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情境下乘员对车辆运动参数的晕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利
付锐
+3 位作者
孙秦豫
郭应时
王畅
袁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4-295,共12页
晕车是一种常见的由车辆运动引起的病症,严重影响乘车体验。由于现有车辆控制方法很难做到完全避免晕车,且晕车等级随暴露时间而增加,并受不同情景的影响,故乘员晕车状态变化对应的车辆运动参数阈值(晕车阈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聚焦...
晕车是一种常见的由车辆运动引起的病症,严重影响乘车体验。由于现有车辆控制方法很难做到完全避免晕车,且晕车等级随暴露时间而增加,并受不同情景的影响,故乘员晕车状态变化对应的车辆运动参数阈值(晕车阈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聚焦于探究不同情景下晕车阈值的变化规律,即晕车敏感性。首先,设计4类情境下(不同晕车易感性和有无非驾驶任务)的实车乘坐;其次,分析4类情境下晕车等级的变化规律;然后,分别以4种运动工况下的加速度和加加速度作为分析对象,利用单因素方差和统计方法,将相同情景和不同晕车等级下的晕车阈值变化规律(横向敏感性)进行横向对比,将不同情景和相同晕车等级下的晕车阈值变化规律进行纵向对比(纵向敏感性)。结果表明,晕车等级随暴露时间而增加,并且4类情境下的晕车等级存在差异,高晕车易感性被试具有横向敏感性,低晕车易感性被试不具有横向晕车易感性;纵向敏感性一般只在中度晕车等级下成立。研究结论丰富了晕车等级与晕车阈值的关系,可为传统驾驶和自动驾驶减少晕车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晕车敏感性
统计分析
车辆运动参数
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
2
作者
赵树恩
田卓帅
+3 位作者
隗寒冰
肖湘
王戡
曾杰
《中国公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5,共12页
针对智能电动车辆晕动舒适性传统测试评价中被测乘员主观感受及客观生理信息的个体差异性导致的测试评价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首先,基于乘员晕动症发生机理,通过实车测试,采集乘员晕动症...
针对智能电动车辆晕动舒适性传统测试评价中被测乘员主观感受及客观生理信息的个体差异性导致的测试评价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首先,基于乘员晕动症发生机理,通过实车测试,采集乘员晕动症主观感受及其对应的皮电、呼吸频率、瞳孔直径等生理信息,并同步采集车辆纵向、横向、垂向加速度等车辆运动参数;其次,结合乘员晕动舒适性主观感受,利用克鲁卡尔-沃里斯(Kruskal-wallis, K-W)非参数检验和偏等效应平方法,研究乘员不同晕车程度时,对应客观生理信息的显著差异和关联程度,进而建立基于皮电和瞳孔直径变化等多客观生理信息的晕动症评价模型。此外,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法构建乘员主观晕车感受、客观生理信息以及车辆运动参数相关性矩阵,研究真实开放道路上横向、纵向和垂向加速度及其变化率等车辆运动参数与乘员晕动症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并基于岭回归法,确定不同车辆运动参数及累积时间对晕动舒适性的影响权重,构建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试验测试,对基于多客观生理信息的晕动症评价模型和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的晕动程度预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8.7%。所提出的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可有效避免传统测试评价中被测乘员的个体生理差异,实现智能电动汽车晕动舒适性能测试评价,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决策规划算法及控制执行策略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乘员晕动症
测试评价模型
晕动症剂量值
车辆运动参数
原文传递
基于塑性变形能与改进动量法的交通事故参数计算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家涌
吴新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2,共7页
将车辆的塑性变形能与常规动量法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进行交通事故参数计算的改进的动量法模型。该模型基于综合考虑平面运动和回转运动的二维点碰撞动力学,并引入事故中两车碰撞前的角速度。针对某起真实交通事故,两车在碰撞中发生了...
将车辆的塑性变形能与常规动量法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进行交通事故参数计算的改进的动量法模型。该模型基于综合考虑平面运动和回转运动的二维点碰撞动力学,并引入事故中两车碰撞前的角速度。针对某起真实交通事故,两车在碰撞中发生了平面与回转运动,并发生了动量、冲量的交换。通过Matlab数值模拟,计算两车的速度与角速度等参数,进而重建交通事故,并与PC-crash软件仿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动量法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PC-crash软件仿真结果较为接近,线速度误差小于5%;与传统能量法的结果相比,该模型结果更加接近车辆正面非对心碰撞事故发生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重建
动量法改进模型
碰撞形变
恢复因数
车辆运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达标车型转弯通道最大宽度的研究分析
4
作者
柳东威
王旭
回春
《商用汽车》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直角转弯通过性试验是确保营运安全达标的重点检测项目。精确测量车辆的最大转弯通道值对于分析汽车转弯时的运行指标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转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刮碰等安全事故。本文基于行标JT/T1178.1-2018中附录B的要求,通过对车辆运...
