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似度和密度的抗噪声船舶轨迹聚类方法
1
作者 杨家轩 吴长胜 赵时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通过对船舶AIS数据聚类可以掌握船舶运动行为和特征规律,但在轨迹聚类中通过距离描述的相似性不能连续地表征轨迹之间的相似程度,且对轨迹中的噪声点敏感、无法区分轨迹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和密度的抗噪声轨迹聚... 通过对船舶AIS数据聚类可以掌握船舶运动行为和特征规律,但在轨迹聚类中通过距离描述的相似性不能连续地表征轨迹之间的相似程度,且对轨迹中的噪声点敏感、无法区分轨迹方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和密度的抗噪声轨迹聚类方法,构建航向约束分段路径距离并定义轨迹相似度函数;根据轨迹相似度分布特征和聚类评价指标,建立自适应确定最佳聚类参数流程。以长江口水域AIS数据为例,基于确定的最佳参数聚类出8个不同方向的轨迹簇,结果与实际船舶习惯航路相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确定最佳聚类参数并对不同运动方向的轨迹进行聚类,结果可用于特征轨迹提取和航路识别,为智能航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交通 轨迹聚类 相似度 轨迹密度 特征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注意力网络的车辆多模态轨迹预测模型
2
作者 陈文强 王东丹 +2 位作者 朱文英 汪勇杰 王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0,共8页
针对人工驾驶车辆轨迹的预测难题及对自动驾驶决策的影响,建立基于时空图注意力网络的车辆多模态轨迹预测模型(STGAMT).模型基于车辆的历史信息,对车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特征进行建模.利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识别车辆的横纵向的变道状态信... 针对人工驾驶车辆轨迹的预测难题及对自动驾驶决策的影响,建立基于时空图注意力网络的车辆多模态轨迹预测模型(STGAMT).模型基于车辆的历史信息,对车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特征进行建模.利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识别车辆的横纵向的变道状态信息,将横纵向变道状态信息分别与时空动态交互模块输出信息桥连为横纵向运动特征,采用Softmax函数识别车辆的驾驶意图.利用基于高斯条件分布的GRU网络对轨迹进行多模态轨迹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在短期预测范围内,STGAMT模型在HighD和NGSIM数据集上的RMSE较其他5个经典模型的平均RMSE降低了63.8%和41.0%;在长期预测范围内,STGAMT模型在HighD和NGSIM数据集上的RMSE较其他5个经典模型的平均RMSE降低了62.5%和19.1%.STGAMT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人工驾驶车辆轨迹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辆轨迹预测 驾驶意图识别 多模态轨迹 图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锚点匹配和距离修正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
3
作者 桂志鹏 窦晨 +2 位作者 彭德华 刘宇航 吴华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轨迹相似性度量对群体移动模式分析与个性化位置服务推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未综合考虑轨迹点序列顺序与点对空间邻近性,导致对局部相似轨迹、逆序轨迹间的关系度量不准确。该文提出一种顾及轨迹全局空间分布和序列顺序的轨迹相似性... 轨迹相似性度量对群体移动模式分析与个性化位置服务推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未综合考虑轨迹点序列顺序与点对空间邻近性,导致对局部相似轨迹、逆序轨迹间的关系度量不准确。该文提出一种顾及轨迹全局空间分布和序列顺序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基于K近邻算法识别两条轨迹中空间相似度高的点对作为锚点,以划分区间约束其他点对匹配,并对受序列顺序约束无法匹配至空间邻近点的轨迹点进行距离修正,优化轨迹相似性计算。在深圳市515条人工标注轨迹数据上的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的编辑距离、模糊最长公共子串和时空格网模型等8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轨迹聚类任务中准确性提升2.8%~41.9%,并对轨迹长度、噪声和采样率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此外,通过消融实验、特殊场景分析等证明了方法各步骤的有效性,并探讨了算法参数对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轨迹聚类、轨迹检索等下游任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相似性 轨迹匹配 时间序列 空间邻近性 K近邻 距离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LSTM的人体上肢运动遮挡轨迹补偿方法
4
作者 彭金柱 刘涵菲 卞英楠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在人机协作过程中,由于光照条件等环境因素和机器人设备摆放等遮挡原因,导致使用基于视觉的运动捕捉设备对人体运动进行捕捉时时间序列的轨迹数据有缺失,进而导致意图识别不准确,增加了机器人运动的不确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 在人机协作过程中,由于光照条件等环境因素和机器人设备摆放等遮挡原因,导致使用基于视觉的运动捕捉设备对人体运动进行捕捉时时间序列的轨迹数据有缺失,进而导致意图识别不准确,增加了机器人运动的不确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人体上肢运动时间序列轨迹缺失补偿方法。采用网格搜索法对SVR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来完善历史样本数据集,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对短、长时间序列轨迹缺失的预测补全更精确的优势,将SVR模型补全的历史样本数据集输入LSTM模型训练,进一步降低补偿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维空间350 mm的运动尺度范围内,轨迹缺失程度为10%时,SVR-LSTM模型补偿轨迹的平均误差是0.14 mm;轨迹缺失程度为30%时,SVR-LSTM模型补偿轨迹的平均误差是0.4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轨迹 时间序列 意图识别 轨迹补偿 SVR-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函数逼近算法在无人机轨迹跟踪的控制研究
5
作者 任丽泉 陈淑春 王胜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0-346,共7页
