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社会学视域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具身转向
1
作者 杨佳佳 冯琦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当前“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现实社会中频繁发生的青少年自伤和自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生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其根本问题在于“身体的缺位”,忽视了对生命本体的整体理解和全面关怀,导致生命教育存在对象化... 当前“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现实社会中频繁发生的青少年自伤和自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生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其根本问题在于“身体的缺位”,忽视了对生命本体的整体理解和全面关怀,导致生命教育存在对象化、功利化和抽象化的现实困境。身体社会学中的“肉身实在论”强调身体的实践本体和生命的价值本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命教育的“具身”转向。具体而言,是以“身体在场”作为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以“生命存在”作为价值追求,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其在社会中的回归,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生命教育 身体社会学 “肉身实在论” 具身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社会学视域下青少年身体教育研究
2
作者 杨佳佳 赵怀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4-95,共12页
有关身体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关于身体的教育与社会的文明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弱化与心理健康的异化现象严重,已超越“私人困扰”的范畴,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议题”。在身体社会学的理论指导下,深入探讨身体... 有关身体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并且关于身体的教育与社会的文明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弱化与心理健康的异化现象严重,已超越“私人困扰”的范畴,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议题”。在身体社会学的理论指导下,深入探讨身体与教育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亲密无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身体教育的概念,即对身体的社会型构,并对其内涵、基本维度进行阐释,旨在呼吁和倡导发展一种以身体为中心的教育,突出教育中的身体主体性,实现身体的回归,解放身体,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且完整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教育 身体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如何影响残障者的社会化——基于身体社会学理论
3
作者 金玉 王丰硕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长期以来,身体的障碍被视为一种疾病、缺陷和偏差。在这种“医学视角”和“问题视角”下,残障者被贴上能力低下的标签,面临社会化中断的风险。残障群体的社会化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社会角色转变等方面,而在克服社会化困境的过程... 长期以来,身体的障碍被视为一种疾病、缺陷和偏差。在这种“医学视角”和“问题视角”下,残障者被贴上能力低下的标签,面临社会化中断的风险。残障群体的社会化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社会角色转变等方面,而在克服社会化困境的过程中残障群体发展出了相应的身体经验模式,即延展性身体、被形塑的身体、资本化身体等。重新理解残障者的身体经验及其与社会化的关系,将有利于实现残障者的主体建构与社会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社会 残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社会学视域下青少年身体社会化研究
4
作者 杨佳佳 冯琦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身体素质、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突出,面临着被弱化、被边缘化甚至异化的困境,沦为“被塑造”的牺牲品。身体社会学强调身体是社会化的载体和纽结,引导我们关注“活生生的身体”,注重身体的养成与转化,实现身体的...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身体素质、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突出,面临着被弱化、被边缘化甚至异化的困境,沦为“被塑造”的牺牲品。身体社会学强调身体是社会化的载体和纽结,引导我们关注“活生生的身体”,注重身体的养成与转化,实现身体的解放与青少年的协调发展。以身体社会学对身体的理论剖析为基础,明确青少年身体社会化的概念与内涵,并聚焦青少年身体社会化的根本目标与基本维度,以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社会学 身体社会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社会学视域下青少年身体健康教育研究
5
作者 杨佳佳 冯琦 《青年发展论坛》 2024年第3期31-41,共11页
身体是人存在的根据和基础,也是认知与发展的起点和来源。对于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而言,身体特别是健康的身体尤为重要。按照身体社会学的观点,身体的“完成”并非自然的结果,既需要发挥其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社... 身体是人存在的根据和基础,也是认知与发展的起点和来源。对于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而言,身体特别是健康的身体尤为重要。按照身体社会学的观点,身体的“完成”并非自然的结果,既需要发挥其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社会环境中外在力量对其身体的干预与管理。因此,面对当前青少年群体存在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问题,应充分发挥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开展青少年身体健康教育,从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对其“身体的干预”和“意义的赋予”,以期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教育 身体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育的身体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丰荣 雷震 王利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3-606,共4页
