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运动平台光电跟瞄系统的惯性参考单元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醒飞 何梦洁 +3 位作者 拓卫晓 王天宇 韩佳欣 王信用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1-421,共21页
目标的变化和任务的拓展对光电跟瞄系统提出了快速机动的要求,从地基平台到车载、船载、机载、星载等运动平台是光电跟瞄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惯性参考单元(Inertial Reference Unit,IRU)的视轴稳定方式是克服运动平台高频扰动,实... 目标的变化和任务的拓展对光电跟瞄系统提出了快速机动的要求,从地基平台到车载、船载、机载、星载等运动平台是光电跟瞄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惯性参考单元(Inertial Reference Unit,IRU)的视轴稳定方式是克服运动平台高频扰动,实现光电跟瞄系统微弧度甚至亚微弧度级跟瞄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运动平台光电跟瞄系统精确指向对载体基座扰动抑制的需求,分析和对比了IRU的各种技术方案,特别介绍了利用低噪声、宽频带惯性传感器敏感角扰动,并通过反馈控制实现视轴惯性稳定的系统方案。从此类IRU系统的工作原理出发,阐述了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及功能特点,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IRU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指出惯性传感、支承结构和控制系统是决定IRU稳定能力的关键因素,梳理了三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动态。最后,总结了IRU的空间应用情况,并结合目前的应用需求对其未来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参考单元 运动平台 光电跟瞄系统 视轴稳定 扰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SIMULINK/Unity3D的视月跟瞄系统联合仿真
2
作者 王淞 王彪 +1 位作者 贾诺 徐佳妍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在视月跟瞄系统原理设计阶段,还没有实物系统。为解决验证跟瞄控制律、评价月亮跟踪器具体性能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机-电-视三域联合仿真技术的虚拟样机替代物理样机的解决方案。利用机械动力学软件ADAMS和控制仿真软件SIMULINK建立... 在视月跟瞄系统原理设计阶段,还没有实物系统。为解决验证跟瞄控制律、评价月亮跟踪器具体性能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机-电-视三域联合仿真技术的虚拟样机替代物理样机的解决方案。利用机械动力学软件ADAMS和控制仿真软件SIMULINK建立两轴视月跟瞄转台的虚拟样机和控制器,并利用游戏引擎软件Unity3D制作地-月系统运行的虚拟空间场景以及模拟天文望远镜的成像。通过多领域软件联合开发仿真来模拟视月跟瞄系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系统设计效率、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最后,成功构建了视月跟瞄系统的虚拟样机,生成了视月跟瞄的全程视景,在验证系统模型正确性的同时,也验证了采用ADAMS、SIMULINK、Unity3D联合仿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SIMULINK UNITY3D 联合仿真 视月跟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控制在机载光电跟瞄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珊中 孙隆和 车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116,132,共4页
机载光电跟瞄系统是一个受多种干扰影响的高阶复杂系统,其对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很高。H∞控制的特点是鲁棒性好,因此在对机载光电跟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方位回路的稳定控制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应用H∞控制和Kalman滤波相结合... 机载光电跟瞄系统是一个受多种干扰影响的高阶复杂系统,其对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很高。H∞控制的特点是鲁棒性好,因此在对机载光电跟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方位回路的稳定控制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应用H∞控制和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良好,特别是模型参数摄动又有多种干扰作用时,性能虽稍有下降,但仍能有效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瞄系统 稳定平台 H∞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地面站宽温度跟瞄系统信标接收镜头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响 柳鸣 +5 位作者 王超 李小明 张家齐 白杨杨 孟立新 张立中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0-797,共8页
