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8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沛成 曾志平 +3 位作者 李平 胡广辉 叶梦旋 田春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9-1038,共10页
复合轨枕是一种用于减小有砟轨道振动的常用结构。为研究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后的振动传递和衰减特性以及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的减振效果,建立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以及铺设普通混凝土轨枕的足尺对照试验模型。通过室内落锤试验机提... 复合轨枕是一种用于减小有砟轨道振动的常用结构。为研究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后的振动传递和衰减特性以及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的减振效果,建立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以及铺设普通混凝土轨枕的足尺对照试验模型。通过室内落锤试验机提供不同强度的冲击荷载,并施加于不同试验模型的钢轨上,模拟列车运行时对结构产生的冲击作用。采集不同工况下,结构不同位置和深度在冲击荷载下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并从时域和频域2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复合轨枕与混凝土轨枕之间的动力性能差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混凝土轨枕,复合轨枕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显著降低道砟的振动峰值,降低道砟所受冲击力,有砟轨道铺设复合轨枕有利于振动沿竖向衰减,不利于沿纵向衰减。铺设复合轨枕后,道床和地面的振动衰减时长显著延长。铺设复合轨枕能较为显著降低道砟和地面振动,钢轨和轨枕承受了主要的高频振动能量,复合轨枕振动衰减作用较好,但对40~50Hz频段处振动衰减作用较差。铺设复合轨枕时,地面处Z振级插入损失可达3.339dB,铺设复合轨枕在降低道砟和地面的竖向振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轨枕振动强度。研究结果可为有砟轨道地段铺设复合轨枕的设计、施工、养护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复合轨枕 落锤冲击 试验研究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营业线短轨枕整体道床病害整治工艺研究
2
作者 王亚周 代志辉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运营线路不停运的情况下对轨枕病害,包括修复及更换短轨枕,从而形成一套技术可靠且实施性强的施工工法。研究总结完善了短轨枕整体道床综合治理施工技术,以期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枕 病害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气候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质量控制研究
3
作者 张学超 《工程设计与施工》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温通常在28-35℃之间,且相对湿度较高,使得混凝土拌合温度、水化反应速率和蒸发速率影响较大,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砂浆含量较少,...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温通常在28-35℃之间,且相对湿度较高,使得混凝土拌合温度、水化反应速率和蒸发速率影响较大,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砂浆含量较少,粗集料较多,水灰比较低,流动性差,易产生较多孔隙。另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挡肩与承轨面夹角位置应力集中,振动脱模过程中易产生裂纹。本文通过实践数据,分析总结不同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生产过程中的改进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后续类似条件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干硬性混凝土 轨枕 质量控制 裂纹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垫病害致损轨枕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4
作者 孙晨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005-010,共6页
本研究通过建立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胶垫压溃状态对轨枕承轨槽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胶垫压溃程度的增加,轨枕承轨槽区域的边缘应力显著升高,特别是在极端压溃状态下,荷载传递的集中性明显增强。胶垫刚度和厚度的合理设... 本研究通过建立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胶垫压溃状态对轨枕承轨槽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胶垫压溃程度的增加,轨枕承轨槽区域的边缘应力显著升高,特别是在极端压溃状态下,荷载传递的集中性明显增强。胶垫刚度和厚度的合理设计对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过高刚度或过小厚度会加剧应力集中,增加损伤风险。优化胶垫几何外形,并强化轨枕承轨槽强度,可有效降低损伤风险,延长轨枕寿命,提升铁路系统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枕 胶垫 受力特征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枕螺旋筋焊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5
