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风作用下旋叶型风屏障对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蔡陈之 刘昊天 +2 位作者 何旭辉 邹云峰 黄永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6,220,共11页
为保障复杂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桥上行车安全,以典型简支箱梁与CRH380A列车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上部为导风叶片,下部为不透风屏障所组成的新型旋叶型风屏障。在通过风洞试验验证数值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旋叶型风屏障叶片的旋转角度与... 为保障复杂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桥上行车安全,以典型简支箱梁与CRH380A列车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上部为导风叶片,下部为不透风屏障所组成的新型旋叶型风屏障。在通过风洞试验验证数值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旋叶型风屏障叶片的旋转角度与底部高度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及流场的影响,并揭示了风屏障参数对车桥气动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旋叶型风屏障叶片的旋转角度对车桥气动系数影响显著,其中阻力系数及弯矩系数的变化趋势在列车与桥梁之间呈现相反的特点,而两者的升力系数却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叶片旋转方向对风屏障与列车间漩涡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相比逆时针旋转,叶片顺时针旋转时屏障后方流场更平稳,产生的漩涡数量、面积及流速均更小。风屏障底部高度在旋转角度较大时(|α| ≥30°),能明显减小列车的阻力与弯矩系数,且其变化主要影响列车与屏障之间的流场结构。在适当的旋转角度下,旋叶型风屏障相较于栅栏型风屏障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桥梁阻力系数与列车的弯矩系数,其中桥梁阻力与列车弯矩降幅最大可达17.8%和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风 旋叶型风屏障 计算流体动力学 风洞试验 车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箱梁铁路悬索桥车桥系统气动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金元 封周权 +2 位作者 万田保 王东绪 华旭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3,共6页
为研究大跨度钢箱梁铁路悬索桥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利用水平和竖向两套三分力测试装置,对一座大跨度钢箱梁铁路悬索桥进行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研究不同风攻角下桥面无车、不同位置有单列车、双车共存时车辆和桥梁的气动特性及其相互影... 为研究大跨度钢箱梁铁路悬索桥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利用水平和竖向两套三分力测试装置,对一座大跨度钢箱梁铁路悬索桥进行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研究不同风攻角下桥面无车、不同位置有单列车、双车共存时车辆和桥梁的气动特性及其相互影响,得到不同车桥组合下车辆与桥梁的气动力。试验结果表明,车桥间的气动干扰较为明显,列车会增大主梁的阻力系数,改变桥梁升力系数的变化趋势,且单列列车位于背风侧时主梁的气动性能最差,最大阻力系数增加了191%。同时,两辆列车之间存在一定的气流干扰,背风侧列车受迎风侧列车影响较大,其横向力系数显著下降,但竖向力系数和扭矩系数所受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气动特性 试验研究 车桥系统 钢箱梁悬索桥 节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小珍 马文彬 强士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5,共5页
将整个车桥系统划分为车辆与桥梁两个子系统 ,采用分离的车辆和桥梁运动方程 ,提出了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的数值解法 ,该法以车轮与桥面钢轨之间位移协调作为收敛条件 ,在每一时间步长内运用了Newmark -β积分格式。并运用所编制的程... 将整个车桥系统划分为车辆与桥梁两个子系统 ,采用分离的车辆和桥梁运动方程 ,提出了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的数值解法 ,该法以车轮与桥面钢轨之间位移协调作为收敛条件 ,在每一时间步长内运用了Newmark -β积分格式。并运用所编制的程序对京沪高速铁路南京越江桥三塔PC箱钢桁叠合主梁斜拉桥方案的车桥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数值解法 迭代求解 桥梁 振动控制 列车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李永乐 廖海黎 强士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75,共5页
侧向风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需要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 侧向风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需要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线滑槽交叉点位置的变化来调整车辆和桥梁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并能实现车桥系统的同轴转动,从而方便地进行不同攻角情况下气动力的测试。利用交叉滑槽系统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多工况对比研究,讨论了车桥系统的雷诺数效应,分析了车桥间的相互气动作用,比较了车辆在桥上位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交叉滑槽系统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是可行的;车桥间的相互气动作用对车辆和桥梁的气动力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气动特性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交叉滑槽系统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对轻轨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忠献 黄健 +1 位作者 张媛 张国忱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3-188,共6页