为了保证移动地面站光电跟瞄系统在野外复杂环境下具有稳定的跟踪精度,针对-20~40℃宽工作温度范围下信标接收镜头成像光斑弥散的问题,进行了光学系统与光机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以步进电机驱动补偿镜组的温度补偿方案。分析了极限温... 为了保证移动地面站光电跟瞄系统在野外复杂环境下具有稳定的跟踪精度,针对-20~40℃宽工作温度范围下信标接收镜头成像光斑弥散的问题,进行了光学系统与光机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以步进电机驱动补偿镜组的温度补偿方案。分析了极限温度条件下光学系统性能的改变以及不同温度补偿方案的效果,针对光电跟瞄系统的指标要求,设计了光机结构并进行了力学、光学性能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一阶模态为370 Hz;补偿镜组向前移动0.695 mm能够补偿-20℃时光学系统成像光斑的弥散,令中心视场光斑尺寸由73μm降为3.2μm,边缘视场光斑尺寸由77μm降为15.7μm;向后移动0.885 6 mm能够补偿40℃时成像光斑的弥散,令中心视场光斑尺寸由94μm降为3.9μm,边缘视场光斑尺寸由96μm降为21.8μm;使用ZYGO干涉仪对光学系统的像质进行检测,波像差RMS值(均方根值)为0.061λ(λ=632.8 nm),PV值(峰谷值)为0.466λ,能够满足跟瞄系统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移动地面站 跟瞄系统 信标接收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场景中激光雷达跟瞄系统的仿真
5
作者 岳玉芳 张玉双 陶应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34-136,145,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VC和Matlab的激光雷达跟瞄系统的仿真。它以Matlab控制系统工具 箱函数为基础,通过Matlab引擎技术建立VC与Matlab的通信渠道,获得控制系统的等价线性模型。 在VC程序中将仿真过程以采样周期为时间单位拆成单步进行,... 介绍了一种基于VC和Matlab的激光雷达跟瞄系统的仿真。它以Matlab控制系统工具 箱函数为基础,通过Matlab引擎技术建立VC与Matlab的通信渠道,获得控制系统的等价线性模型。 在VC程序中将仿真过程以采样周期为时间单位拆成单步进行,并在单步仿真中嵌入Vega视景程 序,依据每步的仿真结果更新视景画面,从而获得激光雷达跟瞄系统仿真在三维视景中的实时表现。 仿真软件充分发挥VC、Matlab以及Vega各自的优点,能够表现逼真连续的三维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跟瞄系统 仿真 VISUM C++ MATLAB VE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测试技术
6
作者 车宏 刘欣 +1 位作者 蔡猛 汪京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7,共4页
为了提高多传感器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提出了多传感器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测试的3种方法:像纸法、CCD法和靶标法。系统采用宽光谱大口径平行光管,结合光电跟瞄系统的激光、红外和电视分系统,实现激光与红外/电视瞄准线高精度测试。... 为了提高多传感器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提出了多传感器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测试的3种方法:像纸法、CCD法和靶标法。系统采用宽光谱大口径平行光管,结合光电跟瞄系统的激光、红外和电视分系统,实现激光与红外/电视瞄准线高精度测试。详细介绍了每种测试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误差来源,建立了实验测试环境,分别用像纸法、CCD法和靶标法对同一光电跟瞄系统红外、电视、激光传感器的瞄准线之间的偏差进行了测试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靶标法测试误差源少,精度能够达到4″,适用于高精度光电跟瞄系统瞄准精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瞄系统 准精度 准线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电跟瞄系统多光轴平行性标校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温中凯 张庆君 +2 位作者 李爽 雷文平 杜国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5-633,共9页
为了解决空间光电跟瞄系统在真空环境下的多光轴标校问题,本文首先根据空间光电跟瞄系统的多光轴一致性检测精度要求,设计了一套多光轴标校系统。接着,对多光轴标校系统各子系统进行了详尽的误差分析,并给出了关键子系统的误差影响抑制... 为了解决空间光电跟瞄系统在真空环境下的多光轴标校问题,本文首先根据空间光电跟瞄系统的多光轴一致性检测精度要求,设计了一套多光轴标校系统。接着,对多光轴标校系统各子系统进行了详尽的误差分析,并给出了关键子系统的误差影响抑制方法。然后,对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的空间光电跟瞄系统进行了实验室环境与真空环境下的技术测试,分析了多光轴标校系统在两种测试环境下的误差来源以及测试精度,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最后,对多光轴标校系统进行了精度验证。最终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多光轴标校系统在实验室测试环境下的标校精度为0.998″,收发平行度标定误差为1.165″;在真空测试环境下的标校精度为1.219″,收发平行度标定误差为1.359″,完全满足空间光电跟瞄系统1.5″的多光轴检测精度要求,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电跟瞄系统 真空环境 多光轴标校 误差分析 误差抑制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被动隔振平台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霍健 徐耀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4-760,共7页