为解决载荷状态下的无人机运输的轨迹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逼近值函数算法的轨迹规划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无人机运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获得轨迹规划结果,值函数由参数向量和特征向量逼近,利用批处理的方法对参... 为解决载荷状态下的无人机运输的轨迹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逼近值函数算法的轨迹规划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无人机运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获得轨迹规划结果,值函数由参数向量和特征向量逼近,利用批处理的方法对参数向量进行更新,并采用贪心策略生成期望轨迹,在此基础上将期望轨迹传递给四旋翼控制器进行轨迹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训练后的参数能较好地拟合出值函数,无人机悬挂载荷可以从起始位置平稳地输送到不同的期望位置,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轨迹规划 逼近值函数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稳定映射法的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及其驱动因素
6
作者 马岽玲 彭双云 +2 位作者 黄帮梅 张瑞 李婷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119,共12页
[目的]揭示云南省1990—2022年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轨迹,分析其变化类型及驱动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并引入年际变化速率捕捉其动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稳定... [目的]揭示云南省1990—2022年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轨迹,分析其变化类型及驱动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并引入年际变化速率捕捉其动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稳定映射法(STD),结合变化速率和变化频率,识别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类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驱动因素的贡献度,并比较不同轨迹类型分区的驱动因子特征。[结果]1)云南省土壤侵蚀年际变化趋势以基本稳定为主,大幅减少和大幅增加区域面积变化显著;2)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呈显著空间分异,周期型轨迹占比最高(53.90%),其次为非连续阶梯型(14.78%)和波动型(14.08%);3)降水、坡度、人口密度、GDP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轨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贡献度分别为17.92%、14.56%、12.52%、12.67%和9.41%;4)不同轨迹类型分区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周期型轨迹和非连续阶梯型轨迹分区降水量和坡度较大,阶梯型轨迹分区农田覆盖比例高、森林覆盖比例低。[结论]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的轨迹变化特征显著,驱动机制具有空间异质性。因此,土壤侵蚀防治策略应体现区域差异化和针对性,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基于变化速率的STD轨迹分区方法可有效刻画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土壤侵蚀的监测、预警和分区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强度 稳定映射法 变化轨迹 变化速率 轨迹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7
作者 李浩 姚宁平 +4 位作者 陆承达 张金宝 魏宏超 吴加俊 李金宇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2,共8页
【目的】针对煤矿井下复杂地层定向钻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钻轨迹控制难度大、与设计轨迹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定向钻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以螺杆钻具定向钻进过程为研究对象,在... 【目的】针对煤矿井下复杂地层定向钻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钻轨迹控制难度大、与设计轨迹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定向钻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方法】以螺杆钻具定向钻进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煤矿井下复杂地层条件下定向钻进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定向钻具的运动规律,采用运动学理论建立滑动定向钻进的钻孔轨迹延伸模型,并用泰勒级数展开方式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以消除钻孔倾角与方位角等状态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钻孔轨迹预测模型和以最小轨迹偏差作为控制目标的目标函数,采用反馈校正方法解决预测模型的稳态误差问题,并设计具有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功能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得到钻孔轨迹最优控制量的推荐-工具面向角,最终实现定向钻孔轨迹跟踪优化控制。最后,利用陕西韩城某煤矿钻孔实钻数据,对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线性化处理后的钻孔轨迹延伸模型有效保留了原有模型的特征,并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改进后的定向钻孔轨迹反馈校正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克服了模型适配和稳态误差的影响,相比于基于螺杆钻具造斜规律的人工经验控制决策方法,倾角平均绝对误差和方位角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79.5%和70.5%,为复杂地层定向钻孔轨迹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螺杆钻具 定向钻进 轨迹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oft-DTW的人类示教轨迹模板生成方法
8
作者 薛俊楠 李志海 于洪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4,共7页
针对人类示教轨迹样本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不对齐导致难以提取运动特征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典型时间规整(Canonical Time Warping,CTW)算法用于多条轨迹对齐的方法,并将其引入到软-动态时间规整(soft-dynamic time warping,soft-DTW)算... 针对人类示教轨迹样本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不对齐导致难以提取运动特征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典型时间规整(Canonical Time Warping,CTW)算法用于多条轨迹对齐的方法,并将其引入到软-动态时间规整(soft-dynamic time warping,soft-DTW)算法中以提取轨迹模板,其次在CTW算法中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以提升CTW算法在对齐多条轨迹方面的能力;最后,在实验中利用多种轨迹验证了所提出的轨迹模板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从人类示教轨迹中快速地提取共有的运动特征,并且对示教轨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教学习 人类示教轨迹 轨迹模板 CTW soft-DT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走廊约束的无人机轨迹序列凸优化方法
