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红花素通过跨膜受体蛋白/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信号通路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风 付珂 王洪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93-197,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筛选合适浓度。培养RGC-5细胞并用氯化钴(Co...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筛选合适浓度。培养RGC-5细胞并用氯化钴(CoCl_(2))处理建立缺氧模型,分为缺氧组、藏红花素组、阳性对照(抗坏血酸)组和藏红花素+跨膜受体蛋白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组,另设对照组。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钙荧光探针(Flou-4)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钙离子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跨膜受体蛋白(Notch1)、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蛋白(Bax)、钙依赖性蛋白酶家族1(Cal⁃pain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藏红花素组细胞活力0.83±0.08高于缺氧组0.45±0.04,细胞凋亡率(17.92±1.21)%低于缺氧组(51.82±5.36)%,钙离子水平0.27±0.04低于缺氧组0.7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红花素+DAPT组细胞活力0.50±0.06低于藏红花素组0.83±0.08,细胞凋亡率(36.50±3.50)%高于藏红花素组(17.92±1.21)%,钙离子水平0.65±0.05高于藏红花素组0.2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组比较,藏红花素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otch1、Hes-1mRNA表达、Bax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藏红花素组比较,藏红花素+DAPT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otch1、Hes-1mRNA表达、Bax和Calpai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藏红花素对体外培养的缺氧RGC-5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滞Notch1/Hes-1通路,提高细胞内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细胞低氧 基因 BCL-2 藏红花素 视网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跨膜受体蛋白notch1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Notch跨膜受体-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
2
作者 涂丽芳 汪洁 +2 位作者 王翔 吴霞 周智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Notch跨膜受体-1(Notch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7例非宫腔粘连患者作为对照组,75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宫腔粘连组。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组织中Notch1及HIF-1α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Notch跨膜受体-1(Notch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7例非宫腔粘连患者作为对照组,75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宫腔粘连组。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组织中Notch1及HIF-1α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宫腔粘连组患者Notch1、HIF-1α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Notch1、HIF-1α表达水平与宫颈粘连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宫腔粘连组Notch1mRNA及HIF-1αmRNA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Notch1、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Notch1HIF-1α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Notch1及HIF-1α表达水平与宫腔粘连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Notch1及HIF-1α有着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Notch1HIF-1α表达水平与宫腔粘连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notch受体-1 缺氧诱导因子-1Α 病情严重程度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孕妇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膜铁转运蛋白1、对氧磷酶1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
3
作者 王敏 裴巧丽 +4 位作者 朱丽红 袁宁霞 张小菜 徐珊 陈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膜铁转运蛋白1(FPN1)、对氧磷酶1(PON1)在缺铁性贫血(IDA)孕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IDA孕妇182例为IDA组,根据IDA严重程度将IDA组分为轻度组(80例)、中度组(61例)和重度组(41例),另选取同期健...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膜铁转运蛋白1(FPN1)、对氧磷酶1(PON1)在缺铁性贫血(IDA)孕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IDA孕妇182例为IDA组,根据IDA严重程度将IDA组分为轻度组(80例)、中度组(61例)和重度组(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73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sTfR、FPN1、PON1水平。比较IDA组和健康对照组贫血相关指标。分析血清sTfR、FPN1、PON1水平与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fR、FPN1、PON1对孕妇IDA的诊断价值。记录所有孕妇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根据最终母婴结局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母婴结局正常组(179例)和母婴结局不良组(76例)。比较不同母婴结局孕妇血清sTfR、FPN1、PON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DA组sTfR、FPN1水平升高,PON1水平降低(均P<0.05)。IDA组Hb、MCV、S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sTfR、FPN1与Hb、MCV、SF呈负相关,PON1与Hb、MCV、SF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TfR、FPN1、PON1对孕妇IDA均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重度组血清sTfR、FPN1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ON1水平低于轻度和中度组(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DA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更高(P<0.05)。与母婴结局正常组比较,母婴结局不良组血清sTfR、FPN1水平升高,PON1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血清sTfR、FPN1、PON1在IDA孕妇中均呈异常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IDA诊断效能较高,且与IDA严重程度和母婴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铁转运蛋白1 对氧磷酶1 诊断价值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受体蛋白Notch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青 刘益飞 +1 位作者 张曙 章建国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跨膜受体蛋白Notch2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肺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各13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2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Notch2阳性与阴性表达者3年及5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跨膜受体蛋白Notch2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肺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各13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2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Notch2阳性与阴性表达者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肺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Notc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71/130)、36.2%(47/130),二者比较P<0.05。