隔振平台连接直升机机体与光电跟瞄吊舱,对机载跟瞄系统的跟瞄精度至关重要。采用多个笼形隔振器并联,设计了一种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的被动隔振平台。由欧拉变换描述隔振平台的空间姿态,基于Lagrange方法建立隔振平台的动力学模型,获得... 隔振平台连接直升机机体与光电跟瞄吊舱,对机载跟瞄系统的跟瞄精度至关重要。采用多个笼形隔振器并联,设计了一种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的被动隔振平台。由欧拉变换描述隔振平台的空间姿态,基于Lagrange方法建立隔振平台的动力学模型,获得了不同激振频率下隔振平台的振动传递率。利用ANSYS动力学仿真验证了隔振平台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校核了大过载情况下隔振平台的冗余保护能力。通过实际飞行测试,检验了隔振平台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跟瞄系统 被动隔振 振动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偏差补偿的车载跟瞄系统自抗扰研究
9
作者 祝军生 方志耕 +1 位作者 金小琳 任维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4,共7页
由于车载光电跟瞄系统的跟踪精度易受非线性摩擦、质量不平衡力矩和载体振动等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偏差补偿的自抗扰控制策略(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将系统速度输入与输出存在的偏差视作标准ADRC系统的控制... 由于车载光电跟瞄系统的跟踪精度易受非线性摩擦、质量不平衡力矩和载体振动等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偏差补偿的自抗扰控制策略(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将系统速度输入与输出存在的偏差视作标准ADRC系统的控制残差,重新引入到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中进行进一步补偿,给出了基于速度偏差补偿的ADRC的参数整定形式,从扰动抑制角度论述了该方法具备更好的扰动抑制效果,最后进行了光电跟瞄转台阶跃响应和正弦跟踪实验,表明该方法较PID控制器和标准ADRC算法对系统速度特性有明显的改善,速度闭环带宽和扰动抑制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瞄系统 自抗扰 速度偏差补偿 速度特性 扰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跟瞄系统粗精复合轴协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晓明 王旭烽 +1 位作者 张伟芳 刘宜罡 《空天防御》 2019年第3期31-37,共7页
针对激光跟瞄系统的高精度、快响应和抗干扰需求,提出一种粗精复合轴协同控制策略。粗精复合轴协同控制利用粗跟踪红外/电视大视场配合直驱电机对目标进行粗引导,目标进入精跟踪视场后,利用压电陶瓷快反镜配合精跟踪电视小视场进行精跟... 针对激光跟瞄系统的高精度、快响应和抗干扰需求,提出一种粗精复合轴协同控制策略。粗精复合轴协同控制利用粗跟踪红外/电视大视场配合直驱电机对目标进行粗引导,目标进入精跟踪视场后,利用压电陶瓷快反镜配合精跟踪电视小视场进行精跟踪。在粗跟踪过程中,为保证粗跟踪的交班稳定性,将红外和电视跟踪数据进行数据融合。粗跟踪向精跟踪交班后,粗跟踪和精跟踪系统进行协同运动控制,利用精跟踪获得的目标取差值、快反镜的运动角偏移以及粗跟踪的架位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实际的目标瞄准信息。同时,利用低通滤波器形式的交叉解耦控制器使粗跟踪系统跟随精跟踪系统运动,保证精跟踪系统的相对运动位移不超出限位。仿真和试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带宽和精度,改善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瞄系统 粗精复合轴协同控制 交叉解耦控制 高精度 抗干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ley光栅跟瞄系统指向误差分析
11
作者 董云冲 李小明 +2 位作者 陈希来 杨盛 付越 《光电工程》 2025年第3期26-39,共14页
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主要由两片旋转的偏振光栅组成,光源经过偏振光栅衍射后实现在圆锥形范围内的光束指向,进而对目标进行捕获、跟踪。而指向精度作为Risley光栅跟瞄系统的重要指标,不仅受伺服与光学系统影响,还受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中... 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主要由两片旋转的偏振光栅组成,光源经过偏振光栅衍射后实现在圆锥形范围内的光束指向,进而对目标进行捕获、跟踪。而指向精度作为Risley光栅跟瞄系统的重要指标,不仅受伺服与光学系统影响,还受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中双光栅转台的天线安装位置精度以及轴系装配误差等系统误差影响。为此,本文主要对Risley光栅跟瞄系统中的各系统误差源及其造成的指向误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系统误差数理模型并利用ZEMAX对数理模型进行验证,随后利用MATLAB分析各系统误差源对Risley光栅跟瞄系统指向误差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及指标要求对某双光栅跟瞄系统误差源进行误差分配,指导双光栅转台的设计、装调。对双光栅转台指向误差进行实验测试,经多次实验测试后得到双光栅转台实际最大指向误差δe=7.2″,满足双光栅转台指向误差设计指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ley光栅 跟瞄系统 指向误差 误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跟瞄仿真系统及两种跟瞄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岳玉芳 张玉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75-2580,共6页