9
作者 王祝 张振鹏 +1 位作者 张梦通 徐广通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针对无人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方法存在初值敏感与收敛能力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飞行走廊约束的序列凸优化方法(safe flight corridor-sequential convex programming,SFC-SCP)。通过前端路径规划获得避障路径,用以构... 针对无人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的序列凸优化方法存在初值敏感与收敛能力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飞行走廊约束的序列凸优化方法(safe flight corridor-sequential convex programming,SFC-SCP)。通过前端路径规划获得避障路径,用以构建安全飞行走廊,即为每个轨迹点构建一个不含障碍的凸多边形安全区域,将非凸避障约束转换为线性不等式约束,以提高规划收敛能力。后端使用序列凸优化方法将安全走廊约束下的非线性轨迹优化问题转换为一系列凸规划子问题进行逐次求解,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其中,轨迹优化的初始解基于前端规划的避障路径构建,以缓解局部优化算法的初值敏感问题。仿真对比结果表明SFC-SCP算法在规划成功率、计算时效性和飞行时间最优性等方面相比于SCP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 轨迹规划 安全飞行走廊 序列凸优化 时间最优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轨迹模型的CLLC谐振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博睿 李磊 +2 位作者 张善路 焦龙腾 汪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4-724,I0026,共12页
为提升CLLC谐振变换器的动态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轨迹模型的CLLC谐振变换器控制方法。该方法以CLLC谐振变换器的时域模型为基础,通过消除谐振腔能量的高频分量,建立CLLC谐振变换器各工作模式的状态轨迹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 为提升CLLC谐振变换器的动态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轨迹模型的CLLC谐振变换器控制方法。该方法以CLLC谐振变换器的时域模型为基础,通过消除谐振腔能量的高频分量,建立CLLC谐振变换器各工作模式的状态轨迹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化简时域方程,利用状态轨迹中的几何关系,详细推导谐振腔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CLLC谐振变换器轨迹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暂态过程负载电流变化量控制开关管栅极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使变换器中各状态变量能够快速跟踪理论轨迹,保证CLLC谐振变换器负载切换后在最短时间内重新到达稳态。最后,搭建1台300 W的实验样机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线性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明显改善CLLC谐振变换器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LC谐振变换器 状态轨迹模型 轨迹控制策略 谐振腔能量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几何控制四旋翼无人机集群轨迹跟踪
11
作者 李莉 李辉 张雪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针对单架无人机鲁棒性差、执行任务单一以及传统控制算法收敛速度慢、轨迹跟踪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几何控制的集群轨迹跟踪算法,对于研究四旋翼集群轨迹跟踪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提算法基于一般几何控制器,由单架无人机控制... 针对单架无人机鲁棒性差、执行任务单一以及传统控制算法收敛速度慢、轨迹跟踪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几何控制的集群轨迹跟踪算法,对于研究四旋翼集群轨迹跟踪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提算法基于一般几何控制器,由单架无人机控制改进设计无人机集群控制,采用“领导者-跟随者”拓扑结构及分布式集群控制策略,考虑通信时延等干扰因素,并通过AirSim/Matlab平台搭建仿真环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根据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0.3 s通信时延下大曲率轨迹处的平均误差相对于一般几何控制器减少了33.077%,相对于LQR控制器减少了19.022%,能够更好地趋近目标轨迹,跟踪误差更小、收敛速度更快,波动幅度更小、编队稳定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控制 四旋翼 集群控制 轨迹跟踪 Air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综述
12
作者 孟祥福 师光启 +2 位作者 张霄雁 冷强奎 方金凤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3-644,共22页
移动通信和传感设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大量轨迹数据,这些数据呈现出高维异构性、多粒度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这使得传统基于点对匹配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难以适用。近年来,研究者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轨迹相似性度量,旨在挖掘更多... 移动通信和传感设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大量轨迹数据,这些数据呈现出高维异构性、多粒度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这使得传统基于点对匹配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难以适用。近年来,研究者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轨迹相似性度量,旨在挖掘更多轨迹特征,提高计算效率,增强模型鲁棒性。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进行系统性综述。阐述轨迹的相关定义;根据相似性度量方法分类框架,从度量表示形式(即序列表示与图表示)和学习策略(即表示学习、度量学习与对比学习)两个角度综述相关方法。从轨迹数据预处理、嵌入表示学习和相似性度量三个方面,对上述方法的实现原理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的常用数据集和评估指标,并对学习模型的来源、评估指标、时间复杂度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当前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相似性度量 深度学习 度量表示形式 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研究