作者 常盼阳 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078-081,共4页
当前的轨枕螺旋筋焊接全部是绕簧机完成圆形簧筋制作,定长切断机完成立筋切断,然后手工在点簧机上将立筋沿圆形簧筋圆周等分焊接在其表面。此方法制作的螺旋筋立筋伸出圆形簧筋的长短不一,三根立筋在焊接时不能保证等分,放入轨枕模壳后... 当前的轨枕螺旋筋焊接全部是绕簧机完成圆形簧筋制作,定长切断机完成立筋切断,然后手工在点簧机上将立筋沿圆形簧筋圆周等分焊接在其表面。此方法制作的螺旋筋立筋伸出圆形簧筋的长短不一,三根立筋在焊接时不能保证等分,放入轨枕模壳后,容易造成螺旋筋歪斜,其与构件距离差别较大,废品率较高,影响使用效果,且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全自动轨枕螺旋筋焊接机,其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下料装置、顶推装置、旋转装置和焊接装置,旋转装置位于下料装置下方,旋转装置包括辊轮,辊轮的辊筒上等间距开设有三个左右贯穿的辊轮槽;顶推装置位于旋转装置左侧,顶推装置包括顶推气缸,顶推气缸推动三根尺寸相同的顶推钢筋运动;焊接装置位于旋转装置右侧,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棒和三个焊接气缸,焊接棒和焊接气缸分别为焊接部分的正负两极,焊接棒与辊轮、顶推钢筋圆心所在的圆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此全自动轨枕螺旋筋焊接机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产出的产品质量好,能够符合设计要求,解决了当前轨枕螺旋筋焊接技术存在的问题,值得轨枕螺旋筋焊接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 焊接 轨枕螺旋筋 焊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双块式轨枕智能检测技术
6
作者 刘鹏飞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随着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行业内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对双块式轨枕的预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对其外形尺寸的检测。因此,直接关系到轨枕的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智能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改进至关重要。文章所采用的轨枕智能... 随着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行业内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对双块式轨枕的预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对其外形尺寸的检测。因此,直接关系到轨枕的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智能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改进至关重要。文章所采用的轨枕智能检测技术,可高效、精确地完成轨枕的外形尺寸检测,满足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检测 双块式轨枕 精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毅 《安徽建筑》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多数轨道交通线路常年位于地表以下,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加之路基、道床的变形及线路设备的机械磨损,导致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的比例安排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且周期性的大、中... 多数轨道交通线路常年位于地表以下,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加之路基、道床的变形及线路设备的机械磨损,导致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的比例安排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且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未能及时进行,从而引发诸多铁路线路病害。文章主要介绍武汉地铁1号线运营线路的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改造施工技术,针对工程的重难点及各施工工序进行详细说明,并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短轨枕 整体道床改造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刚度减振扣件对梯形轨枕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段勇奇 王彦飞 +2 位作者 秦俊飞 张文科 牛澎波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某地铁线路梯形轨枕区段不断接到振动噪声扰民的投诉,需要进一步提升梯形轨枕的减振效果。文章以该需求为切入点,以实际运行车辆及轨道的参数,建立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从轨道的安全性、系统固有... 某地铁线路梯形轨枕区段不断接到振动噪声扰民的投诉,需要进一步提升梯形轨枕的减振效果。文章以该需求为切入点,以实际运行车辆及轨道的参数,建立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从轨道的安全性、系统固有频率变化和减振效果3个方面研究降低梯形轨枕的系统刚度可行性。经计算可知:将梯形轨枕系统的扣件刚度降低,钢轨的动态位移和安全系数仍能满足设计规范的安全指标要求,梯形轨枕系统的固有频率出现降低。