优质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好,p<0.05;优质治疗组36例患者属于完全治疗结果、60例患者属于一般治疗结果、4例患者属于无效治疗结果,总治疗率是96.0%,高于普通治疗组83.0%,p<0.05。结论 足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方式作用在前足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疗效显著,需要被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穿支皮瓣逆行转移 足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守江 杨连根 +1 位作者 安小刚 娄宏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远端蒂内侧皮瓣 修复 足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
5
作者 沈向阳 邵云伟 樊健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岛状皮瓣修复 足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血管 小腿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足软组织缺损的治疗
6
作者 陈荣春 姬广林 +1 位作者 钟红发 刘振逾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37-638,共2页
目的 :探讨踝足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 31例患者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交腿皮瓣、小腿外侧逆行皮瓣、足背动脉皮瓣、游离的阔筋膜张肌皮瓣、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以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 目的 :探讨踝足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 31例患者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交腿皮瓣、小腿外侧逆行皮瓣、足背动脉皮瓣、游离的阔筋膜张肌皮瓣、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以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结果 :2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 ,其余均成活。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和足底内侧皮瓣有较好的感觉和耐磨性 ,余皮瓣较臃肿或容易滑动 ,交腿皮瓣易出现血运差、皮温冷、易溃疡。结论 :皮瓣修复踝足软组织缺损是有效的治疗法 ,但选择皮瓣种类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踝上皮瓣用于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王雨露 朱玉辉 梁献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前踝上皮瓣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足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与肌腱外露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踝上皮瓣修复,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 目的:探讨前踝上皮瓣在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足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关节与肌腱外露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踝上皮瓣修复,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2.5±8.6)min,所有修复皮瓣均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同时,经术后1年时间的随访调查发现,42例患者植皮区完全愈合,皮瓣恢复良好,外观满意,预后较好。结论:由外伤所致的前足软组织缺损采用前踝上皮瓣修复,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手术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软组织缺损 前踝上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踝周知名分支血管为蒂低位逆行岛状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前中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8
作者 尹永涛 沈凯 +7 位作者 宋力 冯小庆 马智中 周树萍 宋德恩 张小亚 张广超 牛晓梅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以踝周知名分支血管为蒂低位逆行岛状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8月,利用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单独或/联合为供血源,根据创面修复需求,皮瓣旋转点向源血管根部解剖分离,保护好蒂部... 目的探讨以踝周知名分支血管为蒂低位逆行岛状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中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8月,利用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单独或/联合为供血源,根据创面修复需求,皮瓣旋转点向源血管根部解剖分离,保护好蒂部血管束及其交通支筋膜周围组织完整性,蒂部最长达12cm,切取外踝上穿支皮瓣移植重建前中足软组织缺损16例,创面大小为3.0cm×5.0cm^8.0cm×13.0cm,皮瓣供区直接/减张缝合或中厚皮封闭创面。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浅表组织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回流障碍性张力性水泡,及时拆缝线后,皮瓣成活。15例获得6~15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4例肥胖病人3个月后皮瓣修薄,余病例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无色素沉着,恢复部分感觉;植皮供区轻度粘连,但不影响足踝部肌腱滑动,整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利用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单独或/联合为供血源,能明显下移外踝上皮瓣的旋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上穿支皮瓣 低位旋转点 踝周知名血管 前中足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移植修复老年前足软组织缺损21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华爱兰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7期66-67,共2页
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主要以皮瓣移植修复为主,显微外科技术能为其修复提供良好方法,但如为老年患者,皮瓣移植仍是一大挑战。自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我科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前足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术期护理... 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主要以皮瓣移植修复为主,显微外科技术能为其修复提供良好方法,但如为老年患者,皮瓣移植仍是一大挑战。自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我科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前足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60~73岁,平均66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12例(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 腓动脉穿支 护理经验总结 皮瓣修复 重物压伤 显微外科技术 粗纤维类食物 皮瓣血运 游离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侧吻合非一级源血管的带感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10
作者 何建霖 朱必清 +2 位作者 张斌斌 王肖肖 钟俊波 《创伤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端侧吻合非一级源血管的带感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F)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感觉重建、皮瓣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月—2023年4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4例足踝创面软组织缺损患者,... 目的探讨端侧吻合非一级源血管的带感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F)在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对感觉重建、皮瓣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月—2023年4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4例足踝创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性55例,女性49例;年龄19~53岁,平均36.1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端侧吻合非一级源血管的带感觉ALTF修复,对照组采用腹壁下常规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组织缺损修复情况,术后1、3个月两点辨别觉距离及触觉,踝后足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美观度情况。结果两组皮瓣制备时间、Ⅰ期愈合率、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20.89±5.10)d短于对照组的(24.00±4.85)d(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两点辨别觉距离分别为(8.32±1.47)mm、(7.06±1.24)mm,均短于对照组的(9.64±1.20)mm、(8.33±1.36)mm,触觉优良率分别为71.2%、96.2%,均高于对照组的51.9%、80.8%(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踝后足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低于对照组17.3%(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手术位置厚度、顺应度、柔软度评分分别为(2.62±0.31)分、(2.13±0.36)分、(2.64±0.5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8±0.57)分、(2.78±0.42)分、(3.43±0.74)分(P<0.05)。