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跖骨截骨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外翻
1
作者 夏洪刚 李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98,61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采用第一跖骨基底部截骨手术、术后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足外翻的疗效。方法采用跖骨截骨术治疗足外翻45例48足,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5例27足,20例21足为对照组。结果术后足外翻角、第一... 目的回顾分析采用第一跖骨基底部截骨手术、术后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足外翻的疗效。方法采用跖骨截骨术治疗足外翻45例48足,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5例27足,20例21足为对照组。结果术后足外翻角、第一、二跖骨间角、第四、五跖骨间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Maryland系统评价治疗组,优:13例13足,良:10例12足,可:2例2足。对照组,优:3例3足,良:4例5足,可:12例12足,差1例1足。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足外翻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跖骨截骨 质疏松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跖骨截骨术治疗外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公林 谢赣平 +1 位作者 连育才 陈一鸣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0期631-631,共1页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足母)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 我院自1996~2000年采取第1跖骨截骨术[1]治疗(足母)外翻23例42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42足,双侧19例,共38足,单例4例4足;其中女性21例(双侧17例,单侧4例),男性2例均为双侧;年龄25~58岁,平均41.2岁。术前X线片示:(足母)外翻角(HVA)31°~45°,平均38.8°,跖间角(IMA)12°~16.5°,平均14.4°,术前主要症状均为(足母)外翻畸形,(足母)囊炎,穿鞋疼痛,行走困难,但均无骨关节炎。2 治疗方法2.1 截骨方法选择 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长者25足,行跖骨颈斜行截骨嵌插术。第1跖骨较其他4根跖骨短或相仿者17足,行路骨基底楔型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第一跖骨截骨 MU外翻 足畸形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ilver联合跖骨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箭 陆芸 +2 位作者 马飞 李思源 丁海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改良Silver精准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内侧关节囊紧缩联合跖骨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探索改良Silver精准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内侧关节囊紧缩联合跖骨截骨对纠正拇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10-2021-12收治的20例拇外翻患者,均... 目的分析采用改良Silver精准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内侧关节囊紧缩联合跖骨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探索改良Silver精准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内侧关节囊紧缩联合跖骨截骨对纠正拇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10-2021-12收治的20例拇外翻患者,均应用改良Silver联合跖骨截骨术治疗,并采用拇外翻角、跖骨间角评估,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差异,以及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第一跖趾关节的AOFAS量表评分。结果手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HAA、IMA,以及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HAA、IM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外翻采用精准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内侧关节囊紧缩的改良Silver联合跖骨截骨术,拇外翻外形明显改善,功能恢复良好,无复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改良Silver 跖骨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截骨治疗踇外翻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灏 王之宇 林格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124-125,共2页
目的总结单纯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踇外翻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实施57例踇外翻矫形手术,其中行单纯McBride法30例(47足)、行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27例(44足... 目的总结单纯改良McBride术及改良McBride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踇外翻的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实施57例踇外翻矫形手术,其中行单纯McBride法30例(47足)、行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27例(44足)。结果经过1年2个月~3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5.7%、97.7%。结论两种方法尤其是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为软组织结合骨性手术,术后踇外翻角、跖骨角及足的外形等各个方面矫形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改良McBride术 第一基底外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刀Chevron截骨配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足母]外翻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张文举 张宇 +4 位作者 徐善强 李平 王勇 何凯元 曲亭亭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13,35,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足母]外翻采取改良双刀Chevron截骨配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骨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72足)老年[足母]外翻患者,采用改良双刀Chevron截骨并配合第一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 目的探讨老年[足母]外翻采取改良双刀Chevron截骨配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骨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72足)老年[足母]外翻患者,采用改良双刀Chevron截骨并配合第一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通过评价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跖骨远端关节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first-second intermetatarsal angle,1-2IMA)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2足出现切口延迟愈合,6足出现跖趾关节僵硬且活动受限,1例出现转移性跖痛症,未出现明显畸形愈合、骨不连、延迟愈合、骨痂形成、内固定失效和再骨折等并发症。