本文分析地震作用对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轻轨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文中建立了车桥系统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空间模型,推导了考虑地震作用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时速100km的列车通过天津轻... 本文分析地震作用对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轻轨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文中建立了车桥系统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空间模型,推导了考虑地震作用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时速100km的列车通过天津轻轨的一座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对受天津波和E l Centro波地震作用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响应近似为桥梁地震响应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响应之和;地震作用对车桥系统横桥向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最大,对竖向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较小,而对顺桥向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甚微;且不同地震波激励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地震作用与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存在很大程度的耦合,因此,在对高架桥梁上的轻轨铁路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时必须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轨铁路 高架桥梁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地震作用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对桥梁及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周蕾 何旭辉 +2 位作者 陈争卫 谢台中 敬海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42-1752,共11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风屏障参数对流线型桥梁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风屏障对不同桥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并进行横向对比;讨论风屏障的透风率对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以及流场的影响,通过分析车桥的三分力系数、压力云图、速度流线图、车桥表面...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风屏障参数对流线型桥梁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风屏障对不同桥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并进行横向对比;讨论风屏障的透风率对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以及流场的影响,通过分析车桥的三分力系数、压力云图、速度流线图、车桥表面风压分布以及风剖面等特征,揭示风屏障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风屏障能降低主梁上方的流速,从而减小列车的阻力和力矩,但同时也增加了桥的阻力,因此,安装风屏障可提高列车的行驶安全性但不利于桥梁抗风;针对流线型主梁断面,当风屏障高度为3 m且透风率为30%时为最优组合,此时车桥系统的阻力系数可达到最小值1.33;风屏障对不同桥型的遮蔽效应不同,相同的风屏障遮蔽效应对流线型主梁断面的影响远大于对钝体主梁断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屏障 车桥系统 横风 透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风作用下车桥系统气动性能及风屏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田 郭薇薇 夏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106,共5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桥梁单体、车辆单体以及车桥组合体模型,湍流模型取标准k-ε模型,计算各模型在不同风攻角时侧向风作用下的气动力系数。考虑风屏障对车辆、桥梁气动性能影响,建立风屏障、桥梁与车辆组合体模型,分析风屏障不同...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桥梁单体、车辆单体以及车桥组合体模型,湍流模型取标准k-ε模型,计算各模型在不同风攻角时侧向风作用下的气动力系数。考虑风屏障对车辆、桥梁气动性能影响,建立风屏障、桥梁与车辆组合体模型,分析风屏障不同开孔率时车辆、桥梁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车辆位于桥上时,桥梁阻力和车辆侧力会增大;桥上车辆侧滚力矩系数明显大于车辆单独存在的情况,且车辆位于桥上迎风侧大于背风侧的情况;安装风屏障后,桥梁阻力和力矩系数随开孔率增大而降低,车辆侧力系数和力矩系数随开孔率增大而增大;为保证风屏障有效性,风屏障开孔率应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气动力系数 风攻角 风屏障 开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结构拟静力分量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杜宪亭 乔宏 +2 位作者 夏禾 王少钦 李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11,共6页