固有频率的降低拓宽系统的减振频率范围,增强系统的减振效果。由此可见,在梯形轨枕系统上采用低刚度减振扣件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梯形轨枕 减振扣件 动力学性能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春 陈佳琦 +3 位作者 罗延亮 朱志辉 李启航 郑纬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克服了桁架钢筋双块式轨枕存在的生产制造复杂、存放易锈蚀、运营阶段易开裂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结构。为检验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11根预制CFT双块...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克服了桁架钢筋双块式轨枕存在的生产制造复杂、存放易锈蚀、运营阶段易开裂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结构。为检验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11根预制CFT双块式轨枕现浇制作足尺无砟轨道结构节段模型,开展橡胶隔振垫式减振轨道和现浇整体式轨道节段的疲劳试验,揭示其疲劳损伤特性,分析典型疲劳加载循环次数后静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应变和变形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5倍静轴重的疲劳荷载累计作用500万次后,减振节段及整浇节段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混凝土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轨枕与现浇道床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疲劳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停机开展静载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各测点混凝土横向应变值随荷载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最大拉压应变值均远小于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工作状态良好;轨道整浇节段道床板中处于整体受拉的状态,可见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实现了道床与底座的共同工作;疲劳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测点竖向位移值总体随着静载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位移量级较小,满足规范要求,减振轨道节段竖向位移值及其变化率大于整浇轨道节段。研究结果可供类似研究及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双块式轨枕 钢管混凝土 减振轨道 疲劳试验 静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宜康 王俊逸 +1 位作者 张睿哲 井国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随着混凝土轨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低碳材料,能在节能减碳的同时消耗矿渣和粉煤灰等固废。目前,针对地聚物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相关研究,如混合使用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的地聚物... 随着混凝土轨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低碳材料,能在节能减碳的同时消耗矿渣和粉煤灰等固废。目前,针对地聚物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相关研究,如混合使用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及其裂缝扩展特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设计2种配合比的地聚物混凝土并制造成轨枕,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技术,在轨下截面的三点弯曲实验下分析2种配合比下轨枕挠度、裂缝扩展特性及裂缝宽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种配合比地聚物混凝土轨枕的抗弯承载力均高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相比于普通混凝土轨枕,地聚物混凝土轨枕在较低的静荷载作用下挠度较大,但随着荷载的增加轨枕挠度的增长速度较慢,刚度损失较小,弹性阶段延续的荷载区间更长,这种特征在配合比为Geo5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上更为显著。2种配合比的轨枕微裂纹萌生的荷载相近,分别为130 kN和120 kN。在较低荷载下2种轨枕裂缝扩展相差不大,在较高荷载下配合比为Geo100的地聚物轨枕的裂缝发展加快,裂缝宽度值和增长速度都大于Geo50。配合比为Geo10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主要表现为受弯正截面破坏,配合比为Geo5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主要表现为受剪斜拉破坏。掺入部分水泥代替矿渣和粉煤灰的地聚物能使所制成轨枕在较高的荷载下保持更高刚度和更缓慢的裂缝扩展速度,该方案有助于推动地聚物应用于混凝土轨枕,促进铁路双碳战略贯彻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地聚物 地聚物混凝土轨枕 裂缝 三点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道床复合受力性能试验
11