HVA、IMA、DMAA、VAS评分及AOFAS评分结果:术后即刻、术后6周、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5)。结论改良双刀Chevron截骨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足母]外翻具有截骨端稳定、骨性愈合快、矫形效果和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足母]外翻 跖骨截骨 -趾联合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平衡术联合第一跖骨双截骨治疗中重度青少年(足母)外翻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元 张冬冬 +3 位作者 张庆胜 杨建博 陈秋菊 靳宪辉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2期1320-1323,共4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平衡术联合第一跖骨双截骨治疗中重度青少年[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采用软组织平衡术联合第一跖骨双截骨治疗并获随访的中重度青少年[足母]外翻患者25例(30足),其中男3例(4... 目的探讨软组织平衡术联合第一跖骨双截骨治疗中重度青少年[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采用软组织平衡术联合第一跖骨双截骨治疗并获随访的中重度青少年[足母]外翻患者25例(30足),其中男3例(4足),女22例(26足),年龄14~30岁,平均(19.7±3.4)岁。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并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母]趾-跖趾-趾间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前足功能评价。结果25例患者随访时间2~4年,平均2.3年。所有患者截骨处愈合良好,无[足母]内翻发生,无转移性跖痛症。与术前比较,术后末次随访时HVA、IMA、DMAA及AOFA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3足术后出现[足母]趾内侧麻木,考虑最内侧皮神经损伤,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半年内均恢复。结论软组织平衡术联合第一跖骨双截骨手术方式简单,矫正畸形能力强,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较少,是治疗中重度青少年[足母]外翻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青少年 [足母]囊炎 跖骨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跖骨颈弧形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石龙 吴建民 +3 位作者 曹根洪 王伟东 胡伟峰 虞伟力 《中医正骨》 2010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拇外翻 跖骨截骨 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5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岳德波 林朋 李子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4-35,F004,共3页
目的 :评价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有 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的 5 2例拇外翻患者 ( 84足 )行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 ,对比手术前后拇外翻角 (HVA)矫正度 ,了解术后... 目的 :评价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有 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的 5 2例拇外翻患者 ( 84足 )行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 ,对比手术前后拇外翻角 (HVA)矫正度 ,了解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 6~ 4 8个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 1 5d ,平均石膏固定时间为 2 0d。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平均 4 1d。术后 8周时疼痛减少率为 87% ( 45 /5 2 ) ,平均HVA矫正度为 1 7°。术后 6个月时优良率 94 % ,无一例骨坏死。结论 :该方法治疗拇外翻简便易行 ,矫形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分析 拇外翻 跖骨截骨内移 螺钉 内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远端线性截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足母]外翻
9
作者 李家谋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1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价跖骨远端线性截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外翻患者12例14足,行[足母]外翻行跖骨远端线性截骨克氏针髓内固定矫形手术,术前术后测量外翻角(HVA)、1、2跖骨间夹角(IMA)及远... 目的:评价跖骨远端线性截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外翻患者12例14足,行[足母]外翻行跖骨远端线性截骨克氏针髓内固定矫形手术,术前术后测量外翻角(HVA)、1、2跖骨间夹角(IMA)及远端关节面角(DMAA),并比较变化。功能评分采用AOFAS前足评分。结果:平均随访9.5个月,14足,HVA角术前平均为36.6°,术后为12.2°;IMA角术前平均为14.1°,术后为4.9°;DMAA角术前平均为16.2°,术后为8.2°,HVA、IMA及DMAA术后角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AOF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跖骨头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跖骨远端线性截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轻中度[足母]外翻简单有效,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跖骨截骨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跖骨双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治疗外翻畸形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威 李佩佳 +4 位作者 赵汉平 罗永忠 刘明 骆刚 史庆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讨论第1跖骨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手术疗效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本科按本术式治疗拇外翻畸形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外观及功能改善明显。[结论]第1跖... [目的]讨论第1跖骨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手术疗效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本科按本术式治疗拇外翻畸形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外观及功能改善明显。[结论]第1跖骨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矫形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第1 软组织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外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孜 汤押庚 +1 位作者 肖光第 周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74-976,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外翻效果较满意的术式。