基于OpenGL和大气传输光学分析的3维全数字仿真是激光跟瞄系统的重要研究手段。为提高跟踪和瞄准精度,从激光跟瞄仿真系统整体出发,研究了目标成像中的投影变换、成像与跟踪的关系、高精度跟踪现有算法的控制过程仿真等内容,并提出了基... 基于OpenGL和大气传输光学分析的3维全数字仿真是激光跟瞄系统的重要研究手段。为提高跟踪和瞄准精度,从激光跟瞄仿真系统整体出发,研究了目标成像中的投影变换、成像与跟踪的关系、高精度跟踪现有算法的控制过程仿真等内容,并提出了基于大视口、目标大气传输图像序列的跟瞄仿真技术。说明了仿真系统中跟瞄精度分析的特点。就某仿真场景,设计了"头部顶点"和"两点提取"两种跟瞄方法,在不同大气湍流条件下得到了它们的跟瞄精度,说明应用该激光跟瞄仿真系统,能够预先设计、测试和验证一些跟瞄方法,帮助进行算法分析和改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瞄仿真系统 目标成像 仿真成像 跟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量子跟踪仪的跟瞄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费强 邓永停 +3 位作者 王雪峰 邵蒙 谢虹波 孙景旭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178-3188,共11页
星地量子通信传输距离长,卫星与地面存在相对运动,提高了对量子跟踪仪的跟踪性能要求。为了提高星地量子通信的跟踪精度,降低量子通信的误码率,本文对量子跟踪仪的跟瞄控制系统展开研究,并对影响跟踪精度的总扰动进行补偿。首先,介绍了... 星地量子通信传输距离长,卫星与地面存在相对运动,提高了对量子跟踪仪的跟踪性能要求。为了提高星地量子通信的跟踪精度,降低量子通信的误码率,本文对量子跟踪仪的跟瞄控制系统展开研究,并对影响跟踪精度的总扰动进行补偿。首先,介绍了星地量子通信链路、量子通信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搭建了量子跟踪仪的运动数学模型。基于跟踪仪的数学模型,设计并提出自抗扰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针对模式切换问题,提出了分数阶跟踪微分器以优化轨迹减小超调。根据与“墨子号”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的实验结果:分数阶跟踪微分器对模式切换后的目标捕获速度提高了22%,提出的自抗扰模型预测控制相比于传统的PI控制有更强的抗扰动能力,削弱了俯仰换向的脱靶量尖峰,跟踪精度达到2.9″,提高了量子偏振数据接收量,总误码率降低到1.18%。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量子跟踪仪的跟踪精度,降低了误码率,满足星地量子通信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跟踪仪 量子通信 自抗扰模型预测控制 分数阶跟踪微分器 跟瞄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佩 李言俊 田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8-1242,共5页
在分析机载激光武器(ABL)战技术指标和作战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弹道导弹、载机、测距激光、跟瞄系统、激光大气传输和高能激光毁伤评估模块组成。重点研究了机载激光武器的建模,包括测距激光探测概率计算... 在分析机载激光武器(ABL)战技术指标和作战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机载激光武器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弹道导弹、载机、测距激光、跟瞄系统、激光大气传输和高能激光毁伤评估模块组成。重点研究了机载激光武器的建模,包括测距激光探测概率计算、复合轴跟瞄系统设计、大气对激光造成的衰减和扩散以及高能激光毁伤计算等。最后,搭建了仿真系统进行反导拦截试验,从攻防两方面对影响机载激光武器毁伤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仿真系统可以为机载激光武器反导效能的分析评估提供平台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武器 跟瞄系统 激光大气传输 毁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光电跟瞄平台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珊中 孙隆和 车宏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8,共4页
机载光电跟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角位置随动系统,其精确模型不易建立。利用模糊控制不要求精确模型的特点,以跟瞄平台俯仰回路的稳定控制为例,设计了基本模糊控制器和自组织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在模型参数摄动又有多种干扰作用时,... 机载光电跟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角位置随动系统,其精确模型不易建立。利用模糊控制不要求精确模型的特点,以跟瞄平台俯仰回路的稳定控制为例,设计了基本模糊控制器和自组织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在模型参数摄动又有多种干扰作用时,两种控制器都能进行有效地控制,特别是自组织模糊控制的稳态误差更小,计算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瞄系统 稳定平台 模糊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力滤波的潜载定向能随动系统振动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宗凯 李占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92-2302,共11页