13
作者 张涛 张建业 吴子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通过调研主流协作机器人参数,针对搬运、码垛等轻工领域需求制定性能指标,采用“臂腕分离”方法进行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关节模组研究。以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过指定路径点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确保各关节运动平滑、连续,在满足运... 通过调研主流协作机器人参数,针对搬运、码垛等轻工领域需求制定性能指标,采用“臂腕分离”方法进行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关节模组研究。以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过指定路径点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确保各关节运动平滑、连续,在满足运动学约束条件下,使用3-5-3多项式插值方法进行关节空间轨迹规划。鉴于经典海洋捕食者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差的问题,引入混沌映射初始化和自适应参数策略进行改进,并将新算法应用于3-5-3多项式插值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中。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改进后的各关节轨迹平滑连续且运行时间缩短,证明该改进算法在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海洋捕食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Douglas-Peucker数控加工轨迹压缩方法
14
作者 王品 王婧如 +2 位作者 张丽鹏 王森 荆东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数控加工程序通常由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生成,以微小直线段的形式“以直代曲”来指导数控机床进行直线插补运动.随着工艺复杂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数控加工程序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难度,而且会引起机床执行过程... 数控加工程序通常由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生成,以微小直线段的形式“以直代曲”来指导数控机床进行直线插补运动.随着工艺复杂度和精度要求的提高,数控加工程序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难度,而且会引起机床执行过程中速度的频繁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的改进Douglas-Peucker三维数控加工轨迹压缩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曲率和距离容差度的超参数考虑了加工轨迹中数据点序列的几何特性,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动态地优化算法中的超参数,从而实现更高的压缩效率.此外,算法中利用了KD树结构优化误差计算,确保压缩后的数据能够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精确呈现原始数据的特性.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大幅减少数据量,并确保压缩后的数据准确呈现原始数据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GLAS-PEUCKER算法 轨迹压缩 轮廓误差 深度神经网络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视觉特征与运动特征的众源轨迹数据道路交叉口识别方法
15
作者 唐建波 胡致远 +4 位作者 彭举 夏何炎 丁俊杰 张玉玉 梅小明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随着移动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众源车辆轨迹数据已成为导航路网地图构建与实时更新的重要数据源。道路交叉口是路网地图和路径规划的关键结点,准确识别轨迹数据中的道路交叉口是基于众源轨迹数据构建导航路网地图的重要基础。目前基于众... 随着移动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众源车辆轨迹数据已成为导航路网地图构建与实时更新的重要数据源。道路交叉口是路网地图和路径规划的关键结点,准确识别轨迹数据中的道路交叉口是基于众源轨迹数据构建导航路网地图的重要基础。目前基于众源轨迹数据的道路交叉口识别方法主要分为基于运动特征、视觉特征和深度学习的方法。然而,由于交叉口形状、大小的差异性及轨迹数据密度分布的异质性,采用单一策略或方法难以满足不同轨迹数据场景下(如轨迹稀疏区域和交叉口分布密集区域)的道路交叉口准确完整提取,而导致交叉口的漏提取或错误识别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组合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融合视觉特征与运动特征的众源轨迹数据道路交叉口识别方法。该方法在提取车辆运动特征识别道路交叉口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在观察轨迹数据时的视觉认知过程,通过融合轨迹数据的运动特征与视觉特征,实现不同复杂场景下的道路交叉口识别与结果优化。采用成都市网约车轨迹数据和武汉市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试验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代表性方法,本文方法对道路交叉口识别精度和召回率均具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叉口 众源轨迹数据 数据稀疏 特征融合 路网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需求响应式公交线路规划方法
16
作者 刘华胜 杨莎 +3 位作者 李津 邓皓然 赵玉琦 董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5-2145,共11页
为了在缺乏公交准确需求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估算需求响应式公交(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DRT)的“潜在需求”,以便在试运营前为线路规划提供可行性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DRT线路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手段获取研... 为了在缺乏公交准确需求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估算需求响应式公交(demand responsive transit,DRT)的“潜在需求”,以便在试运营前为线路规划提供可行性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DRT线路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手段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出租车轨迹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分析轨迹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其视为该区域内乘客出行的“潜在需求”。其次,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备选站点,将备选站点连接形成基准站点网络,并将边缘基准站点设为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根据线路长度的约束条件,采用K条最短路径(K-shortest pathes,KSP)算法生成基准链条。最后,确定基准链条的子链条集合,并根据绕行临界值的约束条件搜索子链条的需求响应站点集合。结果表明:通过多次循环以上算法,可以生成时段内的所有备选线路,并根据各备选线路的综合评价指标选择该时段内初步的最优线路。同样的线路算法可确定不同时段内的最优线路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式公交 站点选址 线路规划 数据挖掘 出租车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GO-Bi-GRU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