方法 :作者对外翻的传统术式进行了思考 ,运用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外翻。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13例患者 ,2 1足接受此种手术治疗。术中常规松解软组织及...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外翻效果较满意的术式。方法 :作者对外翻的传统术式进行了思考 ,运用Reverdin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治疗外翻。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 ,13例患者 ,2 1足接受此种手术治疗。术中常规松解软组织及切除内侧骨赘后 ,以Reverdin术式对跖骨头内翻截骨校正近端关节固定角 ,第一跖骨近端外翻截骨校正跖骨内翻畸形。结果 :随访 6个月~ 3年半 ,优 9例 16足 ,良 3例 4足 ,差 1例 1足 ,优良 95 .2 % ,无跖骨头坏死和截骨处不愈合。术前外翻角平均 3 5° ,术后为 11° ,第一跖骨间角术前平均 19° ,术后为 5 .8° ,近端关节固定角术前平均18° ,术后为 2°。结论 :外翻矫形应根据畸形情况及其病理改变选择手术方式。本手术方式矫形满意 ,但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din手术 第一近端 MU外翻 手术方式 手术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一跖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踇外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文源 陆芸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踇外翻后足部生物力学变化,为研究踇外翻矫正术后足部形态以及生理功能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013年1月收治的1例65岁女性重度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踇外翻后足部生物力学变化,为研究踇外翻矫正术后足部形态以及生理功能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013年1月收治的1例65岁女性重度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右足部CT数据,采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ANSYS12.0软件建立踇外翻以及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12.0软件进行非线性静态应力分析,观察手术前后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及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前足底和第1~5跖骨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患者术前HVA及IMA分别为56.3°、16.3°,术后分别为9.2°、9.8°。von Mises应力分布:术前踇外翻足前足底应力以第4跖骨头区最大,第1跖骨头区最小;前足底内侧应力明显小于外侧,前足压力中心位于外侧;术后前足底应力则以第1跖骨头区最大,第5跖骨头区最小,前足底外侧应力小于内侧,前足压力中心位于内侧。术前第5跖骨应力最大,第1跖骨应力最小;术后第1跖骨应力最大,第4跖骨应力最小。结论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可以有效矫正踇外翻畸形,使HVA、IMA以及足底压力分布接近正常,但术后第1~5跖骨应力会增高,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第1趾关节 Swanson假体置换术 第1跖骨截骨 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改良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治疗重度拇外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应男 王吉人 +2 位作者 曹曦光 孟祥仁 张玉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于23例拇外翻患者(34足)行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并联合植骨矫正拇外翻畸形,通过对手术前后AOFOS评分,评价该术式疗效。结果对全部患者均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于23例拇外翻患者(34足)行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并联合植骨矫正拇外翻畸形,通过对手术前后AOFOS评分,评价该术式疗效。结果对全部患者均随访8~24个月(平均18个月),拇外翻角(HVA)由术前(45.0±3.5)°减小到(11.0±3.6)°(t=61.5, P〈0.05),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由术前(20.1±3.5)°减小到(9.0±1.0)°(t=25.0, P〈0.05)。AOFAS评分由术前(38.0±6.0)矫正至术后(90.0±2.0)(t=58.0, P〈0.05)结论第一跖骨基底旋转截骨联合植骨治疗重度拇外翻对治疗重度拇外翻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第一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骨矫形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高弓内翻足伴跖内收的短期疗效
14
作者 常鑫 张云龙 +2 位作者 石超 梁晓军 李毅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讨跖骨截骨联合跟骨截骨以及软组织手术治疗高弓内翻足伴跖内收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我院采用跖骨截骨联合跟骨截骨以及软组织手术治疗的14例(16足)高弓内翻足伴跖内收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例(6足),女... 目的 探讨跖骨截骨联合跟骨截骨以及软组织手术治疗高弓内翻足伴跖内收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我院采用跖骨截骨联合跟骨截骨以及软组织手术治疗的14例(16足)高弓内翻足伴跖内收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例(6足),女8例(10足);单左足5例,单右足7例,双足2例;平均年龄为24.5岁(18~35岁),病程3~10年。病人术前均有足部的高弓内翻畸形伴疼痛,保守治疗无效。根据术前负重位X线片测量跖内收角(MAA)评估前足内收程度,中度10足,重度6足。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MAA、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后足力线位跟骨外翻角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结果 术后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1足)术后4个月穿正常鞋下地行走时出现转移性跖痛,配矫形鞋垫后症状消失。14例(16足)病人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18~24个月,平均21.4个月。末次随访时,MAA为8.53°±0.69°,距骨第1跖骨角为3.58°±0.52°,跟骨倾斜角为24.75°±2.77°,跟骨外翻角为2.67°±1.78°,AOFAS评分为(90.08±5.62)分,均明显优于术前[25.89°±3.62°,8.67°±1.97°,38.17°±7.83°,-29.08°±8.51°,(45.08±9.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跖骨截骨联合跟骨截骨以及软组织手术治疗高弓内翻足伴跖内收的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弓内翻足 内收 跖骨截骨 软组织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远端截骨加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京峰 申杨勇 +1 位作者 崇辉 孙建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治疗的[足母]外翻16例(25足),采用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6... 