从宏观意义上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体育文化就是一种身体文化.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教育实践,是对身体的社会规训,也是身体社会化的纽带,体育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重塑身体的主体性.为了扬弃消费社会的身体异化,也须强化体育教育... 从宏观意义上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体育文化就是一种身体文化.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教育实践,是对身体的社会规训,也是身体社会化的纽带,体育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重塑身体的主体性.为了扬弃消费社会的身体异化,也须强化体育教育的身体研究,实现真正的身体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身体社会学 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容过程中的身体建构——一项身体社会学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方旭 文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7-463,共7页
整容中的身体是由社会与个体共同建构的,社会主要对个体生物性的身体给出了"建构",而社会关系中的身体即社会性的身体则是个体建构的重点。社会与个体在身体建构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社会对身体的建构是有意识且有导向性的。个... 整容中的身体是由社会与个体共同建构的,社会主要对个体生物性的身体给出了"建构",而社会关系中的身体即社会性的身体则是个体建构的重点。社会与个体在身体建构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社会对身体的建构是有意识且有导向性的。个体只能被动的接受社会建构出的身体形象,但社会建构的内容必须通过个体的自我建构才能实现。当人们觉得由社会与自我共同建构出的美丽身体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益处时,他们就可能选择整容。整容中的身体处于被社会与个体循环建构之中,只要循环不打破,整容就会一直风靡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整容 身体建构 身体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身体社会学的产生与思考 被引量:33
8
作者 赵方杜 侯钧生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0年第2期98-104,共7页
在西方社会思想中,对身体的关注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代以来都有论述,在传统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中也有反映。直到20世纪80年代,身体社会学才正式产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从理论上看,这是西方理论界长期以来对理性和现代性、身心二元论... 在西方社会思想中,对身体的关注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代以来都有论述,在传统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中也有反映。直到20世纪80年代,身体社会学才正式产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从理论上看,这是西方理论界长期以来对理性和现代性、身心二元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当代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福柯的理论、消费理论等影响不断扩大的结果;从现实上看,这是西方工业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科技进步和医学技术发展对身体的塑造和改变引起人们不断反思的结果。身体社会学更是当今社会学反思性、阐释性的产物,它试图把人从科学和理性的双重霸权下救赎出来,关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生物性、感受性和体验性,使人们重视身体、理解身体、反思身体,达到人的解放和自由。但是,这个道路还十分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身体 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百年演进历程的身体社会学解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德朝 孙庆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531,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契合身体社会学相关理论,借用身体社会学语境"身体造反有理"作为研究的逻辑主线,梳理剖析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百年动态演变历程。研究认为:"身体造反有理"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契合身体社会学相关理论,借用身体社会学语境"身体造反有理"作为研究的逻辑主线,梳理剖析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百年动态演变历程。研究认为:"身体造反有理"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体育思想、体育手段和方法影响和干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强化身体在国家层面的生产力、群体层面的凝聚力、个体层面的生命力和思想力3层四维功能价值;从拿来主义、体育思想禁锢、中西方体育思想融通、体育思想多元共享4阶段阐释了作为社会存在载体"身体造反有理"在国家层面、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时代特质。提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2点启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应将学校体育的功能价值提升到国家层面的生产力、单位层面的凝聚力、个体层面的生命力和思想力3层四维的战略高度,凸显出身体社会学对青少年健康身体的高度关注程度,延长和拓宽青少年"身体造反有理"的时间和空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应重点规避信息消费时代网络化问题,以便为青少年营造"身体造反有理"的足够时间和空间,为青少年健康身体的造反有理建构常态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 身体社会学 课程改革 身体造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野转换与意义重构——对体育活动的身体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国红 张文慧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从身体的视角窥探体育,是一个新颖和必需的理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存在于体育活动场域中一个个活生生的身体背后,那些隐匿的文化和社会烙印,帮助我们窥见隐匿在体育活动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体育作为一种体化实践,首先需要身体在场,完全依... 从身体的视角窥探体育,是一个新颖和必需的理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存在于体育活动场域中一个个活生生的身体背后,那些隐匿的文化和社会烙印,帮助我们窥见隐匿在体育活动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体育作为一种体化实践,首先需要身体在场,完全依赖身体的参与方能构成。随着身体视角的觉醒,体育活动应当在新的意义上被诠释:关怀身体理应成为体育活动的人文维度,提升生命质量构成了体育活动的个体维度,引领精神是体育活动应当内在承载的社会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社会学 体育 体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意识的觉醒:西方身体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反思 被引量:71