作者 刘晓春 姚军 +3 位作者 罗延亮 李启航 朱志辉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0-4052,共13页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采用钢管混凝土取代了桁架钢筋的连接构件作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耐久性好等优点。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与现浇混凝土道床所形成的轨道结构的复合受力性能,采用某实际工程的材料和工艺制作了一段足...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采用钢管混凝土取代了桁架钢筋的连接构件作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耐久性好等优点。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与现浇混凝土道床所形成的轨道结构的复合受力性能,采用某实际工程的材料和工艺制作了一段足尺CFT轨枕减振道床和现浇整体道床,经疲劳试验验证后,用绳锯将其沿横向切割成单承轨台和双承轨台的CFT轨枕道床试件,分别开展试件的轨下截面加载试验和中间截面加载试验,分析道床试件中轨枕、现浇道床、底座板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变形及裂缝的开展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FT轨枕道床受力破坏过程均表现出整体工作、带裂缝工作和破坏的典型三阶段特征;中间截面加载试件破坏时受拉钢筋被拉断而受压区混凝土未被压碎,类似于低筋破坏,轨下截面加载试件因竖向裂缝和弯剪区段斜裂缝之间的混凝土被压碎剥落而失效,受拉纵筋未屈服,类似于斜压破坏;CFT轨枕整体道床试件抗裂能力、承载能力更高,整体道床试件开裂荷载约为减振道床试件相应值的4.7倍,其极限荷载约为减振道床的2.3倍,道床与底座板之间采用拉结钢筋连接后能大幅提升轨道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CFT轨枕与现浇道床界面黏结及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研究成果可供钢管混凝土双块式无砟轨道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双块式轨枕 无砟轨道 复合受力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结构关键设计参数
12
作者 黄国庆 孙魁 +2 位作者 陈虹兵 刘文武 冯青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研究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学特性,采用直接刚度法建立了车辆-梯形轨枕轨道-隧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减振垫垂向静刚度和梯形轨枕厚度对钢轨、轨枕和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减振垫静刚度在15~30 kN/mm时,减振效... 为研究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学特性,采用直接刚度法建立了车辆-梯形轨枕轨道-隧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减振垫垂向静刚度和梯形轨枕厚度对钢轨、轨枕和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减振垫静刚度在15~30 kN/mm时,减振效果均达到了中等减振要求,梯形轨枕减振垫的垂向静刚度可以根据环境敏感点的具体振动超标量进行选取;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当梯形轨枕的板中减振垫垂向静刚度为25 kN/mm时,梯形轨枕在40 Hz以上的频率范围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增加梯形轨枕厚度可以降低钢轨和轨枕的垂向位移,并通过增加参振质量的方式提高减振性能;当梯形轨枕厚度从0.15 m增至0.35 m时,钢轨垂向位移、轨枕垂向位移和隧道垂向加速度减小幅度达7.73%、和6.82%和18.18%;中等减振梯形轨枕轨道与普通整体道床衔接时,需要在梯形轨枕铺设段设置3块5.8 m过渡梯形轨枕,过渡梯形轨枕的减振垫静刚度应优先按照三级刚度过渡方案进行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枕轨道 减振垫刚度 轨枕厚度 轨道过渡段 钢轨挠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碳化重组竹轨枕受弯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李闽 张睿哲 +1 位作者 刘思琦 井国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7,共7页
重组竹材具有负碳属性,经碳化后替代传统材料轨枕具有很大潜力,但针对重组竹轨枕的研究缺少足尺试验。本文设计了采用两种厚度排布方式胶合的碳化重组竹轨枕,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研究竹轨枕在三点抗弯... 重组竹材具有负碳属性,经碳化后替代传统材料轨枕具有很大潜力,但针对重组竹轨枕的研究缺少足尺试验。本文设计了采用两种厚度排布方式胶合的碳化重组竹轨枕,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研究竹轨枕在三点抗弯和四点抗弯试验下的轨枕挠度、裂纹特性以及破坏形式。结果表明:碳化重组竹轨枕的极限承载力最高可达292.445 kN (三点抗弯)和414.525 kN(四点抗弯),远高于混凝土轨枕和木枕,抗弯刚度和延性介于混凝土轨枕和木枕之间。厚度排布方式对碳化重组竹轨枕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影响较小,但会直接影响轨枕的层间裂纹和断裂位置。碳化重组竹轨枕受弯过程均处于弹性状态,达到极限承载力后发生断裂,其破坏形式为沿着或靠近中性层的胶合面处层间剪切破坏。在三点抗弯试验中,竹轨枕沿着主裂纹方向断裂;在四点抗弯试验中,沿着或靠近枕中截面中性层位置的裂纹断裂。碳化重组竹轨枕的极限承载力、抗弯刚度和延性完全满足铁路轨枕设计要求,可应用于重载铁路和客货共线铁路正线有砟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轨枕 碳化重组竹 试验研究 数字图像相关 弯曲试验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研究裂缝对轨枕动力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陈宪麦 邓燚 +3 位作者 陈楠 王海波 邓云强 潘睿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64-3872,共9页
