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松岭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7期86-,89,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份所接收的30例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6~1... 目的分析与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份所接收的30例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足部缺损修复区的形态、色泽、感觉和排汗等功能的具体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排汗功能,以及修复区的质地情况较为理想;只有1例患者的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存在较大差异,其余29例情况良好;所有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均达到S2以上水平;在外形方面有4例患者并不是十分满意,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二次修复整形。结论给予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3
作者 苏本玄 周娅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05-008,共4页
分析对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整形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整... 分析对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整形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结果 比较损伤修复率指标能发现,观察组治疗修复率(n=2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n=20,80.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瘢痕发生率指标发现,观察组瘢痕发生率(n=1,4.00%)显著高于对照组(n=9,36.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之前相比,两组病人经皮失水量及红斑数目都明显减少,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同时,皮肤角质层水分量与皮脂含量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提升更加明显(均P<0.05),经过治疗后14、28d结果表明,EASI与VAS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 利用整形美容方法对头面部、头面部肌肤的损伤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头面部外观,还能降低感染率,是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外科 头面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
4
作者 孙毅鑫 杜慧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术后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皮瓣存活情况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足踝功能、术前和术后7d时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术后3d时的皮瓣体征评分为(7.12±0.84)分,术后7d时的皮瓣体征评分为(4.12±0.63)分,与术后3d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患者术后3个月时美国整形外科足踝协会的足踝量表评分(28.63±3.24)分高于术前(8.35±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30±0.74)分低于术前(6.52±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结论给予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良好的术后护理对促进皮瓣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足踝功能恢复有积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 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护理 踝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启生 杨豪 王卫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4-0027,共4页
探讨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且经临床证实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效施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所呈现出的价值状况。方法 对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经证实需行修复手术的共计30例来自我院的病例进行抽选,实验操作时间在2018年1月至2... 探讨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且经临床证实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效施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所呈现出的价值状况。方法 对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经证实需行修复手术的共计30例来自我院的病例进行抽选,实验操作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区间,遵照随机标准实施规范化两组处理,病例数各15例,其中,所划分出的对照组遵照规范行负压引流联合植皮,观察组划分入组的病例引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操作。结果 经所设计的各项干预方案完成后,观察组经对手术及住院时间数据展开分析,居于更低值,AOFAS的参数评测值在经评测后居于更高(P<0.05)。观察组所呈现出的皮瓣成活情况参数值水平居于更高(P<0.05),并发症率数据值相近(P>0.05)。观察组经施以评估,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参数值水平(P<0.05)。结论 出现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这一状况,选择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方案干预,可获取更理想的皮瓣成活率,更显著对足部功能进行改善,促进自身生活质量明显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 创面修复 感觉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7
作者 农建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15例,另2例发生... 分析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15例,另2例发生动脉及静脉危象。有14例供、创面均一期愈合,3例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受区均恢复到S2-S4级之间,皮瓣有臃肿表现,2例外观较差,行二期皮瓣修薄术治疗;供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瘢痕;进行功能评估,治疗后的足踝功能及下肢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整体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疗效及外观、预后功能都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皮肤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李林娜 田宇 +2 位作者 刘博慧 闫笑 杨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17-0120,共4页
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4例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OFAS评分更高、VAS... 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4例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OFAS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VSD引流配合转移性皮瓣修复足部外伤性皮肤缺损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周俊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11-0114,共4页
对VSD引流配合转移性皮瓣修复足部外伤性皮肤缺损过程当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选取了70名患有相关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VSD引流配合转移性皮瓣修复足部外伤性皮肤缺损过程当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选取了70名患有相关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 人。在实验组中,护理人员采取了更加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详细解释手术的意义和优势,以提高治疗依从性。而在对照组中,则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尽管实验组的皮瓣全部存活,而对照组中有两人出现了皮瓣坏死,但从整体上看,这一指标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统计学意义上其研究价值相对较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数据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统计学研究价值较高。结论 在对VSD引流配合转移性皮瓣修复足部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进行护理时,合理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VSD引流 转移性皮瓣修复 外伤皮肤缺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患者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志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23-123,共1页
目的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修复治疗,评价在对患者进... 目的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对足部外伤患者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足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7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修复治疗,评价在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时足部缺损修复区质地色泽、形态、排汗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随访时间定为术后的6至18个月.结果 数据分析可得术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患者修复区的质地、排汗情况均良好;有1例患者皮瓣颜色与周围组织差异较大,其余较好;有3例患者在外形方面不满意,臃肿需要二次整形;所有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较好,都达到了S2水平,平均水平为S3.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临床上是修复足部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吻合度较好游离皮瓣,术后不影响供区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 外伤皮肤软组织损伤 临床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辉 卢华定 +2 位作者 徐义春 赵慧清 吕璐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6期2607-2612,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对于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在不可能关闭软组织缺损和未找到可用的肌肉和肌皮瓣前,将负压封闭引流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人工替代皮肤覆盖创面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目的:观察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 背景:有研究表明,对于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在不可能关闭软组织缺损和未找到可用的肌肉和肌皮瓣前,将负压封闭引流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人工替代皮肤覆盖创面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目的:观察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采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拉网植皮治疗,另11例采用传统换药联合植皮打包覆盖创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组中10例植皮完全成活,成活率为71%;另4例通过换药最终覆盖创面。传统换药组中6例植皮完全成活,成活率为55%;剩余5例中3例通过换药愈合,2例行二次植皮。两组植皮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组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及缺损完全修复时间均少于传统换药组(P<0.05)。提示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加快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速度,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高分子泡沫材料 负压引流 软组织 缺损 游离植皮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明立功 明新武 +2 位作者 明新广 明新杰 冯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7