在地震易发区域当地震发生时桥上正行驶列车的概率越来越大,然而地震作用下结构拟静力分量对于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的研究不足。将桥梁、车辆分别简化为等截面简支梁、簧上质量系统,建立耦合振动系统在多点地震作用下运动方程,将桥梁... 在地震易发区域当地震发生时桥上正行驶列车的概率越来越大,然而地震作用下结构拟静力分量对于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的研究不足。将桥梁、车辆分别简化为等截面简支梁、簧上质量系统,建立耦合振动系统在多点地震作用下运动方程,将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分解,推导出拟静力分量影响的精确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耦合振动系统求解流程。以簧上质量系统通过32 m简支梁遭遇地震作用为例,进行结构拟静力分量影响规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作用下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考虑结构拟静力分量的影响需要输入地震位移、速度、加速度时程;2相对于桥梁子系统,结构拟静力分量对簧上质量系统影响较大,最大到16%,且该影响对于车速更加敏感;3忽略结构拟静力分量可能造成车桥动力分析结果出现较大偏差,这与结构抗震分析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地震动 结构拟静力分量 伯努利 -欧拉梁 簧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环境下斜拉桥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岩 盛洪飞 +1 位作者 陈彦江 丁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64,共6页
基于模态综合分析理论,在推导复杂车辆模型刚度、阻尼矩阵和建立车桥系统风荷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面考虑动力风载效应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结合桥例对强风环境下的斜拉桥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风... 基于模态综合分析理论,在推导复杂车辆模型刚度、阻尼矩阵和建立车桥系统风荷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面考虑动力风载效应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结合桥例对强风环境下的斜拉桥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风下桥梁竖向位移响应受风载影响显著,横向位移响应主要由风荷载控制;低风速下桥梁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受风荷载影响较大;风荷载引发的桥梁振动对车辆竖向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横向响应由风载和桥梁响应控制,风载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影响明显。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析效率,可为其他类型大跨桥梁的相关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桥系统 模态综合理论 斜拉桥 风荷载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小珍 朱艳 强士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4,共7页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方向和左右轨高差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荷载,将非平稳振动分析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分析,进行三维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差原理确定系统响应的最大...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方向和左右轨高差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荷载,将非平稳振动分析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分析,进行三维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差原理确定系统响应的最大和最小值,讨论系统响应的功率谱密度。研究表明:车体振动、桥梁跨中横向响应和轮对受到的横向轮轨力的随机性较大,轨道不平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桥梁跨中垂向响应及轮对受到的垂向轮轨力主要由确定性荷载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随机响应 功率谱密度 虚拟激励法 车桥系统 轨道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车桥系统随机响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艳 李小珍 强士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40,共6页
为探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车桥系统的随机响应,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频率点处简谐荷载的叠加,使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问题.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标准差原理确定车桥... 为探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车桥系统的随机响应,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频率点处简谐荷载的叠加,使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问题.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标准差原理确定车桥系统响应的最大、最小值.最后,讨论了简支梁桥车桥系统的随机响应在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体竖向位移和加速度的随机性较大,桥梁跨中竖向响应及轮对受到的竖向轮轨力受确定性荷载的影响较大;列车运行速度对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最大值、车体竖向加速度最大、最小值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随机响应 虚拟激励法 车桥系统 轨道高低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行波效应的车桥系统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志超 张亚辉 林家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6,共9页