为研究具有内部缺陷的混凝土轨枕对轨道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PFC软件建立二维混凝土轨枕模型,对其施加正弦循环荷载。在左侧钢轨下方的轨枕内部中心线设置横向、竖向裂缝,并考虑3个不同幅值荷载的作用,对比不同内部缺陷和幅值荷载下... 为研究具有内部缺陷的混凝土轨枕对轨道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PFC软件建立二维混凝土轨枕模型,对其施加正弦循环荷载。在左侧钢轨下方的轨枕内部中心线设置横向、竖向裂缝,并考虑3个不同幅值荷载的作用,对比不同内部缺陷和幅值荷载下钢轨、轨枕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均匀弹性基础上的轨枕,钢轨下方区域轨枕内部缺陷对钢轨的动力响应几乎无影响;只有裂缝周围的轨枕局部动力特性会受到影响,横向裂缝会导致裂缝下方轨枕的位移减小,竖向裂缝会导致裂缝周围局部位移增大,但影响很小;裂缝区域轨枕速度差别不大,但裂缝区域轨枕加速度幅值有突变,最大值约为无裂缝轨枕加速度的1.5倍,并且横裂缝轨枕的局部加速度幅值比竖裂缝的大;随着荷载幅值增加,裂缝对轨枕局部动力响应的影响加剧;采用离散元构建的非均质混凝土轨枕模型可以模拟带缺陷混凝土轨枕的相关问题,其得到的数值解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轨枕 正弦循环荷载 裂缝 离散元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的摩擦型轨枕底部凹槽形状对有砟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机理
15
作者 沈泽涵 肖源杰 +4 位作者 谭攀 姜钰 王萌 华文俊 张冲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87-3802,共16页
摩擦型轨枕可有效增强有砟道床横向阻力,但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摩擦型轨枕底部凹槽对横向阻力的增加机制尚不清晰。为深入分析不同凹槽形状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并揭示横向阻力的增强机理,基于横向阻力现场测试和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 摩擦型轨枕可有效增强有砟道床横向阻力,但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摩擦型轨枕底部凹槽对横向阻力的增加机制尚不清晰。为深入分析不同凹槽形状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并揭示横向阻力的增强机理,基于横向阻力现场测试和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方法建立三维轨枕-有砟道床-路基数值模型,从宏、细观层面研究5种不同轨枕底部凹槽形状对横向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型轨枕相比,不同摩擦型轨枕的横向阻力增幅存在较大差异,范围为35.1%~80.2%,且横向阻力随凹槽侧面积的增加而呈对数增加;由于底部凹槽对道砟颗粒的约束作用,轨枕底部与道砟颗粒的接触数增加,凹槽附近的接触力增大,接触力链分布更密集;摩擦型轨枕周围颗粒的位移和旋转受到更强的约束;摩擦型轨枕各向异性在轨枕出现位移后向水平面转变,这是增强横向阻力的主要细观因素。建议在有砟轨道的设计中,采用具有不连续槽的摩擦轨枕,并考虑以最大化凹槽侧面积为目标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横向阻力 摩擦型轨枕 轨枕形状 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隧道内铺设Ⅲa型轨枕及宽枕条件下隧底动力特性
16
作者 高亚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5,共5页
针对一座铁路隧道基底结构出现翻浆冒泥病害,建立了动力学数值模型,分析C80货车以时速100 km通过分别铺设Ⅲa型轨枕、宽枕的隧道时,隧底有无病害工况下的结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填充层上表面最大动压应力,Ⅲa型轨枕隧底无病害工况&... 针对一座铁路隧道基底结构出现翻浆冒泥病害,建立了动力学数值模型,分析C80货车以时速100 km通过分别铺设Ⅲa型轨枕、宽枕的隧道时,隧底有无病害工况下的结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填充层上表面最大动压应力,Ⅲa型轨枕隧底无病害工况>Ⅲa型轨枕隧底有病害工况>宽枕隧底无病害工况>宽枕隧底有病害工况;隧底有病害工况,无论铺设Ⅲa型轨枕还是宽枕,仰拱底面动拉应力均较无病害工况大50%左右,填充层上表面及仰拱底面的动变形均较无病害工况大40%左右;有病害工况填充层上表面、仰拱底面最大振动加速度较无病害工况分别大约78.6%~82.9%、27.7%~36.5%。总体而言,C80货车通过铺设宽枕隧道时,隧底结构的动力性能要优于铺设Ⅲa型轨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隧底病害 轨枕类型 数值模拟 动力特性 宽枕 Ⅲa型轨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轨枕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迪 胡舒龙 +2 位作者 侯学杰 谢文蓓 刘振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18年第3期32-35,共4页