直角转弯通过性试验是确保营运安全达标的重点检测项目。精确测量车辆的最大转弯通道值对于分析汽车转弯时的运行指标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转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刮碰等安全事故。本文基于行标JT/T1178.1-2018中附录B的要求,通过对车辆运动参数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直角转弯通道值与车辆运动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本文还设计了一种新测量设备,不仅能够精确测量最大转弯通道值,而且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车辆行驶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达标车型
最大转弯通道值
车辆运动参数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情境下乘员对车辆运动参数的晕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利
付锐
孙秦豫
郭应时
王畅
袁伟
机构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长安大学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4-29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2412,5210245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0531)。
文摘
晕车是一种常见的由车辆运动引起的病症,严重影响乘车体验。由于现有车辆控制方法很难做到完全避免晕车,且晕车等级随暴露时间而增加,并受不同情景的影响,故乘员晕车状态变化对应的车辆运动参数阈值(晕车阈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聚焦于探究不同情景下晕车阈值的变化规律,即晕车敏感性。首先,设计4类情境下(不同晕车易感性和有无非驾驶任务)的实车乘坐;其次,分析4类情境下晕车等级的变化规律;然后,分别以4种运动工况下的加速度和加加速度作为分析对象,利用单因素方差和统计方法,将相同情景和不同晕车等级下的晕车阈值变化规律(横向敏感性)进行横向对比,将不同情景和相同晕车等级下的晕车阈值变化规律进行纵向对比(纵向敏感性)。结果表明,晕车等级随暴露时间而增加,并且4类情境下的晕车等级存在差异,高晕车易感性被试具有横向敏感性,低晕车易感性被试不具有横向晕车易感性;纵向敏感性一般只在中度晕车等级下成立。研究结论丰富了晕车等级与晕车阈值的关系,可为传统驾驶和自动驾驶减少晕车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晕车敏感性
统计分析
车辆运动参数
人因
Keywords
urban traffic
sensitivity to motion sickness
statistical analysis
vehicle motion parameters
human factors
分类号
U121 [交通运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
2
作者
赵树恩
田卓帅
隗寒冰
肖湘
王戡
曾杰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公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205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CSTB2024NSCQ-LZX0105)
+3 种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202824)
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JDLHPYJD2020033)
重庆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揭榜挂帅项目(XJ2023)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40490)。
文摘
针对智能电动车辆晕动舒适性传统测试评价中被测乘员主观感受及客观生理信息的个体差异性导致的测试评价成本高、准确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首先,基于乘员晕动症发生机理,通过实车测试,采集乘员晕动症主观感受及其对应的皮电、呼吸频率、瞳孔直径等生理信息,并同步采集车辆纵向、横向、垂向加速度等车辆运动参数;其次,结合乘员晕动舒适性主观感受,利用克鲁卡尔-沃里斯(Kruskal-wallis, K-W)非参数检验和偏等效应平方法,研究乘员不同晕车程度时,对应客观生理信息的显著差异和关联程度,进而建立基于皮电和瞳孔直径变化等多客观生理信息的晕动症评价模型。此外,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法构建乘员主观晕车感受、客观生理信息以及车辆运动参数相关性矩阵,研究真实开放道路上横向、纵向和垂向加速度及其变化率等车辆运动参数与乘员晕动症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并基于岭回归法,确定不同车辆运动参数及累积时间对晕动舒适性的影响权重,构建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试验测试,对基于多客观生理信息的晕动症评价模型和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的晕动程度预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8.7%。所提出的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可有效避免传统测试评价中被测乘员的个体生理差异,实现智能电动汽车晕动舒适性能测试评价,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决策规划算法及控制执行策略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乘员晕动症
测试评价模型
晕动症剂量值
车辆运动参数
Keywords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assenger motion sickness
evaluation model for motion sickness testing
motion sickness does value
vehicle motion parameters
分类号
U46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塑性变形能与改进动量法的交通事故参数计算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家涌
吴新烨
机构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72277,51305372)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6BJC019)
厦门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管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TCIMI201803)。
文摘
将车辆的塑性变形能与常规动量法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进行交通事故参数计算的改进的动量法模型。该模型基于综合考虑平面运动和回转运动的二维点碰撞动力学,并引入事故中两车碰撞前的角速度。针对某起真实交通事故,两车在碰撞中发生了平面与回转运动,并发生了动量、冲量的交换。通过Matlab数值模拟,计算两车的速度与角速度等参数,进而重建交通事故,并与PC-crash软件仿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动量法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PC-crash软件仿真结果较为接近,线速度误差小于5%;与传统能量法的结果相比,该模型结果更加接近车辆正面非对心碰撞事故发生的情况。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重建
动量法改进模型
碰撞形变
恢复因数
车辆运动参数
Keywords
traffic safety
traffic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improved momentum model
collision deformation
recovery factor
vehicle motion parameters
分类号
U491.3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达标车型转弯通道最大宽度的研究分析
4
作者
柳东威
王旭
回春
机构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出处
《商用汽车》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文摘
直角转弯通过性试验是确保营运安全达标的重点检测项目。精确测量车辆的最大转弯通道值对于分析汽车转弯时的运行指标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转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刮碰等安全事故。本文基于行标JT/T1178.1-2018中附录B的要求,通过对车辆运动参数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直角转弯通道值与车辆运动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本文还设计了一种新测量设备,不仅能够精确测量最大转弯通道值,而且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车辆行驶误差。
关键词
安全达标车型
最大转弯通道值
车辆运动参数
Keywords
Standard vehicle
Maximum turning channel value
Vehicle motion parameters
分类号
U46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情境下乘员对车辆运动参数的晕车敏感性研究
马利
付锐
孙秦豫
郭应时
王畅
袁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车辆运动参数的乘员晕动症评价模型
赵树恩
田卓帅
隗寒冰
肖湘
王戡
曾杰
《中国公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3
基于塑性变形能与改进动量法的交通事故参数计算
陈家涌
吴新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达标车型转弯通道最大宽度的研究分析
柳东威
王旭
回春
《商用汽车》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