肺腺癌组织Notch2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肺腺癌Notch2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57.3%、84.7%,5年生存率分别为14.1%、40.0%;Notch2阳性表达者3年及5年生存率均低于Notch2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肺腺癌组织Notch2表达升高;Notch2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受体蛋白 notch2 分化程度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组织中跨膜受体蛋白Notch3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薇薇 张青 +3 位作者 冯佳 黄芳 王伟 张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跨膜受体蛋白Notch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组织石蜡标本及其对应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各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病灶石蜡标本53例及CINⅢ级病灶石蜡标本4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跨膜受体蛋白Notch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组织石蜡标本及其对应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各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病灶石蜡标本53例及CINⅢ级病灶石蜡标本4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标本中的Notch3,分析Notch3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CINⅢ级组织及CINⅠ+Ⅱ级组织中Notch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21.6%、43.9%和41.5%,宫颈鳞癌组织中Notch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CINⅢ级组织及CINⅠ+Ⅱ级组织,CINⅢ级组织及CINⅠ+Ⅱ级组织中Notch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1)。Notch3表达与宫颈鳞癌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Notch3表达阳性者和Notch3表达阴性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3、62.3个月,两者相比,P<0.05。Notch3表达阳性者1年生存率为93.4%、3年生存率为60.7%、5年生存率为31.1%,Notch3表达阴性者分别为98.2%、83.6%、60.0%,二者1、3、5年生存率相比,P均<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Notch3阳性表达率升高,Notch3表达与肿瘤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Notch3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鳞癌 受体蛋白 notch3 notch信号通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4信号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室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研究
6
作者 李语 杨龙 +2 位作者 何炯红 欧巧巧 杨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Crim1)是否通过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而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室肌细胞肥大。方法分离1 d龄SD大鼠乳鼠心室肌获心室肌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九组:Ad-Null(腺病毒空载体)组、A...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Crim1)是否通过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而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室肌细胞肥大。方法分离1 d龄SD大鼠乳鼠心室肌获心室肌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九组:Ad-Null(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AngⅡ、Ad-Null+AngⅡ+Nog(重组人头蛋白)组、Ad-Crim1(Crim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Crim1+AngⅡ组、Ad-Crim1+AngⅡ+Nog组、Ad-shCrim1(shRNA干扰介导沉默Crim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shCrim1+AngⅡ组和Ad-shCrim1+AngⅡ+Nog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和BMP4的mRNA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全细胞提取蛋白BMP4的表达。细胞经结晶紫染色后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细胞表面积。结果AngⅡ干预明显增加心室肌细胞β-MHC mRNA表达以及细胞面积,上调BMP4 mRNA/蛋白表达;Ad-Crim1和Nog干预明显抑制AngⅡ的上述效应。Ad-shCrim1干预沉默Crim1基因对心室肌细胞β-MHC mRNA表达,细胞面积及BMP4 mRNA/蛋白表达与AngⅡ干预效应相似,该效应为Nog干预明显抑制。结论Crim1通过下调BMP4的表达而抑制AngⅡ诱导的乳鼠心室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半胱氨酸丰富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 骨形态发生蛋白4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受体PTCH1基因与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伟 贾金虎 《中国医药》 2018年第10期1582-1585,共4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及精准医学基因靶向治疗取得新突破,肺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传统放化疗逐渐转向基因靶向治疗。跨膜蛋白受体PTCH1基因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与肺癌发病密切相...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及精准医学基因靶向治疗取得新突破,肺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传统放化疗逐渐转向基因靶向治疗。跨膜蛋白受体PTCH1基因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该基因的突变或表达低下与肺癌的发生、转移与增殖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PTCH1基因在肺癌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对肺癌的基因精准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TCH1基因 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MutL同系物1、羧基张力蛋白、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及术后3年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杨峰 王宇澄 +2 位作者 唐煜欣 蔡永昌 吴泽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78-1281,1285,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MutL同系物1(MLH1)、羧基张力蛋白(CTEN)、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及术后3年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2例,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MutL同系物1(MLH1)、羧基张力蛋白(CTEN)、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及术后3年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2例,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LH1、CTEN、TMPRSS4蛋白表达,分析临床病理特征、EMT标志物和术后3年预后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CTEN、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MLH1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胃癌组织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9%、64.52%、75.80%,CTEN、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与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MLH1阳性表达与Vimentin、N-cadherin呈负相关,与E-cadherin呈正相关(均P<0.05)。