11
作者 文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81,共9页
"身体"向来是被社会科学尤其是传统主流社会学所忽视的研究对象。当代身体意识的觉醒和身体社会学的兴起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一种政治后果和社会后果,也是西方工业社会长期深刻转变的结果。从1980... "身体"向来是被社会科学尤其是传统主流社会学所忽视的研究对象。当代身体意识的觉醒和身体社会学的兴起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一种政治后果和社会后果,也是西方工业社会长期深刻转变的结果。从1980年代开始,社会学家不仅认识到了"身体"是当代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一项重要议题,而且开始把身体问题化,并把它作为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和分析视角。尽管当代身体社会学的发展还面临着种种的困境和挑战,但其对传统社会学二元范式的解构和开辟新的社会学研究路径来说确实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体现 身体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社会学: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 被引量:49
12
作者 赵方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7-35,共9页
近年来,身体社会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取向,构成了聚焦和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对身体主题的关注,既与社会学本身的理论旨趣有着内在的连贯性,也是对当代的身体、经济、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根本转变的一个必然回应。社会学... 近年来,身体社会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与研究取向,构成了聚焦和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对身体主题的关注,既与社会学本身的理论旨趣有着内在的连贯性,也是对当代的身体、经济、技术和社会之间关系根本转变的一个必然回应。社会学研究中的身体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个体性与社会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多元蕴意。身体社会学以身体为切入点,主要从结构与行动两种路径来理解身体的社会表征与符号意义,关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具有感受性和体验性的"具体人",进而理解在现代性话语和理性逻辑规训下人的境遇。这种身体叙事与理论路径,涵括了丰富的话语场域、经验现象和社会学想象力,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拓展与超越,为我们重新发展出理解社会的新的知识图谱与理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身体意蕴 理论路径 范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归与解放:身体社会学视阈下“安吉游戏”价值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进江 李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安吉游戏"是安吉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简称,近几年得到了世界范围内政府和学前教育界的认可,这与其特质和价值密切相关。从身体社会学视阈来看,"安吉游戏"不仅看到了儿童的身体,而且关注儿童的身体体验,更具有解构意义... "安吉游戏"是安吉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简称,近几年得到了世界范围内政府和学前教育界的认可,这与其特质和价值密切相关。从身体社会学视阈来看,"安吉游戏"不仅看到了儿童的身体,而且关注儿童的身体体验,更具有解构意义。"安吉游戏"复归了幼儿园教育中不总在场的儿童身体及其行动体验,即是对完整儿童的复归,是对被权力规训的儿童身体的解放,是对结构化的身体形象的消解,尤其是对阶层化身体形象和被社会建构的性别形象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游戏” 身体社会学 完整儿童 复归 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身体社会学对体育现象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晓红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3,共4页
身体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强调的是身体与心理经验在个体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是身体的展演,身体社会学对于体育现象有一定的解释性,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身体社会学的理论梳理以及西方身体社会学对体育现象的解析,使我国体... 身体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强调的是身体与心理经验在个体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是身体的展演,身体社会学对于体育现象有一定的解释性,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身体社会学的理论梳理以及西方身体社会学对体育现象的解析,使我国体育学者对身体社会学有完整的了解,为解释体育现象提供一种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身体 秩序化身体 消费文化 身体图式 结构化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幼儿园时空中的身体规训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玮 刘黔敏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14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基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在幼儿园时空中,教师利用时间表、钟表时间塑造了幼儿定格的、无间隙的身体,利用空间区隔、“前台”空间塑造了幼儿隔绝的、被注视的身体,最终形成了幼儿园时空中对幼儿的身体规训,同时造成了对幼... 本文基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在幼儿园时空中,教师利用时间表、钟表时间塑造了幼儿定格的、无间隙的身体,利用空间区隔、“前台”空间塑造了幼儿隔绝的、被注视的身体,最终形成了幼儿园时空中对幼儿的身体规训,同时造成了对幼儿本性的束缚和压抑。鉴于此,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采用非线性时间,提倡“事件时间”;第二,打破空间区隔,扩大幼儿的“后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幼儿身体 身体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身体的社会形塑与构建和谐教育——对“小华”厌学症的身体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叔君 高红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2,共5页