13
作者 肖峰 肖宏 +1 位作者 尹泽龙 赖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42-43,46,后插2,共4页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8~6...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8~68岁,平均55岁。交通伤9例,机器绞伤4例,重物砸伤2例。伴有跖骨、趾骨骨折有4例,肌腱外露4例、骨外露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cm×4cm^15cm×9cm。受伤至手术时间2~8小时,平均4小时。游离中厚植皮8例,腓肠神经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2例。结果 15例患者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清洁,肉芽组织鲜红,Ⅱ期游离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皮瓣受力处无臃肿、无破溃。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局部肿胀消除快;减少炎性反应,降低创面感染率;增加创面局部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中厚皮片及皮瓣容易成活,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中厚皮片 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种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芙蓉 田立杰 +2 位作者 田峰 李小川 王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5,共2页
总结应用多种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85例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运发 张光明 徐中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比较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不同类型皮瓣(小腿主干血管逆行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清创后,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并比较其成活面积、观察... 目的:比较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不同类型皮瓣(小腿主干血管逆行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清创后,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并比较其成活面积、观察其疗效。其中,小腿主干血管逆行皮瓣14例,面积:7~9cm×11~20cm,平均:8cm×16cm,采用胫后动脉逆行皮瓣3例,腓动脉逆行皮瓣11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26例,面积:7~9cm×9~15cm,平均:8cm×11cm,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3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3例;游离皮瓣17例,面积:9.5~15cm×12~28cm,平均:12cm×25cm,采用股前外侧皮瓣13例,隐动脉皮瓣3例,胸背动脉皮瓣1例。结果:57例皮瓣中,完全坏死2例,部分坏死7例,其余全部成活。坏死者全部涉及前足皮肤缺损,其中,主干血管逆行皮瓣完全坏死1例,部分坏死2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5例;游离皮瓣完全坏死1例。统计学分析:皮瓣面积按类型比较(ANOVA),P=0.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皮瓣成活率按类型比较(Kruskal-Wallis Test),P=0.4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3~18个月随访,所有成活皮瓣血运、外形、质地、功能均满意。结论:大部分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进行修复,但如果涉及前足,特别是缺损较大时,选择游离皮瓣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刚 蔡辛健 +3 位作者 肖诗梁 朱道信 周建国 邹隆强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2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讨论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40例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按住院编号奇数、偶数将其均分为参照组(20例)... 目的研究讨论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40例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按住院编号奇数、偶数将其均分为参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给予参照组清创换药、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给予联合组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致残率、患肢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的患者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住院花费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耐磨性好、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佳、致残率低等优点,为修复老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靠方法,可以向国内省市各级医院推广开展,容易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逆行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肌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柱 王路 毛秋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在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应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对其进行疗效评估并... 目的:探讨在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应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对其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其并发症情况。结果: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后,52例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随访6个月后进行手指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0.38%。随访期间,出现1例血管危象,3例感染,2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4%。结论: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好,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皮肤 软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全 陈朝山 廖肇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外观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感觉功能情况[周围神经病损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BMRC)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MRC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关节功能、感觉功能及外观状态,更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庆桂 程代薇 +5 位作者 彭德飞 杜娇 严晓寒 肖向阳 李自力 赵桂香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904-905,共2页
近年来,小腿及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多见,特别是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常可致肌腱、骨、关节等的外露,为创面修复增加了难度,需根据损伤部位、程度、面积及是否合并有肌腱、骨等外露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 近年来,小腿及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多见,特别是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常可致肌腱、骨、关节等的外露,为创面修复增加了难度,需根据损伤部位、程度、面积及是否合并有肌腱、骨等外露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我科应用不同种类的皮瓣对各种原因所致的16例小腿及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效果较满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小腿中下段 应用 皮瓣 创面修复 损伤 总结报告 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肩胛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少榕 黄晓元 +2 位作者 龙剑虹 任利承 曾纪章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5期76-77,80,共3页
目的通过对62例肩胛皮瓣修复的患足观察测量,评价疗效,为此术式的临床应用及改正提供数据。方法于术后、皮瓣修薄术后、修薄术后三月后分别观察皮瓣成活率、磨损情况、感觉、患足周长、外形,并评价。结果肩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成... 目的通过对62例肩胛皮瓣修复的患足观察测量,评价疗效,为此术式的临床应用及改正提供数据。方法于术后、皮瓣修薄术后、修薄术后三月后分别观察皮瓣成活率、磨损情况、感觉、患足周长、外形,并评价。结果肩胛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成功率为98%,16例三月后回访者无磨损破溃,无感觉,美学评价优良率于皮瓣修薄术后出院前为48%,术后三月后为56%,患足与对侧足皮瓣处周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肩胛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能很好地满足患足功能上的需要,外观上经超薄皮瓣修薄术后仍有一定程度的臃肿,有待改正。但肩胛皮瓣仍是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首选修复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肩胛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