胃癌组织MLH1、CTEN、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有关(均P<0.05)。术后3年随访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44例存活(存活组),18例病死(病死组),存活组MLH1阳性表达率高于病死组,CTEN、TMPRSS4阳性表达率低于病死组(均P<0.05)。结论:CTEN、TMPRSS4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MLH1在胃癌中低表达,与Vimentin、N-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三者均与TNM分期密切相关。胃癌患者中,MLH1阳性表达率较高者术后3年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utL同系物1 羧基张力蛋白 丝氨酸蛋白酶4 临床病理特征 上皮间质转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对子宫内膜癌病人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儒彩 黄成谋 +2 位作者 李静 郭丽娟 潘英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和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为分析对象。检测病例组和实验组血清中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算NLR指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IK3CA和Notch1的相对表达量。选取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全反式维甲酸细胞(HL-60/ATRA细胞),在不同时间下进行培养,验证PIK3CA通过Notch1对NE的影响。结果病例组病人NE、LY、PLT指标以及NLR指数为(6.03±0.40)×10^(9)/L、(2.15±0.31)×10^(9)/L、(257.40±37.51)×10^(9)/L、(3.69±0.4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3±0.50)×10^(9)/L、(1.68±0.16)×10^(9)/L、(202.10±23.39)×10^(9)/L、(2.44±0.39),病例组病人Hb水平为(138.72±13.79)g/L低于对照组Hb水平(149.52±10.65)g/L,说明子宫内膜癌病人炎症微环境异常。病例组PIK3CA和Notch1相对表达量为(3.351±0.496)、(3.467±0.440)高于对照组的(1.581±0.275)、(1.519±0.279)。HL-60/ATRA细胞培养实验验证了PIK3CA高表达促进Notch1高表达进而抑制NE的增殖。结论在NE中,Notch1表达量随着PIK3CA表达量升高而升高,NE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初步证实了PIK3CA基因通过调控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中NE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肿瘤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 受体蛋白1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桂霞 张爱华 +4 位作者 黄松明 费莉 郭梅 潘晓勤 陈荣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AngⅡ诱导的MCP-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AngⅡ诱导的MCP-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水平AngⅡ(1、10、100nmol/L)刺激组及乙酰半胱氨酸(NAC,10μmol/L)和罗格列酮(10μmol/L)预处理30min后加入AngⅡ(100nmol/L)刺激组。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MCP-1的表达,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结果1.AngⅡ呈剂量依赖性的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1、10和100nmol/LAngⅡ刺激12h后MCP-1表达是对照组的1.80、2.51和3.57倍。2.AngⅡ可呈剂量依赖性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ROS)的产生,1、10和100nmol/LAngⅡ刺激60min,ROS产生分别是对照组的1.82、2.92和4.08倍。3.Losartan完全阻断了AngⅡ诱导的ROS产生,而PD123319对AngⅡ诱导的ROS产生无抑制作用。4.抗氧化剂NAC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5.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10μmol/L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ROS产生和MCP-1表达。结论AngⅡ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表达;PPARγ激动剂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阻断AngⅡ诱导的MCP-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钢 王青松 林婷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3-1527,共5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PAR1表达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采取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PAR1表达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采取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观察动物行为学改变,SAH模型大鼠按照分组于术后3、5、7 d分别灌杀动物,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组织学形态,并以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基底动脉标本PAR1表达。结果 SAH制模术后参照Endo 4分制方法行神经功能评分SAH 3 d组中2分2只(33.3%),3分4只(66.7%);SAH 5 d组中1分3只(50%),2分3只(50%);SAH 7 d组中1分4只(66.7%),2分2只(33.3%);正常组均为1分。CVS观察:正常组无痉挛,SAH 3 d组出现基底动脉痉挛,SAH 5 d组基底动脉稍舒张,SAH 7 d组痉挛程度较3 d组加重,统计分析显示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正常组未见明显表达,SAH模型制作后后3、5、7 d组基底动脉PAR1有阳性表达。统计分析显示四组间PAR1平均光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正常组与SAH 3 d组、正常组与SAH 5 d组、正常组与SAH 7 d组、SAH 3 d组与SAH 5 d组、SAH 3 d组与SAH 7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H5 d组与SAH 7 d组相比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R1平均光密度与SAH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r为-0.779,P<0.01)。结论本实验中SAH大鼠模型基底动脉PAR1表达上调,并与CV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凝血酶受体PAR1在CVS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上调,提示凝血酶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凝血酶 蛋白酶激活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阴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绚丽 杜园园 +4 位作者 余瑾 叶田 朱虹 陈银凤 李晓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Ⅰ期占比更少,Ⅱ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肾病 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 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M型磷脂酶A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彩江 毓青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患者的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是否发生DCI将132例SAH患者分为DCI组(34例)和无DCI组(9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患者的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是否发生DCI将132例SAH患者分为DCI组(34例)和无DCI组(9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sLOX-1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CI组患者血清sLOX-1水平[1325(313~2698)pg/ml]较无DCI组[757(128~1762)pg/ml]明显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水平升高是SAH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2,95%CI:1.276~3.707,P<0.05)。结论血清sLOX-1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SAH患者发生DCI的重要血清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蛛网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Notch跨膜受体-1的表达水平