借助虚拟激励法,本文研究了非一致水平地震作用下三维车桥耦合时变系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通过轮轨间位移协调关系将列车和桥梁运动方程进行耦合,建立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激励下列车-桥梁时变系统运动方程。水平地震激励假设... 借助虚拟激励法,本文研究了非一致水平地震作用下三维车桥耦合时变系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通过轮轨间位移协调关系将列车和桥梁运动方程进行耦合,建立了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激励下列车-桥梁时变系统运动方程。水平地震激励假设为均匀调制多点异相位完全相干随机激励;轨道不平顺激励假设为多点异相位完全相干平稳随机激励。采用时变系统的虚拟激励法将这些随机激励分别转化为一系列虚拟的确定性激励,然后通过数值积分求解相应的虚拟响应,进而方便地得到系统随机响应的时变功率谱密度函数和标准差等。数值算例中,通过Monte Carlo法验证了本文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讨论了地震波视波速、场地土条件等对系统随机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水平地震 虚拟激励法 行波效应 非平稳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忠献 黄健 张国忱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35-1041,共7页
列车提速加剧了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为此结合天津轻轨工程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分别建立了考虑SSI效应和不考虑SSI效应(即墩底固接)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在车桥系统模型中,建立了27个自... 列车提速加剧了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为此结合天津轻轨工程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分别建立了考虑SSI效应和不考虑SSI效应(即墩底固接)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分析模型.在车桥系统模型中,建立了27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在桥梁模型中采用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在考虑SSI效应中, 以弹簧和阻尼器模拟土介质的动力性质,将群桩基础等效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对天津轻轨工程一座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对桥梁结构的横向和扭转角位移响应影响显著,而对桥梁结构的竖向和纵向位移响应影响不大,其中横向位移最大增幅达90%,扭转角最大增幅接近38%.可见,处于地基软弱地区的铁路桥梁,SSI效应会对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土-结构相互作用 群桩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车桥系统车速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志超 张亚辉 林家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9,共7页
本文基于虚拟激励法提出列车-桥梁耦合系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新方法,并借此重点分析车速对系统随机振动的影响。列车每节车辆考虑27个自由度,桥梁模型采用空间Euler梁单元,轨道不平顺假设为多点异相位平稳随机激励。根据时变系统... 本文基于虚拟激励法提出列车-桥梁耦合系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的新方法,并借此重点分析车速对系统随机振动的影响。列车每节车辆考虑27个自由度,桥梁模型采用空间Euler梁单元,轨道不平顺假设为多点异相位平稳随机激励。根据时变系统的虚拟激励法,推导得到方向、高低和水平三类轨道不平顺作用下车桥系统响应的时变功率谱及标准差,并采用精细积分法进行迭代计算,最后以高斯型随机变量的三倍标准差为误差范围给出系统响应最大值估计。在数值算例中,用时间历程法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重点讨论列车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精细积分法 轨道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长江大桥车桥系统节段模型涡激共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立 葛耀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6,共6页
涡激共振通常都在低风速发生,且涡激共振对断面形式的微小变化很敏感,因此有必要研究车辆对车桥系统涡激共振性能的影响。以上海长江大桥为背景,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TJ-1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1∶60缩尺模型试验,开展了... 涡激共振通常都在低风速发生,且涡激共振对断面形式的微小变化很敏感,因此有必要研究车辆对车桥系统涡激共振性能的影响。以上海长江大桥为背景,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TJ-1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1∶60缩尺模型试验,开展了桥面无车状态、桥面有车状态下的两种断面形式以及0°、+3°和-3°三种风攻角共6个试验工况节段模型涡激共振试验研究,并将模型试验结果经过振型修正换算到实桥。试验结果表明:桥面有车状态下的竖弯涡振和扭转涡振中分别伴有相同频率的扭转振动和竖弯振动;桥面有车状态的竖弯涡振和扭转涡振幅值明显比桥面无车状态大;桥面有车状态下的涡振锁定风速区间比桥面无车状态下提前。可见车辆明显改变了主梁的气动外形,且无论从振幅还是振动形态方面考虑,车辆对车桥系统的涡激共振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节段模型 涡激共振 风洞试验 振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作用下悬挂单轨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云峰 刘志鹏 +3 位作者 史康 何旭辉 周帅 汪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70-2381,共12页