潜航器在潜行时,由于来流和艇体的相互作用,潜航器及其所搭载的光电跟瞄系统会受到外界流场的扰动,使其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通过壁面电磁流体边界层控制来抑制光电跟瞄系统的流致噪声,估计目标处能量累积控制效果。基于有限体积... 潜航器在潜行时,由于来流和艇体的相互作用,潜航器及其所搭载的光电跟瞄系统会受到外界流场的扰动,使其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振动。通过壁面电磁流体边界层控制来抑制光电跟瞄系统的流致噪声,估计目标处能量累积控制效果。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分析雷诺数1×107条件下同时具有6°偏航角和10°俯仰角的潜航器在有无流向电磁力控制时的流体动力学特征;对复合轴控制过程中直流力矩电机和快速反射镜两个执行机构进行建模并推演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大地坐标系下的潜航器力矩扰动通过坐标变换的方式转化到光轴坐标系下,将其作为扰动输入给复合轴控制系统,进一步用MATLAB仿真估计电磁力优化滤波方式对复合轴输出误差的补偿与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电磁流体控制能改变艇体壁面的流场结构,抑制高频扰动涡,且能有效地增强目标区域内光斑的能量累积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能系统 跟踪和 湍流脉动 复合轴跟瞄系统 电磁力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空间跟瞄转台指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语晨 康建兵 +2 位作者 林喆 彭建军 许志炜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9,共12页
空间光电跟瞄系统对“远、暗、小、密”目标低速跟踪指向过程中,由于摩擦扰动、电机槽隙力矩波动扰动和传感非线性等因素,引发跟瞄转台低速爬行现象,导致瞄准误差增大,跟瞄成像抖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 空间光电跟瞄系统对“远、暗、小、密”目标低速跟踪指向过程中,由于摩擦扰动、电机槽隙力矩波动扰动和传感非线性等因素,引发跟瞄转台低速爬行现象,导致瞄准误差增大,跟瞄成像抖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指向控制方法,在建立跟瞄转台矢量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双ESO复合控制方法,对引发跟瞄抖动和扰动的因素进行了在线观测与补偿。通过数值仿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方法与单转速环ESO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光电跟瞄转台在低速跟瞄时的跟瞄精度与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向控制 空间转台 双扩张状态观测器 永磁同步电机 光电跟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火星激光通信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晶 徐科华 +1 位作者 谭立英 王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空间光通信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数据率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进地卫星光通信系统的在轨实验的成功,使人们建立起用激光进行深空通信的信心,而我国的深空光通信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深空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元器件的选用方... 空间光通信因其体积小、质量轻、数据率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进地卫星光通信系统的在轨实验的成功,使人们建立起用激光进行深空通信的信心,而我国的深空光通信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深空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元器件的选用方面有必要参考国外的深空光通信系统,因此本文对美国最新研制的火星激光通信演示系统(MLCD)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分析了该系统跟瞄(PAT)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地面接收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对系统中采用的新器件、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来深空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将来开展深空光通信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CD 跟瞄系统 通信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视跟瞄中瞄准线的陀螺稳定
19
作者 邹玉林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3,58,共6页
本文运用陀螺特性与光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一种周视跟瞄系统中对瞄准反射镜进行稳定的陀螺装置,并较详细地分析了控制回路中主回路、补偿回路和辅助回路及其设计试验参数。
关键词 准反射镜 陀螺仪 船舶 周视跟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瞄伺服快速调转的数字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佑军 刘金硕 《微机发展》 2002年第1期88-90,共3页
针对形如K /〔(TS +1)S〕的跟瞄伺服系统采用双模控制算法实现该系统在大角度偏差情况下的快速调转 。
关键词 跟瞄武器 跟瞄伺服系统 快速调转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