17
作者 谢海波 乔冠洲 +2 位作者 代程 丁润祯 白伟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0,共7页
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因超参数众多,在实验中比对最优参数组合效率低下导致误差较大和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北方苍鹰优化(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算法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Gated Recu... 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因超参数众多,在实验中比对最优参数组合效率低下导致误差较大和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北方苍鹰优化(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算法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NGO-Bi-GRU(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利用NGO对Bi-GRU模型的学习率、隐藏节点和正则化系数进行寻优,然后将寻优得到的网络超参数代入Bi-GRU进行船舶轨迹预测。将该模型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Gated Recurrent Unit, GRU)以及使用该算法优化的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将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NGO-Bi-GRU模型在经度和纬度预测上误差较小、精确度较高且数值波动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苍鹰算法 船舶轨迹预测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
18
作者 杨丽荣 刘洋 周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根据收敛性指标和间距指标选取Pareto最优解后进行轨迹优化,并与NSGA-Ⅱ对比。结果表明,在通过五次NURBS插值算法得到一条关节轨迹曲线后采用NSGA-Ⅲ进行轨迹优化,可以获得运行时间-能耗-冲击的Pareto最优解。相较于优化前,机械臂运行时间降低16%,最大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角加加速度分别降低8%、1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轨迹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考点机制 收敛性指标 间距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表面喷涂轨迹自动生成算法研究
19
作者 伍培霖 刘溯奇 +4 位作者 许桂强 黄泽清 樊毅 马华镕 黄志玮 《机电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针对喷涂机器人在汽车售后喷涂维修中没有现成汽车表面轮廓数据用于喷涂轨迹规划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相机获取汽车车门表面三维点云以实现喷涂轨迹规划的方案。首先,将深度相机采集的车门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计算点云数... 针对喷涂机器人在汽车售后喷涂维修中没有现成汽车表面轮廓数据用于喷涂轨迹规划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Kinect深度相机获取汽车车门表面三维点云以实现喷涂轨迹规划的方案。首先,将深度相机采集的车门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计算点云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实现点云数据的特征方向识别和坐标变换,方便后续点云切片处理。其次,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切片,计算出切片中轮廓点,通过对轮廓点排序确定一系列喷涂路径点;计算出各喷涂路径点处的法向量,使该法向量偏置一定距离后即可得到各路径点处的喷枪喷涂位姿,再对该位姿解算即可生成机器人喷涂轨迹。最后,搭建了汽车表面喷涂轨迹生成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算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点云切片方法能够有效规划车门表面处的喷涂路径,生成了平滑完整的喷涂轨迹,解决了机械臂喷涂控制系统中的喷枪喷涂轨迹生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机器人 深度相机 汽车表面喷涂 喷涂轨迹规划 轨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基轨迹模型的微观层面共同富裕监测研究
20
作者 盛艳燕 孙璐璐 孙一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
基于五期CFPS数据,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三个方面建立共同富裕的指标,利用组基轨迹模型分析共同富裕的发展轨迹。结果显示,共同富裕发展轨迹分为3种,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可以分为更多亚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户... 基于五期CFPS数据,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三个方面建立共同富裕的指标,利用组基轨迹模型分析共同富裕的发展轨迹。结果显示,共同富裕发展轨迹分为3种,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可以分为更多亚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户口、认知能力影响共同富裕发展轨迹的归属;即使在同一轨迹内的个体,他们的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异质性的发展过程,不同人群的共同富裕遵循不同的轨迹而产生分化。未来在共同富裕监测方面,应该更加细致地刻画不同地区、城乡和人群的共同富裕发展轨迹;对低起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开展帮扶;开展人群画像,丰富人群之间发展不平衡监测的内容;同时,开展预测和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监测 组基轨迹模型 发展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