结论端侧吻合非一级源血管的带感觉ALTF修复足踝创面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确切,能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感觉功能,提高美观效果及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皮瓣 端侧吻合 两点辨别觉距离 踝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作者 陈强 刘鹏 +1 位作者 蔡飞 赵建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比较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92例足跟部出现软组织缺损状况的患者,按照修复皮瓣的不同分为足底组(n=46)与腓肠组(n=... 目的比较足底内侧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92例足跟部出现软组织缺损状况的患者,按照修复皮瓣的不同分为足底组(n=46)与腓肠组(n=46)。足底组修复选取足底内侧皮瓣,腓肠组修复选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皮瓣完全成活率、术中出血量、皮瓣切取移植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术后3个月的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分级和皮瓣外观满意度。结果足底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率为97.83%,高于腓肠组(82.61%),足底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1.84±1.69)mL,低于腓肠组[(104.37±2.08)mL],皮瓣切取移植时间为(61.53±5.52)min,短于腓肠组[(65.68±5.2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足底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为(84.92±5.14)分,高于腓肠组[(79.63±5.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组患者术后BMRC感觉功能分级明显优于腓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底组患者术后皮瓣外观总满意度为95.65%,高于腓肠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跟部出现软组织缺损状况患者治疗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可进一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及感觉恢复,提高其皮瓣成活率及外观满意度,且术中出血量更低,用时更短,临床疗效优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跟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底内侧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
12
作者 孙毅鑫 杜慧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术后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皮瓣存活情况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足踝功能、术前和术后7d时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术后3d时的皮瓣体征评分为(7.12±0.84)分,术后7d时的皮瓣体征评分为(4.12±0.63)分,与术后3d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患者术后3个月时美国整形外科足踝协会的足踝量表评分(28.63±3.24)分高于术前(8.35±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30±0.74)分低于术前(6.52±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结论给予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良好的术后护理对促进皮瓣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足踝功能恢复有积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 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护理 踝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珊珊 曹新会 杨卫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以郑州市骨科医院在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行FTRS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以郑州市骨科医院在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行FTRS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应激能力、修复效果以及足踝功能。结果术后30d时,观察组患者的抗应激能力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国整形外科足踝协会的足踝量表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增强行FTRS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抗应激能力,同时提高手术修复效果,加快瘢痕恢复速度,有效改善其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系统理论 踝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术 抗应激能力 瘢痕 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 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部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方法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军 范新宇 +3 位作者 朱跃良 徐永清 吕乾 罗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0-1102,共3页
前足是指足部跖跗关节以远的区域.该区域软组织少,损伤后易造成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加之造成该区域软组织损伤因素多为碾挫伤、挤压伤等,损伤较重,通过植皮的方法修复几乎不可能,需要用各种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月-2013年6月笔者... 前足是指足部跖跗关节以远的区域.该区域软组织少,损伤后易造成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加之造成该区域软组织损伤因素多为碾挫伤、挤压伤等,损伤较重,通过植皮的方法修复几乎不可能,需要用各种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月-2013年6月笔者应用足背皮瓣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低旋转点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穿支皮瓣、交腿皮瓣等几种方法对45例前足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现根据各种皮瓣的特性及前足区域软组织缺损的不同特点,探讨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软组织缺损 修复方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疗效分析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腓动脉穿支 深部组织外露 损伤因素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朱军 高许斌 刘洋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5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4年5月收治的72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给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观... 目的:观察探讨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4年5月收治的72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给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组(n=36,给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皮瓣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皮肤弹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瓣修复优良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弹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0 d AOFAS踝-后足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后90 d V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在改善局部皮肤弹性、改善足踝功能、减轻瘢痕遗留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皮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并发症 皮肤弹性 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灌注指数、经皮氧分压(TcPO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VSD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减轻炎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足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皮瓣感觉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改良植皮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9
作者 俞俊兴 缪洪华 秦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51-52,F0003,共3页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 筋膜瓣移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植皮 游离 改良 足软组织缺损 岛状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脐皮瓣修复小儿足背软组织缺损1例
20
作者 王辉 魏长月 +2 位作者 任志勇 李凡 黄现峰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侧胸 背皮肤缺损 拇长伸肌腱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伸肌支持带 小儿 足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