介绍了木轨枕、混凝土轨枕、钢轨枕、玻璃钢轨枕、橡胶轨枕、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泡沫(FFU)轨枕、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轨枕的研究及发展情况,指出了玻璃钢夹芯轨枕优化方向,认为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轨枕、FFU轨枕及玻璃纤维... 介绍了木轨枕、混凝土轨枕、钢轨枕、玻璃钢轨枕、橡胶轨枕、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泡沫(FFU)轨枕、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轨枕的研究及发展情况,指出了玻璃钢夹芯轨枕优化方向,认为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轨枕、FFU轨枕及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轨枕在未来铁路发展上很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枕 混凝土轨枕 玻璃钢轨枕 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泡沫轨枕 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轨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合成轨枕与木枕材料性能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禄民 杨海 +7 位作者 王明星 卢瑞林 高一寒 韩领 吕文丽 周志超 王云涛 谢孔静 《上海塑料》 CAS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作为新型轨枕已经在铁路特殊路段替代木枕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但目前仍缺少对合成轨枕和木枕综合性能测试对比数据,使得合成轨枕的推广仍存在一定阻力。依据CJ/T 399-2012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对合成轨枕和木枕...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作为新型轨枕已经在铁路特殊路段替代木枕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但目前仍缺少对合成轨枕和木枕综合性能测试对比数据,使得合成轨枕的推广仍存在一定阻力。依据CJ/T 399-2012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对合成轨枕和木枕进行各项性能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合成轨枕的各项测试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且高于木枕;合成轨枕中的高强度玻璃纤维保证了轨枕的强度、弹性和疲劳性能,循环加载200万次后未发生破坏;合成轨枕所用树脂和玻璃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绝缘性和阻燃性,使得其表面电阻率比未注油木枕高4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合成轨枕 木枕 性能对比 疲劳性能 绝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桁梁桥明桥面复合轨枕宏-细观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阁军谊 肖杰灵 +2 位作者 武志刚 徐亚光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复合轨枕是明桥面结构提质改造的重要举施,但复合成型工艺及材料特性对轨枕服役性能有直接影响。针对复合轨枕明桥面结构的特性,基于ABAQUS等仿真平台,分别建立复合轨枕的宏、细观有限元模型,从多尺度仿真角度研究列车轮载下复合材料密... 复合轨枕是明桥面结构提质改造的重要举施,但复合成型工艺及材料特性对轨枕服役性能有直接影响。针对复合轨枕明桥面结构的特性,基于ABAQUS等仿真平台,分别建立复合轨枕的宏、细观有限元模型,从多尺度仿真角度研究列车轮载下复合材料密度,纤维束直径、取向和分布等因素对轨枕承载能力及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纤维束直径、使纤维束充分分散,能够减少10%~30%的轨枕受力;改变纤维取向对提高轨枕承载力的效果较为显著,优化纤维分布取向能够使轨枕表面受力减小20%~30%;在此基础上提出“45°/0°/45°”的纤维束铺层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能在相同变形量控制水平下获得更高的承载能力,较全断面纵向铺层方案提升30%~50%。研究表明:利用复合轨枕的材料特性,优化生产制造工艺可提高其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桥 复合轨枕 多尺度仿真 复合材料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算法YOLOv5+的混凝土轨枕裂纹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令雅莉 杨桂芹 +1 位作者 张又元 王小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87,共9页
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在对混凝土轨枕裂纹检测效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YOLOv5+,主要以YOLOv5网络模型为基础,对混凝土轨枕裂纹进行高效检测。首先,采用分治标签的策略来增大裂纹在标签中的实际占比,从而解决混凝土轨枕裂纹尺度变... 基于既有研究成果在对混凝土轨枕裂纹检测效率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YOLOv5+,主要以YOLOv5网络模型为基础,对混凝土轨枕裂纹进行高效检测。首先,采用分治标签的策略来增大裂纹在标签中的实际占比,从而解决混凝土轨枕裂纹尺度变化大的问题,使网络更利于提取有效特征;其次,将YOLOv5网络结构中SPP模块的最大池化层改为平均池化层,减少裂纹漏检的现象;同时,在YOLOv5骨干网络中嵌入SE注意力模块(Squeeze and Excitation,SE)提高对细小裂纹的检测能力;最后,结合新的检测尺度与特征融合网络,降低微小裂纹的漏检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以YOLOv5网络模型为基础的改进算法YOLOv5+,除了召回率Recall变化不大外,精确率Precision提高6.5%,平均精度均值mAP提升8%,帧率FPS也有所提升,能够满足实时性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轨枕 裂纹检测 分治标签 平均池化 注意力模块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