14
作者 周群艳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tch跨膜受体-1(Notch 1)表达水平。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宫腔粘连患者,轻度粘连31例(32.3%),中度粘连35例(36.5%),重度粘连30例(31.3%);选取同期32例... 目的观察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tch跨膜受体-1(Notch 1)表达水平。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宫腔粘连患者,轻度粘连31例(32.3%),中度粘连35例(36.5%),重度粘连30例(31.3%);选取同期32例因子宫纵隔、不孕症行宫腔镜检非宫腔粘连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Notch 1 m 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Notc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宫腔粘连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Notch 1 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宫腔粘连病情加重HIF-1α、Notch 1 m 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宫腔粘连各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Notch1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宫腔粘连病情加重HIF-1α、Notch1蛋白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HIF-1α、Notch1在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推测二者与宫腔粘连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子宫内 缺氧诱导因子-1Α notch受体-1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周蛋白PICK1促进细胞膜上P2Y6受体表达及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
15
作者 朱佳 徐水凌 蒋小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3-789,共7页
膜周蛋白PICK1(protein interacting C-kinase-1)参与多种膜受体与膜上蛋白的运输并影响细胞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小胶质细胞PICK1与P2Y6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可改变P2Y6受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及对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 膜周蛋白PICK1(protein interacting C-kinase-1)参与多种膜受体与膜上蛋白的运输并影响细胞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小胶质细胞PICK1与P2Y6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可改变P2Y6受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以及对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脑内皮层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揭示,与PICK1敲除小鼠比较,野生小鼠皮层小胶质细胞内存在PICK1-P2Y6受体相互作用。生物素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蛋白质印迹实验证明,PICK1基因敲除小鼠的小胶质细胞膜表面P2Y6受体表达水平降低。荧光胶珠吞噬实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ICK1基因敲除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对UDP(刺激)引起的荧光胶珠吞噬作用减弱。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PICK1基因敲除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的Akt-308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使用Akt抑制剂API-2能有效抑制Akt在小胶质细胞内的(磷酸化)激活及UDP刺激引起的吞噬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敲除PICK1能下调小胶质细胞膜上P2Y6受体的表达,并降低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且这一过程依赖Akt磷酸化修饰。总之,PICK1可促进P2Y6受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是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重要调节子;敲除PICK1可下调P2Y6膜受体表达,并降低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这一结果可加深对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PICK1 P2Y6受体 小胶质细胞 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跨膜附睾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的表达分析
16
作者 李恒 字向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4-1293,共10页
试验旨在分析牦牛跨膜附睾蛋白1(transmembrane epididymal protein 1,TEDDM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卵泡发育中的时序表达特性。研究分别收集发情期牦牛大卵泡(≥8 mm)、中卵泡(=5~7 mm)和小卵泡(≤3 mm)中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试验旨在分析牦牛跨膜附睾蛋白1(transmembrane epididymal protein 1,TEDDM1)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卵泡发育中的时序表达特性。研究分别收集发情期牦牛大卵泡(≥8 mm)、中卵泡(=5~7 mm)和小卵泡(≤3 mm)中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对TEDDM1基因CDS区全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分子特征;以牛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TEDDM1基因在卵泡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牦牛TEDDM1基因CDS区全长903 bp,共编码300个氨基酸,与野牦牛、牛、野牛、绵羊和水牛氨基酸序列有极高的相似性,在进化中较为保守;牦牛TEDDM1蛋白为非分泌型不稳定疏水蛋白,共存在7个螺旋结构,整条肽链7次横跨胞膜,属于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其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共21个,其中酪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磷酸化位点分别为1、3和17个,仅存在1个N-糖基化位点,无O-糖基化位点;存在未知功能结构域蛋白家族(domains of unknow function protein families,DUFs)716结构域,且该结构域涵盖多个跨膜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中卵泡中TEDDM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大卵泡和小卵泡(P<0.05),而大卵泡与小卵泡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分析了牦牛TEDDM1基因序列及其在牦牛COCs中的表达特性,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在牦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卵泡 附睾蛋白1(TEDDM1)基因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组分蛋白(RCP)在静压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7