针对悬挂单轨车桥系统这一特殊的车辆−桥梁组合形式受风荷载影响突出的问题,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横风作用下悬挂单轨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并由此得到车桥系统所受的风荷载时程。然后,采用SIMPACK与ANSYS联合仿真的方式,分析横风作用下... 针对悬挂单轨车桥系统这一特殊的车辆−桥梁组合形式受风荷载影响突出的问题,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研究横风作用下悬挂单轨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并由此得到车桥系统所受的风荷载时程。然后,采用SIMPACK与ANSYS联合仿真的方式,分析横风作用下悬挂单轨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揭示悬挂单轨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随车速和横风风速的变化规律。最后,以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作为评判标准,给出横风作用下悬挂单轨车桥系统安全运营的临界风速。研究结果表明:在横风作用下,悬挂单轨车桥系统受到的气动力中阻力作用是影响车辆运行的主要因素,实际运行时,需加强车辆和桥梁的横向稳定性;车辆速度增大导致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均有一定程度增大,但总体满足行车安全和平稳性要求;随着横风风速增大,车辆和桥梁的动力响应大幅度增加,尤其以横向动力响应增幅更加显著;当风速达到20 m/s时,车辆动力响应超过限值要求,建议届时采取限速或停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单轨车桥系统 动力响应 横风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跨度公铁两用桁架斜拉桥车桥系统三分力系数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薇薇 蔡保硕 +1 位作者 娄亚烽 张慧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201,共10页
为研究复杂交通状态下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对某大跨度公铁两用桁架斜拉桥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不同风攻角下单列车、两列车、三列车通过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研究了线路位置、桥塔、公路车流、双车及三车交会对车辆和桁梁三... 为研究复杂交通状态下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对某大跨度公铁两用桁架斜拉桥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不同风攻角下单列车、两列车、三列车通过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研究了线路位置、桥塔、公路车流、双车及三车交会对车辆和桁梁三分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列车从迎风侧线路向背风侧线路移动时,车辆和桁梁的阻力系数逐渐减小,但车辆的升力系数及桁梁的力矩系数在背风侧轨道达到最大;当列车通过桥塔,受遮挡车辆的平均表面风压会显著减小,当其位于迎风侧轨道时影响最明显,但在靠近桥塔边缘处的表面风压波动较为剧烈;双车交会时,车辆的阻力和升力系数随交会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三车交会时,位于迎风侧列车后方的车辆阻力和升力系数显著下降,中间车的升力系数最小且阻力系数为负数;随着桥上列车数量的增加,桁梁的阻力和升力系数逐渐增大,而力矩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大跨度公铁两用桁架斜拉桥 气动特性 节段模型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刚度对铁路车桥系统横向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琪 朱东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3期229-233,共5页
本文以车辆及车桥系统横向动力平衡反应为基础,以列车蛇行运动为激振源,计算比较了列车在地面线路上运行以及列车通过桥地列车横向动力响应的变化,并改变桥墩刚度,计算比较了桥墩刚度变化对车侨系统横向振动的影响。
关键词 列车-桥梁系统 横向振动 桥墩刚度 车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轨道折角引起的车桥系统振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贵春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以轨道折角不平顺作为激振源,进行了车辆过桥的桥梁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和轨道折角对车辆走行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轨道折角不平顺时,桥梁结构的动位移对桥梁跨度的增加、车辆加速度及折角的变化均较为敏感;车辆运行速度的增... 以轨道折角不平顺作为激振源,进行了车辆过桥的桥梁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和轨道折角对车辆走行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轨道折角不平顺时,桥梁结构的动位移对桥梁跨度的增加、车辆加速度及折角的变化均较为敏感;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使桥梁动位移和车辆加速度均有所增大,而轮轨力无明显变化;在相同轨道折角的情况下,空车比重车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轨道折角 车桥系统 振动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屏障效应的车桥系统三分力系数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玉晶 郭薇薇 +2 位作者 夏禾 张楠 张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88-94,共7页
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车辆通过平地路基、跨度32 m简支箱梁、跨度16 m简支T梁时的三分力系数,综合分析了不同行车工况、不同线路构造形式及设置单、双侧风屏障后车辆和桥梁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较于箱梁和T梁,车辆在路基上行驶... 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车辆通过平地路基、跨度32 m简支箱梁、跨度16 m简支T梁时的三分力系数,综合分析了不同行车工况、不同线路构造形式及设置单、双侧风屏障后车辆和桥梁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较于箱梁和T梁,车辆在路基上行驶时更安全;安装单侧风屏障和双侧风屏障时车辆和桥梁的气动力系数都很接近,背风侧风屏障并不能有效改善车辆的气动性能;双车存在时背风侧车对迎风侧车的气动干扰较小,而迎风侧车的存在却使背风侧车的气动力系数减小,侧力系数甚至出现负值;风屏障的存在改变了车桥系统周围的流场;迎风侧车对右轨线的侧倾力矩系数总是大于对左轨线的侧倾力矩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风屏障 气动特性 行车安全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