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土家族仪式性身体行为文化研究
1
作者 史明娜 《武术研究》 2022年第2期97-100,共4页
川东北土家族仪式性身体行为文化是传承和延续土家族的特殊记忆,是维系家族族群间情感的纽带。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对土家族仪式性身体行为文化建构、社会戏剧性发展及当代发展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研究发现,土家族... 川东北土家族仪式性身体行为文化是传承和延续土家族的特殊记忆,是维系家族族群间情感的纽带。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对土家族仪式性身体行为文化建构、社会戏剧性发展及当代发展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研究发现,土家族仪式性身体行为具有深刻的内涵,并集中呈现在事件架构和"结构-过程"中;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推进,身体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逐渐消解,舞台性文化特质逐渐展现。在反思中认为,应探索身体行为文化的现代发展、把握好"游离机制"运作、强化文化自觉意识,保存仪式性身体行为文化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性 身体行为文化 传统体育文化 川东北土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身体哲学思想的思维与表达
2
作者 常朝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太极拳的哲学研究缺乏身体维度的思考,而中国身体哲学研究缺乏实证案例的剖析,因此,太极拳身体哲学思想的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身体哲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认为:“以柔克刚”是道家“弱者道之用”的身体表达,太极拳引体... 太极拳的哲学研究缺乏身体维度的思考,而中国身体哲学研究缺乏实证案例的剖析,因此,太极拳身体哲学思想的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身体哲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认为:“以柔克刚”是道家“弱者道之用”的身体表达,太极拳引体以柔是其对生命的“体用”和生存的“技用”;“舍己从人”是中国人生哲学“舍得思维”的智慧展现,太极拳将其用作战术策略并指导技艺切磋的身体实践;“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学认识论范畴的实践功夫,太极拳践行为格拳修心、格拳修性、格拳修身的修为境界;“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意识支配行为”的认知实践,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是典型的知行合一。因此,太极拳是中国身道思想体之于身的亲证,其技艺的外显和内隐是中国身体哲学思想的行为展现和思维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行为文化 太极拳 身体 身体哲学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转向:太极拳对儒家天人观的具身认知 被引量:7
3
作者 常朝阳 杨黎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0,共6页
哲学研究的身体转向成为太极拳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中国身体哲学研究始于儒家身体观,且中国古代宇宙论就是“身体论”的学理前提,试图在身体哲学视域下厘清太极拳对儒家天人观的具身表达并阐释其学理意义。研究认为:(1)太极拳的身体... 哲学研究的身体转向成为太极拳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中国身体哲学研究始于儒家身体观,且中国古代宇宙论就是“身体论”的学理前提,试图在身体哲学视域下厘清太极拳对儒家天人观的具身表达并阐释其学理意义。研究认为:(1)太极拳的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表达着儒家天人观的基本思想和理念;(2)太极拳作为一种身体行为文化,塑造人类对“人道”与“天道”和合共生的思想向度;(3)太极拳对“血气”的具身认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4)太极拳对“心性”的具身认知调节了人与天道安分循理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身体行为文化 太极拳 儒家天人观 身体哲学 具身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