作者 郭锋 刘彦梅 +3 位作者 陈根 全海燕 江高峰 秦旭平 《中国药理通讯》 2013年第3期55-55,共1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组分蛋白(RCP)在静压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以鼠源性A10血管平滑肌细胞(A10VSMC)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静态压力(0,80,100,120,140,160,180mmHg)...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组分蛋白(RCP)在静压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以鼠源性A10血管平滑肌细胞(A10VSMC)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静态压力(0,80,100,120,140,160,180mmHg)在不同时间(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 压力诱导 组分蛋白 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鼠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TGF-β1和CD138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米晓东 周卫华 +2 位作者 向媛 庹菲 林彤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181-1189,共9页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1 (CD138)在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了于2024年1月~4月在湘西州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息...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1 (CD138)在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了于2024年1月~4月在湘西州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6例作为息肉组。在对照组中,我们纳入了44例同期因不孕症、异常子宫出血或绝经后出血而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采取免疫组化法测定ER、TGF-β1和CD138在两组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息肉组中ER、CD138和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β1的阳性表达与相关的临床参数(患者年龄、BMI、孕次、产次、流产次数、所处分期、是否有剖宫产史、是否有异常子宫出血或绝经后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EP组织中ER、CD138和TGF-β1均呈高表达,可能与EP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and membrane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 ligand proteoglycan-1 (CD138) in endometrial polyps (EP) tissues and to analyz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Methods: We collected 46 endometrial polyp patients from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he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Xiangxi between January and April 2024, forming the EP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44 additional patients who required hysteroscopy because of infertility,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r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expression of ER, TGF-β1, and CD138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ER, CD138 and TGF-β1 in the poly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β1 in relation to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as observed in the clinical parameters (patient age, BMI, gestation, delivery, number of miscarriages, phase of the menstrual cycle, history of caesarean sectio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r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ER, CD138 and TGF-β1 was markedly elevated in EP tissues, suggesting a potential correlation with the aetiology and progression of 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息肉 雌激素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在特发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龚再良 袁曙光 +7 位作者 朱雪婧 王友良 喻芳 杨淡昳 许向青 刘虹 李军 孙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3-700,共8页
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相应的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清抗... 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及相应的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清抗体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128例,其中PMN108例(PMN组),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20例(SMN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抗原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HSD7A抗原表达,ELISA检测血清PLA2R和THSD7A的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又将患者分为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组和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组。结果:PMN组肾小球PLA2R阳性率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72%和35%,P<0.01),P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50%和25%,P<0.05)。PMN组血清PLA2R抗体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关系(r=0.254,P<0.05),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236,P<0.05)。PMN组中7例(6%)患者肾小球THSD7A呈阳性,SMN组有1例(5%)患者肾小球THSD7A呈阳性。PMN组血清THSD7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SMN组[分别为(0.49±0.26)和(0.34±0.27)pg/mL,P<0.05]。7例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组与86例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组织PLA2R和THSD7A是PMN的靶抗原,其血清抗体有助于PMN的鉴别诊断;PLA2R抗体水平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可用来评估治疗效果;PMN患者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监测血清THSD7A抗体水平可评估患者病情,并可预测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对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切割及其融合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超 温志远 +3 位作者 陈伟业 施建忠 葛金英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7-520,共4页
流感病毒血凝素(HA)被宿主蛋白酶切割活化是流感病毒复制和扩散的关键步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裂解位点为单碱性氨基酸,只能被宿主特定组织部位表达的某些蛋白酶所切割活化。本研究构建了主要存在于人呼吸道和肺脏的跨膜丝氨酸... 流感病毒血凝素(HA)被宿主蛋白酶切割活化是流感病毒复制和扩散的关键步骤。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HA的裂解位点为单碱性氨基酸,只能被宿主特定组织部位表达的某些蛋白酶所切割活化。本研究构建了主要存在于人呼吸道和肺脏的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A-TMPRSS4-Flag与表达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国四川分离株HA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SCHA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westernblot证明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蛋白能够被TMPRSS4切割;通过激光共聚焦确定TMPRSS4和HA在293T细胞膜上共定位;并进一步通过细胞融合试验证明经正确切割的HA具有在低pH条件下介导细胞膜发生融合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为研究自然感染情况下参与活化流感病毒的宿主胰蛋白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丝氨酸蛋白酶-4 血凝素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