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黎兰平 郭修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4,共8页
目的通过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与实践,为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从文献研究出发,以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案例分析入手,分析了驭势科技"城市移动空间"、百度-红旗L4级自动驾驶乘... 目的通过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与实践,为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从文献研究出发,以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案例分析入手,分析了驭势科技"城市移动空间"、百度-红旗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Semcon微笑概念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F015概念车的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并从中总结了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要素,包括位置、技术、文本、图形、色彩、拟人等关键要素,并通过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与评估、语料分析等方法,总结了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点。结论自动驾驶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要点,即简单明确性、熟悉性、一致性和互动舒适性,对于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与实践能够为行人提供可用的汽车车外人机交互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车外人机交互界面 设计要素 设计实践与评估 语料分析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HMI的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徐娟芳 陈子昂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5-232,共8页
目的更好地发挥车外人机交互界面(eHMI)的潜在优势,研究车外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信任影响机制。方法首先基于自动化信任理论,提出感知可靠性、感知透明度、感知熟悉度、感知车辆性能、感知品牌信誉和感知主观倾向等6个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 目的更好地发挥车外人机交互界面(eHMI)的潜在优势,研究车外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信任影响机制。方法首先基于自动化信任理论,提出感知可靠性、感知透明度、感知熟悉度、感知车辆性能、感知品牌信誉和感知主观倾向等6个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响因素,然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305名被调查者进行数据分析,由此建立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行人通过对eHMI信号感知而形成的信任能够影响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行人对eHMI的信任一定程度上转移成为行人对车辆的信任,eHMI的辅助作用得到体现。强调了eHMI设计中感知可靠性的重要性,这能够被熟悉度、透明度和品牌信誉所影响。同时,行人的主观倾向和对车辆性能的感知也是影响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研究结果为车外人机交互信任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道路上使用的重要性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eHMI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信任 自动驾驶汽车 车外人机交互界面 结构方程模型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交通情景下自动驾驶汽车eHMI的信息编码类型与动效组合的可用性研究
3
作者 刘鑫璐 章思涵 +2 位作者 张钰莹 钟家衍 吴振东 《汽车周刊》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针对混合交通情景模式,基于自动驾驶汽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交互过程,探究信息编码类型与动效的组合对eHMI 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影响。方法:从文献研究出发,结合现有案例,提出 12 种编码类型的 eHMI,通过满意度问卷研究信息编码类型对于... 针对混合交通情景模式,基于自动驾驶汽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交互过程,探究信息编码类型与动效的组合对eHMI 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影响。方法:从文献研究出发,结合现有案例,提出 12 种编码类型的 eHMI,通过满意度问卷研究信息编码类型对于行人满意度的影响。然后,采用虚拟现实渲染的视频片段结合眼动追踪的自然观察范式,探究不同信息编码类型和动效的组合编码对 eHMI 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影响。结论:扫掠式动效更适用于“箭头”“行人”等图标编码类型的 eHMI;闪烁式动效更适用于文字编码类型的 eHMI。总结:本研究结果将为 eHMI 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进而推动 eHMI 的推广和标准建立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车外人机交互界面 信息编码类型 动效类型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