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商用车辆质量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臧政 霍炜 +3 位作者 王玉海 李兴坤 郑旭光 李圆圆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0-1367,共8页
为精确估计重型卡车在预见性巡航控制过程中的质量,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车辆质量估计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发动机输出轴扭矩进行估计,并将其作为车辆质量估计算法的输入,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质量进行了估计;... 为精确估计重型卡车在预见性巡航控制过程中的质量,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车辆质量估计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发动机输出轴扭矩进行估计,并将其作为车辆质量估计算法的输入,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质量进行了估计;对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的质量估计模型进行了C代码生成,并嵌入开发板中;最后对所提车辆质量估计算法进行了空载、1/3负载、满载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满载时的最大误差为8.87%,在1/3负载时的最大误差为7.43%,在空载时的最大误差为4.40%,能够满足车辆在预见性巡航控制过程中10%范围内的质量估计误差要求,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质量估计 递推最小二乘法 卡尔曼滤波 预见性巡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车辆质量和时变坡度估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明 卢祥伟 +4 位作者 张利杰 杨洲 周俊充 范毅 郑易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双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由于数据饱和导致车辆变质量估计失效,在坡道起步时导致坡度估计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建立了车辆行驶时的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最小二乘递推估计理论得到双遗忘因子最小二乘递推估计模型;针... 针对双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由于数据饱和导致车辆变质量估计失效,在坡道起步时导致坡度估计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建立了车辆行驶时的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最小二乘递推估计理论得到双遗忘因子最小二乘递推估计模型;针对原始算法的变质量估计问题,通过引入车速作为车辆停车的判断参数,并在停车后重新初始化协方差矩阵来消除数据饱和的影响;采用AVL CRUISE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对识别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对比分析表明,有效地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算法在车辆质量和坡度估计时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质量估计 道路坡度估计 双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 数据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载货汽车整车质量及质心位置估计
3
作者 李航宇 倪骁骅 +1 位作者 郑精干 张森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9期63-67,82,共6页
整车质量以及质心位置对载货汽车的稳定性和机动性有很大影响。利用电动汽车驱动力容易获得的特点,将坡度、速度与质量解耦,运用跟踪微分器对加速度、驱动力数据进行预处理,随后使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整车质量进行估计。建立车轮垂直力计... 整车质量以及质心位置对载货汽车的稳定性和机动性有很大影响。利用电动汽车驱动力容易获得的特点,将坡度、速度与质量解耦,运用跟踪微分器对加速度、驱动力数据进行预处理,随后使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整车质量进行估计。建立车轮垂直力计算方法,基于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将估计得到的质量作为输入参数,使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对车辆质心的纵向位置进行估计。借助Car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与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整车质量估计误差与质心位置估计误差皆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辆质量估计 车辆质心位置估计 跟踪微分器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车辆的整车质量与路面坡度估计 被引量:37
4
作者 褚文博 罗禹贡 +1 位作者 罗剑 李克强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4-728,共5页
针对现有整车质量观测方法受路面坡度影响较大、待标定量较多、需传感设备较多、估计实时性较差等问题,利用电驱动车辆纵向驱动力准确的特点,将质量与坡度解耦,提取了驱动力信号和纵向行驶加速度信号的高频部分,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得到了... 针对现有整车质量观测方法受路面坡度影响较大、待标定量较多、需传感设备较多、估计实时性较差等问题,利用电驱动车辆纵向驱动力准确的特点,将质量与坡度解耦,提取了驱动力信号和纵向行驶加速度信号的高频部分,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得到了整车质量。在获得比较准确的质量估计结果后,采用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对路面坡度进行了多方法联合观测,通过运动学方法和动力学方法的协调互补,解决了坡度估计严重依赖于车辆模型精度、受加速度传感器静态误差影响较大的缺点。该方法在多种工况下能够对坡度作出迅速有效估计。动力学方法考虑了坡度的时变特性,利用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对坡度进行估计;运动学方法则利用了坡度与传感器静态偏差强相关的特点,直接得到当前坡度。实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整车质量与路面坡度估计方法鲁棒性好,收敛速度快,估计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车辆 车辆质量估计 路面坡度估计 动力学方法 运动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