目的评价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治疗的[足母]外翻16例(25足),采用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6例(25足),优24足,良1足;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均未发生跖骨截骨处骨不愈合、局部感染及第1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情况。治疗后患足穿鞋痛、第一跖趾关节痛与前足走路痛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5足[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夹角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跖骨头成形充分,由于使用了可吸收螺钉,术后无需外固定,且不需要二次取出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可吸收螺钉 软组织松解 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棒在拇外翻第1跖骨基底截骨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智长 董扬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6期549-550,共2页
目的 探讨可吸收棒在拇外翻第1跖骨基底楔形截骨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青中年中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基底截骨结合拇趾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拇内收肌松解术,截骨端以可吸收棒交叉固定。结果 53例(81足),随访3~16个... 目的 探讨可吸收棒在拇外翻第1跖骨基底楔形截骨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青中年中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基底截骨结合拇趾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拇内收肌松解术,截骨端以可吸收棒交叉固定。结果 53例(81足),随访3~1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平均HVA矫正17°,平均IMA矫正6°,优63足,良14足,差4足,优良率95%。结论 截骨端采用可吸收棒交叉固定同金属螺钉相比能避免对软组织的刺激,安全有效,不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外翻/外科学 楔形 可吸收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跖骨基底开放式截骨在重度外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瑞林 李正勋 +6 位作者 曹松华 汪洋 黄政 徐文鹏 张宁 张佳东 胡勇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第1跖骨基底开放式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第1跖骨基底开放性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的患者(共18例,26足)术前、术后随访时均拍摄患足负重正侧位X片,询问症状改善情况,分别测量比较外翻角和第1... 目的探讨第1跖骨基底开放式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第1跖骨基底开放性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的患者(共18例,26足)术前、术后随访时均拍摄患足负重正侧位X片,询问症状改善情况,分别测量比较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角,同时进行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18例(26足),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7.6个月;外翻角由术前(57.27±15.29)°减少到术后(12.73±7.39)°(P〈0.05),第1、2跖骨间角由术前(23.06±7.85)°减少到术后(4.49±3.80)°(P〈0.05),AOFAS评分由术前(67.1±11.3)分增加到术后(88.3±5.7)分(P〈0.05)。结论第1跖骨基底开放性截骨治疗重度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良好,但同时有手术复杂、下地时间较晚、跖趾关节活动度差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基底 开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3例足拇外翻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探讨足拇外翻患者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方法:对213例足拇外翻矫形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切口均甲... 目的:探讨足拇外翻患者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方法:对213例足拇外翻矫形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住院14 d,住院期间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足拇外翻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第一头颈矫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跖骨远端楔形截骨治疗严重足母外翻25例分析
19
作者 贺卫东 孙喜山 李建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足母外翻的治疗方法,评价第1跖骨远端截骨旋转复位配合软组织松解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31足)中、老年重度足母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远端截骨结合足母趾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加足母内收肌松解术,截骨... 目的探讨严重足母外翻的治疗方法,评价第1跖骨远端截骨旋转复位配合软组织松解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31足)中、老年重度足母外翻患者采用第1跖骨远端截骨结合足母趾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加足母内收肌松解术,截骨端旋转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25例(31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2.3年。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足母外翻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本组优28足,良2足,差1足,优良率96.77%。均无感染及骨不连发生。结论第1跖骨远端楔形截骨旋转复位配合软组织松解,是治疗中、老年重度足母外翻安全有效的方法,无明显并发症及复发,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 矫形 治疗 足母外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
20
作者 莫景木 施慧鹏 《广西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应用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方法:先采用改良McBride术,包括收肌止点移位、第一跖骨头内侧囊炎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矫正外翻,再行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矫正跖内... 目的:应用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方法:先采用改良McBride术,包括收肌止点移位、第一跖骨头内侧囊炎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矫正外翻,再行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矫正跖内翻治疗38例52足外翻,结果:优良率达98%,与改良McBride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楔形 McBride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