文章对一个小学生小华的厌学症进行身体社会学描述,关注一个"活生生的身体"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从优等生到差生,最后发展到厌学的身体形塑过程,以期揭示并理解教育模式、教师话语、学校场所、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学校生活... 文章对一个小学生小华的厌学症进行身体社会学描述,关注一个"活生生的身体"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从优等生到差生,最后发展到厌学的身体形塑过程,以期揭示并理解教育模式、教师话语、学校场所、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学校生活及其身体与学习的形塑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厌学症 身体社会学 和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形成的身体社会学分析——一个初步的框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俊 《职教通讯》 2016年第28期28-33,共6页
技能的形成几乎必然涉及到学习者对身体的运用,然而过往的研究较少关注职业教育中的身体维度,而身体社会学的理论则能揭示出一些过去关于职业教育及技能学习的难以发现的现实。在身体研究的诸多理论之中,福柯关于权力关系对身体的控制... 技能的形成几乎必然涉及到学习者对身体的运用,然而过往的研究较少关注职业教育中的身体维度,而身体社会学的理论则能揭示出一些过去关于职业教育及技能学习的难以发现的现实。在身体研究的诸多理论之中,福柯关于权力关系对身体的控制和干预的论述对于分析劳动中的身体及技能形成非常有用。不同种类的工作中劳动者运用和支配身体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且这些差异受到对应工作场所的权力关系的影响。在学校场域中,身体则常常被忽略和边缘化。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看,技能形成系统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身体由谁支配?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受到哪些社会参与者的影响?他们争夺身体支配权的博弈的规则是什么?其背后的权力关系是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技能 身体社会学 权力关系 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身体社会学在民族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小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50,共7页
身体社会学是当下最时兴的一门学科,身体社会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就民族学来说,一是对民族地区身体社会性的探讨,如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性别;二是身体社会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民... 身体社会学是当下最时兴的一门学科,身体社会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就民族学来说,一是对民族地区身体社会性的探讨,如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身体性别;二是身体社会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民族体育、舞蹈、歌曲、装饰、仪式、性和村落空间上;三是跨学科研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身体社会学所常关注的话题,如疾病、疯癫、老龄化、饮食、婚姻和生育等在民族研究中还很少谈及;二是民族地区在身体生产、身体规制、身体治理、身体认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系统地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当前身体的开发、管辖、统制和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系统总结身体社会理论,运用民族研究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社会学 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社会学视角下体育教师的角色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进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8-60,共3页
身体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身体社会学对身体提出了独特的理解,身体是文化象征、被社会建构、被权力规训,是实践者,是躯干肉体。基于身体社会学视角,体育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身体的社会化... 身体是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活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身体社会学对身体提出了独特的理解,身体是文化象征、被社会建构、被权力规训,是实践者,是躯干肉体。基于身体社会学视角,体育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身体的社会化者、解放者、形塑者,是身体实践活动的组织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身体社会学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体社会学来解析莫里森的新作《慈悲》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 李晶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0期168-168,170,共2页
身体社会学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以身体社会学理论为支撑点,来分析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中描绘的17世纪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社会状况。男人通过父权和奴隶制控制女性的身体以及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疾病对身体的侵害,反映人们... 身体社会学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分支。以身体社会学理论为支撑点,来分析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中描绘的17世纪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社会状况。男人通过父权和奴隶制控制女性的身体以及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疾病对身体的侵害,反映人们对求生的挣扎。身体上的残缺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慈悲》 身体社会学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